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音乐篇 第一章
- 格式:pptx
- 大小:5.69 MB
- 文档页数:37
《公共艺术—音乐篇》教学大纲课程代码:适用专业:通用执笔人:适用学期:审核人:学时:36制(修)订时间:2019.8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公共艺术—音乐篇》是中职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声乐艺术、器乐艺术、戏剧艺术、影视和舞蹈音乐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欣赏与鉴别音乐艺术作品。
同时,本课程还以课堂互动、音乐名片和拓展提高等方式丰富课程内容,采用艺术欣赏、讲座、学生演示等方式作为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更好地对其进行艺术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明确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类型等,奠定其专业学习与艺术创造的理论基础。
学生通过学习、欣赏和分析音乐艺术作品,可以了解民族和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情况,深刻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从中探究自我的艺术意识与艺术观念,激发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从而提高其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提升艺术文化修养和人文修养。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可作为中职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也可作为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进行艺术实践,为学好其他艺术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一)知识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
(2)了解音乐艺术的各种类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了解音乐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发展情况。
(4)了解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和鉴赏规律。
(5)掌握音乐艺术鉴赏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观察力、判断力和感受力。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美学观分析和解决艺术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艺术观,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旗开得胜《音乐表现形式》
教案
1
多媒体播放视频,学生欣赏并思考:
这两段视频分别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给大家的?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本课课题:音乐的表现形式。
1.想一想
声乐▏《我和你》
歌手——刘欢、莎拉·布莱曼
3.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学生欣赏
4.师生交流
①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②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5.学唱歌曲
学生跟随老师的琴声轻声哼唱。
6.师生共同分析歌曲旋律,学生思考
歌曲的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
了解调式、中国民族五声调式。
7.深入理解,启发学生
这首歌的名字仅仅指“我”和“你”两个人
聆听体验:感
受声乐这一
音乐表现形
式
讨论对音乐
的感受
讨论旋律的
特点,从而
了解中国民
族五声调式
感受《我和
你》的内在情
感,培养学生
的想象力和
音乐感受能
力
1。
高教版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说课稿中国民歌之山歌《中国民歌之山歌》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公共基础课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一单元《美妙的歌声》的第一节《中国民歌》。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中国民歌的体裁与其特点,重点介绍当中的山歌。
是一堂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认识、中国民歌的体裁与特点。
(2)能力目标:学唱歌曲《刘三姐对山歌》。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发散创新思维。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中国民歌中山歌的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发散创新思维。
二、说教法说学法教法:我将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具体为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活动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运用钢琴教学,弹唱示范,随琴哼唱,互动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具体采用欣赏法、聆听法、讨论法、小组活动法。
通过讨论、小组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说学情分析这堂课面对的是职高的学生,她们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音乐知识基础浅薄,所以不能讲的太深,太广。
本节课分2个课时,这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探究中国民歌的特点与体裁,重点学习当中的“山歌”。
四、说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5分钟)(1)先由我弹唱一首中国汉族民歌《龙船调》,并邀同学们配合老师来共同完成。
(2)接下来我将提问:老师唱的这首歌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歌曲?是属于通俗、美声还是民族呢?(民歌)从民歌这个词而引出课题——让我们一同走近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歌。
(通过这样的参与互动,讨论的方式导入,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吸引感动学生,从中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体现出新课标中“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作用。
《音乐表现形式》教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视频,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两段视频分别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给大家的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本课课题:音乐的表现形式。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形式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声乐\▏我和你1、想一想:同学们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曲是哪首歌曲吗2、介绍作曲家——陈其钢歌手——刘欢、莎拉·布莱曼~3、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学生欣赏4、师生交流①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②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5、学唱歌曲?聆听体验感受声乐这一音乐表现形式。
#讨论对音乐的感受;;感受《我和你》的内在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音乐感受能力。
学生跟随老师的琴声轻声哼唱。
@6、师生共同分析歌曲旋律,学生思考:歌曲的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了解调式、中国民族五声调式7、深入理解,启发学生这首歌的名字紧紧指“我”和“你”两个人吗它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8、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讨论旋律的特点,从而了解中国民族五声调式。
)轻轻哼唱,感受音乐的中国风味,体会音乐传递的信息。
;器乐曲▏\管弦乐曲《蓝色多瑙“序奏”!1、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学生欣赏并思考:①乐曲主要由哪些乐器演奏的②在你听到这段音乐的时候,你眼前浮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2、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3、了解《蓝色多瑙河》的创作背景4、认识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欣赏听辨:音乐的变化及乐器的运用。
`讨论总结聆听了解|通过聆听欣赏,感受器乐这一音乐表现形式的特点。
!河》?器乐曲▏!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教师通过多媒体介绍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及其主要音乐作品。
5、再次赏析乐曲并思考:音乐的速度、力度、音量是怎样的|学生从音乐要素上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加深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第一首圆舞曲”1、多媒体播放第一圆舞曲音乐,学生聆听感受。
①乐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②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指导探究,讨论交流—3、再次欣赏,学生跟随音乐哼唱并思考:①第一圆舞曲分为几部分②它的速度是怎样的③它的旋律有什么特点4、师生共同分析总结6、总结出圆舞曲、舞曲的定义。
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课程标准一、课程描述
二、课程教学设计
三、任务单元划分
四、考核方式
建立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占55%,期末考查占45%。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建议
1.选用中等职业学校专用公共艺术(音乐篇)教科书;
2. 选用适合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统一的拓展性学习资料,用以丰富课堂音像资料,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建议
1.加强音乐基础常识在学生中的普及;
2.有选择性的著名作品在学生中进行深入学习。
(三)师资建议
1.精通音乐基础知识的有经验教师;
2. 音乐知识面较广的音乐教师;
3.有较强组织课堂教学能力的教师。
(四)资源利用
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满足高素质学生素质培的要求。
(五)教学评价
1.课程总目标能够按要求严格完成
2. 教学目标基本准确讲授完成;
3.教学课堂组织设计能够顺畅的达到计划效果;
4.学生知识完成情况,与所学知识有密切关联,如:在讲严肃高雅的交响音乐和我国
传统戏曲时,学生兴趣不浓,故而影响知识点的掌握。
建议增加这方面的视频影像及乐曲介绍的资料,以故事的通俗形式与学生的知识点切入,在进行生动的视频影像教学,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高雅音乐的兴趣,争取打开学生对交响音乐的喜爱之门。
《公共艺术——音乐篇》教案课时分配表第一章情感目标:聆听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体会音乐传递出的真挚情感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欣赏,感受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旋律、调式、曲式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视听法、积极评价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材基本流程:【课堂导入】由音乐老师向同学们提几个问题,如:(1)你经常在哪些场合中听到音乐?(2)你喜欢听音乐吗?经常听哪些类型的音乐?(3)你觉得人们在什么情形下会听音乐?(4)生活中,哪些场合会播放音乐?如果没有音乐,世界会变成怎样的?(5)你会去剧院听音乐会吗?在简短的讨论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接下来,老师播放两首速度和力度不一的歌曲,让学生静心感受。
歌曲1 歌曲2老师提问:这两首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它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老师引导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并引出本节课题——音乐的要素。
【基础知识】音乐的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主要包括速度、力度、节奏、旋律、调式、曲式等。
这些要素之间是有机结合、不可分割的。
1.速度和力度速度是指音乐进行的快慢。
力度又称音强,是指音的强弱程度,对音乐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音乐的速度越快、力度越大,越让人紧张、兴奋;速度越慢、力度越小,越让人放松、沉静。
2.节奏和旋律节奏是有一定速度和音调的节拍,如有的节奏是“嘭恰,嘭恰恰”,有的是“咚咚呛”等。
旋律是由一系列不同或相同音高的音以特定的高低关系和节奏关系联系起来的音的序列。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也是构成音乐美的主要艺术手段。
3.调式和曲式调式是指乐曲中的各音在音高方面的相互关系,即各音之间的内在规律。
调式因所包含的音数量不一、各音同主音所构成的音高关系不同而有多种形式。
曲式就是乐曲的结构形式。
音乐结构单位的名称有动机、乐节、乐句、乐段等,其中动机为最小单位,至少包括一个强音和一个弱音,两个动机可构成一个乐节,两个乐节可构成一个乐句,两个乐句可构成一个乐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