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人教课标版
- 格式:doc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6
《逍遥游》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庄子,积累有关文言知识。
、熟读课文,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理解庄子的“逍遥之游”的主旨,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二、作者及作品、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年,死于公元前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
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
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
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
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
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
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也称《南华经》《南华真经》)一书现存篇。
有内篇篇,外篇篇,杂篇篇。
内篇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庄子》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
《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从文学价值方面来讲,《庄子》一书展现出来的浪漫主义才力,更为后世称道和借鉴,鲁迅先生说:“其为文汪洋辟阖,仪态万千,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宇宙的未来》导学案学习目标.能读懂本演讲录的内容。
.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
.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
重难点.提炼本文的要点,增强概括能力。
.探究本文的内涵,增强分析能力。
【预习案】一、基础知识:、下列词语的注音、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混沌(úù):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尴尬(āà):(神色、态度)不自然。
诘问(éè):反问倚重(ǐò):倚靠,器重。
三昧(āě):指心神专注而不散乱。
皮萨(íā):一种意大利式馅饼。
告罄(àì):指能源枯竭。
黑洞(ēò):一种特殊的天体。
.下列词语中括号内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轱)辘(酤)酒(沽)名钓誉(怙)恶不悛.(诳)语(逛)街热泪盈(眶)(匡)谬正俗.(逾)越(伛)偻向(隅)而泣(踽)踽独行.(熨)帖(愠)怒良(酝)佳(酿)云气氤(氲)、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句子。
(分)示例: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两个字 );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甚至还可用“”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互交白卷”、“”、“”、“”。
二、阅读引导总的原则是:多次自读,逐层领悟,逐个落实学习重点。
具体如下:、初读,总体感知。
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总体感知。
读后能用一句话简要地说出本文讲了什么。
、再读,提炼要点。
要求比上一次读得细一些,边读边给课文分段,明确作者讲了几层意思,并提炼出要点。
提炼要点的方法是:或者摘录文中的语句,或者用自己的语言组织。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学习目标】.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把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 把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资料库】、背景知识陶渊明岁时(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天的彭泽令。
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
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文学常识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字元亮,一说名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
后世称靖节先生。
有《陶渊明集》。
作品题材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抒发厌恶官场、洁身自好的情怀。
如《归园田居》、《饮酒》、《移居》等;另一类为咏怀诗,如《泳荆轲》、《读山海精.精卫填微木》等,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
散文首推《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称著文史。
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陶渊明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弱),其二是淡,其三是远。
、文题解释:①归去来兮:“回去吧!”“回去啊!”来,助词,无义;兮,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吧”、“啊”。
导学案专项练习(九)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屏.气摒.弃并.蒂莲秉.烛待旦B.黄鹂.黎.明霹雳.舞磨砺.意志C.驼.绒滂沱.拓.荒者脱.颖而出D.翌.日游弋.溢.洪道逸.兴遄飞2.下更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扭怩/扭捏交接/交结急风暴雨/疾风劲草B.姻缘/因缘机遇/际遇促膝谈心/抵足谈心C.口型/口形飘荡/漂荡轻歌曼舞/清歌妙舞D.意想/臆想定势/定式唾手可得/垂手而得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
这是一座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
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今天的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的。
A.陵墓点缀虽然绝无仅有B.陵寝镶嵌即使独树一帜C.墓茔装饰固然独一无二D.墓室装点尽管举世无双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B.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C.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D.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致使这些患者旧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一项是()A.当我来到小桥中间,对岸的槐树后面一声呐喊:“抓住他!”随即蹿出几条黑影,向我冲来,桥开始晃起来,我的心也晃起来,“铁驴”(载重自行车)也晃起来。
B.他常常在夜里吹着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白天所有的压抑似乎都在这笛声里风吹云散了。
C.不过今日的“粉丝”不比往年,索签的要求高得多了:不但要你签书、签笔记本、签便条、签书包、签学生证,还要题上他的名字、他女友的名字。
《边城》导学案【学习目标】.积累文本中的关键字词,积累关于人性的名言名句。
.在感知、领悟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辨析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所用的各种手法及其效果,咀嚼、品味作品的语言。
.驱遣自己的想象,唤起与小说中人物的共鸣,获得审美的享受。
【学习重难点】.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小说中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在对湘西风土人情的描写中寄寓的感情,感悟作者通过对人性美的描绘引发的人生思考。
.学习和掌握心理描写及塑造人物的方法。
.赏析小说的语言特色。
【自主预习】一、有关“人性”的名言.世上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但教育和习惯却使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必须隔着各种外衣对它们加以认识。
(切斯特菲尔德).爱情、希望、恐惧和信仰构成了人性,它们是人性的标志和特征。
(勃朗宁).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马克思).人的野性无异于橡树林中的各种野兽。
(本·琼森).只要有可能,人人都会成为暴君,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本性。
(笛福).人就像藤萝,他的生存靠别的东西支持,他拥抱别人,就从拥抱中得到了力量。
(蒲柏).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
(沈从文)二、了解文学常识作者及背景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
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
他的《边城》是“一部田园牧歌式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
《边城》写的是湘西边城的一个恋爱故事: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
独门独院里,只有祖父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通人性的狗。
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比赛,偶然遇到长得相当英俊的青年水手傩送,傩送在少女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逍遥游》导学案(第三课时)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中语文《逍遥游》(第(三学时)新学生教学版学习指导计划必修5【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阐明作者的论证思想,掌握举例、比较、隐喻等论证方法,深刻理解庄子散文的风格特点,如夸张的想象、多用途的寓言、放肆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合作探究,小组总结,调动思维,充分展示。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深刻理解庄子的休闲思想境界,在当今物质主义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把握本文的议论思路,理解论证方法。
一、合作探究1.如何理解“免费旅行”这个名称?2、作者开篇描写鲲鹏的形象,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为了更充分说明这一道理,文章第一节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进行论证的?3.第二节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使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4、作者对“知、行、德、而”四种人及宋荣子、列子持有怎的态度?5、庄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6.通过本文的研究,你认为庄子散文有什么艺术特色?二、升华思考:你怎样看待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境界?这种思想境界在当今社会中是否有现实意义?三、扩展记忆:庄子的名言1。
我的生命也是无限的,知识也是无限的。
跟随无边的无边,几乎已经;成了知者的他,几乎就成了庄子养生大师【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解答】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无限的学习是不明智的,这反映了庄子放弃智慧和绝对神圣的思想。
2.如果丈夫的水不浓,船的负担就很轻。
如果水不深,不浓,船就没有能力载大船。
【解】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奠定坚实而深厚的基础。
3、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庄子大宗师》彼此交朋友而不交朋友,彼此做某事而不做任何事。
【解】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第9课之?说“木叶〞?导教案知与技累古名句;学理解古言富裕示意性的特色能学程引学生行“自主·合作·研究〞式的学,培育追究的。
目与方法感情度依据歌言的特色,略歌的精妙之,提升古典的能力。
与价教课1、理解“木〞与“〞,“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的不一样意重点味,认识其所造成的歌的境界差;“木〞在形象上的特色的理解2、学文章由“木叶〞一特别意象下手剖析中国古典歌言富裕示意性的从学小着手的写法。
策教课方法、提、解、疑。
略学法指“自主·合作·研究〞式的学教具准多媒体件PPT安排1本作者从“木叶〞起歌的根本方法“言在此而意在彼〞——要注意出学重点歌观点后的意味,深入浅出。
引学生真实去,其实不是一篇十分于理解的文,关在于引,的科学置。
学流程教活学生活个性充情形入文学常介生互构建新知一、入新,走近文本。
学生共同背杜甫?登高?句“无落木下,不尽依据教江来〞;述个人句的境地的感觉。
引初步【教点、整合】杜甫的两句来以境地达名,在入作品极其荒芜的情形中又充着一种豪放的气,重要的内容⋯⋯要素是“落木〞出了种境界。
我一起走林庚的?“木叶〞?,研究此中的奇妙。
2、【走近作者】林庚〔多媒体充:“清园四大客〞“盛唐气学生勾勒象〞“少年精神〞〕配套料3、【明确目】多媒体展现〔略〕二、文本整体感知1、【基自】运用工具2、【文本整体掌握】自行解【投放】文“‘木叶’〞说了然作者的,作者就此决字述了自己怎的见解?【整合答案】作者从的意象“木叶〞下手,述了古代歌自己累言示意性的特色。
〔板展现本文的述次〕文“木叶〞本,抓住第一局部〔1~3段〕列我国古代歌史上的一个象即“木叶〞关成人的一个形象,并且形象的关就在一个“木〞字。
句。
思虑第二局部〔4~6段〕明“木〞的两个特色即“含有落叶的因并作素〞,“有色的示意性〞〔“木叶〞成人的一个形象的原出回复。
因〕师生互动构建新知讲堂练习部署作业第三局部〔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观点上相差无几,但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