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基本职能》教案(新人教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货币的基本职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这两个基本职能的含义及作用。
学生能够区分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时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对生活中货币职能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认识到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但不能盲目追求金钱。
培养学生关注经济生活、参与经济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和流通手段职能的含义及特点。
货币的本质与货币职能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的观念上的货币形式。
区分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和支付手段职能的不同。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商品的图片,如衣服、食品、电子产品等,并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什么来购买这些商品?”学生回答:“货币。
”教师接着问:“那货币为什么能够购买这些商品?货币在经济生活中又有哪些作用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货币的基本职能。
(二)讲授新课1、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1)含义教师讲解: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做价值尺度。
(2)价格教师举例:一件衣服标价 500 元,这 500 元就是这件衣服的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3)特点教师强调: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4)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价值尺度职能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价值尺度职能使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便于人们比较不同商品的价值大小,从而做出购买决策。
2、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1)含义教师讲解: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商品流通教师举例并讲解: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3)特点教师强调: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的基本职能》教案教案:货币的基本职能一、教学目标1.了解货币的概念和基本职能;2.掌握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的基本职能;3.了解货币的演变过程。
二、教学重点1.货币的基本职能;2.货币的演变过程。
三、教学难点1.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基本职能;2.货币的演变过程。
四、教学内容1.货币的概念和基本职能1.1货币的定义;1.2货币的基本职能。
2.货币的基本职能2.1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基本职能;2.2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2.3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基本职能。
3.货币的演变过程3.1物品货币的时代;3.2金属货币的时代;3.3纸币和电子货币的时代;3.4虚拟货币的时代。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货币的概念、基本职能和演变过程;2.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流程1.引入:通过展示一幅古代货币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讲解:介绍货币的概念和基本职能,强调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的重要性。
3.讲解:详细介绍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的基本职能,给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以增强学生的理解。
4.讲解:简要介绍货币的演变过程,重点讲解物品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和电子货币以及虚拟货币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5.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货币的演变过程和不同形式的货币。
6.总结:归纳整理货币的基本职能和演变过程,强调货币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七、教学评价1.课堂练习:设计几道选择题和判断题检测学生对货币的基本职能和演变过程的理解。
2.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货币的作用和演变的小论文,总结所学内容。
八、教学资源1.幻灯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2.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货币的概念、基本职能和演变过程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通过实例和多媒体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一、说教材1. 教材地位: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经济学基础》第三单元“货币与货币流通”的第一节,主要介绍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表现,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货币的基本职能及其发挥职能的条件,为后续学习货币流通规律和宏观调控奠定基础。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货币的职能,掌握货币的基本职能及其发挥职能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货币政策的关注,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
二、说学情1. 学生基础:(1)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货币的起源和种类,对货币有一定的认识。
(2)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货币现象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 学生特点:(1)好奇心强,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感兴趣。
(2)思维活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合作意识较强,喜欢小组讨论和探究。
三、说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货币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货币职能在案例中的具体表现,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回顾货币的起源和种类,引出货币的职能。
(2)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货币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货币职能在案例中的具体表现。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货币的基本职能及其发挥职能的条件。
(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5. 巩固练习:(1)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
货币的职能复习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货币的职能,掌握货币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货币职能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货币的职能概述2. 货币的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3. 货币职能的相互关系及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货币的五个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2. 教学难点:货币职能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讲解货币的职能。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货币职能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货币的职能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货币的职能:分别讲解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定义和作用。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货币职能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货币职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与复习: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货币职能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布置有关货币职能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货币的发展历程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货币职能的思考,导入新课。
2. 主体活动:讲解货币的五个职能,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货币职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取一个具体行业或企业,分析其货币职能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货币职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3. 评价标准:能准确理解货币职能的概念,能运用货币职能分析实际问题,达到教学目标即为合格。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新人教版必修教材。
2. 案例素材:选取与货币职能相关的实际案例,如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
1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1.1 .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商品、货币、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
2、提高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钞的意识。
2、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教学难点:纸币的发行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三、教材分析本课是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必须高度重视。
首先,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是经济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培养学科思想的重要环节;而第一堂课能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至关重要。
其次,商品、货币是现代市场经济非常活跃而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后续学习的基础。
第一目是货币的本质。
围绕商品的含义、货币的产生、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进一步理解货币的本质。
第二目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介绍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同时介绍其他三种职能。
第三目是纸币。
本目从货币发展的角度讲纸币的含义、发行量和电子货币的问题。
三目之间的内在逻辑是:由商品引出货币——由货币的起源、本质到货币的职能——由金属货币到纸币。
四、学情分析刚刚踏入高中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活知识,对商品、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形成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但是怎样才能使这种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呢?根据高一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主探究的热情,具备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的特点,以及本框题知识含量大,知识跨度大的特点。
货币的基本职能教案教案标题:货币的基本职能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货币的定义和基本职能。
2. 能够识别和描述货币的三个基本职能。
3. 理解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白板和马克笔。
3. 小组讨论活动所需的素材。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在白板上写下标题“货币的基本职能”。
2.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你们对货币有什么了解?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探究(15分钟):1. 通过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货币的定义和基本职能。
2. 解释货币的三个基本职能:媒介交换、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3. 提供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每个职能的意义和作用。
实践(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分发小组讨论活动所需的素材,例如图片、新闻文章或场景描述。
3. 要求学生讨论并确定所提供素材中货币的基本职能。
4.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总结(10分钟):1. 回顾货币的基本职能,并与学生讨论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2. 强调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鼓励学生提出与货币相关的问题,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短文,描述货币的基本职能以及货币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扩展活动:1. 邀请一位经济学家或银行职员来班级上做一个关于货币的专题演讲。
2.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参观当地的银行或货币博物馆。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
2. 评估学生完成的作业,检查他们对货币基本职能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延伸:1. 将货币的基本职能与其他经济概念(如供求关系、通货膨胀等)进行关联和比较。
2. 探讨数字货币和虚拟货币对传统货币职能的影响和挑战。
一、说教材《货币的职能复习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中的货币职能部分。
本节课主要复习货币的基本职能和其他职能,帮助学生理解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说学情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货币的基本概念和职能,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货币职能的理解仍然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和讲解,加深对货币职能的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货币的基本职能和其他职能,能够运用货币职能的知识分析经济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认识到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
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和其他职能。
2. 教学难点:货币职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五、说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解辅导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货币的基本职能1. 导入新课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货币基本职能的特点和作用4. 讲解辅导:教师讲解货币基本职能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货币基本职能的知识第二课时货币的其他职能1. 导入新课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货币的其他职能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货币其他职能的特点和作用4. 讲解辅导:教师讲解货币其他职能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货币其他职能的知识第三课时货币职能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1. 导入新课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货币职能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货币职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4. 讲解辅导:教师讲解货币职能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提高对货币职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认识第四课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 导入新课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正确的金钱观的重要性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4. 讲解辅导:教师讲解正确的金钱观的内容和意义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第五课时总结与复习1. 导入新课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和收获4. 讲解辅导:教师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解答学生的疑问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六、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货币的职能,引导学生了解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货币的职能教学目标知识:识记货币的五种职能的具体内容;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觉悟:增强学生商品经济意识、法律意识;正确对待货币,自觉抵制“货币至上”的极端错误思想。
教学重点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教学难点货币的基本职能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CAI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1.课堂活动:自读——讨论——互评——小结2. 课外活动:参观超市,观看琳琅满目商品的价格标签,了解不同商品有不同的价格,以帮助理解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及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课件:画面为:在大型超市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旁有价格标签,顾客购买商品时交钱付款……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用钱(货币)去购买商品,支付生活中的各种费用。
请问,钱除了能买到商品外,还有什么作用和功能?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总结:在生活中,钱(货币)除了能购买商品以外,假如有了余钱,人们还可以存放起来;人们也经常出现彼此借钱或者还债的现象;到外国旅游购买商品时还必须兑换外币等。
这说明,在我们现代的经济生活中,货币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同的,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多媒体显示)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6页第2-3段的内容,然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展示CAI:1、什么是货币的职能?2、货币有哪些职能?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授:货币的五种职能是在现代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才具备的,但其中从货币产生之日起它就具备了两种基本的职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价值尺度(多媒体显示)展示课件:画面为:在大型超市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旁边有价格标签。
教师提问:在这个场合,货币起什么作用?它为什么能起到这种作用?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在这个场合,货币起了价值尺度的作用。
这是货币的第一种基本职能。
它是指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