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学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12
一、5个名词解释1.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临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盐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
介于水体和陆地之间的生态交错区。
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源地,物种的基因库或生物超市。
2.珊瑚礁:由珊瑚聚集生长而成的湿地。
是一类生物海岸类型,由珊瑚虫的遗骸夹杂其他各种造礁和附礁生物遗体,经过地质年代的作用形成的3.湿地的水文周期:是地形与邻近水体影响下水流的输入与输出过程的综合表征。
4.沼泽:地表多年积水或土壤过湿的地段,其上主要生长着沼生植物,其下有泥炭的堆积,或土壤具有明显的潜育层。
5.水文周期:湿地水位的季节性变化格局。
内陆湿地水文特征通常受气候条件及地下水位的影响。
6.淹水频度。
对于非潮下或永久性淹水湿地,湿地处于静水的持续时间叫作淹水持续时间,湿地在给定时间内的平均淹水次数7.人工湿地:是一种利用基质、微生物及动植物群落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的相互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微生物分解、植物吸收等过程实现对污水中有机物、氮、磷等去除的复杂生态系统。
8.湿地恢复:是指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通过保护使之自然恢复的过程,也包括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湿地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9.湖泊湿地:是湖泊的一部分,但两者并不等同。
是发育在湖泊边缘,也就是在枯水期水深2m以浅的部分,并且总面积不低于8hm2 。
10.满岸流量:当河水开始漫进泛滥平原,这时的河川径流气体调节:自然生态系统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大气化学成分产生的效应,它有利于生物的生存调蓄水量: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二、填空,选择一类1.中国最大的湿地——西藏拉鲁湿地国家级保护区,中国荷都——山东微山湖红荷湿地,“湿地之神”——丹顶鹤2.拉姆萨尔公约分类系统中湿地类型:滨海湿地,内陆湿地,人工湿地3.滨海湿地的类型:浅海水域,潮下水生层,珊瑚礁,岩石性海岸,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淤泥海滩,潮间盐沼湿地,红树林沼泽,海岸咸水湖,海岸淡水湖,河口水域,三角洲湿地。
湿地生态学CH1 总论1.湿地之神——丹顶鹤。
2.中国最大的湿地——拉鲁湿地。
3.中国“荷都”——微山湖红荷湿地。
4.湿地公约于1971年在伊朗小城拉姆萨尔(Ramsar)签订。
5.每年的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
6.湿地: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7.水是湿地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
8.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源地、物种的基因库或生物超市。
9.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一)经济效益——单位面积湿地生产力最高:(1)高生产力(食物、药材、工业原料);(2)水资源丰富(居民、工业、农业用水来源);(3)泥炭(燃料、泥炭浴疗、生物肥)。
(二)社会效益:(光观与旅游、教育与科研价值)(三)生态效益:(1)大气(调节气候、调节空气、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泥炭起着碳库的作用)(2)水——“自然之肾”,“地球之肾”功能。
(污水处理、水体净化,平衡补给地下水、调蓄水量、保岸护堤)(3)防止土壤酸化(4)生物(物种的基因库)10.湿地存在的问题。
资料一:素有“鸟儿的天堂”美誉的河北省昌黎滦河三角洲,至今仍然立有“保护湿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石碑。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1996年后,这里的湿地连年遭到蚕食,直到被全部开发成一块块稻田,挖为一片片池塘,变成了经济地。
资料二:被誉为“世界观鸟地之一”的北戴河,湿地面积也在以惊人的速度被蚕食。
昔日拥有50多万亩滩涂、沼泽地,如今被开发得已所剩无几。
原有的十多块湿地,现在只剩下两三块有鸟儿可观了。
资料三:成片的高楼大厦建起来了,成片的柿子树倒下了,成片的水塘消失了……这就是杭州的建设过程。
资料四:扎龙湿地是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散溢形成的,这里由228个大小泡沼和广阔的草原草甸组成,但前些年由于缺乏对扎龙湿地保护的认识,上游地区大搞农业开发,搞了很多人为的工程,上游截留水源非常厉害,大小水库有200多座,湿地的水源补充大大减少。
森林湿地练习题一、选择题1. 森林湿地是指下列哪种湿地类型?A. 河流湿地B. 沼泽湿地C. 湖泊湿地D. 海洋湿地2. 森林湿地的特点是什么?A. 高温多雨B. 干燥寒冷C. 土壤湿润D. 阳光充足3. 森林湿地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什么作用?A. 保持水源B. 纳净空气C. 调节气候D. 促进地质循环4. 森林湿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什么?A. 提供栖息地B. 降低温度C. 改善土壤D. 增加降水量5. 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物种是什么?A. 蜘蛛和蚂蚁B. 鳄鱼和蛇C. 松鼠和兔子D. 蓝鹭和鸭子二、填空题6. 森林湿地由于水分充足,适宜生长的植物主要是______。
7. 森林湿地的栖息物种通常具有良好的______适应能力。
8. 森林湿地的湿润环境使得土壤具有______特点。
9. 森林湿地中常见的哺乳动物有______和______等。
10. 森林湿地是全球重要的______。
三、简答题11. 请简要描述森林湿地的生态系统特点,包括植物和动物特征。
四、论述题12. 森林湿地在当今社会中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问题。
五、实践题13. 请你描述一次亲自参观森林湿地的经历,包括对其生态环境的观察和感受。
六、综合题14. 请结合你对森林湿地的理解,提出一些建议来促进森林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管理。
以上为森林湿地练习题的题目,根据题目的要求,我将按照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实践题和综合题的顺序回答。
请参考以下正文:选择题:1. B2. C3. A4. A5. D填空题:6. 水生植物7. 湿润8. 肥沃9. 麋鹿,野猪10. 生态遗产简答题:11. 森林湿地的生态系统特点主要体现在植物和动物特征上。
森林湿地中植物种类丰富,主要有水生植物和湿地植物,如莲花、芦苇等。
这些植物需要湿润的环境才能生长。
森林湿地中的动物也具有适应湿地环境的特点,例如麋鹿、野猪等,它们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湿地知识问答卷不定项选择:1、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公约简称()。
A、湿地公约B、水鸟保护公约. C.、水禽公约 D、湿地保护公约2、国际湿地组织于1996年3月确定每年的()为世界湿地日A、1月1日B、3月31日C、3月1日D、2月2日3、2007年是第___个湿地日,今年湿地日的主题是___。
()A、10;人与湿地,息息相关B、11;人与湿地,息息相关C、10;为了明天的鱼类D、11;为了明天的鱼类4、下列生态系统属于湿地的是(),其中属于人工湿地的是()。
A、沼泽B、泥炭地C、运河D、稻田5、沿海滩涂属于()生态系统。
A、海洋B、森林C、湿地D、沙漠6、湿地、海洋、森林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享有()的美誉。
A、生命的摇篮B、地球的心脏C、地球之肺D、地球之肾7、下列哪些是湿地的作用()。
A、保护生物多样性B、维持淡水资源C、均化洪水D、调节气候E、降解污染物F、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8、我国湿地资源非常丰富,面积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居世界第( )位,亚洲第( )位。
A、一B、二C、三D、四9、湿地固定了陆地生物圈35%的碳素,总量为770亿吨,是温带森林的( )倍,单位面积的红树林沼泽湿地固定的碳是热带雨林的( )倍。
A、0.5B、2C、5D、1010、下列有胎生现象的植物种类(或类群)为()。
A、红树林B、银杏C、法国梧桐D、蕨类11、莲藕又名荷、芙蓉,其()称莲,()称藕,()称荷。
A、果实B、块根C、根茎D、花12、酸雨是指ph小于()的雨。
A、5.0B、6.0C、5.6D、6.613、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湿地,四大文明古国就发源于大河流域。
流经下列城市的河流分别是:开罗(),开封(),巴黎(),伦敦()。
A、尼罗河B、泰晤士C、莱茵河D、恒河E、黄河F、塞纳河14、1981年,中国国务院批转了林业部等8个部门《关于加强鸟类保护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请示》报告确定在每年的___的某一个星期为“爱鸟周”,河南省从一九八二年起把每年的___确定为“爱鸟周”。
51.你知道每年那一天为世界湿地日?(D )A5月2日B4月2日C3月2日D2月2日52.2016年2月2日是第(D )个“世界湿地日”。
53.2016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A )黎公约56.湿地具有的生态效益是:(A )57.湿地、海洋、森林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拥有的美誉。
(C )58.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与(C )A “湿地关乎我们的未来:可持续的生计”B “湿地是生命之源”C “湿地,我们的未来” 和文化”54. 那一年中国加入湿地公约(C )A1990B1991C199255. 《湿地公约》又称为(B )A 德黑兰公约B 拉姆萨尔公约 D “湿地:水、生命 D1993C 伦敦公约D 巴 A 降解污染物B 为人类提供粮食作物C 养殖动植物产品D 发展观光旅游业A “地球之肺”C “地球之肾”B “地球之心” D “地球之肝”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
A陆地、海洋B陆地、森林C海洋、森林D草原、陆地59.人类活动的干扰是湿地退化的驱动力,下列哪项人类活动不会造成湿地的退化?(C)A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B人为造成的污染C退耕还湖D不合理的开垦60.为保护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A建立自然保护区B植树造林C防风治沙D围海造田61.动物是作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有研究表明能起到清洁垃圾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排泥次数。
(C)A鼠妇B蚂蚁C蚯蚓D水蛭62.红树林叫做红树林是因为(A)A、树皮会变红色B、树叶是红色的C、花是红色的D、果实是红色的63.下列属于人工湿地的是:(A)A.库塘B.沼泽C.湖泊D.河流64.湿地生态系统常见植物中属于中国特有的植物是。
(B)A芦苇、水车前B水杉、水松C水芋、莺尾D睡莲、菖蒲65.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B)A.湿地就是过湿的土地B.盐湖、盐沼是湿地C.天然湖泊、河流是湿地,而人工水库不是湿地D.青藏高原上的湿地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66.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资源的有效措施(A)A.建立各种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B保护濒危物种C保护生物的数量D将动物、植物移入动植物园67.湿地在自然界不具下列哪项功能(C)A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B净化、涵养及调节水资源C减少风力灾害和地球降温D调节地区微气候68.下列属于人工湿地的是(D)。
生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培训考试试题姓名:教师:考试时间:120分钟计分: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1.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①海洋②耕地③河流④湖泊⑤森林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D、②④⑤2.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A、三峡水库B、海南岛红树林C、水稻田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3.下列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的是:()A、湿地B、陆地C、生物圈D、大气圈4.关于湿地的叙述错误的是:()A、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B、湿地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常年有水或经常有水C、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类型多样D、我国的湿地仅分布在沿海和平原地区4.关于我国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东部地区多咸水湖和盐湖湿地B.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湿地多C.东北地区红树林湿地多D.海南岛和福建北部沿海多沼泽湿地5.我国湿地分布具有的显著特点是()A.北方多于南方B.南方多于北方C.东部多于西部D.西部多于东部6.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A. 加剧长江洪涝灾害B. 生物物种增加C. 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D. 湖泊环境容量减小7.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最主要的是因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A、调节气候B、美化环境C、净化水中的污染物D、保护生物多样性8.世界湿地日是每年的()A、2月2日B、6月5日C、3月22日D、12月12日9.2010年世界湿地日主题是()A、湿地是生命之源B、湿地:水、生命和文化C、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D、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4分)1.湿地2.人工湿地3.湿地公园4.湿地的直接利用价值5.自然资源6.生物多样性7.自然保护区三.简述(每题8分,共48分)1.简述湿地的突出的特征。
2.我国的湿地分类有哪些?3.简述湿地的价值4.湿地公园规划合理利用的原则有哪些?5.城市湿地公园的营建模式有哪几种?列出各自的典型性城市湿地公园的代表?6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哪些优点?四.读图“黄河三角洲1956-1996年4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示意”,回答问题。
名词解释:1湿地: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临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盐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
2水文:是指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形成、分布、运动、循环的状态与规律,研究这些规律并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学科体系就是水文学。
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各种化学元素在不同层次、不同大小的生态系统内,乃至生物圈里,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又从生物体再回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流动和循环的过程。
4碳通量(CARBON FLUX):是碳循环研究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表述生态系统通过某一生态断面的碳元素的总量。
5能量转换率: 单位能量或物质具有的体现能。
6生物群落演替:指某一地段上一个群落被另一群落所取代的过程,是质的变化过程。
7异发演替: 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8人工湿地: 是一种为了达到污水处理效果,模仿自然湿地而人工设计的复杂的具有渗透性能的地层生态结构,包括基质、湿地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的主要组成部分。
9红树林(mangrove):是分布在热带海滩上的一类(盐生)常绿木本植物群落,这类群落的主要种类是由红树科组成,故称红树林。
10盐生植物:生长环境盐浓度>70mmol/L的植物并能正常完成生活史的称为盐生植物。
11植物枯落物分解:通过淋溶、微生物降解、以及破解作用三个过程将植物残体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有机物或无机物。
12 孔隙率:指土中的孔隙的体积与土的总体积之比。
填充题:1.1997年,亚洲太平洋地区通过湿地国际组织将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2011年世界湿地日的口号是“森林关乎水与湿地”2.1971年前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6国在伊朗签署了《拉姆萨公约》,截至2000年6月已有121个国家加入了这个公约,有1027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8000多万公顷。
中国目前列入名录的湿地有21处,总面积为318万公顷。
3.湿地功能一般可以划分为3大类,即水文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功能和生态功能。
4.湿地生物的生态适应可以从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群落五个层次做出适应。
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封闭循环和开放循环。
6.湿地的管理可以分为:单一目标管理和系统管理7.湿地的生态恢复应遵循四大原则: 地域性原则, 生态学原则, 可行性原则, 最小风险和最大效益原则8.人工湿地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为:植物、微生物、基质。
9.植物发生盐害的机理是:生理干旱、离子比例失调,抑制细胞呼吸,光合作用降低、蛋白质合成受阻、有毒物质积累。
10.湿地生态功能:①维持食物链②重要的物种栖息地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11.湿地的社会功能:①观光旅游功能。
②教育科研功能。
12.湿地经济功能:①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
②提供水资源。
③提供矿物资源。
④能源与水运。
问答题:1 根据《湿地分类》标准,可以将湿地划分成哪几类?自然: 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人工湿地。
2 根据对湿地生态系统干预程度的不同,恢复与重建可以分为哪几种?①湿地恢复。
②湿地创造③湿地改良④湿地转换。
⑤湿地弥补。
3 我国湿地分布有哪些特点?①类型多;②面积大;③分布广;④区域差异显著生;⑤物多样性丰富。
4 简述湿地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①资源阶段:19世纪以前;②湖沼理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③全面研究阶段:20世纪中期—80年代;④系统综合阶段:80年代至今5 简述湿地生态学主要研究内容。
①湿地中生物个体;②种群及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③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④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和演替;⑤湿地的评价与管理。
6 简述湿地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非生物要素:1-水;2-土壤;3-气候。
生物要素:1-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湿地植物;2-湿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哺乳类、两栖类和爬行类以及各种水生动物及底栖无脊椎动物等;3-湿地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湿地微生物。
7. 水生植物生态分布的意义①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的饵料;②鱼类的产卵场和肥育场;③造纸和某些纺织品的重要原料;④水蔬菜,食用品,补品,药材;⑤供观赏或水族箱造景;⑥水质净化的材料。
如“三水”:水葫芦,水浮莲和水花生;⑦水生植物的克藻效应,在水生生态系中起重要的作用。
8. 湿地生态水文功能主要包括哪些?①提供储水空间,调蓄洪水; ②补充地下水,保持地下水位;③降解污染,净化水质; ④固定二氧化碳,调节区域气候; ⑤提供珍禽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9. 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热点?(1)从定性研究转向模拟模型为工具的定量研究;(2)从湿地系统内部过程的孤立研究转向湿地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研究;(3)从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转向温室气体的浓度变化对湿地植物影响的研究。
10. 生态演替有哪些基本类型?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按照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自发演替异发演替按照基质的性质:水生演替旱生演替按照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内因性演替外因性演替按群落代谢特征可划分为:自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11. 水生演替系列的有哪些不同阶段?①自由漂浮植物阶段;②沉水植物阶段;③浮叶根生植物阶段;④直立水生植物阶段;⑤湿生草本植物阶段;⑥木本植物阶段水生演替系列就是湖泊填平的过程。
演替过程是从湖泊的周围向湖泊中央循序发生的。
在从湖岸到湖心的不同距离处,容易观察到演替系列中不同阶段群落环带的分布。
12. 控制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 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迁移活动;(2) 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3) 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4) 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5) 人类的活动。
13.人工湿地由哪些部分构成?①基质,具有透水性,如土壤、砂、砾石;②水体(在基质表面上或下流动的水);③植物,适于在饱和水和厌氧基质中生长,如芦苇;④无脊椎或脊椎动物;⑤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种群。
14.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在设计和优缺点上有哪些不同?表流湿地:表流湿地通常是衬有不透水材料层的浅蓄水池,填有土壤或砂砾基质,栽种露出水面的植物。
设计成水淹型,所以水位在基质表面之上,废水在基质上面流动,通过稠密的植物,模拟天然湿地的水流。
它的建造费用较低潜流湿地:设计废水流过基质,且水位保持在基质表面之下。
潜流系统适于寒冷的气候,可防止在零下气温时结冰。
潜流系统不像表流系统易产生臭味或蚊子,可处理较高负荷的废水。
但有机负荷太高,易堵塞。
通常在潜流系统前设置沉淀池,去除悬浮固体。
设计中常采用多个进口,尽可能均匀地分散悬浮固体,避免堵塞。
15.中国湿地面临的问题:a.湿地危机:“失地”;b.“开荒”红利下的尴尬保护;c.中央与地方政府资金投入不足;d.政府的重视不足;e.多头管理与各自为政。
16.中国湿地的保护对策:①深入开展湿地基础与应用研究,制定区域保护计划。
②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③正确处理湿地开发与保护的关系④湿地基本保护区的增设和合理规划。
⑤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17.红树林的生态适应:a、胎生,使幼苗适应过浓的海水盐分;b、支柱根;c、呼吸跟;d、红树林均为盐生植物。
适应现象:肉质叶片和低渗透势,发育可排盐分的腺体。
18.湿地生态系统的性质及其特征:①水陆过渡性空间分布上生态性质上。
②系统脆弱性: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水源的稳定性。
③功能多样性:自然功能社会功能。
④结构复杂性: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有湿生、沼生和水生植物,生活型多种多样。
19.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群落层次做出适应:①水生植物根对水环境的适应——须根生于泥中或悬垂于水层中,固定、平衡植物体和吸收养分。
水生植物的根系的固着、支持和吸收功能已不如陆生植物重要。
根系退化,某些漂浮植物甚至缺少根系,只有部分挺水植物尚保存着较为发达的根系。
②水生植物茎对水环境的适应——茎幼嫩而纤细,分支少,表皮一般不具有角质层。
③水生植物叶对水环境的适应——挺水叶、浮水叶、沉水叶。
④水生植物生长与繁殖对水环境的适应——无性繁殖成为水生植物的主要繁殖方法,有性繁殖多借助水来授粉,为水媒花。
20.植物的盐适应及抗盐机理:植物的抗盐机制分为避盐和耐盐。
避盐机理:(1)拒盐:一些植物的根对某些盐不吸收;(2)泌盐:将吸收的盐分泌排泄到茎叶的表面,伴随着吐水现象;(3)稀盐:通过加快吸水或加快生长速率来稀释细胞内盐分浓度。
耐盐机理:a 渗透调节;b 营养元素平衡;c 改变代谢类型;d 维护膜系统的完整性;e 增强活性氧清除能力。
21.湿地恢复应注意几个问题:①自我维持,利用自然能量维持系统运行。
②将湿地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③确定适合的恢复目标。
④确定参照系统。
⑤湿地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
22. 人工湿地类型:(一)、按水流方式:①表面流工程湿地、②潜流工程湿地:水平流、垂直流工程湿地。
(二)、按植物类型:①浮水大型植物系统、②挺水大型植物系统、③沉水大型植物系统。
(三)、按废水类型分:①城镇废水人工处理湿地、②尾矿排出液人工处理湿地、③城市雨水和面源污染人工处理湿地、④垃圾流出液人工湿地、⑤农业废水处理湿地。
23. 人工湿地系统的净化机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由预处理单元和人工湿地单元组成。
物理作用:(1)过滤和沉淀(2)除 C N P 等颗粒和悬浮物。
化学作用:(1)吸附和絮凝(2)吸附可溶性有机物(3)吸附阴离子和阳离子(重金属)。
生物作用:(1)微生物:氧化---还原,吸收降解(2)植物:气体运输,植物吸收,根系有利于微生物繁殖。
24.人工湿地工程设计步骤:①选址:有一定自然坡度的洼地或经济价值不高的荒地。
②确定系统组合形式:根据场地特征来定,单一式综合式。
③确定水力负荷 a=Q/A。
④植物的选择:根据湿地植物的耐污性能,抗寒能力,生长能力,根系的发达程度以及经济价值来确定。
⑤计算表面积:As=Q/a。
⑥确定长宽比。
⑦结构设计:(1)进水系统的布置,(2)填料湿地床(表层土层,中层砾石,下层小豆石)(3)潜流式湿地床水位控制:进水端不能出现填料床面的淹没现象,有利于植物生长,床中水面浸没根系的深度均匀。
25.植物选择的条件:(1)当地植物,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2)较高的生产力,有较快的吸收能力;(3)根系发达;(4)容易获取,价格低;(5)多年生植物;(6)移植后易成活;(7)对高营养浓度污水有耐性。
湿地生态学CH1 总论1.湿地之神——丹顶鹤。
2.中国最大的湿地——拉鲁湿地。
3.中国“荷都”——微山湖红荷湿地。
4.湿地公约于1971年在伊朗小城拉姆萨尔(Ramsar)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