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系统研究30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12 MB
- 文档页数:30
湿地与森林和海洋一同并称为地球上三大最重要的生态系统。
湿地是陆地和水体间的生态过渡带。
湿地被称为“生物超市”、“地球之肾”、“二氧化碳接收器”、“气候稳定器”。
湿地生态学是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1.湿地生态学产生的必然性:(1)湿地具有目前生态范例和领域如湖沼学、河口生态学所无法充分涵盖的特征特性。
(2)湿地研究已经开始致力于貌似迥然不同类型的湿地共同特征的探索和验证。
(3)湿地调查方法涉及多领域多学科,不能按常规方法进行或结合到大学现有学科分类中去。
(4)制定湿地调控和管理的政策需要湿地生态科学的强有力支持。
2.湿地生态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湿地资源学湿地生物生态学湿地水文学湿地土壤学湿地保护与管理2、美国渔业和野生生物署定义3、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定义* 最早的全球环境公约,唯一的关于某一种生态系统的全球性的公约。
涵盖范围广——从珊瑚礁到山地。
该公约是1971年2月2日于伊朗的拉姆萨尔由18个国家共同签署的。
* 此后,每年2月2日被称为世界湿地日。
“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水深的海域”。
从这一定义来看,湿地范围很广,湖泊、河流、6米以内的浅海水域乃至水库、水稻田,都称为湿地,后者称湿地是陆地和水体间过渡的土地(自然综合体),其水位通常与地表持平或近于地表,抑或被浅水淹没。
湿地应至少具有下述中属性之一:1)常年或周期性的有水生植物生长;2)土壤以无排水的水成土为主;湿地是指水饱和程度足以发生湿生化或水生化过程的土地,其特征为土壤排水不畅,生长水生植被,生活着适应于湿润环境的多种生物。
1. 湿地面积估计全球湿地面积为7-9百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4 %-6 %。
Maltby 和Turner(1983)根据俄罗斯地理学家的著作,估计全球湿地面积约86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