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汇报说课
- 格式:ppt
- 大小:3.96 MB
- 文档页数:40
一、课程定位学院办学定位: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
专业培养目标: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审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能在各类工商企业及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从事财会、理财及相关工作,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课程定位:《财务会计》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是会计核算、财务成本管理等相关专业学习领域的综合和延伸,其核算方法和思想渗透到了会计行业的各个领域。
本课程建立在《基础会计》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同时它又是学习《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课程的基础,它具有承上启下的教学功能。
二、课程设计1、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核算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会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所需要的从事会计工作人才培养必备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实践技能。
2.课程内容财务会计:基础项目、实践项目、选学项目3.课程目标及重难点(1)课程目标会计基本理论部分:够用会计业务核算部分:熟练会计基本技能部分:灵活运用(2)内容关系理论部分服务于业务核算部分,技能部分是业务核算部分的目标,是业务核算部分部分的延伸与发展(3)课程重点会计基本方法部分和会计基本技能部分(4)课程难点:个别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各要素所涉及的原始凭证从纵向和横向的识别、处理三、教学实施1.课程实施指导思想紧跟课改要求,及时调整教学理念,目前正大力推进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先进教学模式,并不断整合课程内容,通过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夯实学生的会计岗位基本技能,加强学生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为后续课程做相关知识准备。
2.课程实施现状《财务会计》是我院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我院重点创建的课程之一,在多年的实施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教学模式,教学团队成长迅速,在专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其前导课程基础会计的建设已经卓有成效,其建设水平也获得了相关行业机构专家的认可,与之相随,本课程的建设已经全面展开。
《财务会计》说课稿说一门课:《企业财务会计》《企业财务会计》这门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一般开设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作为衔接专业根底课和其他专业核心课的纽带,涵盖了满足会计职业岗位需求的最为完整的理论和技能内容,其课程核心地位是不言而喻。
同时,本门课程内容也是与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科目内容是相一致的,从培养学生的“毕业证+职业技能证书”角度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本门课程的教学安排:一、课程认知: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 1、从课程性质来说,《企业财务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学生形成职业能力的必修课。
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有《根底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珠算与点钞》等,这些课程是与学生获取会计从业资格相匹配的,同期课程有《经济法》、《会计电算化》等,后修课程有《本钱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其他的专业核心课。
在本门课程中,比拟全面系统地讲述各类会计要素确实认与核算、会计报表的填制与财务会计报告的报送等内容,是学生形成会计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
2、《企业财务会计》这门课程主要围绕六大会计要素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确实认、计量和记录,在内容设置上,将六大会计要素内容分解为十二个工程,通过对不同的业务内容进行处理,要求学生掌握根本核算能力和业务处理能力,最终完成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3、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主要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目标和就业岗位能力目标双重目标。
在知识能力目标的实现上,将知识能力分解为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及职业素养四个方面: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根本的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业务处理能力,即专业能力;在此根底上,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处理日常工作的方法能力,最终实现职业素养的提升,具备根本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
通过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实现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需求。
尤其是在教学实践环节,注重岗位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将来就业时从事出纳、记账、报税等岗位需求,并为未来从事管理工作岗位打好根底。
财务会计综合实训说课稿第一篇:财务会计综合实训说课稿《财务会计综合实训》说课稿一、课程设置《财务会计综合实训》是会计、财务管理、投资与理财等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是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促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会计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基本掌握现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明确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熟练进行会计核算的实务操作,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后继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理念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够用为度,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而是严格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需要多少,就教多少。
课程设计思路为:职业岗位需要评估→课程开发与设计→教材选择与编写→ 教育实施→评价反馈→修改调整。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根据会计职业工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需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针对初学者的对会计知识的缺乏,做到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在内容安排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
特别是在实训内容的安排上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围绕会计职业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够用为度,采取项目化教学。
具体安排如下:项目名称项目教学内容项目能力各项目教学内容选取依据是: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够用为度各项目能力培养的目标是:围绕会计职业的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内容课时的具体安排:理论教学课时实践教学课时项目1、出纳岗位核算62项目2、往来岗位核算106项目3、存货岗位核算68项目4、资产岗位岗位核算68项目5、职工薪酬岗位核算44项目6、财务成果岗位核算66合计3834教材使用与建设:近几年来,一直使用高职规划教材,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有了成熟的思考。
2009年由梁建民老师主编,对外出版社出版《财务会计实训》已投入使用。
该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将理论与实训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学中做”和“做中学”。
财务会计说课稿财务会计说课稿⼀、课程设置1、课程定位财务会计是我院会计专业开设的核⼼课程之⼀,也是全国初级会计师考试的必考课程。
本课程重点培养学⽣会计核算能⼒和职业判断能⼒;是⼀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教室与实训室相结合的系统化课程。
财务会计A课程处于专业授课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桥梁作⽤。
在课程安排上,学⽣在学习财务会计课程之前,需要先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主要内容。
在学完“财务会计”课程后,学⽣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或者选修“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相关课程,提升和拓展其会计理论和业务技能。
由于企业纳税实务是将税收法律与会计相结合的课程;财务管理是以会计资料为基础加以分析的;审计是对会计⼯作的监督,因此这三门课程都安排在财务会计之后。
由此可见,在专业核⼼课程体系中,基础会计是本课程的基础,本课程⼜是学好税法、审计和财务成本管理的前提。
2、课程设计在《财务会计》课程建设过程中,会计系⼀直遵循这样的课程设计思路。
⾸先,以职业能⼒和⼈才培养为核⼼。
着重培养学⽣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以就业为⽬的,考证为导向,技能抽考为底线,全国技能竞赛为突破,实现理论——实践——抽考——考证--竞赛-就业六位⼀体的设计思路。
其次,通过校内卓越校建设、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校内项⽬,依托明正⼯作室,不断进⾏教学改⾰、课程开发,积极探索适合⾼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法。
同时会计系也在不断加强师资建设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不断完善教学条件。
这为课程设计提供了有⼒的保障。
⼆、教学内容1、内容选取根据专业技能和⼈才培养⽬标的要求,该课程教学的⽬标是:基础⽬标-使学⽣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与技能,培养学⽣的职业道德建设。
拓展⽬标是培养学⽣会计数据的计算、会计信息的整理和分析的能⼒,培养学⽣的未来的可塑性与发展性。
根据这样的⽬标来选取教学内容。
2、内容组织教学内容以⼯作需求为导向,职业资格考试为依据,围绕职业标准,以实际⼯作任务为出发点,设置教学模块,突出技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