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出下列病原学名的中文名称和由该属病菌所引起的一种病害(...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4
主要致病性真菌引言主要致病性真菌是指那些可以引起疾病的真菌。
它们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主要致病性真菌,包括其病原性、传播途径以及与人类、动物、植物的关系。
1.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白色念珠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性真菌,它可以引起人体的念珠菌病。
白色念珠菌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口腔、消化道、生殖系统等部位,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或破损时,白色念珠菌很容易引起感染。
念珠菌病的症状包括白色或黄色的舌苔、口腔溃疡、阴道炎等。
白色念珠菌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
2. 黑色霉菌(Aspergillus)黑色霉菌属于分生孢子菌纲,广泛分布在自然环境中。
它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对免疫力较弱的人群。
黑色霉菌感染通常发生在呼吸道,引起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此外,黑色霉菌还可以引起真菌球病,通常发生在鼻窦等部位。
黑色霉菌通过空气中的孢子进行传播,特别是在潮湿、不通风的环境中更容易滋生。
3. 白念珠菌(Cryptococcus)白念珠菌是一种可以致命的病原真菌。
它主要通过呼吸途径感染人体,特别是影响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白念珠菌感染通常与鸽子的粪便等接触有关。
它可以引起脑膜炎、肺炎等疾病,症状包括头痛、发热、恶心等。
白念珠菌通过空气中的孢子进行传播,特别是在鸽子密集的地方更容易感染。
4. 灰飞虱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灰飞虱菌是一种对昆虫具有致病性的真菌,常用于生物防治。
它可以引起昆虫的外部感染,并在其体内生长繁殖,最终导致昆虫死亡。
灰飞虱菌对农作物害虫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替代化学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植物致病性真菌。
它可以引起一些农作物的疾病,如蔬菜的软腐病。
枯草芽孢杆菌通常通过土壤或种子传播,并在植物体内引起感染。
为了控制枯草芽孢杆菌引起的疾病,可以采取合理的病害防治措施,如合理施肥、清除病残体等。
各种病害病原菌检索表各种病害病原菌检索表1、半知菌亚门2、丝孢纲3、无孢目(多造成根腐,茎基腐)4、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引起立枯病纹枯病4、小核菌属……引起马铃薯花生白绢病水稻小球菌核病3、丝孢目(病斑潮湿时多形成霉层。
区别于腔孢纲)4、淡色孢科5、梨孢属…………………………………水稻稻瘟病5、丛梗孢属………………………仁果类果实褐腐病5、青霉属………柑橘青霉病和绿霉病,苹果青霉病5、粉孢属………引起白粉病,为白粉菌的无性阶段5、轮枝孢属…………………………茄子棉花黄萎病5、葡萄孢属……………………………………灰霉病5、柱隔孢属………………………………棉花白斑病4、暗色孢科5、尾孢属……………………白菜白斑病花生褐斑病5、链格孢属………………………………………………………………………………白菜褐斑病番茄早疫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轮斑病5、黑星孢属…………………………………梨黑星病5、内脐蠕孢属……………………大麦条斑病网斑病5、平脐蠕孢属………玉米小斑病和水稻胡麻叶斑病5、突脐蠕孢属……………………………玉米大斑病5、茄匐柄霉菌…………………………空心菜叶斑病3、瘤座菌目4、镰孢属……………………禾本科赤霉病瓜类枯萎病2、腔孢纲(潮湿时病斑表面形成小黑点)3、球壳孢目(分生孢子器)4、茎点霉属……………………甜菜蛇眼病石刁柏茎枯病4、拟茎点霉属…………………………………茄子褐纹病4、大茎点霉属………………………………苹果梨轮纹病4、壳针孢属……………………芹菜斑枯病,大豆褐斑病4、壳囊孢属………………………………苹果梨树腐烂病4、色二孢属……………………………………棉铃黑果病4、叶点霉…………………………………棉花褐斑病4、西瓜壳二孢………………蔓枯病无性世代甜瓜球腔菌3、黑盘孢目(分生孢子盘)4、炭疽菌属…………………………………………炭疽病4、痂圆孢属……………………………………柑橘疮痂病4、盘二孢属……………………………………苹果褐斑病4、拟盘多毛孢属………………………………琵琶灰斑病1、子囊菌亚门2、半子囊菌纲3、外囊菌目4、外囊菌属…………………………………………桃树缩叶病2、不整囊菌纲(多为无性世代,很少发现有性世代,如青霉病,曲霉)2、核菌纲3、白粉菌目4、白粉菌属…………………………烟草芝麻向日葵白粉病4、布氏白粉菌属…………………………………禾本科白粉病4、单丝壳属………………………………………瓜豆类白粉病4、叉丝壳属……………………………核桃丁香榛树白粉病4、叉丝单囊壳属…………………………苹果桃树山楂白粉病4、钩丝壳属…………………………………………葡萄白粉病4、球壳针属…………………………………………梨树白粉病3、球壳菌目4、长喙壳属…………………………………………甘薯黑疤病4、赤霉属…无性世代为镰刀菌属,引起小麦大麦玉米赤霉病4、小丛壳属…………………………………无性世代为炭疽属4、疔座菌属…………无性世代为多点菌属,引起李子红点病4、黑腐皮壳属………无性世代为壳囊孢属,引起苹果腐烂病4、顶囊壳属……………不发生无性世代,禾本科植物麦角病4、拟黑粉菌属(绿核菌属)……………………………稻曲病3、小煤炱目4、小煤炱属…煤烟病,病菌大多以蚜害虫的分泌物为营养3、冠囊菌目2、腔菌纲3、多腔菌目4、痂囊菌属…………………………………………………………………………………………危害植物的主要是无性世代痂圆孢菌,葡萄黑痘病3、座囊菌目4、球腔菌属………………………………………………………………………无性世代有很多属,叶点霉,茎点霉,尾孢属。
《病虫害防治(病害)》复习资料1、真菌:是一类具有真正细胞核的异养生物,营养体通常是丝状分支的菌丝体,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或纤维素,无根、茎、叶的分化,通过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进行有性生殖或无性繁殖。
2、植物病害:植物受到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的干扰,使植物生长不正常,并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称为植物病害。
3、系统侵染: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其扩展范围较大,可沿着维管束蔓延到整个植株,形成系统症状。
4、侵染性病害:由致病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叫做侵染性病害,该类病害具有传染性,又称为传染性病害。
5、非侵染性病害:由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非生物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植物病害。
又称生理性病害。
因不能传染,也称非传染性病害。
6、潜伏侵染:病原物在寄主体内潜伏不表现症状,当寄主抗性减弱时,病原物可继续扩展并表现症状,这种现象称为潜伏侵染。
7、病状:寄主本身发病后病部表现的不正常状态或特征,称为病状。
8、病征:病原真菌、细菌、寄生性植物等病原物,在寄主被害部产生它的营养体或繁殖体(子实体)等结构物称为病征。
9、专性寄生:只能在活的植物上生成,不能在实验室培养。
10、兼性寄生菌:既能在有氧环境也能在无氧环境下生存的寄生菌。
11、菌核: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的一种休眠体。
12、厚垣孢子:是由断裂方式产生的一种休眠孢子,具厚壁和浓缩的原生质,通常呈球形或近球形,单生或多个连在一起。
1、5个亚门的真菌,各产生哪些有性孢子,无性孢子。
鞭毛菌亚门,有性:休眠孢子或卵孢子;无性:孢子囊和有鞭毛的游动孢子。
接合菌亚门,有性:结合孢子;无性:孢子囊和孢囊孢子。
子囊菌亚门,有性:子囊和子囊孢子;无性:分生孢子。
半知菌亚门,有性:暂未发现;无性: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
担子菌亚门,有性:性孢子,结合孢子;无性:芽孢子,粉孢子,分生孢子。
2、常见重大病害的病原物是什么?如绪论里讲的几大病害。
真菌、原核生物(细菌、螺原体和植原体)、病毒(类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重要植物病原细菌所属类群主要性状格兰氏染色菌体菌落生理生化遗传所致病害其他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G -短杆状, 单生或双生,鞭毛1-6根,周生或侧生,不产芽孢圆形,隆起,光滑,灰白至白色,质地粘稠过氧化氢酶+ Ti质粒引起根癌病土壤习居菌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单生,短杆状或略弯曲,端生鞭毛,1-4根,不产孢子圆形,隆起,光滑,灰白色,有荧光反应,有些种可产生褐色色素严格好氧,呼吸型,含PHB叶斑、腐烂、溃疡和萎焉,致叶斑病(布克氏杆)伯克赫氏菌属Burkholderia 类似假单胞杆菌,假单胞菌属rRNA型第二组分出来的该菌引起洋葱鳞茎外层鳞片腐烂以洋葱伯克赫尔德氏菌B. cepacia为模式劳/拉尔氏菌属Rastonia类似假单胞杆菌,假单胞菌属rRNA型第二组分出来的青枯病(茄)土壤习居菌黄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 短杆状, 多单生,单鞭毛,极生圆形,隆起,光滑,蜜黄色,产生非水溶性黄色素好气性,过氧化氢酶+,呼吸型叶、茎部坏死斑,腐烂,系统性萎焉甘蓝黑腐病,水稻白叶枯,细菌性条斑病,柑橘溃疡病欧文氏菌属Erwinia短杆状,多双生或短链状,多鞭毛,周生圆形,隆起,灰白色,质地粘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兼性厌气软腐病火疫病(弱寄生菌)以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amylovora为模式种木质部小杆菌属Xyllela 短杆状,单生,无鞭毛两种菌落:脐状,表面粗糙,边缘波纹状;另一种枕状突起,半透明,边缘整齐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好气,对营养要求十分苛刻(需营养因子)葡萄皮尔氏病韧皮部杆菌属Liberobacter 难以用人工培养基分离获得纯培养,耐热型(亚洲型)和热敏感型(非洲型)在电镜下多为圆形、椭圆形或线形,少数为不规则形,细胞壁含肽聚糖层, 同G-细菌的细胞壁相似柑桔黄龙病亚洲种由橘木虱传播,非洲种以非洲木虱传播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G+短杆状至不规则状,在显微镜下可见菌体连成V形、L形或Y形,无鞭毛圆形,光滑凸起,呈半透明状,多灰白色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严格好气,代谢为呼吸型系统性病害;萎焉、花叶、蜜穗番茄溃疡病,马铃薯环腐病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营养体丝状,无隔膜,无细胞核,孢子球状,连成链,扭曲成螺旋状,孢子层表现出灰色生长缓慢,致密、干燥、具土腥味好气马铃薯疮痂病土壤习居菌植原体属Phytoplasma无细胞壁基本形态为圆球形或椭圆形,在韧皮部可为丝状,杆状或哑铃状对青霉素等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四环素很敏感,不能在合成培养基上生长黄化或矮縮、丛生和叶、芽变小等梨衰退病、葡萄黄叶病、枣疯病、泡桐丛枝病、水稻黄萎病螺原体属Spiroplasma螺旋形,繁殖时可产生螺旋形分枝,2-30个螺旋,没有鞭毛需要甾醇矮化、从生、畸形橘僵化病、玉米矮化病;由叶蝉传播。
序号病害名称主要症状危害部位病原拉丁文病原形态采集地备注(防治)1黄瓜霜霉病叶正面不规则褪绿黄斑,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产生灰黑色霉层。
主要危害叶Pseudoperosporacubensis主干单轴分支,然后做2-3回二叉状锐角分支,末端尖细,不等长。
后山黄瓜温室大棚百菌清乙磷铝甲霜灵2黄瓜白粉病初期叶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后期变成黑色小颗粒叶、茎秆、叶柄Erysiphecucurbitacearum)扁球形、暗褐色的闭囊壳,附属丝菌丝状。
同上百菌清三唑酮噻菌灵3黄瓜枯萎病茎蔓基部变褐萎缩,常纵裂,潮湿下茎基部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层,纵切维管束呈褐色。
茎Fusarium oxysporiumf.fp. cucumerinum小型分生孢子无色椭圆形或乱行,大型分生孢子无色梭行或镰刀形,厚垣孢子球形单胞。
,同上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咪酰胺4黄瓜靶斑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发病中期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中央灰白色、半透明,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茎Isariopsis分生孢子梗暗色或无色,不分支,狙击呈孢束,分生孢子棍棒形,直或弯。
同上20%硅唑·咪鲜1000-1200倍液氟硅唑5黄瓜灰霉病雌花开败时花瓣上长出淡灰褐色的老层,致幼瓜脐部呈水渍状,褪色,病部逐渐变软、腐烂,表面密生灰褐色霉状物,以后花瓣枯萎脱落。
被害瓜轻者生长停滞,烂去瓜头,重者全瓜腐烂幼瓜及叶、茎Botrytis cinerea分生孢子梗无色,顶端细胞呈球形,分生孢子单胞无色,狙击呈葡萄状同上克露烯酰吗啉多菌灵6番茄叶霉病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形成椭圆或不规则形微黄色褪绿斑,后病斑上产生灰白病斑扩展后叶片由下而上干枯卷曲色至黑褐色霉层叶片受害为主Fuliva fulva分生孢子串生,孢子链通常分枝,孢子圆柱形或椭圆形,淡褐色至榄褐色,光滑,具0~3个隔膜,隔膜处有时稍缢缩。
后山番茄温室大棚甲基硫菌灵福星甲霉灵7番茄病毒病花叶、条斑、蕨叶叶片TMV CMV PVYPVTMV:粒体杆状CMV:粒体球状PVY :线条状PVX:曲线状同上毒病毒、.植病灵、病毒A10 甜瓜枯萎病病初期,植株叶片逐渐萎蔫茎蔓基部稍缢缩,表皮粗糙,常有纵裂;潮湿时根茎部呈水渍状腐烂,表面常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
拉丁文名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 ) 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有“嗜肉菌"的别称,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肠埃希氏菌(E. coli)通常称为大肠杆菌,是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
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俗称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
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为最多见。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简称肺炎球菌(pneumococcus)。
为革兰染色阳性,菌体似矛头状,成双或成短链状排列的双球菌,有毒株菌体外有化学成分为多糖的荚膜。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原称绿脓杆菌。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为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
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本菌存在。
本菌存在的重要条件是潮湿的环境。
破伤风梭菌(Clostridium tetani)是引导起破伤风的病原菌,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经伤口感染引起疾病。
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是人类霍乱的病原体,霍乱是一种古老且流行广泛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
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一种能产生伴孢晶体和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有些亚种还能产生α和β外毒素。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遗传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对此菌的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途径与其调节机制研究较清楚。
广泛分布在土壤及腐败的有机物中,易在枯草浸汁中繁殖。
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属于沙门氏菌B群。
O抗原有1,4,5,12,H抗原单相为1,双相为1,2。
芭乐斑点病芭乐斑点病芭乐斑点病病害中文名:芭乐斑点病病害英文名: Guava leaf blight病原信息:病原中文名:芭乐叶点霉病原学名: Phyllosticta psidii Tassi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腔孢纲球壳孢目,叶点霉属,芭乐叶点霉病原介绍: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暗褐色,直径51~115(μm);分生孢子卵形,单胞无色,大小7~95~6(μm)。
寄主信息:寄主中文名:芭乐寄主英文名: guava侵染部位:叶病害症状:叶斑形状不规则,灰褐色至褐色,边缘色深或暗褐色,多始于叶尖或叶缘,后发展成斑枯,后期病斑上现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病健交界明显,叶尖病斑的病健交界处呈V字形,病斑多时出现落叶。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或病残体上越冬,翌春放射出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病害分类:真菌防治办法:(1)加强管理。
(2)发病初期喷洒10%世高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总体描述:症状叶斑形状不规则,灰褐色至褐色,边缘色深或暗褐色,多始于叶尖或叶缘,后发展成斑枯,后期病斑上现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病健交界明显,叶尖病斑的病健交界处呈V字形,病斑多时出现落叶。
病原 Phyllosticta psidii Tassi称芭乐叶点霉,属半知菌类真菌。
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暗褐色,直径51~115(μm);分生孢子卵形,单胞无色,大小7~95~6(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或病残体上越冬,翌春放射出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防治方法(1)加强管理。
(2)发病初期喷洒10%世高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体型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可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分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质粒:存在于细胞胞质中的双股环状DNA,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分类:F质粒、R质粒、col质粒、Vi质粒。
特性:1、可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性状2可自我复制并遗传给子代3、不是生命活动所必须的4、可转移或丢失。
中介体:细胞内先折叠而形成的囊状物,增大膜面积,增加呼吸酶和能量,即拟线粒体。
带菌者:体内带有病原菌,但不出现临床症状。
可将细菌传染给他人,危害性大,是重要的传染源。
分类:1、健康带菌者 2、恢复期带菌者L型细菌:细菌在理化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壁肽聚糖被破坏或合成抑制,在高渗环境可存活形成细胞壁缺陷性细菌。
培养时要求高营养高渗透压低琼脂。
仍具有一定致病性,在去除抑制因素后L型可回复。
特性:1、高度多形性2、对渗透压十分敏感3、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油煎蛋”样菌落4、许多G-和G+菌都可形成L型菌。
5、仍有一定致病性。
荚膜(capsule):细菌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较厚的粘性物质。
厚度大于0.2um,光镜下清晰可见。
是细菌的特殊结构。
具有吸附抗吞噬功能,与致病性有关。
鞭毛(flagellum):细菌菌体上附着的细长+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含H抗原,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分为单/双/丛/周四类鞭毛。
菌毛(pilus or fimbria):某些G-菌和少数G+菌菌体表面附着的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的丝状物。
分为普通菌毛+性菌毛。
功能:与细菌吸附和变异有关。
芽孢(spore):某些细菌特别是革兰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胞质内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
他不是繁殖体而是休眠体。
抵抗恶劣环境。
生化反应:各种细菌所含酶的种类不同,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亦不一致,因此其代谢产物有别。
根据此特点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来鉴别不同细菌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实验。
用途:用于鉴别鉴定细菌热原质(pyrogen):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写出下列病原菌中文名及病害的拉丁文20分每题2分一、写出下列病原菌中文名及病害的拉丁文(20分,每题2分)1. Exserohilum turcicum半知菌亚门凸脐蠕孢属玉米大斑凸脐蠕孢菌,引起玉米大斑病2. Puccinia striiformis 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条形柄锈菌,引起小麦条锈病3. Heterodera glycines异皮科胞囊线虫属大豆胞囊线虫,引起大豆胞囊线虫病4. Pyricularia oryzae半知菌亚门梨孢属稻梨孢,引起水稻稻瘟病5. Phytophthora sojae 鞭毛菌亚门疫霉属大豆疫霉,引起大豆疫霉根腐病6. Erwinia carotovora薄壁菌门欧文氏杆菌属白菜软腐病7. Valsa mali 子囊菌亚门黑腐皮壳属苹果树腐烂病8. Fusarium oxysporum 半知菌亚门尖孢镰刀菌黄瓜枯萎病9. 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10.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二、填空(15分,每空0.5分)1、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菌经(雨水)(灌溉水)(施肥)和(昆虫)等传播,从(自然裂口)或(伤口)侵入寄主。
2、苹果树腐烂病的症状有(溃疡型)和(枝枯型)两类。
3、猝倒病发病条件是(低温高湿),主要在苗床(早)期发生。
立枯病发病条件是(高温高湿),多在苗床(中后)期发生。
4、(轮作)是防治土传病害较好的农业措施之一。
5、黄瓜霜霉病的病症是(灰黑色霉状物),角斑病的病症是(脓状物)。
6、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初侵染源主要来源于土壤大豆残体中的(卵孢子)。
7、玉米品种对玉米大斑病的抗病性可分为(数量抗病性)、(褪绿斑抗病性)、(褪绿点抗病性)和(无病斑抗病性)等4种类型。
8、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取决于(锈菌小种的变化)、(品种抗病性)以及(环境条件)。
9、大豆胞囊线虫雌雄成虫为(异)形,雌成虫为(柠檬)形。
植物病害简介1.枣疯病,枣疯病俗称“公枣树”,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
严重时能造成枣树大量死亡甚至毁园。
症状:(1)初始症状出现在开花后,表现为花器退化和芽不正常萌发,长出的叶片狭小,形成枝叶丛生,嫩叶表现明脉、黄化和卷曲呈匙状。
(2)病树叶片于花后有明显病变,先是叶肉变黄,逐渐整个叶片黄化,边缘上卷,后期变硬且脆,暗淡无光。
(3)病株1年生发育枝上的正芽和多年生发育枝上的隐芽,大部分萌发生成发育枝,病花一般不能结果;即使结果也无经济价值。
病根后期皮层变褐色并腐烂,病树果实无收,直至全株枯2.稻瘟病,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
分布在全国各稻区,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
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
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
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
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
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
慢性型病斑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菜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
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这种病斑发展较慢。
急性型病斑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
白点型病斑感病的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孢子,气候条件利其扩展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
褐点型病斑多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较少产孢,该病在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
节温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
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
仅在一侧发生的造成茎秆弯曲。
穗颈瘟初形成褐色小点,放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
发病晚的造成秕谷。
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
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
一、写出下列病原学名的中文名称和由该属病菌所引起的一种病害(每个4分,共20分)
1. Xanthomonas黄单胞杆菌属水稻白叶枯病
2. Agrobacterium土壤杆菌属根癌病
3. Erwinia欧文氏菌属软腐病
4. Liberobacter韧皮部杆菌属柑橘黄龙病
5.Phytoplasma植原体属枣疯病
一、写出下列病原学名的中文名称和由该属病菌所引起的一种病害(每个4分,共20分)
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黄瓜角斑病
Clavibacter棒形杆菌属马铃薯环腐病
Ralstonia劳(雷)尔氏菌属青枯病
Xylella木质部小菌属葡萄皮尔氏病
Sprioplasma螺原体属柑橘僵化病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都是非专性寄生菌,可以在一般的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
2. 植原体引起的病害没有病症。
()
3. 棒形杆菌属的细菌是革兰氏色阳性菌。
()
4.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本质区别是有无真正的细胞核。
()
5. 水稻白叶枯病菌从叶缘的水孔侵入。
()
6. 植物病原细菌多数为球状菌,少数为杆状菌。
()
7.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都是以裂殖方式进行繁殖()
8. 从广义上讲细菌素属于抗菌素的一种。
()
9. 噬菌体可以用于预测细菌病害的发生流行和活菌测定。
()
1.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都可以人工培养(√)。
2. 植原体引起的病害没有病症(√)。
3. 棒形杆菌属的细菌是革兰氏色阳性菌(√)。
4.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本质区别是有无真正的细胞核(√)。
5. 水稻白叶枯病菌从叶缘的水孔侵入(√)。
6. 植物病原细菌多数为球状菌,少数为杆状菌(×)。
7.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都是非专性寄生菌,可以在一般的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
8. 从广义上讲细菌素属于抗菌素的一种(√)。
9. 噬菌体可以用于预测细菌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10.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本质区别是菌体为单细胞(×)。
11.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都是以裂殖方式进行繁殖()。
12. 茄科青枯病的典型症状是急性萎蔫()。
13. 白菜软腐病菌主要通过自然裂口侵入()。
14. 木质部小杆菌属的菌有周生鞭毛()。
15. 黄单胞杆菌属的菌都是植物病原菌()。
16. 1980年以后细菌的分类系统从人为的实用分类向科学的系统分类发展()。
三、问答题
1.细菌和菌原体在一般性状上有什么区别?
2.如何诊断常见的植物病原细菌病害?
3.细菌鞭毛的功能及其在分类学上的重要意义?
4.简述植物病原细菌致病性变异的机理。
5.简述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害的侵染来源和病菌的侵入途径?
6.简述确定某种细菌具有致病性的方法和过程。
7.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8.细菌染色体DNA与质粒在细胞中的存在位置及其功能有何不同?
9.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有何区别?原核生物包括哪些类群?
10.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哪种分类系统将原核生物分为哪几个门,以及各门的主要特征。
11.描述枣疯病的症状特点,并指出引起该病害的病原和病菌的传播途径。
12.列举出是我国检疫对象的原核生物病害5种。
(5分)
13.植物原核生物病害中,由专性寄生(难培养菌)病原引起的病害与常见细菌性病害在症状
上有何区别?防治方法有何不同?
14.简述噬菌体在植物病原细菌学上的应用。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 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一般为()。
A杆状 B 球状 C 螺旋状 D 纺锤形
2. 大白菜软腐病菌,革兰氏染色后为红色,它属于()。
A 革兰氏阳性菌
B 革兰氏阴性菌
3. 植物病原细菌不能通过下列()途径侵入。
A 伤口侵入 B 自然孔口侵入 C 直接侵入
4. 下列属于难培养菌的属为()。
A植原体属 B布克氏菌属 C链霉菌属D 芽孢杆菌属
5. 如果在一个培养皿中同时污染了细菌和真菌,一般我们先看到()菌落。
A真菌 B 细菌
6. 简称“pv.”为()。
A 亚种 B 致病变种 C 噬菌体变种 D 生化变种
7. 下列拉丁文书写正确的是()
A streptomyces scabies
B Liberobacter africanum
C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
D 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Sepedonicus
8. 马铃薯环腐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A病株残体 B 切刀 C 带病种薯D 土壤
9. 某种原核生物寄生于植物的木质部,依赖介体昆虫传播,菌体短杆状,单生,无鞭毛,G-,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可以确定该菌为()
A 植原体属
B 布克氏菌属
C 木质部小菌属
D 芽孢杆菌属
10.该菌为土壤习居菌,菌体短杆状,单生或双生,鞭毛1~6根,周生或侧生。
G-,无芽孢和夹膜,不产色素,氧化酶反应为阴性,过氧化氢酶反应为阳性。
G+C在57~63%,致病性由质粒控制,则该菌为() A土壤杆菌属 B 假单胞杆菌属 C 欧氏杆菌属 D 劳尔氏菌属
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原核生物
2.细菌素
3.质粒
4.致病变种
5.噬菌体
6.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