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新 人 教 版 高 中 生 物 必 修 第 二 册
第 6 章 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内
01 课前篇 自主预习
容
索
02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引
【学习目标】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 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2.化石 (1)概念: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 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 (2)作用:①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 结构、行为等特征。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②已经发现的大量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 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且还揭示出生物的进化顺序是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等到高等化的证据叙述是否正确。 (1)较晚近的地层中,没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 × ) (2)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相似性越高。( √ ) (3)组成人和黑猩猩的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最小,由此说明人和黑 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 √ ) (4)比较解剖学发现,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的前肢形态结构差别很大,说明 这些动物没有共同祖先。( × ) (5)通过对比不同物种的基因序列,可推断不同物种的亲缘关系。( √ ) (6)有共同祖先的生物个体在形态结构上没有差异。( × )
(2)哺乳动物与鱼类的骨骼有哪些共同点?这是否支持现有的脊椎动物有着 共同的原始祖先的观点? 提示 哺乳动物和鱼都具有头骨、脊柱及附肢骨。不同脊椎动物类群的骨 骼结构有许多共同点,支持现有脊椎动物有着原始的共同祖先的观点。 (3)鱼的鳍与鲸的鳍内部骨骼结构不同,但是外形却非常相似,为什么会出 现这种情况? 提示 因为鱼与鲸都生活在水中,鱼的鳍与鲸的鳍都是用来运动和保持身 体平衡的,同样的生活环境,使不同的生物进化出相似的功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