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标量流水技术1
- 格式:ppt
- 大小:3.31 MB
- 文档页数:122
高等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大纲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建立起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1.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实现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2.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分类3.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原理4.访问的局部性原理。
5.系统结构的评价标准第二章.指令系统1. 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软件与硬件的接口。
2. 数据表示3.寻址方式4.指令格式的优化设计5.指令系统的功能设计6.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7.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第三章.存储系统1.提高存储器性能的主要方法有层次存储器、并行存储器、缓冲技术、先行控制技术等。
2.存储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3.块/页的定位问题;替换问题;一致性问题。
第四章.输入输出系统1.磁盘存储器的技术指标。
2.输入输出系统,输入输出系统的异步性、实时性和设备无关性。
3. 程序控制输入输出方式、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DMA)和中断输入输出方式。
4.字节多路通道、选择通道和数组多路通道。
5.输入输出处理机第五章.标量处理机与流水线1.先行控制技术(look-ahead)。
2.流水线的原理、特点及其分类。
3.流水线的性能分析。
第六章.向量处理机1.向量处理的方式:横向处理方式:向量计算是按行的方式从左至右横向进行;纵向处理方式:向量计算是按列的方式自上而下纵向进行;纵横处理方式:横向处理和纵向处理相结合的方式.2. 两种向量处理机结构:存储器—存储器结构;寄存器—寄存器结构。
3.提高向量处理机性能的常用技术:链接技术;向量循环或分段开采技术;向量递归技术;4.向量指令的处理时间第七章.互连网络1.互连网络基本概念2.互连函数:为了反映不同互连网络的连接特性,每种互连网络可用一组互连函数来描述.3.互连网络的特性:网络规模;结点度;距离;网络直径;等分宽度;结点间线长对称性;网络的传输性能特性4.互连网络分类:静态互连网络;动态互连网络5.消息传递机制:线路交换;存储转发寻径;虚拟直通;虫蚀寻径.第八章.并行处理机和多处理机1.并行处理机模型2.并行处理机基本结构:分布式存储器结构;共享存储器结构3.多处理机结构的主要特点.4.种多处理机基本结构:共享存储器结构和本地存储器结构。
第五章题库1 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是______。
A.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B. 一段机器指令组成的程序可由一条微指令执行C. 一条微指令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D.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用微指令编成的微程序来解释执行2 在下面描述的流水CPU基本概念中,正确的表述是()。
A.流水CPU一定是多媒体CPUB.流水CPU一定是RISC机器C.流水CPU是以空间并行性为原理构成的处理器。
D.流水CPU是一种非常经济而实用的以时间并行技术为原理构造的处理器。
3 在微程序控制的计算机中,若要修改指令系统,只要()。
A. 改变时序控制方式B. 改变微指令格式C. 增加微命令个数D. 改变控制存储器的内容4 下面描述的RISC机器基本概念中正确的句子是______。
A.RISC机器不一定是流水CPU B.RISC机器一定是流水CPUC.RISC机器有复杂的指令系统D.CPU配置很少的通用寄存器5 在微指令的控制方式中,若微操作命令的个数已经确定,则______。
A.直接控制方式和编码控制方式不影响微指令的长度;B.直接控制方式的微指令字长比编码控制方式的微指令字长短;C.使用编码控制方式的微操作命令的条件是相容微操作。
D.编码控制方式的微指令字长比直接控制方式的微指令字长短;6 中央处理机是指___________A. 运算器B. 控制器C. 运算器、控制器、CacheD. 运算器、控制器、主存7 CPU周期是指_______A CPU从主存中取出一条指令的时间B CPU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C 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加上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D 时钟周期时间8 指令周期是指_______A CPU从主存中取出一条指令的时间B CPU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C 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加上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D 时钟周期时间9 计算机操作的最小时间单位是________A 时钟周期B 指令周期C CPU周期D 微指令周期10 计算机系统中的控制器、运算器及主存储器一起组成()A CPUB 主机C ALUD 硬件系统11 主机中能对指令进行译码的部件是()A ALUB 运算器C 控制器D 存储器12 CPU主频为1.2GHz的计算机与CPU主频为1.0GHz的计算机相比,()A 前者运算能力强B 后者运算能力强C 两者运算能力一样强D 无法判断13 CPU中运算器的全部功能是()A 产生时序信号B 完成算术逻辑运算C 取指令,分析指令并执行指令D 指令控制、操作控制、时间控制和中断控制14 在一条无条件跳转指令的指令周期内,PC的值被修改()次A 1B 2C 3D 无法确定15 间址周期结束时,CPU寄存器MDR中的内容为()A 指令B 操作数地址C 操作数D 无法确定16 在单总线结构的CPU中,连接在总线上的多个部件()A 某一时刻只有一个可以向总线发送数据,并且只有一个可以从总线接收数据B 某一时刻只有一个可以向总线发送数据,但是可以有多个从总线接收数据C 可以有多个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但只有一个可以从总线接收数据D 可以有多个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并且可以有多个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17 控制器的全部功能是()A 产生时序信号B 完成算术逻辑运算C 去指令,分析指令并执行指令D 指令控制、操作控制、时间控制和中断处理18 由于CPU内部操作的速度较快,而CPU访问一次存储器的时间较长,一次机器周期通常由()来确定A 间址周期B 指令周期C 机器周期D 存取周期19 硬布线控制器是一种()A 组合逻辑控制器B 微程序控制器C 储存逻辑控制器D 运算器20 微程序控制器是一种()A 组合逻辑控制器B 组合逻辑与存储逻辑混合型控制器C 存储逻辑控制器D 运算器21 微程序控制器的速度比硬布线控制器慢,主要是因为()A 增加了从磁盘控制器读取微指令的时间B 增加了从主存存储器读取微指令的时间C 增加了从指令寄存器读取微指令的时间D 增加了从控制存储器读取微指令的时间22 计算机中,控制存储器是()的组成部分A 辅助存储器B 主存储器C CPUD Cache23 微程序控制器中,形成微程序入口地址的是()A 机器指令的操作码字段B 微指令的操作码字段C 机器指令的地址码字段D 微指令的地址码字段24 兼容的微操作命令()A 可以同时出现B 可以相继出现C 可以相互替代D 互相包含25 为了确定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通常采用断定方式,其基本思想是()A 用程序计数器PC来产生后继微指令的地址B 通过微指令的下地址字段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C 用微程序计数器uPC来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D 通过增量计数器法来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26 在微程序控制器中,控制部件向执行部件发出的某个控制信号称为()A 微地址B 微指令C 微命令D 操作码27 微地址是指微指令()A 在主存的存储位置B 在堆栈的存储位置C 在磁盘的存储位置D 在控制存储器的存储位置28 在微指令控制器中,微指令代码中的地址字段的作用是()A 存取指令B 存取数据C 确定执行顺序D 以上都不对二计算理解题1. 什么是相容微操作和相斥微操作?对TEC-4系统中的相容微操作和相斥微操作,试各举2例。
计算机体系结构术语解释1、计算机高性能发展受益于:(1)电路技术的发展;(2)计算机体系结构技术的发展。
2、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可以按语言的功能划分为多级层次结构,每一层以不同的语言为特征。
第六级:应用语言虚拟机->第五级:高级语言虚拟机->第四级:汇编语言虚拟机->第三级:操作系统虚拟机->第二级:机器语言(传统机器级) ->第一级:微程序机器级。
3、计算机体系结构: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的属性,即概括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4、透明性:在计算机技术中,对本来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从某一角度来看又好像不存在的概念称为透明性。
5、Amdahl提出的体系结构是指机器语言级程序员所看见的计算机属性。
6、经典计算机体系结构概念的实质3是计算机系统中软、硬件界面的确定,也就是指令集的设计,该界面之上由软件的功能实现,界面之下由硬件和固件的功能来实现。
7、计算机组织是计算机系统的逻辑实现;计算机实现是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实现。
8、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组织、计算机实现的区别和联系?答:一种体系结构可以有多种组成,一种组成可以有多种物理实现,体系结构包括对组织与实现的研究。
9、系列机:是指具有相同的体系结构但具有不同组织和实现的一系列不同型号的机器。
10、软件兼容:即同一个软件可以不加修改地运行于系统结构相同的各机器,而且它们所获得的结果一样,差别只在于运行时间的不同。
11、兼容机:不同厂家生产的、具有相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
12、向后兼容是软件兼容的根本特征,也是系列机的根本特征。
13、当今计算机领域市场可划分为:服务器、桌面系统、嵌入式计算三大领域。
14、摩尔定律:集成电路密度大约每两年翻一番。
15、定量分析技术基础(1)性能的评测:(a)响应时间:从事件开始到结束之间的时间;计算机完成某一任务所花费的全部时间。
(b)流量: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
(c)假定两台计算机x、y;x比y快意思为:对于给定任务,x的响应时间比y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