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诊断与治疗
- 格式:rtf
- 大小:584.52 KB
- 文档页数:8
遗传性疾病的基因诊断与治疗研究遗传性疾病是指由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主要是由基因缺失、突变或重复引起的,现在随着技术和研究的进步,基因诊断和治疗已经成为了遗传性疾病研究的重点。
一、基因诊断的进展1.基因检测的种类基因检测的分类有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分别对应细胞和基因分子的检测。
细胞水平的检测包括染色体核型、单基因疾病诊断及纯合子和杂合子检测等,分子水平检测包括DNA测序、染色体微阵列等。
2.基因诊断的优势基因诊断的优势在于可以靶向性地进行检测,并且可以尽早发现突变,即便没有出现症状,也能进行检测并提前排除遗传性疾病的影响。
而且还可以对基因突变的风险进行准确定量化,为患者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3.基因诊断的困难虽然基因诊断的优势很多,但是基因诊断仍存在一些困难。
对于某些难以进行检测的复杂遗传性疾病,目前的诊断方法仍然比较局限。
二、基因治疗的发展1.基因治疗的种类基因治疗的分类有基因打靶、基因敲除和基因增强等。
基因打靶是指通过添加或删减一些基因来控制生物的生长和分化,基因敲除是指采用RNAi技术来切断有害基因和致病基因,而基因增强则是指将可缩短寿命、恶化病情或加剧某一疾病的基因修饰,增强其治疗效果。
2.基因治疗的优势在许多疾病中,基因治疗的优势很明显。
由于基因治疗具有针对性、可逆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这意味着它可以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并且可以在体内对有关疾病的基因进行修复和调整。
现已有大量针对乳腺癌、白血病、唐氏综合症等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在未来也将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3.基因治疗的成本由于是新技术,目前基因治疗的花费仍然相当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它仍然是很少数的富人阶层可及的疗法。
而且对于一些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基因治疗的效应并不太好,通过对这方面的深入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因治疗可以成为救助更多患者的有效手段。
三、结语总的来说,基因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为我们如何预防和治疗遗传性疾病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医学中的基因疗法和基因诊断基因疗法和基因诊断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两大重要领域。
基因疗法是通过修复或更改病人基因或某个基因区域的方式来治疗疾病的理论和实践。
基因诊断则是通过对人体内的基因分析来辅助诊断疾病,并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个医学领域的相关知识。
一、基因疗法基因疗法的理论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科学家们发现某些疾病和基因有关,但是直到二十一世纪以后,基因疗法才开始进入实际应用的阶段。
基因疗法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基因替代、基因修复和基因抑制。
基因替代是将缺失或异常的基因替换为正常基因,从而挽救患者的病情。
基因修复是通过修复基因的特定部分来纠正它们的缺陷。
基因抑制则是通过削弱或消除某些基因的表达来控制疾病进程。
目前,基因疗法已经被用来治疗一些严重的遗传性疾病,例如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症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然而,基因疗法仍然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许多技术和安全问题需要克服。
例如,基因疗法可能会引起细胞免疫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需更好地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基因诊断基因诊断是一种使用基因分析技术来帮助医生完善诊断的方法。
通过对某些基因或基因区域的分析,可以确定病人患上的疾病,评估病情,而且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基因诊断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智力障碍、罕见遗传性疾病等领域,并且在实践中已经产生了丰硕的成果。
基因诊断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遗传检测、突变筛查和基因表达分析。
遗传检测是一种检测遗传变异的方法,主要应用于家族遗传病的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
突变筛查是一种通过分析某些基因的突变状态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基因表达分析则是一种检测基因在不同细胞和组织中表达水平变化的方法。
基因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医学个性化诊疗的发展。
基于基因诊断结果的个性化诊疗方案,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节省大量医疗资源,在个体化医疗和精准医疗的落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总之,基因疗法和基因诊断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两大热点领域,目前正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阶段。
基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基因疾病,指由于遗传物质基因的缺陷或突变导致的疾病。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基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基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基因疾病的诊断方法1. 基因测序技术基因测序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基因疾病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对患者的基因进行测序,可以准确地检测出基因序列中的缺陷或突变。
目前,常用的基因测序技术有Sanger测序、二代测序(如Illumina测序技术)和第三代测序(如PacBio测序技术)。
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基因疾病的诊断更加精准和迅速。
2. 基因芯片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是另一种常用的基因疾病诊断方法。
基因芯片可以同时检测数千个基因的表达水平或突变情况,从而快速获得大量的基因信息。
基因芯片技术广泛应用于癌症等基因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分型诊断。
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基因疾病诊断的常用方法。
该技术通过使用特定的DNA探针与患者的基因进行杂交,可以检测出基因的缺失、复制或移位等异常情况。
FISH技术在染色体异常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性。
二、基因疾病的治疗方法1.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修复或替换患者体内出现缺陷或突变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基因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基因治疗方法包括基因替代治疗、基因编辑和基因靶向治疗等。
基因治疗的突破为基因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2.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基因疾病,药物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
根据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基因缺陷的具体情况,可以设计和选择针对特定基因疾病的药物。
例如,针对某些突变基因所导致的蛋白质功能异常的疾病,可以开发针对该蛋白质的特效药物。
3. 基因康复治疗基因康复治疗是针对基因疾病患者进行干细胞或基因修复后再植入患者体内的治疗方法。
通过干细胞的定向分化或基因修复的技术,可以让患者体内的缺陷基因得到修复或替换,并恢复正常功能。
基因康复治疗为一些无法通过传统治疗手段治愈的基因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遗传性疾病的基因诊断与治疗遗传性疾病是由遗传变异和突变引起的疾病。
遗传性疾病具有遗传性和家族性等明显特征,其严重程度和预后往往与基因变异的性质和各种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遗传性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一、基因诊断基因诊断是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组DNA序列,确定引起疾病的基因序列变异,诊断遗传性疾病的方法。
现代基因诊断技术包括单基因遗传病的Sanger测序、高通量测序和SNP芯片检测等,这些技术都具有高速、高精度和高通量的特点。
在基因诊断中,还需要对不同种类的基因变异进行分析和分类。
这包括突变、多态性、缺失、插入、删除等多种变异类型。
与传统的基因诊断方法相比,现代基因诊断技术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高通量的检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变得更加准确,同时也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加精确的基础。
二、基因治疗随着基因疗法的发展,对于某些遗传性疾病,基因治疗已成为一种治疗方案。
基因疗法是一种介入人类基因表达和功能的治疗方法,通过改变基因表达和功能,调节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和代谢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基因治疗的实现需要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基因表达载体(如质粒、病毒)送往目标细胞,并在有效的浓度下表达基因。
基因治疗可分为替代性基因治疗、抑制性基因治疗、基因修饰治疗等多种类型。
目前,已有一些基因疗法被应用于一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中,如乙酰胆碱酯酶缺乏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
基因治疗的方法还远不止于此,有很多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在开发,如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这种技术能够针对人类基因进行精确的编辑,有望为治疗遗传性疾病带来突破性变革。
三、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在生殖健康中的应用在生殖健康领域中,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在多个方面都有应用。
例如,包括人类遗传性疾病的筛查、胚胎筛查、计划生育、辅助生殖技术、基因诊断咨询等多个方面。
通过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可以尽早诊断和预测诱发遗传疾病的危险因素,及时了解遗传疾病的状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以及生殖规划。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的区别基因诊断是指通过对受检者基因组进行直接分析来测定某个基因的结构是否正确,从而判断受检者是否具有致病基因,以达到对遗传病的诊断目的。
基因诊断方法很多,总的说来是将受检者的基因与正常人的标准基因序列(图谱)进行比较,找出其差异即可判断是否致病基因。
传统的诊断总是根据发病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而基因诊断则是根据基因型来判断表现型,解决了遗传病发病前的早期诊断。
携带者的致病基因的检出,是医学诊断史的重大革命。
基因诊断的主要工具是DNA探针,是DNA重组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大体过程是,把被测样品的DNA提取出来,并用已知结构的DNA分子作为探针,与之进行分子杂交,就可测出样品中是否存在与探针DNA的结构相吻合的基因,即可得到明确的诊断,达到前所未有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简便、快捷的目的。
基因治疗是一种全新的治病手段,将正常健康的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以取代治病的基因;也可以驱除患者的细胞,在体外注入正常的基因,然后再把它返回到患者体内,产生新基因产物,达到治病的疗效。
基因治疗首先必须提高基因诊断的技术,准确了解所患疾病,出现在哪条染色体上。
如已知软骨发育不全症(侏儒症)是在第四条染色体上;肺癌和乳腺癌在位于第17条染色体上等。
其次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细胞,需要开发导入的手段和载体,这很重要。
现在常用病毒做载体,费时费力,耗资又大,没有完善的设备和经验是难于进行的。
科学家们正在探索更加简便易行的方法,如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
近来出现一种颗粒轰击系统的方法,利用高压放电将涂有目的基因的细微颗粒轰击到体内、皮肤表层、或通过小手术暴露真皮、内脏器官或肿瘤,直接将正常基因导入,可获较长期的疗效,其特点是“指哪打哪”。
1/ 1。
基因诊断和治疗的应用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诊断和治疗已成为当前医疗领域的热点话题。
基因诊断和治疗是利用基因技术对人体疾病进行精准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型医学手段。
其意义在于,基因诊断和治疗可以通过对人体基因信息的研究,提供更为精确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有效改善医疗质量,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1. 基因诊断的应用基因诊断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各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乳腺癌、肝癌和肺癌。
基因诊断的方法通常包括分析人体基因序列和基因多态性,筛选出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和表达谱,利用此信息对患者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预测和诊断。
例如,乳腺癌是目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基因诊断通过分析乳腺癌相关基因的突变和表达谱,可以准确判断女性是否患有乳腺癌,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此外,基因诊断在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等疾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分析人体基因和基因调控通路的相关信息,可以快速评估患者疾病进展的程度和预测病情的变化趋势,有力促进了医疗服务的优化和升级。
2. 基因治疗的应用基因治疗是指通过构建、改造或修复患者体内的基因信息,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新型医疗手段。
基因治疗在肿瘤、遗传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等领域中,已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例如,通过基因治疗已经成功治疗了某些肿瘤患者。
基因治疗一般分为基因替代、基因抑制和基因修饰等多个方面,并将基因治疗方案个性化,根据患者疾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具体方案。
此外,在遗传性疾病治疗中,基因治疗也有广泛的应用。
疾病的发生是由基因改变引起的,基因治疗通过改善或替代存在问题的基因,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例如,假如某个家庭有一个遗传性疾病的患者,可以通过基因治疗使得患者的基因被改变,从而消除疾病的根源。
3. 基因诊断和治疗面临的挑战基因诊断和治疗目前存在的挑战有很多,其中,最显著的是技术和费用方面的问题。
在技术方面,由于基因诊断和治疗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复杂计算,使得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遗传学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随着基因科技的不断发展,遗传学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热点。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基因技术,它们能够为基因相关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探讨遗传学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应用。
一、遗传学疾病的基因诊断基因诊断是一种新型的诊断技术,利用基因分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某些基因异常。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基因诊断变得越来越准确和快速。
遗传学疾病是由基因异常引起的疾病,基因诊断对于这类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例如,先天性疾病,例如唐氏综合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利用基因诊断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出这些疾病。
同时,基因诊断也可以对某些基因的变异或基因突变进行检测,以评估一个人的遗传病风险。
在临床上,基因诊断还可以用于家族遗传疾病的筛查、新生儿遗传疾病的诊断等方面。
二、遗传学疾病的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指利用DNA技术或其他技术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恢复、修补或形成特定基因蛋白质,来治疗患者的疾病。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目前已经在一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一些无法通过传统方法治疗的疾病,例如疟疾、乳腺癌等,基因治疗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三、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之间的联系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是基因技术的两个重要应用之一,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基因诊断可以为基因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例如针对某种基因异常疾病进行基因诊断可以为患者提供治疗上的指导,同时也可以筛选出适合进行基因治疗的患者。
基因治疗也可以通过对患者基因异常进行修复或替换,从而治疗遗传性疾病。
例如,免疫缺陷病、血友病等都是由于某些基因缺陷导致的疾病,通过基因治疗可以恢复正常基因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四、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未来随着基因科技的不断进步,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将会有更多的应用和发展。
基因治疗领域的创新和技术突破,将会有助于开发出更多新型的、更有效的基因治疗方法,从而为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人类疾病的基因诊断及治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人类对于基因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
我们可以通过对基因的研究,了解人类疾病的病因,从而开发出更加精准的基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分析人类疾病的基因诊断及治疗的现状和未来态势。
一、基因诊断技术的现状基因诊断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基因序列、结构或表达情况等,来判断疾病遗传特征及诊断疾病的方法。
1. 基因测序基因测序是将DNA分解成单个核苷酸并计算它们的顺序。
这项技术可以分析一个人的基因序列,并识别出可能导致疾病的突变。
现在的基因测序技术已经能同时测序成百上千个人的基因,大大减少了时间和费用。
2. PCR技术PCR技术是一种基于DNA复制的技术,可以将一个小片段的DNA复制成大量的样品,以便进行研究。
PCR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突变,以及是否携带一些疾病相关的特定基因。
使用PCR可以检测出一系列单基因病,如囊性纤维化等,同时它还可以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的检查方法之一。
3. 基因芯片检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是一种高通量分析技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检测大量的基因信息。
它可以同时分析一个人数千个基因,从而找出某一基因或一组基因是否存在异常或突变,为人类疾病的检测和治疗提供帮助。
以上技术都已经成为了基因诊断技术的主要手段,它们都可以精确地检测出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及其表达情况。
二、基因治疗技术的现状基因治疗是指通过改变人体内基因的表达或结构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目前基因治疗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 基因靶向药物基因靶向药物是一种通过抑制或激活特定基因的表达来治疗疾病的手段。
这种药物不仅可以治疗肿瘤等疾病,也可以用于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治疗。
2. 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是一种通过使用CRISPR技术在人类基因组中进行干涉的方法,可以精准地编辑人类基因以达到治疗目的。
目前,基因编辑已被用于治疗遗传疾病,如重型血友病等,为遗传性疾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3. 基因替代疗法基因替代疗法是将健康基因注入到患者的体内,以替代受损的基因。
基因诊断和治疗的最新应用与发展摘要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是现在能够在较短时间从理论变为现实。
主要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及技术方法,使人们可以在实验室构建各种载体,克隆及分析目的基因。
所以对疾病能够深入到分子水平的研究并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诞生了基因诊断,随后于1990在美国实施了第一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方案,可见机芯诊断和基因治疗是现代分子生物的理论和技术与医学想结合。
关键词基因诊断、基因治疗1.基因诊断的原理与方法基因诊断的原理疾病的发生不仅与基因结构的变异有关,而且与基因功能异常有关。
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就是检测相关基因的结构及其表达功能,特别是RNA产物是否正常。
由于DNA的突变、缺失、插入、倒位和基因融合等,均可造成相关基因结构变异,采用特异的DNA探针与靶基因进行分子杂交,可以直接检测上述的变化。
基因诊断的方法基因诊断是以核算分子杂交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多种方法,同时配合DNA序列分析,近年新兴的基因芯片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很有用的基因诊断方法。
2、DNA诊断常用检测治病基因结构异常的方法有下列几种(1)斑点杂交:根据待测DNA样本与标记的DNA探针杂交的图谱,可以判断目标基因或相关的DNA片段是否存在,根据杂交点的强度可以了解待测基因的数量。
(2)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是一种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方法,根据点突变位点上下游核苷酸序列,人工合成约19个核苷酸长度的片段,突变的碱基位于当中,经放射性核素或地高辛标记后刻作为探针,在严格杂交条件下,只有该点突变的DNA样本,才出现杂交点,即使只有一个碱基不配对,也不可能形成杂交点。
一般尚合成正常基因同一序列,同一大小的寡核苷酸片段作为正常探针。
如果受检的DNA样本只能与突变ASO探针,不与正常ASO探针杂交,说明受检2条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发生这种突变,为突变纯合子;如果既能与突变ASO探针又能与正常ASO探针杂交,说明一天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另一条染色体上为正常基因,为这种突变基因的杂合子;如果只能与正常ASO探针杂交,不能与突变ASO 杂交,说明受检者不存在该种突变基因。
若与PCR方法联合应用,即PCR/ASO探针杂交法,是一种检测基因点突变的简便方法,先用PCR方法扩增突变点上下游的序列,扩增产物再与ASO探针杂交,可明确诊断突变的纯合子和杂合子。
此法对一些已知突变类型的遗传病,如地中海贫血、苯丙酮尿症等纯合子和在盒子的诊断很方便。
也克分析癌基因如H-ras和抑癌基因如p53的点突变。
(3)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相同长度的单链DNA因其序列不同,甚至单个碱基不同,所形成的构象不尽相同,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速度就不,若单链DNA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显影后即可区分电泳条带。
一般先设计引物对突变点所在外显子进行扩增,PCR产物经变性成单链后进行电泳分析。
PCR/SSCP方法,能快速、灵敏、有效地检测DNA突变点,此法可用监测点突变的遗传疾病,如苯丙酮尿症、血友病等,以及点突变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4)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如果DNA突变后改变了某一核酸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使原来某一识别位点消失,或形成了新的识别位点,那么相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的长度和数目发生改变。
一般基因组DNA经该种限制性内切酶水解,再做Southern印迹,根据杂交片段的图谱,可诊断该点突变。
如果用PCR扩增该突变点的外显子,PCR产物经该种酶消化后,进行琼脂糖电泳,溴乙锭染色后刻直接观察片段的大小及数目。
此法可用于检测有些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消失的遗传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
(5)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遗传连锁分析人群中个体间DNA的序列存在差异,据估计每100-200个核苷酸中便有1个发生突变,这种现象称为DNA多态性。
有些DNA多态性可改变某一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因而产生了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按孟德尔遗传方式遗传,在某一特定的家庭中,如果某一致病基因与特定的多态性片段连锁,可以遗传给子代,因此这已多态性片段可作为遗传标记,来判断该家庭成员或胎儿的基因组中是否携带该致病基因。
此法可用于诊断甲型血友病、苯丙酮尿症等。
(6)DNA序列分析对致病有关的DNA片段进行序列测定,是诊断基因异常最直接和准确的方法。
RNA诊断主要是分析基因的表达功能,检测转录的质和量,以判断基因转录效率的高低,以及转录物的大小。
(1)R NA印迹RNA印迹是检测基因是否表达,表达产物mRNA的大小的可靠方法,根据杂交条带的强度,可以判断基因表达的效率。
(2)R T-PCR是一种检测基因表达产物mRNA灵敏的方法,若与荧光定量PCR结合可对RT-PCR 产物量进行准确测定。
3.基因诊断的应用(1)诊断疾病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标准型α地中海贫血症,是由于1条16号染色体上2个α珠蛋白基因全部缺失,另一条16号染色体上具有2个正常的α珠蛋白基因,DNA诊断结果,EcoRI和BamHI都出现与正常一样的23kb或14kb的条带,但杂交条带的放射自显影较正常入浅。
染色体病的基因诊断染色体病是一类危害严重的遗传病,过去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核型分析和生化检查进行诊断,不仅耗时费力,而且缺乏特异性。
现在采用定量PCR扩增技术,可快速诊断三体综合征;采用多色荧光标记的FISH探针技术,一次可同时诊断多种染色体病,并可检测出小至50kb 的染色体微小异常(缺失、插入和异位等),大大提高了染色体病诊断的敏感性和效率。
肿瘤的基因诊断肿瘤是体细胞遗传病,发生和发展过程相当复杂,其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结构和表达的异常是病变的重要因素。
观察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发现,有的癌基因在固定位点上发生高比率点突变;有的癌基因放大;有的丢失了抑癌基因;有的发生了基因重排等。
对肿瘤进行基因诊断,不仅可以研究细胞癌变的机制,还可以对肿瘤进行分类分型,在不同的环节上指导抗癌。
(2)对获得性疾病的诊断获得性疾病主要是指感染性疾病,是由于感染了病原体而致病。
病原体种类繁多,包括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以及寄生虫等。
病原体基因诊断的样本是病原体自身特异性核酸序列。
基因诊断的目的就是通过分子杂交和基因扩增等手段,去发现和鉴定这些独特的外源性基因组、基因或基因片段在人体组织中是否存在,从而证实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体。
目前,基因诊断已在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遗传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产前诊断产前诊断可以通过胎儿组织活检、羊膜腔穿刺、羊膜绒毛样品及母体血液循环中的胎儿细胞进行。
可以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发现染色体异常,但利用PCR技术结合DNA诊断学方法分析特异基因缺陷更宜推广携带者测试基因测试常用于检出隐性遗传病携带者,包括遗传病受累个体家庭的其他成员和有特殊遗传病死亡家庭中的危险人群。
例如对3个缺失型和一个非缺失型Duchenne甲肥大营养不良家系缺失DNA片段PCR定量分析和SRR-PCR连锁分析,对4个家系17名成员(患儿5名、女性亲属7名、男性亲属5名)进行了基因检测。
检测结果发现了4名女性为治病基因携带者,肯定了7名女性为非携带者,为这些家系提供了可靠的遗传信息。
以上检测方法简便易行,利于在临床实验室中开展症状前诊断对于某些单基因乱引起的综合征,仅至晚年才会有明显表现,例如肝豆状核变性的症状前诊断及干预治疗,应用短串联重复序列标记对40个肝豆状核变性家系进行单体型连锁分析,在先证者的81例无症状同胞中,检出11例症状前患者。
对其中8例投用硫酸锌治疗,效果良好,在预防症状出现的同时,提高了血清铜蓝蛋白水平。
强调症状前诊断及干预治疗的重要性。
4.基因治疗基因治疗的定义从基因角度可以理解为对缺陷的基因进行修复或正常有功能的基因置换或增补缺陷基因的方法。
若从治疗角度可以广义地说是一种基于导入遗传物质以改变患者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标的新措施。
导入的基因可以是与缺陷基因相对应的有功能的同源基因或与缺陷基因无关的治疗基因。
基因治疗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改变体细胞的基因表达,即体细胞基因治疗,另一种是改变生殖细胞的基因表达,即种系基因治疗,从理论上讲,若对缺陷的升值细胞进行矫正,不但当代可以得到根治,而且可以将正常的基因传给子代。
但升值的生物学及其复杂,且尚未清楚,一旦发生差错将给人类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
涉及一系列的伦理学的问题,目前还不能用于人类。
在现有的条件下,基因治疗仅限于体细胞,基因型的改变只限于某一类体细胞,其影响只限于某个体的当代。
基因治疗的方式基因治疗的方式主要有3类,一类为基因矫正或置换,即对缺陷基因的一次序列进行矫正,对缺陷基因精确地原位修复,或以正常基因原位置换异常基因,因为不涉及基因组的任何改变,目前尚无体内成功的报道。
另一类为基因增补,不去除异常基因,而是通过外源基因的导入,使其表达正常产物,从而补偿缺陷基因的功能。
再有一类为基因封闭,有些基因异常过度表达,如癌基因或病毒基因可导致疾病,可用反义核酸技术、核酶或诱饵转录因子来封闭或消除这些有害基因的表达。
除上述3大类外,今日发展其它多种形式,如导入病毒或细菌来源的所谓“自杀基因”或经过改造的条件性复制病毒,只能在p53缺陷的肿瘤细胞繁殖以达到溶解肿瘤细胞。
导入的方式导入基因的两种方式,一种是体外导入,即在体外将基因导入细胞内,再将这种基因修饰过的细胞回输病人体内,使这种带有外源基因的细胞在体内表达,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的目的。
被用于修饰的细胞可以是自体,同种异体或异种的体细胞。
合适的细胞应易于从体内取出和回输,能在体外增殖,经得起体外实验操作,能够高效表达外源基因,且能在体内长期存活。
目前常用的细胞有淋巴细胞、骨髓干细胞、内皮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肝细胞、肌细胞、多种肿瘤细胞等。
另一种是体内导入,即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体内有关的组织器官,使其进入相应的细胞并进行表达。
单基因病单基因病是指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疾病或病理性状。
由于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而染色体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基因也有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之别,故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其遗传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单基因病中又可分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短指症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等)、x伴性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缺乏病等)、x 伴性隐性遗传病(如色盲等)、Y伴性遗传病(如耳廓长毛症等)等几类。
目前应用基因治疗的单基因疾病已有二十多种。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属复杂基因疾病,可能涉及多种基因的异常,发病过程是多步骤的,至今虽有不少有关的基因被鉴定,但肿瘤发病的分子机制尚未清楚,因此治疗时应选择何种靶基因不明确,多数是根据不同的环节,设计不同的治疗策略,目前临床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策略有十余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