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员如何正确推荐止咳化痰类中成药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咳嗽中成药咳嗽中成药阴虚咳嗽肺阴虚导致的咳嗽主要是肺热咳嗽,治疗的方法是泄热止咳。
1、肺宁颗粒适应人群:适用于因为体内阴虚火旺导致的肺部感染有炎症、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
肺宁颗粒的功效:清热、祛痰、止咳、平喘。
治疗因为肺火旺导致的咳嗽、有炎症。
2、消癌平片适应人群:适用于肺癌、及多种癌症患者、白血病患者咳嗽使用。
消癌平片的功效:消炎、抗癌、平喘。
治疗癌症患者咳嗽,还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导致的咳嗽不止的情况。
3、百咳静糖浆适应人群:适用于肺热咳嗽、咯血的患者使用。
百咳静糖浆的功效:清热、止咳、化痰、平喘。
适用于肺热导致的咳嗽、咳痰。
风寒咳嗽风寒咳嗽主要是指外感风寒导致肺气失常引起的咳嗽,咳白痰。
1、加味感冒丸适应人群:适用于风寒感冒后咳嗽的患者。
加味感冒丸的功效:解表散风,清热止咳。
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咽痛的情况。
2、通宣理肺丸适应人群:受凉感冒后咳嗽,有痰但咳不出来的情况。
通宣理肺丸的功效:宣肺气、止咳、解表、散寒。
治疗因为风寒导致的咳嗽,咯痰困难,还有风寒感冒的其他病症。
3、小青龙合剂适应人群:适用于发热、无汗的感冒伴有咳嗽、痰稀的情况。
小青龙合剂的功效:解表化痰,止咳、平喘。
治疗因为风寒感冒发烧后引起的咳嗽、痰稀薄。
喉咙痒咳嗽喉咙痒咳嗽多是因为感冒后,体内还有热邪引起的咳嗽。
1、止咳枇杷颗粒适应人群:适用于支气管咳嗽、嗓子痒咳嗽的情况。
止咳枇杷颗粒的功效:止咳、化痰。
治疗咳嗽。
2、橘红丸适应人群:适用于肺热燥引起的支气管咳嗽,咳嗽痰多的情况。
橘红丸的功效:润肺、止咳、化痰、清肺。
治疗热燥咳嗽。
3、蛇胆川贝液适应人群:适合长时间咳嗽,有痰的患者。
蛇胆川贝液的功效:祛风、除痰、止咳、散结。
用于风热感冒后的久咳,痰多。
肺虚咳嗽肺虚咳嗽是指肺气升降失调,肺部虚弱季节性咳嗽,咳嗽声短而无力。
1、二母宁嗽丸适应人群:适用于肺虚又热引起的咳嗽,咽喉肿痛。
二母宁嗽丸的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止咳化痰,10种常用中成药
中医认为,体内多余水分,开始为水,渐渐会凝结为痰。
痰既成之后,可随气流行,无处不到,引起多种疾病。
痰阻气道则可见咳痰、咳嗽、气喘,西医上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患。
一般咳嗽多见咳痰,痰多又易引起咳喘。
因此,痰、咳、喘三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今天介绍10种具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的中成药。
1、橘红丸: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
2、止咳橘红口服液: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咽干喉痒
3、蛇胆陈皮散:用于风寒咳嗽、痰多呕逆
4、蛇胆川贝散: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5、急支糖浆: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后咳嗽
6、川贝枇杷糖浆:用于感冒咳嗽及支气管炎
7、二陈丸:燥湿化痰,用于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8、止咳定喘口服液:辛凉宜泄,清肺平喘。
用于表寒里热、身热口渴
9、桂龙咳喘宁胶囊:降气平喘,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等
10、蛤蚧定喘胶囊:滋阴清肺,用于虚劳久咳、年老哮喘、自汗盗汗、不思饮食。
中药方剂止咳化痰咳嗽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不仅让患者感到不适,还可能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在中医药学中,有许多经典的中药方剂被广泛用于止咳化痰,具有疗效显著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探讨其治疗咳嗽和化痰的作用机制。
一、川贝止咳糖浆川贝止咳糖浆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由川贝母、枇杷叶、桑白皮等多味中药组成。
它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作用。
川贝母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川贝碱和川贝母苷。
川贝碱能刺激呼吸道黏膜分泌,增加痰液的排出;川贝母苷则能抑制咳嗽中枢,减少咳嗽次数。
枇杷叶和桑白皮则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川贝止咳糖浆一般口感甜蜜,易于儿童和老人接受。
二、枇杷止咳糖浆枇杷止咳糖浆是中药中最常见的止咳化痰药物之一。
它由枇杷叶、桔梗、蜜炙甘草等组成。
枇杷叶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能够润肺止咳;桔梗有化痰止咳功效,能够促进痰液的排出;蜜炙甘草则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
这些药物的组合使用,能够协同作用,提高止咳化痰的效果。
枇杷止咳糖浆一般口感宜人,且具有较好的疗效,因此备受患者青睐。
三、板蓝根颗粒板蓝根颗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由板蓝根浸膏制成。
它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风热咳嗽或痰多黏稠的患者。
板蓝根主要成分为青蒿素和蓝芩素,这些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咳嗽症状。
此外,板蓝根颗粒也可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咳嗽。
尽管口感稍微苦涩,但其疗效确实令人满意。
四、川芎嗽喘片川芎嗽喘片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川芎、黄芩、炙甘草等组成。
它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咳喘、气滞痰盛等症状。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咳的作用,能够舒筋活血,解除气滞;黄芩和炙甘草具有清热化痰、缓解咳嗽的功效。
川芎嗽喘片一般需配合饮食调理和适当休息,以加快痊愈速度。
五、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症状。
它由银花、连翘、薄荷、板蓝根等组成。
银花和连翘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作用,能够舒缓咳嗽症状;薄荷能够清醒鼻窦,改善流涕,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板蓝根则有抗病毒作用,能够缩短疾病持续时间。
宣肺止咳平喘的中成药
可以宣肺、止咳、平喘的中成药,包括川贝枇杷膏、半夏止咳糖浆、止咳化痰丸等。
1.川贝枇杷膏。
该药主要是由川贝母流浸膏、桔梗、枇杷叶等组成,具有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所以可以用于宣肺、止咳、平喘,常用于风热犯肺、痰热内阻等所致的咳嗽痰黄、咽喉肿痛等证。
2.半夏止咳糖浆。
该药由制半夏、麻黄、苦杏仁、陈皮、甘草等组成,可以止咳祛痰,常用于治疗风寒咳嗽。
3.止咳化痰丸。
该药由麻黄、射干、陈皮、制半夏、桔梗等组成,具有止咳化痰、平喘之功,常可以用于治疗哮喘、气急、喉鸣等。
可以宣肺、止咳、平喘的中成药比较多,但是具体选择需要在就诊中医科,由专业的中医师辨证后指导使用,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导致症状进一步加重。
平时需要多注意锻炼,饮食上也需要注意以清淡为主。
止咳中成药的选用
痰液黄稠不宜咳出、口渴、咽喉疼痛,可选用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桑菊感冒片、罗汉果止咳冲剂等。
头痛、鼻塞、流涕、咽痒、痰液稀薄,宜选用半夏露、小青龙合剂、蛇胆陈皮散、通宣理肺丸等。
干咳无痰、口燥鼻干、咽喉干痛,可选用雪梨膏、川贝雪梨糖浆、橘红丸等。
痰稠色黄、不易咳出、咽干口渴、舌苔黄燥、小便赤黄可选用琵琶叶膏、清气化痰丸、止嗽太和丸。
久咳不愈、痰稀气喘、气短畏冷,可服人参保肺丸、养阴清肺丸。
祛痰止咳的药物中,西药与中成药各有所长:西药主要根据呼吸道导致咳嗽的原因,直接对症,见效快,但多需要联合其他药物综合治疗,如呼吸道感染需同
时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感冒则需合用抗感冒药物;常用的中成药如对症使用,疗效确切,虽见效不如西药迅速,但治标且治本,亦深受患者欢迎。
病人应谨遵医嘱,根据具体病情合理用药。
不容忽视的是,一些较严重的疾病常常也伴随有咳嗽症状,如胸膜炎、自发性气胸、肺结核、肺癌、心力衰竭等,均会出现咳嗽,如咳嗽症状经治疗未能有效控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另外,3岁以下的小儿,其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咳嗽反射较差,切忌随意使用止咳药物,否则易出现缺氧、脉搏加快等并发症,对于剧烈咳嗽应及时送到医院诊治。
如何选用止咳中成药
[ 用药须知]
咳嗽是肺系病最为常见的一个症状,从病性而言、可为寒性、热性与寒热错杂的咳嗽,但更多的是将其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这些分类是决定选方用药的关键。
外感风寒所致的风寒特点是咳声重、咽痒气急,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等,多为冬季感冒及支气管炎后引起的咳嗽(伴寒热症状)。
宜用具有辛温发汗功能的药物,常用的是通宣理肺丸,此品是治疗咳嗽的传统制剂,因其为丸剂,药力缓和,故病情较重者恐难奏效;此药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外感咳嗽中偏于热者,可选用双黄连口服液。
本品为抗炎抗病毒的常用中成药。
适用于病毒及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咳嗽,多伴有咽痛、发热等症;羚羊清肺丸亦为清肺止咳、宣肺泻火之剂,其临床适应症为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肺炎所引起的咳嗽。
对于痰液黏稠难于咳出时,选用“竹沥水”止咳有较好疗效。
本品有清热、镇惊、除痰、止咳之功效。
临床主要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它疾病所致咳嗽、咳痰不出者的常用药。
止咳橘红丸与二母宁咳丸同具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功效。
其适应症是肺热燥咳、口苦咽干、咳嗽痰黄稠结较难咳出者。
在用药期间,同时要注意此类患者应忌食辛燥食物。
临床常见到受风寒感冒后,喉中作痒,出现痰多频频咳嗽,即可选用苓桂橘红丸,本品具有止咳平喘、主治老年痰喘症,可达到平喘止咳之功效。
(茂名市人民医院林祖。
中成药祛痰剂的合理使用
祛痰剂是以半夏、贝母、南星、瓜蒌、竹茹、前胡、桔梗、海藻、昆布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涎作用,用以治疗各种痰病的中成药。
祛痰剂分为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和化痰熄风等五类。
临床以咳嗽、喘促、头疼、眩晕、呕吐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呕吐、神经官能症、消化性溃疡、更年期综合征、癫痫、中风、冠心病、肺炎、高血压病、眩晕等见上述症状者。
1.燥湿化痰剂适用于湿痰证。
症见咳吐多量稠痰、痰滑易咳、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眩晕、肢体困重、食少口腻、舌苔白腻或白滑、脉缓或滑等。
例如二陈丸、内消瘰疬丸、祛痰止咳颗粒。
2.清热化痰剂适用于痰热证。
症见咳吐黄痰、咯吐不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例如祛痰灵口服液、止咳橘红丸(颗粒、胶囊、片))、黄氏响声丸。
3.润燥化痰剂适用于燥痰证。
症见咳嗽甚或呛咳、咯痰不爽,或痰粘成块,或痰中带血、胸闷胸痛、口鼻干燥、舌干少津、苔干、脉涩等。
例如养阴清肺丸(膏、糖浆)、蜜炼川贝枇杷膏。
4.温化寒痰适用于寒痰证。
症见咳吐白痰、胸闷脘痞、气喘哮鸣、畏寒肢冷、舌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
例如通宣理肺丸(颗粒、胶囊、片)。
5.化痰熄风适用于内风挟痰证。
症见眩晕头痛,或发癫痫,甚则昏厥、不省人事、舌苔白腻、脉弦滑等。
例如半夏天麻丸。
注意事项:(1)辨别痰病的性质,分清寒热燥湿、标本缓急;(2)有咳血倾向者,不宜使用燥热之剂,以免引起大量出血;(3)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润之品,以防壅滞留邪,病久不愈;(4)辨明生痰之源,重视循因治本。
7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功效介绍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往往伴随着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或者其他疾病。
中成药作为传统的治疗方式之一,具有独特的功效,既可以缓解咳嗽症状,又可以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7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及其功效。
一、川贝母川贝母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
它能够舒缓喉咙痒、疼痛的症状,减轻咳嗽的频率和程度。
川贝母中含有大量的黏液质和甜菜碱等有效成分,能够润滑呼吸道黏膜,增加分泌物的排出,从而改善气道炎症。
二、板蓝根板蓝根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抗炎镇咳的作用。
它含有丰富的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有效减轻咳嗽、咽痛等症状,并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板蓝根还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加速疾病的康复。
三、黄芩黄芩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
黄芩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这些物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缓气道痉挛,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此外,黄芩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菌的功能,可以加速病原微生物的清除,减轻炎症的程度。
四、苏子苏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理气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苏子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能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减轻气道痉挛,并提高肺功能。
苏子还可以化痰止咳,促进痰液的排出,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五、百部百部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的作用。
它含有丰富的薄荷醇和挥发油等有效成分,能够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加快痰液的排出,减轻咳嗽的程度。
百部还具有抗菌和抗炎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
六、防风防风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祛风散寒、祛痰止咳的作用。
防风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呼吸道黏膜的水肿和充血,从而改善咳嗽症状。
防风还可以舒缓咽喉疼痛,促进痰液的排出,提高免疫力。
七、杏仁杏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润肺止咳、解毒化痰的功效。
杏仁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能够润滑咽喉组织,舒缓疼痛和干燥感,缓解咳嗽症状。
养阴清肺丸(膏)组成地黄、玄参、麦冬、浙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
功用养阴清肺,止咳化痰。
用于肺肾阴虚、燥热内生所致之咳嗽、口渴咽干、失音声哑、痰中带血、咽喉肿痛,或腰膝酸软、心烦少寐、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男子遗精等症。
现代多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有上述见症者。
剂量内服。
0蜜丸剂:9g/丸;①膏剂:30一60g/瓶。
15g/次,2—3次/日。
注意食辛辣、油腻之物。
咳嗽痰多,或舌苔厚腻者慎用。
名称百合固金丸组成百合、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当归、白芍、桔梗、甘草。
功用养阴,润肺,止咳。
用于肺肾阴虚之燥咳痰中带血、咽喉干痛,或自汗盗汗,或潮热、手足烦热、便秘尿赤等症。
现代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喉炎等见有上述症状者。
剂量小蜜丸剂:120g/瓶。
大蜜丸9g/丸,内服,9g/次,2—3次/日。
名称二陈丸组成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多用于咳嗽痰多、胸膈胀满、恶心呕吐、纳呆、头晕、心悸等症,为治疗湿痰病之主方。
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有上述见症者可用之。
剂量水丸剂:50粒重3g,6—9g/次,3次/日,空腹温开水送服。
注意备注名称橘红痰咳冲剂(口服液)组成橘红、茯苓、苦杏仁、五味子、半夏(制)、甘草、白前、百部、蔗糖等,功用理肺健脾,宁嗽祛痰。
用于痰湿引起的咳喘、痰饮等,症见咳嗽白痰、息不得卧、喉中痰鸣、苔白脉滑之象。
现代多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矽肺等见有上述表现者。
剂量内服、冲剂:10g/袋,1袋/次,2次/日,温开水冲服;②口服液:10ml/支、10—30m1/次,2次/日;③煎膏剂:100g/瓶,10—20g/次。
3次/日。
用药之道用药治感冒,选对止咳祛痰平喘中成药□广东省连州市北湖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 陈金伟冬春咳嗽、痰多、喘息常见,原因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痰湿感冒等,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初患感冒或感冒初愈)、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并发感染等。
治疗咳嗽、痰多、喘息除了可使用中药煎剂,还可选用具有“简、便、廉、验”作用的中成药。
笔者根据临床所见,搜集并整理了5款用于治疗上述疾患的中成药,供有需要的患者朋友参考。
1.蜜炼川贝枇杷膏(急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症见痰稠者较适用)本药由川贝母、枇杷叶、南沙参、化橘红、茯苓、桔梗、法半夏、五味子、瓜蒌仁、款冬花、远志、苦杏仁、生姜、甘草、杏仁水和薄荷脑组成,具有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清热养阴的功效,主治伤风咳喘。
临床上,本药用于伤风感冒(症见遇寒即咳、痰多痰稠、气喘不适、咽喉干痒、声音沙哑等),现代医学中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及中老年人、小儿伤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口服。
成人每次1汤匙(约15毫升),每天3次;14~18岁少儿每次1/2汤匙(约7.5毫升);3~7岁每次1/3汤匙(约3.75毫升)。
3天为1疗程,一般用2~3个疗程。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同时避免鸡蛋、乳类、鱼虾和烟、酒等。
变态反应体质(素有食物过敏、接触性皮炎、皮肤瘙痒、丘疹等)者慎用;小儿须在成人监护下服用。
此外,还可酌情选用止嗽咳喘宁糖浆(2型糖尿病慎用)等。
2.二陈丸/合剂(伴慢性肝炎、慢性胃炎、2型糖尿病等者较适用)本药由姜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榨汁泛水丸用)组成,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止咳的功效,主治痰湿内停。
临床上,本药用于痰湿感冒(症见咳嗽痰多、头身困重、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呃逆不止、舌苔白腻、脉滑等)咳嗽等,现代医学中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性肝炎、2型糖尿病(多见中老年人)、慢性胃炎、美尼尔氏病、癫痫等见上述证候者。
缓解喉咙痒咳嗽的中成药选择与使用建议梳理喉咙痒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往往伴随着喉咙发痒、刺激感和频繁咳嗽。
这种情况常常会导致不适和困扰,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为了缓解这种症状,许多人选择中成药作为治疗方法。
本文将梳理一些常见的中成药选择,并提供使用建议,希望能对您缓解喉咙痒咳嗽提供帮助。
一、黄芪口服液黄芪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主要成分是黄芪。
黄芪具有清热解毒、润肺化痰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喉咙痒咳嗽。
使用时,建议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进行服用,并在空腹时服用,以便更好地发挥其药效。
二、川贝枇杷膏川贝枇杷膏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川贝母和枇杷叶。
川贝母可以清热化痰、平喘息,而枇杷叶则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川贝枇杷膏口感宜人,易于接受。
在使用时,可以按照说明书推荐的剂量服用,或者根据个人需要适量调整。
可以选择在喉咙痒咳嗽发作时服用,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宁喘止咳糖浆宁喘止咳糖浆是一种以黄芩、薄荷等草药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
它具有清热化痰、平喘息、止咳的作用,对缓解喉咙痒咳嗽有一定的疗效。
使用时,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进行服用。
建议在咳嗽症状较为明显或喉咙痒感加重时使用,以便快速缓解症状。
四、防风通圣丸防风通圣丸是一种以防风、陈皮等草药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
它具有祛风散寒、理气止咳的作用。
针对由于寒邪引起的喉咙痒咳嗽,防风通圣丸具有一定的疗效。
使用时,建议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进行服用,并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和疗程。
五、刺五加颗粒刺五加颗粒是一种以五加皮等草药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
它具有温肺祛寒、止咳化痰的作用,对喉咙痒咳嗽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使用时,可以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进行服用,并在需要时适量调整剂量。
建议在咳嗽症状较为明显或寒冷天气喉咙不适时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六、使用建议1. 选择合适的中成药:根据喉咙痒咳嗽的症状和原因选择合适的中成药。
如果无法确定,可以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2. 注意使用剂量:根据说明书上的剂量进行使用,并不需要超过推荐剂量。
正确选用止咳祛痰药
作者:暂无
来源:《健康博览》 2011年第11期
江苏盐城林琳
我每到天凉就容易咳嗽。
咳嗽用的药有很多种,有人说这种好,有人说那种好,可我感觉不出差别,请问该如何选用咳嗽药?
选用止咳药首先看咳嗽是否有痰。
仅咳嗽无痰或痰很少,可用止咳药,如果痰多,用止咳药不利于排出痰液,应使用祛痰药。
止咳药物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成瘾性的药物,经常服用容易成瘾,如可待因片、复方桔梗片等。
特点是见效快,作用强。
但一般情况下不用,必要时才可偶尔使用,如剧烈咳嗽、急性肺梗塞、心力衰竭伴有咳嗽,干咳引起咯血等;另一类是非成瘾性药物,即服该类药物不会成瘾,如常用的有咳必清等,适用于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炎症性咳嗽。
祛痰药也分为两类,一类能增加呼吸道分泌,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如氯化铵、桔梗、远志等,适用于呼吸道炎症,痰稠又难于咳出者;另一类能使痰液溶解、黏度降低而使痰容易咳出,如必嗽平、去痰片等,适用于手术后咳痰困难、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
还有一些兼有止咳、祛痰的中成药,如枇杷露、半夏露、梨膏等,都可以根据病情加以选用。
用中成药还须辨证用药,咳嗽可分热咳和寒咳。
比如蛇胆川贝液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由肺热造成的反复咳嗽、口干、痰少、黏稠、色黄、咽痛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的热咳。
而由受寒引起的嗓痒咳频、痰液稀薄如泡沫状,是属于寒咳,就不宜服用蛇胆川贝液,以免加重病情。
店员如何正确推荐止咳化痰类中成药?
中医治疗咳嗽、咳痰历史悠久、疗效卓著,因而药店经营的止咳化痰类中成药也是种类众多,你是不是有时也迷糊,不知道什么样的咳嗽该归为什么证,是实证?还是虚证?是外感还是内伤?是肺的症候还是脾肾的症候?中医理法方药配伍严谨,只有辨证准确,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下面我们一起揭开中医神秘的面纱,了解一下中医对咳嗽的认识。
黄帝内经》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揭示了咳虽为肺之病变,但其他脏腑病变,也可影响肺而发生咳嗽,从而拓宽了咳嗽的辨证论治范围,对临床辨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咳嗽的病机大体上、常见的可分为风寒束表、风热袭肺、暑湿咳嗽、燥邪伤肺、肺热咳嗽、痰湿咳嗽、脾虚咳嗽、肺气虚、肺阴虚、肾阳虚等十种。
1、风寒束表
风寒束表:咳嗽,鼻塞流清涕,喉痒声重,痰稀色白,头痛发热,恶寒或恶风,骨节酸痛,舌苔薄白。
常用方剂:川芎茶调颗粒。
疏风止痛。
用于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推荐方剂如:川芎茶调颗粒。
2、风热袭肺
风热袭肺:咳嗽不爽,痰黄或黄白而稠。
口干,咽痛,头痛,鼻塞,身热恶风有汗,或微恶风寒,舌苔薄黄。
常用方剂:精致银翘解毒片。
清热散风。
解表退烧。
用于感冒风热证,发冷发烧,四肢酸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推荐方剂如:精制银翘解毒片。
3、暑湿咳嗽
暑湿咳嗽:咳嗽,痰多而稠。
胸闷、身热,汗多不解,头胀,口渴不多饮,心烦面赤,溲短而黄,舌苔薄黄质红。
常用方剂:二陈丸。
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推荐方剂如:二陈丸
4、燥邪伤肺
燥邪伤肺:咳嗽,痰少黏稠难出,或痰中带血丝,或干咳无痰,咳甚则胸痛,鼻燥咽干,或咽喉痒痛,形寒身热,舌尖红、苔黄。
常用方剂:养阴清肺颗粒。
养阴清肺,清热利咽。
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
推荐方剂如:养阴清肺颗粒
5、肺热咳嗽
肺热咳嗽:咳而气喘,痰黄稠,甚或痰中带血,口鼻气热,口苦咽干,或觉咽痛,或胸痛胸闷,舌苔黄。
常用方剂:银黄清肺胶囊。
用于风热感冒、急慢性
支气管炎、肺炎之痰热壅肺证。
症见咳嗽痰粘、胸闷气喘、尿黄便干、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等。
推荐方剂如:银黄清肺胶囊。
6、痰湿咳嗽
痰湿咳嗽:咳嗽,痰多色多,痰出即咳止,伴胸脘胀闷,饮食减少;或有恶心呕吐,或见面肿,舌苔白腻。
常用方剂:二陈丸。
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推荐方剂如:二陈丸
7、脾虚咳嗽
脾虚咳嗽:咳嗽,痰多色白易咳出,面白微肿,少气体倦,怕冷,脘部闷胀,食欲不振,口谈,舌苔薄白。
常用方剂:香砂养胃丸。
温中和胃。
用于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肢倦怠。
推荐方剂如:香砂养胃丸
8、肺气虚
肺气虚:咳嗽,气短,痰清稀薄。
面色白,动则汗出,易感外邪,舌质淡嫩,苔薄白。
推荐方剂:人参保肺丸。
益气补肺,止嗽定喘。
用于肺气虚弱,津液亏损引起的虚劳久嗽,气短喘促等症。
推荐方剂如:人参保肺丸
9、肺阴虚
肺阴虚:久咳不止,痰少而黏,或痰中带血丝,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或咳声嘶哑。
若阴虚火旺者,可见潮热盗汗,少气,胸部隐痛,舌质红少苔。
推荐方剂:养参保肺丸或补金片。
滋阴补肺,止嗽定喘。
用于阴虚肺热,咳嗽痰喘,胸闷气短,口燥咽干,睡卧不安。
推荐方剂如:洋参保肺丸
10、肾阳虚
肾阳虚:咳嗽,痰清稀呈泡沫状,咳甚则遗溺,气短,劳累则加重。
面白微肿,或肢体浮肿,苔白质淡。
推荐方剂桂附地黄丸。
温补肾阳。
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夜尿频多。
推荐方剂如:桂附地黄丸
以上通过症状的归纳,配合中医的辨证,将咳嗽常见的十种症型进行了归纳,希望大家熟悉,根据患者症型的不同,推荐合适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