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导学案滕王阁序1新1808
- 格式:doc
- 大小:78.88 KB
- 文档页数:2
第5课滕王阁序王勃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及特别句式,赏析重点语句,背诵全文。
2.思维与审美:(1)深化感悟作者困难的思想感情;(2)体会本文丰富多彩的艺术特点。
激趣导入“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致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被给予了特别的意义,名扬天下。
它们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鹳雀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
今日就让我们随着大诗人王勃的导引,登临这座誉满天下的滕王阁,领会其不同凡响的风采,寄予我们悠悠无际的思绪。
一、诵读全文,说明加点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
(第一段)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以……为襟)三江而带.(以……为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域,所在之处);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像雾一样)列,俊采星.(像星星一样)驰。
台隍枕.(倚、据)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俊杰)。
都督阎公之雅望..(奇妙的风范),..(崇高声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车的帷幔,这里借指宇文新州的车马)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文词的宗主);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县令,这里指交趾县的县令),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盛大的宴会)。
请概括段意:这段文字概写了滕王阁的地理风貌,引出参与宴会的人物,并铺叙了宴会的盛况。
(其次段)时维.(句中语气词)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蓄积的雨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俨”通“严”,整齐的样子)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极尽)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请概括段意:描绘作者驾车前来滕王阁的情景,着重描述滕王阁及其四周的景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语文必修5《滕王阁序》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文意,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等词的用法。
2、了解骈体文的特点及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3、学习本文写作手法,锻炼学生对散文的欣赏能力。
重点难点1、辩析“故、尽、属、即”等多义词的词义。
2、理解本文用富丽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学法指导诵读法、探究法。
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
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
二、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
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
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
后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径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客上欢宴群僚和宾客。
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客序》。
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2、“序”的简介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3、“骈文”简介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滕王阁序》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背诵全文。
3.体会作者怀才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
【学习重难点】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背诵全文。
【学习方法】朗读法、自主研读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学时安排】5学时【知识链接】1.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2.介绍作者王勃生于公元650年或649年,字子安,龙门人(今山西河津人),6岁善文辞,构思无滞,词情英迈。
9岁鉴赏力超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
史载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道祥赞为神童,并向朝廷表荐,而王勃对策高第,被授朝散郎。
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征的王府侍读。
可是,种种打击却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
大约做王府侍读一年多的时候,他因为“戏为《檄英王鸡》”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这时他很失落,随即出游巴蜀。
到他22岁时,他好容易又得补为虢州参军,可是又因为“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
”于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灾难。
可是,他的父亲王福畤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今越南河内)。
大约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没想到在渡海时溺水,最后惊悸而死。
王勃的一生,首先叹其英年早逝。
其次,他一生多有不得志者,其内心应当是时有不平,或者愤怒悲凉,或者又心存幻想,渴望着自己能够大展鸿图。
3.作序的背景就在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适逢九月重阳之日,王勃途经洪州(现在的江西南昌),正赶上洪州都督阎某人重修了名楼滕王阁,于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借以标榜政绩。
王勃面临那“群贤毕集”的场面怎么能不感慨万千?当时,他孤身作客,内心戚戚,自然是感到压抑而难以兴奋,如果能够让他一吐胸怀,或许他会欣然命笔的。
5 滕王阁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2、翻译重要句子学习重点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学法难点翻译重要句子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作家作品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
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
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
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
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
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
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
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
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
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
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文体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
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
编号:励志语言:课题:《滕王阁序》时数(第周第 1课时)班级:编写人:编写时间:审核人:审批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3、理解文中的典故合作互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学习重点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互动与展示朗读与预习:断句品韵:A 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二二式”。
B 六字句的断句: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三三式”;2.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一五式”;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二二式”;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二四式”;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一二三式”。
C.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三四式”;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二一四式”;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二三二式”;4.都督/阎公/之雅望“二二三式”只要求了解,不必一一讲解学习难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自主研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目标与导入《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
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
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
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
自学与诊断朗读与预习:1.下列词语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是:(引导学生逐段批注)A 宇文新洲之懿范B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C 云销雨霁D 逸兴遄飞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
《滕王阁序》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理解本文用典的内涵;梳理相关的文言文知识。
2.熟读本文直至背诵,感受文章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学法指导】查阅资料、信息筛选、批注式阅读、交流讨论、启发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一、知人论世1.作者王勃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代诗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
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
随即出游巴蜀。
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司奴当诛,遇赦除名。
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诗今存八十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
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为唐人送别诗之名作。
王勃的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九十多篇,多为骈体,其中亦不乏佳作。
《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
今存有《王子安集》。
2.传记评价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六。
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及以纸笔,延让宾客,勃不辞。
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公曰:“亦是老生常谈。
”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公闻之,沉吟不语。
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滕王阁序》导学案(高二必修五)《滕王阁序》导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学习目标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体会文特点。
2.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3.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第一课时知识连接:第一知识背景介绍1.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2. 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
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
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
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
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王阁序》。
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3. 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之《兰亭集序》。
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4. 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俪文。
南北朝是体文的全盛时期。
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滕王阁序》word导学案学习目的 1.通过反复朗读,领略骈文的神韵之美。
2.准确记住名句,切实理解成语典故。
学习重点 1.不同形式对偶句的朗读,特别是句读的切分。
2.认真朗读,弄清典故,把握文意。
学习方法 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词义和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重点词语的一词多义、古今词语的异同。
2.通过自我阅读,对骈文的文体特点、语言风格作个初步了解。
一、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1.王勃,字,绛州龙门人。
初唐诗人。
其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
,。
有《》存世。
与、、并称初唐四杰。
2.补充:《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请遂成文,极欢罢。
”(《新唐书•文艺传》)3.知文体: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又称骈俪文。
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四字和六字句,又叫“四六文”。
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讲究运用平仄,多用典故。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期。
4.知经历:王勃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曾为沛王府修撰,为沛王李贤侍读时因撰《檄英王鸡》文而被逐,入蜀后又因擅杀官奴,罪大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二、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翼轸瓯越棨戟懿范襜帷潦水骖騑崇阿绣闼雕甍纡闾阎遄飞睢园睇眄帝阍宗悫簪笏叨捧袂梓泽2.指出活用词并说出用法和意义。
⑴襟三江而带五湖⑵徐孺下陈蕃之榻⑶雄州雾列,俊采星驰⑷川泽纡其骇瞩。
⑸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3 .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
⑴时维九月⑵山原旷其盈视⑶宁移白首之心⑷叨陪鲤对⑸是所望于群公. ⑹敢竭鄙怀4 .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
人教新课标语文必修五滕王阁序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2、翻译重要句子学习重点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学法难点翻译重要句子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作家作品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
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
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
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
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
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
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
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
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
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
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文体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
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
编号:励志语言:课题:《滕王阁序》时数(第周第 1课时)班级:编写人:编写时间:审核人:审批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3、理解文中的典故合作互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学习重点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互动与展示朗读与预习:断句品韵:A 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二二式”。
B 六字句的断句: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三三式”;2.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一五式”;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二二式”;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二四式”;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一二三式”。
C.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三四式”;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二一四式”;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二三二式”;4.都督/阎公/之雅望“二二三式”—1只要求了解,不必一一讲解学习难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自主研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目标与导入《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
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
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
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