1.2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20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货币的职能货币职能的含义:是货币本质的体现,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货币从产生时就具有的职能)①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的其他职能包括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比较:①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这时货币执行着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支付手段: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
在赊销赎够中,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
后来,它又被用来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③世界货币:当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时,它就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比较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含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与一切商品交换表现形式观念上的货币现实上的货币其他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判断货币的常用职能:①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语。
②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等词语。
③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语。
④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还债”、“利息”、“税款”、“工资”等词语。
理解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的: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的“基本”是指这两个职能从货币产生时就存在,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
①价值尺度:A、价值尺度含义。
价值尺度主要是以货币为尺度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的大小。
在这里,“一切”体现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
货币基本职能介绍----------------------------------------------------------------------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货币的基本职能有5种,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在这些基本职能当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
当然,在不同的情况下,货币体现的职能也是不同的。
毕竟,货币的职能是在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
1、价值尺度:货币的价值尺度,就是说货币以自身的价值当作一个标准,去衡量其他产品的价值。
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础、最基本的职能。
比方说,把一个本书定价为一两黄金。
当然,在这个时候我们不需要把一两黄金,直接放到书旁边,我们就可以理解书的价值。
也就是说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并不需要真实的货币。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充当价值尺度。
毕竟,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同样具有价值的。
2、流通手段: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将会被淘汰。
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就会变成商品交易的媒介。
这个时候,货币执行的就是流通手段!在初始商品交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拿着自己多余的商品获得货币,然后再拿着货币去获得我们需要的商品。
这个时候货币就是商品经济可以进行交易的媒介。
商品-货币-商品。
在这个过程中,货币肯定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毕竟我们去买东西,不能使用意念进行支付货币。
当然,“意念支付”就是移动支付的终极目标。
不过,当下我们还需要使用实实在在的货币。
即使,我们使用的是电子货币,也没有脱离这个范畴!电子货币,只是货币的电子化。
并没有根本货币的本质属性!3、贮藏手段:货币不可能永远处于流通的状态,当货币处于静止的时候,就可以衡量一个人的社会财富。
这个时候,货币执行的就是贮藏手段。
当然,货币执行储藏手段的时候,也是暂时、人为地保存起来了。
货币只是处于相对的静止状态。
毕竟我们持有货币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得商品或者服务。
必修一复习:1——5课1.1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先有商品,后有货币。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是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货币的一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1.2 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信用卡的优点:集存款、取款、借款、取款消费、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支票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转账支票不能支取现金。
汇率口诀:(重要)外升则外升,同时本降降;本升则本升,同时外降降。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 影响价格的因素:①供求影响价格,②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2 价格变动的影响①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对生活必需品影响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大。
替代商品:牛肉和羊肉。
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价格呈正方向变化。
互补商品:乒乓球和乒乓球拍。
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呈正方向变化,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产量。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3.1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根本因素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摘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其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一般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货币做为价值尺度,就是货币以自己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流通手段的职能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购买手段的职能。
关键词:货币本质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4个发展过程,最后一般等价物集中到贵金属金、银上,金、银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这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有5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一、价值尺度货币做为价值尺度,就是货币以自己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之所以货币能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商品的价值表现在货币上,就是商品的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实际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例如一台电脑标价5000元、一部手机的价格为1000元等。
价值与价格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
一种商品,它自身是不能表现自己价值大小的,只有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例如,在货币产生以前,2只羊换1把斧子,2只羊的价值是通过1把斧子表现的,1把斧子是2只羊的交换价值。
货币产生以后,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
货币的成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也就是说,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功能。
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种计量单位。
如人民币的“元”,英镑的“镑”等。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课时货币的职能、纸币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的本质2、能力目标:了解并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辨证的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待货币以及认识的正确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货币的基本职能。
2.纸币本质和优点三、教学过程探究点一、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这就是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的作用。
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两个基本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探究:价值尺度活动:说说钱的单位:当我们用货币衡量一件商品的价值多少时,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定的计量单位。
古时候在纸币没出现之前,货币的单位有哪些?黄金万两。
“两”就是货币单位,除了“两”还有“锭”(一锭银)、“文”(一文钱)、“贯”(一贯铜钱)。
纸币出现以后,货币单位就更多了。
注意:“货币名称”不等于“货币单位”(比如,一美元,美元是货币名称,元才是货币单位)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备课札记备课札记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备课札记注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比如,一台电脑价值5000元,商家卖电脑的时候不需要将5000元的现金放在电脑旁边,只需用数字表明即可)2探究:流通手段。
活动:同学演示教材第6页图片,另一组演示原始人直接的物物交换,思考①这种商品交换活动有什么不同?②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③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总结: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
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货币的产生和职能货币是指在特定社会和历史条件下,作为一种社会经济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存在的特定物质形式。
货币的产生和职能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点,下面我们将对货币的产生和职能进行详细探讨。
一、货币的产生货币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经历了从商品交换到货币交换的历史过程。
在最初的商品交换阶段,人们直接用物品交换物品,这种方式称为“物物交换”。
然而,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换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交换困难、价值不稳定等。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货币应运而生。
货币的产生主要有两种理论解释:商品货币理论和信用货币理论。
商品货币理论认为,货币的起源是直接从商品交换中产生的,其中其中一种商品具备了广泛接受性和一般商品的属性,成为通用等价物,最终发展成货币。
信用货币理论则认为,货币的产生是由人们对未来信用的共同认可和相互信任所导致的。
不论是哪种理论,货币的产生都需要满足一些基本条件,包括普遍接受性、价值稳定性、可划分性、可保存性等。
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物品才能逐渐转变为货币。
二、货币的职能货币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工具,具备着多种职能,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作为一种广泛接受的交换媒介,在商品交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货币的产生解决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使人们可以通过将商品出售取得货币,再用货币购买所需的其他商品和服务。
货币的广泛接受性和相对稳定的价值使商品交换更加便捷和高效。
2.计量单位的职能:货币作为一种计量单位,使商品的价值能够通过货币量来度量和比较。
通过货币的存在,人们可以轻松地将不同种类、不同价值的商品和劳务进行比较和计算,方便了价值的衡量和估算。
3.价值储藏的职能:货币作为一种可保存的价值储藏手段,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能够保持其价值相对稳定。
相比于其他储藏手段,如物品储藏或资产投资,货币的流动性更高,风险更低,能够解决人们对于储蓄和财富保值的需求。
论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内容摘要:由于货币属于商品,因此它同所有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当货币处在不同形式的价值运动中,其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分别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货币以自己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凝结在该商品中的劳动时间来测量的。
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时间越多,它的价值便越大。
因此,劳动时间是商品的内在的价值尺度,而货币不过是商品的外在的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也就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我们平常从商品买卖过程中所看到的货币的作用,也就是属于这一种,所以,这种职能又叫做购买手段。
任何一个资本家决不会允许有人用空话来拿走他的商品,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实在的货币。
关键词: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劳务价值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流通一、货币的发展历程(一) 货币的产生: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商品和货币几乎是一对孪生兄弟,但绝对不是形影不离。
其实,货币的产生要比商品晚得多,它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其产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 偶然的物物交换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商品之间的物物交换。
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低,剩余产品少,人们只是用多余的少量产品进行一种偶然的物物交换,交换不是非常频繁。
2. 扩大的物物交换在这时,商品的价值已经不是偶然地表现在某一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作为等价物的商品已经不是一种商品,而是许多种不同的商品。
由于许多商品成为等价形态,价值第一次真正表现没有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上。
但是,随着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的增多,物物交换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
因为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这种交换才能成功。
但是困难总是和解决困难的条件同时产生,一种新的交换形式开始出现。
3. 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在长期的交换中,人们认识到,在市场上总有某种商品是交换的双方都比较乐意接受的,从而可以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于是一般等价物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