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铁和铁离子的相互转化
- 格式:ppt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9
亚铁盐与铁盐的相互转化
亚铁盐和铁盐是两种常见的铁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亚铁盐指的是铁的+2氧化态,例如亚铁离子(Fe2+)。
铁盐包括铁的不同氧化态,如三价铁(Fe3+)的盐,例如三氯化铁(FeCl3)。
在适当的条件下,亚铁盐和铁盐之间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相互转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亚铁盐和铁盐的相互转化示例:
1.亚铁盐氧化为铁盐: 2Fe2+ + O2 -> 2Fe3+
在有氧条件下,亚铁盐可以被氧气氧化为三价铁盐。
这是一个电子转移过程,其中亚铁离子(Fe2+)失去电子变为三价铁离子(Fe3+)。
2.铁盐还原为亚铁盐: 2Fe3+ + 2e- -> 2Fe2+
在还原条件下,三价铁盐可以接受电子并还原为二价亚铁盐。
这个反应是亚铁离子(Fe2+)接受电子,将三价铁(Fe3+)还原为二价亚铁(Fe2+)。
需要注意的是,亚铁盐和铁盐的相互转化取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和环境。
例如,氧气、光、温度和pH值等因素都可以影响这些反应的进行。
此外,不同的铁化合物可能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转化,因此具体的反应条件需要根据具体的化合物和反应进行调整。
铁转化为亚铁离子的离子方程式哎呀,今天我们来聊聊铁转化为亚铁离子的事儿。
得说说铁,这小家伙可是咱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无论是铁锅,还是铁钉,它的身影无处不在。
铁的化学性质也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它转化为亚铁离子的时候。
这一过程可不是简单的事儿,就像人从青涩少年变成成熟男人一样,挺有一番滋味的。
亚铁离子到底是什么呢?简单说,它就是铁的一种离子形式。
铁的化合价有两个,一个是二价的亚铁(Fe²⁺),另一个是三价的铁离子(Fe³⁺)。
想象一下,亚铁离子就像是一位刚刚从青涩时期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虽然成熟了一点,但还有很多潜力可挖。
转化的过程其实挺简单,铁通过氧化反应,丢掉了电子,变成了亚铁离子。
这就好比一位年轻人经历了风风雨雨,学会了放下过去,开始新的生活。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问,铁是怎么转化的呢?哈哈,这就涉及到一些化学反应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铁遇到酸的时候,它就会和酸发生反应,释放出氢气。
就像当你和朋友一起聚会时,聊得开心,慢慢地把自己展现出来。
铁和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就是铁和氢离子的结合,形成了亚铁离子和氢气。
简直就是一场化学界的狂欢派对呀!不过呀,亚铁离子在生活中可不只是呆在实验室里。
它在我们体内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血液中。
咱们的血液中就含有亚铁离子,它可是携氧的重要角色,想想看,如果没有它,咱们的身体可得“缺氧”了,这可就不好了。
所以说,亚铁离子不光是在化学反应中重要,在咱们生活中也是绝对不能少的。
嘿,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说,铁和亚铁离子,听起来都没啥神秘的嘛。
可实际上,这些微小的变化,却能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
就像人一样,生活中的每一个小选择,都会影响未来的方向。
其实啊,理解这些反应,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化学反应的魅力,就在于它们看似简单,但其中却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
说到这里,有没有觉得化学有点像恋爱呢?开始的时候,总是青涩,慢慢地了解,才会有变化。
比如铁和氧气相遇,开始是铁,经过一系列反应,最后变成了亚铁离子,简直像一段爱情故事,充满了转折和惊喜。
微专题13 Fe2+、Fe3+的性质及检验【知识点梳理】1.亚铁盐含有Fe2+的溶液呈浅绿色,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Fe2+的还原性:Fe2+的酸性溶液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H2O2+2H+===2Fe3++2H2O。
(2)Fe2+的弱氧化性:Fe2+Fe2.铁盐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写出下列转化的离子方程式:(1)Fe3+Fe2+:2Fe3++SO2-3+H2O===2Fe2++SO2-4+2H+(2)Fe3+Fe2+:2Fe3++2I-===2Fe2++I23.Fe2+、Fe3+的检验方法(1)用KSCN溶液和氯水(2)用NaOH溶液检验Fe3+也可用苯酚溶液,在FeCl3溶液中滴加苯酚溶液,溶液变紫色。
(3)含Fe 2+、Fe 3+的混合溶液中Fe 3+、Fe 2+的检验 混合溶液―――――――→滴加KSCN 溶液溶液变血红色,说明含有Fe 3+混合溶液―――――→滴加酸性KMnO 4KMnO 4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含有Fe 2+。
(4)Fe 2+的特征检验方法 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 2+,有关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Fe 2++2[Fe(CN)6]3-===Fe 3[Fe(CN)6]2↓。
(5)盐溶液的配制与保存(6)物质的制备4.混合溶液中Fe 3+、Fe 2+除去的实验 (1)除去Mg 2+中混有的Fe 3+的方法向混合溶液中加入MgO 、MgCO 3、Mg(OH)2中之一,与Fe 3+水解产生的H +反应,促进Fe 3+的水解,将Fe 3+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
(2)除去Cu 2+中混有的Fe 3+的方法向混合溶液中加入CuO 、CuCO 3、Cu(OH)2、Cu 2(OH)2CO 3中之一,与Fe 3+水解产生的H +反应,促进Fe 3+的水解,将Fe 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
(3)除去Mg 2+中混有的Fe 2+的方法先加入氧化剂(如H 2O 2)将溶液中的Fe 2+氧化成Fe 3+,然后再按(1)的方法除去溶液中的Fe 3+。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探究铁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铁的氧化物(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的性质。
3、掌握铁的氢氧化物(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的制备和性质。
4、研究铁离子(Fe³⁺)和亚铁离子(Fe²⁺)的检验方法以及相互转化。
二、实验原理1、铁单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能与氧气、酸等发生反应。
2、铁的氧化物中,氧化亚铁(FeO)为黑色粉末,氧化铁(Fe₂O₃)为红棕色粉末,四氧化三铁(Fe₃O₄)为黑色晶体。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酸等物质发生反应。
3、铁离子(Fe³⁺)溶液呈黄色,遇硫氰酸钾(KSCN)溶液变红;亚铁离子(Fe²⁺)溶液呈浅绿色,能与碱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不稳定,迅速被氧化为红褐色的氢氧化铁。
三、实验用品1、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药匙、镊子、酒精灯、火柴、石棉网、三脚架、蒸发皿、玻璃棒。
2、药品:铁丝、铁粉、氧化亚铁粉末、氧化铁粉末、四氧化三铁粉末、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硫氰酸钾溶液、新制氯水。
四、实验步骤1、铁单质的物理性质观察用镊子夹取一段铁丝,观察其颜色、状态,感受其硬度和延展性。
用磁铁靠近铁丝,观察是否被吸引。
2、铁单质与酸的反应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铁粉,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3、铁的氧化物与酸的反应分别取少量氧化亚铁粉末、氧化铁粉末、四氧化三铁粉末于三支试管中,向每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4、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与性质在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用胶头滴管吸取新制的硫酸亚铁溶液,将胶头滴管伸入氢氧化钠溶液液面以下,缓慢挤出硫酸亚铁溶液,观察现象。
5、氢氧化铁的制备与性质在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氯化铁溶液,观察现象。
6、铁离子(Fe³⁺)和亚铁离子(Fe²⁺)的检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氯化铁溶液和氯化亚铁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硫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标题: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的方程式及其化学反应过程一、引言在化学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其中电子的转移是关键的。
而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的方程式,正是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亚铁离子与氧化反应1. 亚铁离子(Fe2+)和氧气(O2)之间的氧化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
该反应会在水溶液中发生,产生铁离子(Fe3+)和氢氧化物。
2. 反应方程式:2Fe2+ + 1/2O2 + 2H2O -> 2Fe3+ + 2OH-3. 反应过程分析:a. 在反应过程中,亚铁离子失去了电子,氧气被还原成了氢氧化物,而亚铁离子则被氧化成了铁离子。
b. 氧气参与了这个反应过程,并促使了亚铁离子的氧化。
三、化学反应的意义与应用1. 化学反应的意义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的方程式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研究这种反应过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氧化反应的机理和规律,为相关工业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2. 应用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的方程式反应在钢铁生产、电化学工艺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了解这种反应的机理,有助于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四、个人观点与总结在化学反应中,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的方程式反应是一个重要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
通过深入了解这种反应的机理,可以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并提高化学实验室研究的效率。
化学反应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对于促进科技发展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的方程式及其反应过程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反应类型,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了解这种反应过程,可以促进工业生产和科研技术的发展。
化学反应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其中物质之间发生了化学结构的改变。
而在化学反应中,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的方程式及其反应过程是一个重要的氧化-还原反应。
这种反应不仅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同时也能在实验室研究中提供理论支持。
所有与铁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铁和过量的稀硝酸反应Fe + 4HNO3(稀) ==Fe(NO3)3 + NO↑+ 2H2O2. 铁与硫反应Fe + S === FeS3. 铁与水反应3Fe + 4H2O === Fe3O4 +4H2↑4. 铁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 +2HCl == FeCl2 + H2↑5. 铁在氯气中燃烧2Fe +3Cl2 === 2FeCl36. 过量的铁和稀硝酸反应3Fe + 8HNO3(稀) == 3Fe(NO3)2 + 2NO↑+ 4H2O 7. 铁与硫酸铜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8. 氧化亚铁与酸反应FeO +2HCl == FeCl2 + H2O3FeO + 10HNO3(稀) == 3Fe(NO3)3 + NO↑+ 5H2O 9. 氧化铁与酸反应Fe2O3 + 6HNO3 == 2Fe(NO3)3 + 3H2O10. 氢氧化亚铁与酸反应Fe(OH)2+ 3Cl2 == 2FeCl3 + 2HCl == FeCl2 + 2H2O3Fe(OH)2+ 10HNO3 == 3Fe(NO3)3 + NO↑+ 8H2O11. 氢氧化铁受热反应2Fe(OH)3 === Fe2O3 + 3H2O12. 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13. 氢氧化亚铁转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O2 + 2H2O == 4Fe(OH)314.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 3NaCl15. 氢氧化铁与酸反应Fe(OH)3 + 3HNO3 == Fe(NO3)3 + 3H2O16. 氯化铁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FeCl3 + 3KSCN == Fe(SCN)3 + 3KCl17. 亚铁离子转化成铁单质Fe2+ + Zn == Fe + Zn2+18.氯化铁与碳酸钠溶2FeCl3 + Na2CO3 + 3H2O == 2Fe(OH)3↓ +3CO2↑ +6NaCl19. 铁离子转化成铁Fe2O3 + 3CO === 2Fe + 3CO220. 亚铁离子转化成铁离子2Fe2+ + Cl2 === 2Fe3+ +2Cl-21. 铁离子转化成亚铁离子2Fe3+ + Fe ===3 Fe2+22.铁转化成亚铁离子Fe + 2H+ == Fe2+ + H2↑。
亚铁离子和铁离子是同种核算
亚铁离子和铁离子都是铁的离子形式,但它们并不是同种核算。
亚铁离子是Fe2+,也称为亚铁酸盐,它是铁的氧化态为+2的离子形式。
铁离子是Fe3+,也称为铁酸盐,它是铁的氧化态为+3的离子形式。
这两种离子在化学性质和化合物形成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由于氧化态不同,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还原性和氧化性。
亚铁离子通常是
较容易被氧化的,而铁离子则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其次,由于氧化态的不同,亚铁离子和铁离子在形成化合物时
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比如,亚铁离子与一些酸类物质反应会生
成亚铁盐,而铁离子则会形成铁盐。
这些化合物在用途和性质上也
有所不同。
另外,从核算上来看,亚铁离子和铁离子所含的核也是不同的。
亚铁离子是铁的+2氧化态的离子,其核含有26-2=24个中子,而铁
离子是铁的+3氧化态的离子,其核含有26-3=23个中子。
因此,从
核算的角度来看,它们并不是同种核算。
综上所述,虽然亚铁离子和铁离子都是铁的离子形式,但它们在化学性质、化合物形成和核算上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这些差异也决定了它们在化学和物理性质上的不同表现。
有关铁的化学方程式 铁在氯气中燃烧 2Fe +3Cl2 === 2FeCl3 铁与硫反应 Fe + S ==== FeS 铁与水反应 3Fe + 4H2O ===== Fe3O4 +4H2↑ 铁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Fe +2HCl === FeCl2 + H2↑ 铁和过量的稀硝酸反应 Fe + 4HNO3(稀) ==== Fe(NO3)3 + NO↑+ 2H2O 过量的铁和稀硝酸反应 3Fe + 8HNO3(稀) === 3Fe(NO3)2 + 2NO↑+ 4H2O 铁与硫酸铜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氧化亚铁与酸反应 FeO +2HCl === FeCl2 + H2O 3FeO + 10HNO3(稀) === 3Fe(NO3)3 + NO↑+ 5H2O 氧化铁与酸反应 Fe2O3 + 6HNO3 === 2Fe(NO3)3 + 3H2O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 FeCl3 + 3NaOH === Fe(OH)3↓ + 3NaCl 氢氧化铁受热反应 2Fe(OH)3 ==== Fe2O3 + 3H2O 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 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氢氧化亚铁转化成氢氧化铁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氢氧化亚铁与酸反应 Fe(OH)2 + 2HCl === FeCl2 + H2O 3Fe(OH)2+ 10HNO3 === 3Fe(NO3)3 + NO↑+ 8H2O 氢氧化铁与酸反应 Fe(OH)3 + 3HNO3 === Fe(NO3)3 + 3H2O 氯化铁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 FeCl3 + 3KSCN === Fe(SCN)3 + 3KCl3 亚铁离子转化成铁单质 Fe2+ + Zn === Fe + Zn2+ 铁转化成亚铁离子 Fe + 2H+ === Fe2+ + H2↑ 铁转化成铁离子 2Fe + 3Cl2 === 2FeCl3 铁离子转化成铁 Fe2O3 + 3CO ==== 2Fe + 3CO2 亚铁离子转化成铁离子 2Fe2+ + Cl2 === 2Fe3+ +2Cl铁离子转化成亚铁离子 2Fe3+ + Fe ===3 Fe2+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钠 2FeCl3 + 3Na2CO3 + 3H2O === 2Fe(OH)3↓ + 3CO2↑ + 6NaCl 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 ===== Fe3O4 铝元素的化学方程式 总结 2Al+6HCl=2AlCl3+3H2 4Al+3O2=2Al2O3 2H2O+2Al+2NaOH=2NaAlO2+3H2 AL2O3+2NaOH=2NaAlO2+2H2O 制取铝的流程: Al2O3+2NaOH = 2NaAlO2+H2O NaAlO2+CO2+2H2O=Al(OH)3↓+NaHCO3加热 2Al(0H)3=== Al2O3+ 3H2O 通电 2Al2O3 ===4Al+3O2↑ 氢氧化铝和强碱的反应: Al(0H)3+NaOH=NaAlO2+2H2O 氯化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AlCl3+3NaOH=Al(OH)3↓+3NaCl(氢氧化钠少量) AlCl3+4NaOH= NaAlO2+2H2O(氢氧化钠过量) 氯化铝和氨水的反应: AlCl3+3NH3.H2O ==Al(OH)3↓+3NH4Cl 偏铝酸钠和盐酸的反应: NaAlO2+HCl+H2O=Al(OH)3↓+NaCl(盐酸少量) NaAlO2+4HCl=AlCl3+2H2O +NaCl(盐酸过量) 偏铝酸钠和氯化铝反应:AlCl3+3NaAlO2+6H2O=4Al(OH)3↓高中所学所涉及关于铜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以及含有铜元素的物质 2Cu+O2==2CuO 4Cu+O2==2Cu2O 铜盐的焰色反应2Cu+O2+H2O+CO2=Cu2(OH)2CO3 2Cu+4HCl+O2=2CuCl2+2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Cl2=点燃=CuCl2 Cu+2FeCl3=2FeCl2+CuCl2 >1273K 4CuO==Cu2O+O2↑ ≈353K Cu(OH)2=加热=CuO+H2OCu(OH)2+H2SO4=CuSO4+2H2O Cu2+ + 2OH- =Cu(OH)2↓ (b)硫酸铜的制备 加热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加热 2Cu+2H2SO4(稀)+O2====2CuSO4+2H2O (c) 硫酸铜的加热 无水硫酸铜加热到 923K 时,分解成 CuO CuSO4==加热==CuO+SO3↑ 或者 2CuSO4==加热==2CuO+2SO2↑+O2↑ (3)硫化铜 Cu2++H2S=CuS+2H+ 加热 3CuS+2NO3-+8H+==3Cu2++2NO+3S+4H2O 2CuS+10CN-==2[Cu(CN-)4]3-+2S2-+(CN)2 高中总结-化学方程式-碱金属-钠 1◆碱金属元素 4Na+O2===2Na2O 2Na2O+ O2 Na2O2 4Na+2O2 2Na2O2 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 H2O+ CO2↑ 2NaHCO3 Na2CO3+ H2O+ CO2↑ 4Li+ O2 2 Li2O 2K+2H2O===2KOH+H2↑ NaHCO3 + NaOH== Na2CO3 + H2O Na2CO3+ H2O+ CO2 = 2NaHCO3 2NaOH+ CO2 (少量)== Na2CO3 + H2O NaOH+ CO2(多量)== NaHCO3 Na2CO3+ Ca(OH)2=Ca CO3↓+2 NaOH 2NaOH+SO2(少量) ===Na2SO3+H2O NaOH+SO2(足量)===NaHSO3 NaOH+H2S(足量)===NaHS+H2O 2NaOH+H2S(少量)===Na2S+2H2O NaOH+HCl===NaCl+H2O CO2+Ca(OH)2(过量)===CaCO3↓+H2O 2CO2(过 量)+Ca(OH)2===Ca(HCO3)2 Na2O+2HCl===2NaCl+H2O Na2O+SO3===Na2SO4 CaCO3 CaO+CO2↑ MgCO3 MgO+CO2↑ 2Fe(OH)3 Fe 2O3 + 3H2O Mg(OH)2 Mg O+ H2O Cu(OH)2 Cu O+ H2O 2Al(OH)3 Al 2O3 + 3H2O CaCO3+H2O +CO2=Ca(HCO3)2 2NaOH + CuSO4 ==Cu(OH)2↓+ Na2SO4 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21、 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 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 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 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 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 2SO3 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 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 CuSO4 + 2H2O + SO2↑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 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 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 NH3↑ + H2O 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 NH3↑ + HC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 NH3↑ + H2O↑ + CO2↑ 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镁铝和铁化学方程式总结 1、碳酸氢钙溶液受热分解 Ca(HCO3)2 =CaCO3↓+CO2↑+H2o 2、氯化镁和氨水 MgCl2 + 2NH3·H2O = Mg(OH)2+2NH4Cl 3、铝和氢氧化钠溶液 2Al+2NaOH+2H2o=2NaAlO2+3H2↑ 4、铝热反应 4Al+3MnO2=3Mn+2Al2O3(高温) 5、氧化铝和盐酸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6、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7、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2Al(OH)3=Al2O3+3H2O 8、氢氧化铝和盐酸 Al(OH)3+3HCl=AlCl3+3H2O 9、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 Al(OH)3+NaOH=NaAlO2+2H2O 10、三氯化铝和过量氨水 AlCl3+3NH3+3H2O=Al(OH)3↓+3NH4Cl 11、三氯化铝和过量氢氧化钠 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12、铁和水蒸气 3Fe+4H2O=Fe3O4+4H2↑ 13、铁和足量的稀盐酸 Fe + 2HCl = FeCl2 + H2↑ 14、铁和足量的稀硝酸 Fe+4HNO3=Fe(NO3)3+NO↑+2H2o 15、铁(完全过量)和少量的稀硝酸 3Fe+8HNO3=3Fe(NO3)2+2NO↑+4H2o 16、氢氧化铁受热分解 2Fe(OH)3=Fe2O3+3H2o碳族元素方程式赞同|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Si + O2 == SiO2(加热) SiO2 + 2C == Si + 2CO(高温) SiO2 + CaO == CaSiO3 (高温) C +2Cl2 == CCl4 (加热) C + Si == SiC (高温) 2H2SO4(浓)+ C == CO2 + 2H2O + 2SO2 加热 C + 4HNO3(浓)== CO2 + 4NO2 + 2H2O SiO2 + 4HF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Si + O2 == SiO2↑(加热) SiO2 + 2C == Si + 2CO↑(高温) SiO2 + CaO == CaSiO3 (高温) C +2Cl2 == CCl4 (加热) C + Si == SiC (高温) 2H2SO4(浓)+ C == CO2↑ + 2H2O + 2SO2↑ 加热 C + 4HNO3(浓)== CO2↑ + 4NO2↑ + 2H2O SiO2 + 4HF == SiF4 + H2O 制磨砂玻璃 NaCO3 + SiO2 == Na2SiO3 + CO2↑ CaCO3 + SiO2 == CaSiO3 + CO2↑ 此二者需高温,为制造玻璃的步骤 金刚石、晶体硅:原子晶体 石墨:混合晶体 8 一些别称: 苛性钠 NaOH 纯碱、苏打 Na2CO3 小苏打 NaHCO3 漂白粉 Ca(ClO)2 碱石灰 CaO、NaOH 的混合物 石膏 CaSO4"2H2O 生石膏 2CaSO4"H2O 高岭石 Al2(Si2O5)(OH)4 石英 SiO2氮族化学方程式总结 距离 2011 年高考还有不到 2 个月的时间了, 这个时候文科的同学要有一个清楚的头脑, 总结各科的知识重点并记住。
一、“铁三角”——Fe 、Fe 2+、Fe 3+的相互转化1.常见的转化①将H 2S 气体通入FeCl 3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 H 2S +2Fe 3+===S ↓+2Fe 2++2H +②将FeCl 3溶液滴入淀粉-KI 溶液,溶液变蓝: 2I -+2Fe 3+===I 2+2Fe 2+③用FeCl 3溶液腐蚀废旧线路板上的铜箔: Cu +2Fe 3+===Cu 2++2Fe 2+④将H 2O 2滴入酸性FeCl 2溶液中: 2Fe 2++H 2O 2+2H +===2Fe 3++2H 2O ⑤将新制氯水滴入FeCl 2溶液中: 2Fe 2++Cl 2===2Fe 3++2Cl -⑥铁粉溶于盐酸中: Fe +2H +===Fe 2++H 2↑ ⑦铁粉在氯气中燃烧: 2Fe +3Cl 2=====点燃2FeCl 3 ⑧硫酸亚铁溶液与锌粉反应: Fe 2++Zn===Zn 2++Fe2.分析除杂问题(括号内物质为杂质)①FeCl 3溶液(FeCl 2):加足量氯水或双氧水或通入足量Cl 2。
②FeCl 2溶液(FeCl 3):加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③FeSO 4溶液(CuSO 4):加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3.盐溶液的配制与保存在含Fe 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防止被氧化。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选项被提纯物质杂质除杂试剂或方法A FeCl3溶液FeCl2通入适量Cl2B FeCl2溶液FeCl3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C 铜粉铁粉加入过量盐酸并过滤D Fe(OH)3Fe(OH)2在空气中灼烧答案 D解析FeCl2与Cl2反应生成FeCl3,FeCl3与Fe粉反应生成FeCl2,A、B都正确;Fe(OH)3、Fe(OH)2受热都易分解,D错误。
2.(2018·江西南昌二中高一月考)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固体完全溶解,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含Cu2+和Fe2+B.溶液中一定含Cu2+和Fe3+C.溶液中一定含Fe3+和Fe2+D.溶液中一定含Fe3+、Cu2+和Fe2+答案 A解析因氧化性:Fe3+>Cu2+>Fe2+,在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先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最终无固体存在,说明溶液中的铜离子没参加反应,所以溶液中一定存在Cu2+和Fe2+,不一定含有F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