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评测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127.50 KB
- 文档页数:5
生物的生态系统与食物链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指()A 绿色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人类2、下列属于消费者的是()A 兔子B 蘑菇C 枯草杆菌D 柳树3、在一条食物链中,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通常是()A 食肉动物B 食草动物C 生产者D 分解者4、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 阳光B 空气C 水D 病毒5、以下食物链正确的是()A 草→兔→狼B 阳光→草→兔C 兔→草→狼D 草←兔←狼6、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A 循环流动,逐级递减B 循环流动,逐级递增C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 单向流动,逐级递增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一般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不能确定8、下列哪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A 草原生态系统B 农田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池塘生态系统9、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A 制造有机物B 消费有机物C 分解有机物D 没有作用10、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A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 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C 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D 阳光、空气、水分等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与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产者通过_____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3、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_____,终点是_____。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_____和_____流动的。
5、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_____。
6、生物富集是指有毒物质通过_____不断积累,最终危害人类自身。
7、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
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9、森林中的树木、杂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成分。
10、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1、请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自的作用。
生物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阳光、水、空气等2、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 蘑菇B 兔子C 青草D 细菌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A 食物链和食物网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D 阳光、空气、水分等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A 循环往复B 逐级递减C 单向流动D 逐级递增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A 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B 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反复循环C 在不同种群之间的反复循环D 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之间的反复循环6、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 草原生态系统B 农田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7、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A 森林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湿地生态系统D 农田生态系统8、在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分解作用D 蒸腾作用9、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是()A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B 过度放牧C 乱砍滥伐D 退耕还林还草10、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最主要标志是()A 分解者大量减少B 生产者大量减少C 动物大量减少D 食物网简化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______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分为______消费者、______消费者和______消费者。
3、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______,终止于最高级的______。
4、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和______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5、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其______能力越强。
6、森林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的作用。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评测练习温故知新:1、什么是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由哪些成分组成?3、()和()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流动和()循环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4、生态系统有哪些类型?达标检测:1.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2..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A. 增加B.减少C.先少后多D.先多后少3.下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A.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C.只有绝对禁捕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才有调节能力D.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4.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关于该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有鼠和蛙B.若该农田受到农药污染,则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为猫头鹰C.此食物网中,由植物到鼠,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D.此食物网中包合3条食物链5.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森林生态 B.草原生态C.荒漠生态D.极地生态拓展提升:下图是某地生态系统图,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蚯蚓属于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在“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若鹰的数量减少,则昆虫的数量将会_________。
(4)在该生态系统中,为了防治害虫,人们使用农药消灭害虫,则农药会沿着食物链进行富集,并在____________的体内达到最高浓度。
(5)影响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3项)。
(6) 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它通过__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能循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单元测试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层次的生态系统称为最小生态系统?A. 生物群落B. 生态位C. 生物个体D. 生态系统答案:C. 生物个体2. 下面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A. 生物多样性B. 生物密度C. 生态位宽度D. 环境恶化答案:D. 环境恶化3. 下列属于种群交互作用的是:A. 水分循环B. 氧气释放C. 捕食关系D. 氮循环答案:C. 捕食关系4. 营养金字塔中下面哪个层次位于最上方?A. 厂商B. 消费者二级C. 消费者一级D. 分解者答案:D. 分解者5. 生态位指的是:A. 生物个体在生态系统中的具体位置B. 生物个体在生态系统中的稳定性C. 生物个体在生态系统中的适应性D. 生物个体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位置答案:A. 生物个体在生态系统中的具体位置二、填空题1. 生态位宽度是指一个种群所占据的生态位的大小范围,主要受到__________的限制。
答案:资源2. 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生物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__。
答案:光合作用3. 生物通过食物链将能量从一个级别传递到另一个级别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
答案:能量流4. 生物圈中最小的有机生物是__________。
答案:细菌5. 氮循环过程中,氮气转化为可被生物利用的氮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
答案:固氮三、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列举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答案: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和与之相关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生物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生物群落、生态位、物种多样性、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等。
2. 请解释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
答案:生物多样性指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较高的生物多样性通常意味着一个生态系统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
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能够增加生态系统的韧性,避免单一物种的灭绝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生态系统练习一.单选题1.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与乙、乙与丙为捕食关系;B、甲与乙、乙与丙是竞争关系;C、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D、甲→乙→丙构成一条食物链。
2.将两种谷仓害虫拟谷盗和锯谷盗一起饲养在面粉中,图是按甲和乙两种情况进行实验的结果(甲:2种害虫共同饲养在面粉中;乙:2种害虫共同饲养在面粉中,但在面粉中渗入细小的短的毛细管),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者是捕食关系B.两者是竞争关系C.两者是共栖关系D.甲曲线和乙曲线均不能说明两种的关系甲乙3.氮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之一,所有生物体均含蛋白质,氮循环涉及到生物圈的全部领域。
下面是关于氮被生物体吸收途径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①氮在大气中的体积分数高达78%,可被生物体直接利用。
②通过高能固氮,可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化为硝酸盐或氨,从而被植物所吸收。
③所有植物都具有生物固氮作用,其根部的根瘤菌可将氮气转变成硝酸盐,被植物吸收。
④动物以植物为食而获得氮,并转化为动物蛋白。
⑤动植物死亡后,遗骸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成NH4+、NO3-、NH3等,又回到土壤和水体中,被植物再次吸收。
A.①⑤B.③⑤C.②④⑤D.②④4.甲是一种能生活在多种土壤中的小型昆虫,常常被昆虫乙大量捕食。
现用两种杀虫剂分别处理田块,Ⅱ号杀虫剂对甲、乙昆虫的毒性相同,Ⅰ号杀虫剂对乙昆虫的毒性比对甲昆虫的毒性更强。
下列哪两个图能分别代表Ⅰ、Ⅱ号杀虫剂单独作用对害虫数量的影响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5.右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从能量流动的特点来看,E捕食生物B和C最为经济B.生物G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它占有四种不同的营养级C.生物H占有三种不同的营养级,它的数量较其他生物更为稳定D.如果环境中有汞污染,则通过富集作用可导致生物H体内汞的浓度最高6.右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共有3条食物链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度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D.若c所含能量为5.8×109kJ,d含1.3×118kJ,则a至少约含4.5×118kJ7.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A.基因、染色体、细胞B.细胞、物种、生物圈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8.城市生态系统容易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物质和能量大量输入输出 B.城市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C.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的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物量大D.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生活物质浪费严重9.在一个农田里最好使能量流向农作物,农民除草就是调整A.作物和杂草间的关系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D.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10.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A.燃料中的碳B.非生物环境中的碳 C.食物中的碳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11.农业上为了有效地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治理,性引诱剂的治理主要是达到()A.改变昆虫性别比例B.降低昆虫的出生率C.增加昆虫的死亡率 D.改变昆虫的年龄组成12.在一个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
生态系统的组成
评测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做出相应的解释。
(1)所有生产者都是植物。
(2)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
(3)所有消费者都是动物。
(4)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
(5)所有分解者都是微生物。
(6)所有微生物都是分解者。
2.单选题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峡山水库中所有的动植物
B.峡山水库中所有的生物
C.峡山水库中所有的鱼、所有的动物、所有的微生物以及非生物成分
D.峡山水库
(2).下图为小哲同学制作的生态瓶。
它是不是生态系统呢?下列从生态系统组成角度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生物种类少,不是生态系统
B.生物数量少,不是生态系统
C.包含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是生态系统
D.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是生态系统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水稻”和“青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
A.生产者、生产者
B.消费者、生产者
C.生产者、分解者
D.生产者、消费者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转化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可大可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B.生产者都可以在叶绿体中完成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消费者中的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D.蘑菇属于分解者,它的存在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二章生态系统评测练习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B. 缺少生产者C. 缺少消费者D. 缺少分解者2.兔和鼠都吃草,兔和鼠又都被狐所捕食,草、兔、鼠、狐四种生物构成了()A. 一条食物链B. 两条食物链C. 三条食物链D. 四条食物链3.一个池塘被农药DDT污染,在池塘中有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则体内DDT含量最多的生物是()A. 浮游植物B. 水蚤C. 鱼D. 鱼鹰4.右下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与其体内积累的农药的相对含量的关系图,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1.甲→乙→丁→丙B.丙→丁→甲→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二氧化碳、草、蛇等都是影响鼠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B. 要增加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是增加生物的种类C. 图中在物质循环中起作用的生理过程有①②③D.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食物链循环流动的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题型注释)(1)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_(3种),消费者是_________(2种)。
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能量沿食物链和_________传递。
(3)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黑鱼(肉食性),则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会_________。
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会是________________。
(4)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________________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
第3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能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答案:B解析:太阳能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病毒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蚯蚓属于分解者。
2.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产者,包括全部的植物和部分细菌B.全部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丙C.理论上,一个生态系统没有丙1和丙2也可以正常行使其功能D.甲和乙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并依据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可知,丁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并不是全部的植物都属于生产者,如营寄生生活的菟丝子属于消费者,A项错误;一些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属于分解者,如蚯蚓和蜣螂,B项错误;生态系统可以通过生产者和分解者实现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所以,理论上没有消费者的生态系统也可以正常行使其功能,C项正确;生产者(甲)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分解者(乙)是生态系统中必不行少的成分,D项错误。
3.下图为南极某淡水湖中部分生物的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鞭毛藻和变形虫等原生动物属于生产者B.处于第三养分级的生物有枝角类动物和细菌C.该湖的反抗力稳定性和复原力稳定性都低D.图中所示成分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鞭毛藻属于生产者,原生动物属于消费者。
细菌不参加组成食物链(网),不占任何养分级。
南极自然环境恶劣,物种数量较少,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和复原力稳定性都很低。
第3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3-1表示某正常生态系统受到肯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更。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3-1①S1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越高②S2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复原力稳定性越高③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④该生态系统具有肯定的自我调整实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2.错综困难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生态系统的下列功能不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是( )。
A.碳循环B.氮循环C.能量流淌D.信息传递答案:D3.切叶蚁切割收集的植物叶片,将含有消化酶的排泄物排在碎叶上,不久碎叶上会长出真菌,然后以“培育”得到的真菌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体形大小不同的切叶蚁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B.切叶蚁“培育”的真菌是分解者,能促进碳循环和氮循环C.切叶蚁与其培育的真菌之间的关系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D.探路的切叶蚁发觉合适的植物后会留下“气味”,这属于化学信息答案:A解析:互利共生是种间关系,而体形大小不同的切叶蚁是同一种生物,不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4.下列有关氮循环中微生物代谢类型、相关生理过程及生态地位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生物代谢类型生理过程生态地位A 根瘤菌异养需氧N2→NH3消费者B 硝化细菌自养需氧NH3→N 分解者C 圆褐固氮菌自养需氧N2→NH3生产者D 反硝化细菌异养厌氧N→NH3分解者答案:A解析:根瘤菌与大豆互利共生,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可以把空气中的N2转变为NH3,属于消费者,A项正确。
硝化细菌属于自养需氧生物,属于生产者,B项错误。
圆褐固氮菌属于异养需氧生物,属于分解者,C项错误。
反硝化细菌把硝态氮转化为氮气而不是氨气,D项错误。
生态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 狼B. 羊C. 草D. 蛇答案:C2. 哪种物质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水D. 氮气答案:A3.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包括哪些生物?A. 植物B. 动物C. 细菌和真菌D. 病毒答案:C4.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 狮子B. 蚂蚁C. 树D. 鱼答案:C5. 什么是生态平衡?A. 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的稳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稳定C. 生态系统中物质的稳定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气候变化B. 物种入侵C. 人类活动D. 自然灾害答案:A, B, C, D2.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A. 物种多样性B. 基因多样性C. 个体多样性D. 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A, B, D3.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减少农药使用C. 推广有机农业D. 禁止非法狩猎答案:A, B, C, D4. 生态系统服务包括哪些?A. 食物供应B. 水源净化C. 气候调节D. 文化价值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A.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 化学能转化为动能D.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错误)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正确)3.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唯一的生产者。
(错误)4. 生态系统服务是无偿的。
(错误)5. 物种入侵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错误)6.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
(正确)7. 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唯一因素。
(错误)8.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
(错误)9.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初中地理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生态系统的层级,以下哪个顺序是正确的?A. 个体→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 个体→生物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C. 个体→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圈D. 个体→生态系统→生物圈→生物群落答案:C2. 生态位是对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内的生活方式的描述,其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物种存活所需的温度范围B. 物种获取食物的方式C. 物种与其他物种的关系D. 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答案:A3. 下面哪个因素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A. 多样化的物种组成B. 适当的环境扰动C. 过量的资源利用D. 充足的生物间相互依赖关系答案:C4. 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个层级包含生物群落?A. 个体B. 种群C. 生态位D. 生物圈答案:D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以下哪个层级中能量损失最多?A. 太阳→植物→食草动物B. 太阳→食草动物→食肉动物C. 植物→太阳→食肉动物D. 食肉动物→食草动物→植物答案:B二、判断题1.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正确2.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没有重要意义。
答案:错误3.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只限于一个地理区域。
答案:错误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来提高。
答案:正确5.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太阳到生物圈,再到大气圈。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什么是生态系统?答: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因素(如土壤、气候等)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自然系统。
它由一系列生物体、它们所处的环境以及能量和物质的流动组成。
2. 请简要描述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
答: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包括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个体是指具有独立生命特征的生物单位;种群是指同种个体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的总体;生物群落是由多个种群构成的,它们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共同生活;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互动网络;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总和。
初三生物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下列哪个不属于非生物因素?A. 水源B. 土壤C. 太阳光D. 植物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式主要有几种?A. 1种B. 2种C. 3种D. 4种3. 下列哪个层次是生态系统中能量转化的最终归宿?A. 生物圈B. 生物群落C. 生物个体D. 生物种群4. 下列哪个生态因子对于动植物的生存和繁殖都至关重要?A. 温度B. 光线C. 水分D. 气压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以下哪个因素的限制?A. 生物的数量B. 物种多样性C. 生物的分布范围D. 群落的大小二、填空题1.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可以由**物**、**物**、**化合物**和**化合物**四个层次组成。
2. 某个地区的所有生物群落的总称称为**生**。
例如,森林、草原、河流等。
3. 下图为一条食物链,填写A、B、C、D四个空格中的生物名称。
植物→ A → B → C → D4. 消费者分为三类:**B**消费者、**C**消费者和**D**消费者。
其中,二级消费者主要食**A**。
三、解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食物链,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答: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个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形成的有机连接。
例如,一个典型的食物链可以是:草→ 兔子→ 狐狸。
在这个食物链中,草是第一级生产者,兔子是二级消费者,狐狸则是三级消费者。
2. 请简述生态金字塔的作用,并画出一个示意图。
答:生态金字塔是用来描述生态系统中能量、生物数量或生物体积的分布关系。
它可以直观地展示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群体之间的相对大小和数量关系。
画出生态金字塔可以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
示例图示:◆◆◆◆◆◆◆◆◆◆3. 解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人类的重要性。
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人类非常重要。
稳定的生态系统能够提供可靠的食物来源和生物资源,维持地球上的空气、水和土壤环境的稳定,保护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物平衡。
生物的生态系统平衡测试题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
了解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于我们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套关于生物的生态系统平衡的测试题,来检验一下您对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程度。
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因素最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失衡?()A 适度的降雨量B 稳定的温度C 物种的自然灭绝D 过度的人类开发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被称为()A 初级生产量B 次级生产量C 净生产量D 生物量3、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A 草B 兔子C 蘑菇D 狼4、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一般不超过 5 个营养级,其主要原因是()A 能量在传递过程中逐渐减少B 生物种类有限C 消费者数量不足D 生态系统不稳定5、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A 草原生态系统B 森林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湿地生态系统6、当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被称为()A 抵抗力稳定性B 恢复力稳定性C 自动调节能力D 反馈调节能力二、填空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大类型。
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的形式进行。
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类型。
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通过_____和_____机制来实现。
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
三、简答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1、请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答: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单向流动,即能量只能从一个营养级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二是逐级递减,即能量在传递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损耗,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只有上一个营养级的 10% 2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测评练习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洞庭湖中的所有生物 B.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C.一个菜市场 D.泰山林区2.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A. 蚯蚓 B.硅藻 C.硝化细菌 D. 酵母菌3.下列是池塘中一些常见的生物,其食物链顺序正确的是 ( )①鱼类②藻类③水生甲虫④池边杂食动物⑤水蚤A.④→①→②→③→⑤B.②→⑤→③→①→④C.③→②→①→⑤→④D.②→⑤→④→③→①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主要指浮游植物)”这两句谚语是否构成食物链?请说明理由!5.上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有_____个营养级。
(2)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蜘蛛和青蛙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要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生产上常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治虫,从长远看,这种做法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网体现的治虫方法最大的优越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B 3.B4.(1)否(2)是5.(1)6(2)蜘蛛、青蛙、食虫鸟、鹰(3)捕食与竞争(4)植物昆虫增多,农作物减产(5)增加生物的种类(6)导致环境污染,破坏食物链等,防止环境污染,有利于长时间的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
1、下列的哪一项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A.一片树林 B。
树林中的动物 C。
树林中的植物 D.树林中的生物2、下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B.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C.图中甲代表的生物腐生细菌和真菌等D.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丁→丙→乙3、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C.淡水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4、图示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
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严重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田鼠的数量迅速增加5、右上图是某草场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解描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牛、细菌、真菌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部分只有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C.草是牛的主要食物,它在牛体内被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胃D.若草场上放养的牲畜太多,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使土地沙化,草场就难以恢复原样6、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C.物质循环能持续进行 D.能量流动能持续进行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是单向的B 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C 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传递的D 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使能量尽可能多地保留在生产者体内8、微山湖是江北最大的淡水湖,有“日进斗金”的美誉,下列关于微山湖的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微山湖中的水 B.微山湖中的荷花 C.微山湖中的全部鲤鱼 D.微山湖9、具有涵养水源、保护水土功能,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淡水生态系统 B。
海洋生态系统 C。
湿地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10、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B.生物圈包括所有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人类及人类生活的环境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11、在我市的北江河里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鲫鱼 B.浮游动物 C.水藻 D.淤泥12、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
1.下图是某地生态系统图,请据图回答:________生态系统测试题(二)(1)请用箭头连接出食物网。
(2)该生态系统中昆虫和食虫鸟是_______ 关系,兔、昆虫和吃草子鸟是_________ 关系。
鹰在该生态系统中是第_营养级。
第____ 级消费者(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该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4)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的生物外,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5)该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蚯蚓属于__________ 。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6)与其他消费者相比,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尝试将图中的消费者进行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你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8)该生态系统中有多条食物链,在“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若鹰的数量减少,则昆虫的数量将会 ______________ O在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是_________ ,初级消费者是 ___________ ;获得能量最多的是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 ;获得有毒物质最多的是 __________ , 最少的是__________ 。
(9)在该生态系统中,为了防治害虫,人们使用农药消灭害虫,则农药会沿着食物链进行富集,并在________________ 的体内达到最高浓度。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3项)。
<<生态系统>>测试题解析1.请指出下列四条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 阳光→草→兔→狼B. 草→昆虫→青蛙→蛇C. 蛇→青蛙→昆虫→草D. 草→蝗虫→细菌和真菌【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食物链的理解。
食物链是动物和植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最高级消费者。
题中A 项中不应该有阳光,C项中起点不是生产者,食物链中不应该有分解者,D项中不应该有分解者。
2.湖,有“日进斗金”的美誉,下列关于微山湖的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微山湖中的水 B.微山湖中的荷花 C.微山湖中的全部鲤鱼 D.微山湖【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判断。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域内,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选项A只有非生物部分,选项B、C 只有生物部分,故都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选项D“微山湖”既有生物部分如水中的各种生物,又有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温度等,所以微山湖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3.右图是某草场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解描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牛、细菌、真菌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部分只有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C.草是牛的主要食物,它在牛体内被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胃D.若草场上放养的牲畜太多,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使土地沙化,草场就难以恢复原样【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成分的判定和平衡问题。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答案A中的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答案C在牛体内被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而不是胃。
4.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请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城市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解析】选D。
【评测练习】
1.到南极考察的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和金属类废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分解者很少B.缺乏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
2.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甲、乙、丙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
C.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
3.兔和鼠都吃草,兔和鼠又都被狐狸所捕食,草、兔、鼠、狐狸四种生物构成了()A.一条食物链
B.两条食物链
C.三条食物链
D.四条食物链
4.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5.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在池塘中有一个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则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A.浮游植物B.水蚤
C.鱼D.鱼鹰
6.下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
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
7.下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关于该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有鼠和蛙
B.若该农田受到农药污染,则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为猫头鹰
C.此食物网中,由植物到鼠,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D.此食物网中包含3条食物链
8.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二氧化碳、草、蛇等都是影响鼠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
B.要增加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是增加生物的种类
C.图中在物质循环中起作用的生理过程有①②③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食物链循环流动的
9.在草→食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假设流经这条食物链的总能量为100%,按传递率20%计算,蟾蜍和猫头鹰所得能量最多分别是()A.20%和2% B.0.8%和0.32%
C.4%和0.8% D.0.8%和0.032%
10.下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
(1)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_(3种),消费者是_________(2种)。
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能量沿食物链和_________传递。
(3)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黑鱼(肉食性),则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会_________。
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会是________________。
(4)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________________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
11.下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它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此食物链中含某些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
12.如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是指_________;C_______所含的能量通过_______的呼吸作用散失。
(3)图中画的方框依次缩小,意思是表明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___________进行。
1.A
2.B
3.B
4.A
5.D
6.C
7.B
8.D
9.D
10.(1)草、浮萍、水绵鱼、虾分解者(细菌、真菌)
(2)光食物网
(3)减少黑鱼
(4)相对稳定自动调节
11.(1)呼吸
(2)腐生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等残体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3)乙→丙→丁丁
12.(1)太阳能
(2)生产者生物的遗体遗物分解者(3)能量逐渐减少
(4)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