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一体资料之化学人教必修2讲义: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1节第2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850.50 KB
- 文档页数:15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本节教材分析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
(2)掌握金属冶炼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铝热反应及其应用。
(4)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5)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金属回收和资源保护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案例探究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2)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3)介绍我国古代在金属冶炼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方法在金属矿物开发(主要是金属冶炼)及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在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基础上,了解适用于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
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扩大教学容量。
本节内容学习难度不大,但涉及的基本知识比较丰富,信息量较大,可以可以利用图片、录音、录像材料以及多媒体动画,或将它们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优化教学过程。
(2)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氧化还原反应理论。
本节中金属的冶炼以及海水提镁、海水提溴、海带中碘元素的检验等,涉及到元素化合物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这些知识和规律的应用。
(3)把握教学内容深浅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区分好金属冶炼在必修2和选修1模块中教学要求的差异,海水资源在必修2和选修2中的教学要求的差异,不要拓展和延伸到相关联的模块中。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沉着说课本节课是复习课,主要为第四章第一节、其次节内容。
要求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把握冶炼金属的方法,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的有关学问,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观念。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了解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培育学生的归纳力量、比较力量,培育学生举一反三的力量。
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的进展打下根底。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育学生的探究力量、创力量。
在书写冶炼Ag、Mg 等金属的化学方程式时,要让学生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加深对冶炼实质的理解,同时稳固氧化复原反响的学问。
在讲铝和铁的冶炼时,可让学生观看高炉炼铁和氧化铝电解槽的图片或录像,可以带着学生去工厂参观,以扩大学生的学问面,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维目标学问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理解金属单质的活泼性与选择冶炼方法之间的联系。
2.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常识性介绍金属的回收和利用,了解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
3.培育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资源观念。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自主归纳冶炼金属的方法,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的有关学问。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了解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
加强环保意识。
2.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学习,把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探究与活动,通过复习,了解探究过程的意义和方法,培育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复习,进一步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介绍金属回收的重要意义,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和环保理念。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宠爱科学、宠爱社会、关注生活。
通过搜集资料,培育学生搜集信息力量和自学力量。
要点提示教学重点:归纳力量、比较力量的培育。
教学难点:培育举一反三的力量,培育发散思维、创思维的力量。
教具预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导入课我们这一章主要学习了资源的开发利用,下面我们进展系统复习。
章末核心素养整合◇专题1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淡化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其中蒸馏法的历史最久,技术和工艺也比较完善,是目前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
2.海水中镁、钾、溴、碘等化工产品的提取海水中含有的各种元素的特点:种类多,总储量大,富集程度低。
因此,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需要解决物质的富集问题。
例如:(1)海水中溴的提取流程:①用蒸馏法将海水浓缩,用硫酸将浓缩的海水酸化。
②向酸化的海水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使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2NaBr+Cl2===Br2+2NaCl。
③向含溴单质的水溶液中通入空气和水蒸气,将溴单质吹入盛有二氧化硫溶液的吸收塔内以达到富集的目的。
Br2+SO2+2H2O===2HBr+H2SO4④向吸收塔内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2HBr+Cl2===2HCl+Br2。
⑤用四氯化碳(或苯)萃取吸收塔内溶液中的溴单质。
(2)海带中碘的提取原理:海带中的碘元素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提取时用适当的氧化剂将其氧化成I2,再萃取出来。
如用H2O2作氧化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I-+H2O2+2H+===I2+2H2O。
实验时先将干海带灼烧去除有机物,剩余物用H2O2、H2SO4处理,使得I-被氧化成I2。
3.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1)从海水中提取淡水——海水淡化。
(2)直接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
(3)海水制盐。
(4)从海水中提取镁、钾、溴、碘等化工产品。
(5)从海水中获取铀和重水作为核能开发的重要原料。
(6)从海水中获取其他物质和能量。
【典题例证1】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下图是某工厂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主要步骤。
学生就这个课题展开了讨论。
第四章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四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 认识和体会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知道海水中有哪些资源。
2.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海带中存在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学会从海带中提取碘元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理解从海带中提取碘元素的基本原理。
3.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知道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掌握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基本原理(会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4.学生通过练习,知道海水的主要成分。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学习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加深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学习方法的理解。
2.学生通过学习从海带中提取碘元素的实验探究,学会通过实验获得知识的方法。
3.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讨论,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经。
4. 学生通过学习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学会通过合作讨论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观看钓鱼岛事件视频,激发民族危机感,从而萌发爱国主义热情。
2.学生通过认识和体会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探索海洋科学精神。
3.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海带中存在碘元素,感受探究与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1.认识和体会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探索海洋科学的激情。
2.实验探究海带中存在碘元素。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海带中碘元素的存在教具准备:1.多媒体设备2.实验用品:仪器:捣药罐、烧杯、漏斗、滤纸、锥形瓶、试管(4只)、胶头滴管(4只)、药勺药品:蒸馏水、硝酸银、淀粉溶液、四氯化碳、稀硫酸、过氧化氢(5%)教学过程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海水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我们可以提取许多重要的化工产品,同学们要努力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让海水更好地造福人类。
第2课时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建构1.了解海水资源及其利用。
2.掌握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即海水制盐,海水提镁、提溴、提碘。
3.了解海水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向。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利用→海水淡化化学资源的利用→获取镁、溴、碘等的原理和生产流程[知 识 梳 理]一、海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直接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
2.海水淡化:主要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
3.海水的蒸馏 (1)原理(2)注意事项①烧瓶需垫石棉网加热。
②烧瓶所盛液体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③需向烧瓶中加几粒沸石或几片碎瓷片,以防液体暴沸。
④冷凝器里的冷却水要从冷凝器的下口进、上口出。
【自主思考】1.海水的蒸馏装置与普通的蒸馏装置有何区别?为什么?二、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中的化学资源海水中H 、O 两种元素,加上Cl 、Na 、K 、Ca 、Mg 、S 、C 、F 、B 、Br 、Sr 等11种元素的总量超过99%,其他为微量元素,共计含有80多种。
2.海水制盐海水――→日晒结晶粗盐――→提纯精盐。
3.海带提碘(1)流程:海带―→灼烧―→浸泡―→过滤――→Cl 2氧化―→提纯―→碘单质。
(2)原理:2I -+Cl 2===I 2+2Cl -。
4.海水提溴(1)过程:浓缩―→氧化―→富集―→提取。
(2)原理:2Br -+Cl 2===Br 2+2Cl -。
5.海水提镁(1)过程:浓缩――→CaO 沉淀―→过滤――→盐酸溶解―→结晶(MgCl 2·6H 2O)――→脱水MgCl 2晶体――→电解金属镁。
(2)原理:①Mg 2++2OH -===Mg(OH)2↓。
②Mg(OH)2+2HCl===MgCl 2+2H 2O 。
③MgCl 2·6H 2O=====HCl △MgCl 2+6H 2O 。
④MgCl 2(熔融)=====电解Mg +Cl 2↑。
人教版高中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2课时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人教版高中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2课时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本章内容的地位和功能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既要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为继续学习选修课程的学生准备必要的基础。
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必修模块确定了6个主题,分别是“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本章是完成最后一个主题“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STS方面——有利于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中的作用,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培养做出明达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2.学科教学方面——有利于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主要包括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如在固态和溶液状态下,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反应等;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如裂解反应、聚合反应等。
3.对于学生进一步确定学习后续选修模块,乃至升学、就业方向也可能会产生影响。
二、内容结构与特点分析1.体系构建从三个层次构建其内容体系,其核心的观念是人其次是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所起的作用:其三,选取典型实例帮助学生获得这一认识。
可选择的素材很多,教材选择学生前面已学过的基础知识作为切入口。
2.内容选择、呈现(1)突出主题,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本章与其它章节相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显性化这一特点体现得非常明显。
本章中的知识内容更多表现为载体的作用,通过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更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1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新课程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1课时“开发利用金属矿物”。
教材从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引入,通过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冶金工业的重要科学基础,化学方法是由金属化合物转变成金属单质的唯一方式,金属活动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是选择金属冶炼的主要依据。
同时,教材中提到金属冶炼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能量,也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那么,改进工艺流程、节能降耗、回收废旧金属制品等就成了与金属冶炼同样重要的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在《必修1 金属材料》中对金属制品有所了解。
但对金属的冶炼方法还是完全陌生的。
为了加深其印象,采取了分组实验的形式,使其亲自动手操作,近距离观察现象,培养其尊重事实、认真思考、大胆猜想的科学态度。
另外,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采用“温故知新”的思路,让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现并拓展新知识。
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2、了解金属矿物开发利用的化学方法3. 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人类认识和使用金属制品的历史进程,以金属活动顺序表为主线,结合演示实验的方法,使学生理解、掌握金属冶炼的各种常用方法。
2.. 通过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已掌握的知识通过比较归纳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3.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分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思考过程,勇于探索问题的本质特征,体验科学过程;通过对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金属冶炼的基本方法五、教学难点:铝热反应,电解法附[板书]开发利用金属矿物一、金属的冶炼(M n++ne-→M)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Cu ; Hg Ag; Pt Au 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物理法高温2Al+Fe2O3===2Fe+Al2O3电解2Al2O3(熔融) == 4Al + 3O2↑冰晶石二、合理开发利用金属矿物。
第2课时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知 识 梳 理]一、海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直接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
2.海水淡化:主要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
3.海水的蒸馏 (1)原理(2)注意事项①烧瓶需垫石棉网加热。
②烧瓶所盛液体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③需向烧瓶中加几粒沸石或几片碎瓷片,以防液体暴沸。
④冷凝器里的冷却水要从冷凝器的下口进、上口出。
【自主思考】1.海水的蒸馏装置与普通的蒸馏装置有何区别?为什么?提示 因为海水蒸馏得到的是淡水,水的沸点为100 ℃(常压下)无需用温度计,因此可不用蒸馏烧瓶,而换为圆底烧瓶。
二、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中的化学资源海水中H 、O 两种元素,加上Cl 、Na 、K 、Ca 、Mg 、S 、C 、F 、B 、Br 、Sr 等11种元素的总量超过99%,其他为微量元素,共计含有80多种。
2.海水制盐海水――→日晒结晶粗盐――→提纯精盐。
3.海带提碘(1)流程:海带―→灼烧―→浸泡―→过滤――→Cl 2氧化―→提纯―→碘单质。
(2)原理:2I -+Cl 2===I 2+2Cl -。
4.海水提溴(1)过程:浓缩―→氧化―→富集―→提取。
(2)原理:2Br -+Cl 2===Br 2+2Cl -。
5.海水提镁(1)过程:浓缩――→CaO 沉淀―→过滤――→盐酸溶解―→结晶(MgCl 2·6H 2O)――→脱水MgCl 2晶体――→电解金属镁。
(2)原理:①Mg 2++2OH -===Mg(OH)2↓。
②Mg(OH)2+2HCl===MgCl 2+2H 2O 。
③MgCl 2·6H 2O=====HCl △MgCl 2+6H 2O 。
④MgCl 2(熔融)=====电解Mg +Cl 2↑。
6.新能源的开发(1)从海水中提取铀和重水,铀和重水是核能开发的重要原料。
(2)潮汐能、波浪能是待开发的新型能源。
【自主思考】2.海水制盐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提示 海水制盐是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海水中水分蒸发从而使食盐结晶析出,因此属于物理变化。
[效 果 自 测]1.若实现海水淡化供应饮用水,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 A .加明矾使海水中盐分沉淀而淡化 B .利用太阳能使海水蒸馏淡化C .将海水电解,然后让两极气体燃烧得到饮用水D .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离子解析 明矾具有净水作用,可使海水中的悬浮物形成沉淀而除去,但不能使海水中盐分沉淀。
答案 A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海水中含有Br 2( )(2)海带中含有碘,能使淀粉变蓝( )(3)用SO 2溶液吸收溴蒸气,是利用了SO 2具有漂白性( ) 答案 (1)× (2)× (3)×探究一、海水中水资源的利用 【合作交流】1.进行海水的蒸馏实验时,烧瓶中为什么要放入少量沸石?冷凝管中冷却水的流向如何? 提示 在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或沸石,目的是防止液体暴沸;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2.结合对本课时内容的预习,讨论海洋中哪些能源可转化为蒸馏海水时所需的热能? 提示 潮汐能、核能可转化为电能给蒸馏海水加热。
【点拨提升】1.海水蒸馏实验的操作步骤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向烧瓶中加入海水和碎瓷片→接通冷却水→给烧瓶加热→收集蒸馏水→停止对烧瓶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后停止通入冷却水→整理仪器。
2.海水蒸馏实验的注意事项(1)烧瓶加热时,一定要垫石棉网,防止烧瓶炸裂。
(2)烧瓶中的海水量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23。
(3)冷凝管内的冷却水要从下口入、上口出,这样冷却的效果最好。
(4)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液体暴沸。
(5)实验前认真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6)当烧瓶中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
(7)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入冷却水。
【典题例证1】 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B .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C .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 ,电解熔融NaCl 可制备Cl 2D .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解析 海水中的钾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要使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 不正确;海水蒸发制海盐,是发生了物理变化,B 不正确;电解熔融NaCl 可以制得Na 和Cl 2,C 正确;潮汐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因此D 也不正确。
答案 C【学以致用1】 下列关于海水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海水资源的利用包括海水水资源利用和化学资源利用 B .海水既苦又涩,不能直接利用C .海水中某些金属元素总储量很大,但富集程度却很低D .海水淡化应同化工生产结合,同能源技术结合解析 海水资源的利用包括海水水资源的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海水水资源的利用包括海水淡化(同化工生产和能源技术相结合)和直接利用(循环冷却,冲厕等),海水化学资源利用包括海水制盐,海水提Mg 、Br 2 、I 2等,海水中某些金属元素的总储量很大,但富集程度却很低,故A 、C 、D 正确,B 错误。
答案 B探究二、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合作交流】1.目前,海水制盐所采用的方法大部分仍为盐田蒸发法,利用风能和太阳能使海水蒸发。
这种古老方法有什么优点?(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提示 盐田蒸发法具有产量高、耗能少、成本低、运输方便等优点。
2.阅读下面文字,交流讨论后面的问题:空气吹出法是工业规模海水提溴的常用方法:在预先经过酸化的浓缩海水中通入氯气使溴离子成为单质溴,继而通入空气和水蒸气,将溴吹入吸收塔,使溴蒸气和吸收剂二氧化硫发生作用转化成氢溴酸,以达到富集的目的。
然后,再用氯气将其氧化得到溴,最后蒸馏得到液溴。
(1)通入空气和水蒸气,将溴吹入吸收塔,是利用了溴的什么性质? (2)除通过蒸馏提取液溴外,还有什么方法可提取液溴? 提示 (1)溴的沸点低,易挥发。
(2)由于溴易溶于有机溶剂,还可用萃取的方法提取液溴。
3.下面流程图为海带中碘元素检验的实验步骤,据此思考回答问题。
海带――→灼烧海带灰―――→水,加热过滤溶液―――→H 2SO 4H 2O 2溶液――→淀粉溶液 (1)海带灼烧前,为什么不用水冲洗海带表面的附着物,而是用刷子刷? (2)写出加入稀硫酸酸化的H 2O 2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3)根据什么现象证明海带中有碘元素。
提示 (1)为减少海带中I -的流失,不能用水冲洗。
(2)2I -+H 2O 2+2H +===I 2+2H 2O(3)当加入淀粉溶液时,溶液变蓝,证明有I 2生成,从而说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点拨提升】 1.海水提溴海水提溴的主要方法是空气吹出法。
(1)主要流程:海水――→浓缩酸化浓缩海水(Br -)―――――――――→通入Cl 2、通入空气水蒸气吸收塔(SO 2)――→反应后富集溴HBr 、SO 2-4――→通入Cl 2后提取Br 2Br 2、Cl -(2)主要反应:Cl 2+2Br -===Br 2+2Cl -(氧化)Br 2+SO 2+2H 2O===2HBr +H 2SO 4(富集) Cl 2+2Br -===Br 2+2Cl -(提取) 2.海带中提碘(1)海带中含有碘元素的检验①关键反应的反应原理:2H ++2I -+H 2O 2===I 2+2H 2O 。
②实验步骤及证明方法:(2)海带中提碘①流程:海带→浸泡→氧化→过滤→提纯→碘单质。
②主要的化学反应原理:Cl 2+2KI===2KCl +I 2。
3.海水提镁 (1)主要反应原理: CaCO 3=====煅烧CaO +CO 2↑ CaO +H 2O===Ca(OH)2Ca(OH)2+MgCl 2===Mg(OH)2↓+CaCl 2 Mg(OH)2+2HCl===MgCl 2+2H 2O MgCl 2(熔融)=====通电Mg +Cl 2↑ (2)工艺流程。
【典题例证2】海水中溴元素以Br-形式存在,工业上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图:(1)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理论上考虑,下列物质也能吸收Br2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aOH B.FeCl2C.Na2SO3D.H2O(3)步骤③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若反应中生成2 mol HBr,则消耗________mol SO2。
(4)根据上述反应判断SO2、Cl2、Br2三种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读懂流程图,可以写出:2Br-+Cl2===Br2+2Cl-、SO2+Br2+2H2O===2HBr+H2SO4。
(2)只从理论上考虑,NaOH具有强碱性,能吸收Br2,Fe2+、SO2-3具有还原性也能吸收Br2,但Br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不能充分吸收。
(3)Br2+SO2+2H2O===H2SO4+2HBr,该反应中氧化剂为Br2,还原剂为SO2,反应中每生成2 mol HBr,则消耗1 mol SO2。
(4)最后再向含H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Cl2,蒸馏得到Br2。
经过上述反应过程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SO2。
答案(1)2Br-+Cl2===Br2+2Cl-SO2+Br2+2H2O===H2SO4+2HBr(2)ABC(3)Br21(4)Cl2>Br2>SO2【学以致用2】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
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
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1)指出从海藻中提取I2的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甲苯、酒精B.四氯化碳、苯C.汽油、乙酸D.汽油、甘油(3)为使海藻中I-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