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程中的石墨和炭素
- 格式:pptx
- 大小:308.61 KB
- 文档页数:22
1石墨生产的相关技术:中国基本上都是采用浮选方法进行选矿石墨选矿与加工(一) 石墨选矿加工方法1.晶质石墨的选矿加工方法晶质石墨天然可浮性较好,在中国基本上都是采用浮选方法进行选矿。
由于石墨鳞片的大小是其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因此在选别方法上采用多段磨矿、多次选别的工艺以便尽早选出大鳞片石墨。
浮选常用捕收剂为煤油、柴油等,起泡剂为二号油、四号油等,调整剂为石灰、碳酸钠,抑制剂为水玻璃。
2.隐晶质石墨选矿加工方法隐晶质石墨晶体极小,故也叫微晶石墨,石墨颗粒常常嵌布在粘土中,分离很困难。
由于原矿品位高(一般含碳60%~80%),因此许多石墨矿山将采出的矿石直接进行粉碎加工,出售石墨粉产品。
湖南鲁塘石墨矿曾于50年代建立浮选厂浮选微晶石墨,但因成本太高而停产。
目前一些单位仍在进行微晶石墨浮选新工艺(如油团聚浮选等)的研究。
3.石墨产品的提纯加工现代工业对石墨产品要求向两方面发展:一是要求晶体大鳞片达到高纯,二是要求石墨产品颗粒达到超微细(如小于1μm或0.5μm)。
中国已在南墅、北墅、柳毛、兴和等石墨选厂建立了石墨提纯和微细粉加工生产线,提纯方法主要是化学提纯。
石墨化学提纯最成熟的工艺是利用苛性碱与石墨在700℃下熔融后,经洗涤到中性,再加盐酸处理、洗涤,使石墨含碳量达到98%~99%。
也有厂家采用氢氟酸处理生产高纯石墨。
(二) 工艺流程1.晶质石墨选矿流程由于石墨矿石的硬度一般为中硬或中硬偏软,品位一般在2%~10%之间,破碎流程比较简单,常采用三段开路、两段开路或一段破碎流程。
以加工风化矿为主的中小矿山,则不经破碎而直接送入球磨。
浮选工艺流程一般为多段磨矿、多段选别、中矿顺序(或集中)返回的闭路流程。
多段流程有三种形式,即精矿再磨、中矿再磨和尾矿再磨。
晶质石墨多采用精矿再磨流程,正常情况下选矿作业回收率可达80%左右。
有些矿山也曾尝试中矿再磨流程,但效果不明显。
个别小厂也有采用开路或半开路浮选流程,因丢弃尾矿点过多。
新型碳材料一.碳材料基础碳作为生命组织的基本组成之一存在于所有有机材料和所有碳基高分子中。
纯的碳很早以前就是重要的无机材料之一。
碳有4种同素异形体:石墨、金刚石、富勒烯、卡宾碳,它们各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及应用,总的来说它们几乎涵盖所有科学家及工程师所需要的特点。
例如:石墨是最软的材料之一(显微硬度1GPa),通常用来作为固体润滑剂;金刚石是最硬的材料(显微硬度100GPa),通常作为切割工具;碳纳米管拥有与铜或硅相媲美的导电性。
传统碳材料(Classic Carbons) •木炭,竹炭(Charcoals)•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s) •炭黑(Carbon blacks)•焦炭(Coke)•天然石墨(Natural graphite)•石墨电极,炭刷•炭棒,铅笔新型碳材料(New Carbons) •金刚石(Diamond)•炭纤维(carbon fibers)•石墨层间化合物(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s)•柔性石墨(Flexible graphite) •核石墨(Nuclear graphite)•储能用炭材料•玻璃炭(Glass-like carbons)其中新型碳材料包含纳米碳材料:富勒烯、碳纳米管、纳米金刚石、石墨烯。
二.新型碳材料1.金刚石2.碳纤维导电性介于非金属和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小,耐腐蚀性好,纤维的密度低,X 射线透过性好。
但其耐冲击性较差,容易损伤,在强酸作用下发生氧化,与金属复合时会发生金属碳化、渗碳及电化学腐蚀现象。
因此,碳纤维在使用前须进行表面处理。
碳纤维广泛用于民用,军用,建筑,化工,工业,航天等领域。
3.石墨层间化合物石墨层间化合物(GIC)是通式为XCy的化合物,它是由金属原子插入在石墨层间形成的。
这种化合物导电性通常比石墨要强。
若插入原子与石墨形成共价键,则导电性降低,这是由于共轭sp系统破坏造成的。
石墨层间化合物通常具有超导性能。
核工程中的石墨和炭素材料(第五讲)徐世江(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北京102201)GRAPHITE AN D CARBONACEOUS MATERIALIN NUCL EAR ENGINEEFINGXU Shi 2jiang(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Tech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2,China )5 石墨的辐照损伤(二)511 石墨的潜能影响石墨潜能积聚的主要因素是辐照剂量和辐照温度。
图1是石墨潜能与辐照剂量及辐照温度的关系[1]。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潜能增加并趋向饱和;随着辐照温度的增加,潜能积累的速度降低,潜能饱和值减小,达到饱和值的辐照剂量增加。
从第4讲中我们知道,裂变中子在慢化成热中子的过程中,平均每个中子约产生20000个离位原子。
辐照温度越低,原子的活动能力越差,离位原子大部分形成间隙原子———空位对型缺陷,这种缺陷的能量为10eV/对,中子的能量大部分以间隙原子图1 石墨的潜能与辐照剂量和辐照温度的关系———空位对缺陷能的形式固定在石墨中。
实际上即使在极低温度下辐照,由于中子和击出原子在其行程的末端形成的离位峰和热峰的作用,有相当部分间隙原子和空位会复合,从而降低缺陷密度和潜能。
随着温度的增加,原子活动性增加,间隙原子与空位复合的几率增加;间隙原子扩散聚集成原子簇;间隙原子扩散到晶界等缺陷等过程,降低了缺陷的密度和单位离位原子的能量,从而降低了潜能积聚速度和饱和值(温度足够高时空位也会发生间隙原子相应的过程)。
图2 CSF 石墨、炭黑和树脂炭辐照到530MWd/At后加热到600℃时释出的潜能 2000年第5期总第110期 CARB ON TECHNIQUES 炭 素 技 术 2000№5SUM110从第4讲中我们也知道,高度辐照后的石墨的有序结构被破坏和石墨中非晶质辐照时收缩(有序化程度增加)的事实,人们不难想象,辐照时潜能的积聚也受石墨组分石墨化程度的影响。
核反应堆中石墨的作用
一、前言
核反应堆是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其中石墨作为反应堆中的重要
材料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石墨在核反应堆中的
作用。
二、石墨的特性
石墨是一种碳素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此外,石墨还具
有高强度、高温稳定性和较低的中子吸收截面等特点。
三、石墨在核反应堆中的作用
1. 作为反应堆中的结构材料
在核反应堆中,石墨主要用于制造反应堆芯和反应堆壳体等结构部件。
由于其高强度和较低的中子吸收截面,使得其成为理想的结构材料。
2. 作为减慢剂
在核反应过程中,快速中子会与原子核相撞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为了
让这些快速中子被更多地吸收并产生裂变,需要使用减慢剂来减缓它
们的速度。
而石墨正是一种常用的减慢剂。
3. 作为反应堆中的冷却剂
核反应堆中产生的热量需要及时散发,否则会导致反应堆温度过高而
引起事故。
因此,反应堆中需要使用冷却剂来吸收和带走这些热量。
而石墨也可以作为一种冷却剂使用。
4. 作为反应堆中的辐射屏蔽材料
核反应过程会产生大量的辐射,对人体和设备都有很大的危害。
因此,在核反应堆周围需要设置辐射屏蔽材料来保护人员和设备。
而石墨也
可以作为一种辐射屏蔽材料使用。
四、结语
总之,石墨在核反应堆中具有多种重要的作用,包括结构材料、减慢剂、冷却剂和辐射屏蔽材料等。
其优良的特性使得其成为理想的核能
材料之一。
热解炭(石墨) (pyrolyticcarbon(graphite))碳氢化合物气体在热固体表面上发生热分解并在该固体表面上沉积的炭素材料,它不是真正的石墨而是炭素材料,一般说高于1800℃沉积的炭称为热解石墨,低于此温度的为热解炭。
早在1880年Sawyer等用碳氢化合物气体在灯丝上首次获得热解石墨。
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Brown等用直接通电法得到了小片热解石墨,测定了炭的一些性能,从而引起广泛的注意和兴趣。
在1960年前后美国已能制取尺寸较大和异形的部件,用于宇航领域。
流化床热解炭是颗粒状基体,在碳氢化合物及惰性载气的吹动下,在反应器内上下不断翻滚,碳氢化合物热解而沉积在颗粒表面的炭。
用于高温气冷反应堆核燃料颗粒涂层。
1957年,Huddle首先进行研究,到1962年美、英、德开始建立以热解炭包覆核燃料颗粒的实验性高温气冷反应堆。
1962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开始研究热解石墨的制取、性能及应用。
并先后在兰州炭素厂、上海炭素厂、抚顺炭素厂建立生产基地,并在20世纪70年代成功地应用于导弹、电子管栅极及人造心脏瓣膜,并已批量生产。
热解炭(石墨)的制造原料气态或液态的碳氢化合物。
如甲烷、乙炔、丙烷、天然气、苯、甲苯等,均可用作沉积炭的原料。
载气或稀释气体有氮、氩等惰性气体。
基体为难熔金属及其化合物,人造石墨,通常使用后者。
工艺参数沉积温度:1750~2250℃,炉膛压力:0.67~67hPa,气体流量:根据沉积炉之大小,经实验而定。
上述沉积温度,炉膛压力及气体流量,对产品的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必须严格保持在下列波动范围内即压力±0.6hPa,流量±5%,温度±20℃。
沉积速度取决于上述工艺参数。
温度高,炉压大,流量多,沉积速度快,具体参数要根据沉积炉大小,经实验而定。
加热方式可分为直接加热法和间接加热法。
直接加热法基体本身通电产生高温。
此法适宜于沉积体较薄,形状简单而体积较小的部件。
2024年核级石墨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核级石墨是一种高纯度的石墨材料,广泛应用于核工业中的石墨反应堆。
随着核能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核级石墨市场也日益增长。
本文将对核级石墨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 核级石墨的定义和特性核级石墨是一种具有高度结晶性和高温稳定性的石墨材料,其碳含量通常在99%以上。
它具有优良的导热性、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适用于高温和辐射环境下的应用。
2. 核级石墨市场规模目前,核级石墨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数十亿元人民币。
随着核能行业的快速发展,核级石墨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3. 核级石墨市场主要应用领域核级石墨主要应用于核工业中的石墨反应堆。
石墨反应堆是一种重要的核能装置,用于核能发电、核燃料再处理等领域。
核级石墨在石墨反应堆中用于制造燃料元件、堆芯支撑结构等部件。
4. 核级石墨市场发展动态4.1 核电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核能作为一种高效稳定的能源形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核级石墨市场也随之受益,因为核级石墨是核能装置的重要材料。
4.2 技术进步带动市场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核级石墨的制备工艺和性能得到不断改进。
传统的石墨反应堆对核级石墨的需求量大,而新型的核能装置对核级石墨的品质和性能要求更高,这促使了核级石墨市场的发展。
4.3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随着核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国际上多个国家开始增加核电装机容量,并投入大量资源开发核级石墨市场。
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中国核级石墨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5. 核级石墨市场面临的问题5.1 供给压力目前,核级石墨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比较严重,供给压力较大。
这主要是由于核级石墨制备技术和设备的瓶颈所致。
5.2 技术壁垒核级石墨的制备工艺比较复杂,技术要求高。
目前,核级石墨制备技术仍然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形成了技术壁垒。
6. 核级石墨市场发展趋势6.1 技术创新驱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核级石墨的制备工艺和性能将会有所改进,这将推动核级石墨市场的发展。
石墨在核能领域的应用
石墨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具有高温耐性和强度,因此在核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石墨的物理特性、核反应堆中的应用、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来介绍石墨在核能领域的应用。
一、石墨的物理特性
石墨是一种具有多种物理特性的矿物,其中最重要的特性是其热导率和热容量。
石墨具有高热导率和低热扩散系数,因此能够在高温条件下保持其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石墨还具有高强度和高抗腐蚀性,这些特性使其成为核能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二、核反应堆中的应用
核反应堆是利用核反应产生能量的设备,石墨在核反应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石墨被用作反应堆堆芯的包覆材料,起到隔绝和保护反应堆的作用。
其次,石墨还被用作反应堆的调制材料,可以调节中子通量分布,提高反应堆的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石墨还被用作反应堆的热交换器材料,优化反应堆的热力学性能。
三、石墨在核能领域的安全性
石墨在核能领域中的应用与核能的安全性息息相关。
石墨的高温耐性和强度使其能够承受核反应堆中的高温和辐射,因此在核反应堆中的应用是安全的。
但是,石墨在长时间的高温和辐射下可能会发生氧化和膨胀,导致反应堆的性能下降。
因此,石墨的质量和稳定
性对于核反应堆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石墨在核能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物理特性和安全性使其成为核反应堆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在未来,随着核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石墨在核能领域中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石墨棒的用途石墨棒,是一种常见的材料,主要成分是碳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化学稳定性。
因此,石墨棒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
一、核能领域石墨棒在核反应堆中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
在核反应堆中,石墨棒被用作反应堆中子减速器和反应控制器。
石墨的热中子截面很小,而快中子截面却很大,因此,将石墨放置在反应堆中可以起到减速中子的作用。
同时,石墨棒还可以通过控制反应堆内石墨棒的数量和位置,来控制反应堆的反应速率和温度。
二、电子工业石墨棒在电子工业中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石墨棒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因此可以用来制作电极、电容器、电阻器等电子元件。
此外,石墨棒还可以用来制作半导体材料,如石墨烯。
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石墨组成的二维材料,具有极高的电导率和导热率,被认为是未来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之一。
三、化学工业石墨棒在化学工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石墨棒可以用来制作化学反应器、电解槽、电解质等。
此外,石墨棒还可以用来制作阴极和阳极,用于电解金属和制备化学品。
石墨棒还可以用来制作电池和燃料电池中的电极。
四、机械工业石墨棒在机械工业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石墨棒可以用来制作轴承、密封件、润滑材料等。
石墨棒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能和耐磨性能,因此可以用来制作高速旋转的机械零件。
此外,石墨棒还可以用来制作导热材料、保温材料和隔热材料。
五、航空航天工业石墨棒在航空航天工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石墨棒可以用来制作航空发动机中的轴承、密封件和润滑材料。
石墨棒还可以用来制作航天器的热保护材料和导热材料。
此外,石墨棒还可以用来制作航空航天器的结构材料,如石墨复合材料。
六、医疗行业石墨棒在医疗行业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石墨棒可以用来制作人工关节、骨钉和其他骨科器械。
石墨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能,可以在人体内长期使用。
此外,石墨棒还可以用来制作医用电极和医用传感器。
综上所述,石墨棒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
石墨在核反应堆中的重要作用石墨在核反应堆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材料,石墨在核反应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在传统的核能利用还是新型反应堆技术中,石墨都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成为核反应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石墨在核反应堆中的多个方面,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重要的应用。
1. 石墨在中子减速器中的应用中子减速器是一种常见的核反应堆类型,其核心部件是中子减速器,用于减慢高速中子的速度。
而石墨具有良好的中子减速特性,能够有效地将高速中子减速到适合核反应的速度范围。
石墨具有高中子反应截面和低吸收截面,能够减少中子的散射和吸收,从而提高了中子的利用效率。
2. 石墨在热中子反应堆中的应用热中子反应堆是目前主要的核能利用方式之一,利用热中子与燃料产生核裂变反应来释放能量。
在热中子反应堆中,石墨不仅用作中子减速材料,还用作反应堆结构材料。
石墨的高熔点和良好的热导性使其能够承受高温和高辐射环境,有效地保护燃料元件,并提供结构强度。
3. 石墨在高温气冷堆中的应用高温气冷堆是新一代的核反应堆技术,利用气体冷却剂代替传统的冷却剂,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石墨在高温气冷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石墨作为结构材料,能够承受高温和高辐射环境。
石墨具有良好的热导性和中子反应截面,能够提供良好的热传导和中子减速性能。
4. 石墨在储氢材料中的应用除了在核反应堆中的应用,石墨还被广泛用作储氢材料。
石墨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孔隙度和高表面积,能够吸附和储存大量的氢气分子。
这使得石墨在氢燃料电池和氢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石墨的储氢性能受到石墨结构、孔隙度和气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提高石墨的储氢性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总结回顾:石墨在核反应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用作中子减速材料,提高中子利用效率,还用作反应堆结构材料,提供结构强度和保护燃料元件。
在新型的高温气冷堆中,石墨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能够承受高温和高辐射环境,并提供热传导和中子减速性能。
稀有金属概念股(一)石墨(1)、方大炭素(600516):是国内最大的炭和石墨制品生产企业之一,是目前国内能够生产Φ500mm以上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仅有的几家企业之一,也是国内唯一掌握成熟的微孔炭砖和半石墨质炭砖的生产技术并拥有相应的装备条件,具有一定的配套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
公司通过研发和对外收购的方式获得炭毡、石墨粉、等静压石墨等特种石墨产品,并积极发展用于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核石墨材料。
(2)、中钢吉炭(000928):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炭素制品生产企业、国际炭素四强企业,具有15万吨以上的炭素制品生产能力。
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石墨制品生产企业,研制成功的700mm大型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打破了国外对大规格超高功率市场的垄断地位。
(二)稀土(包括钪、钇和镧系共17种稀有金属)(1)、包钢稀土(600111):控股股东所属的白云鄂博铁矿拥有世界稀土资源的62%,占国内已探明储量的。
包钢白云鄂博矿是世界瞩目的铁、稀土等多元素共生矿,独特的资源优势造就了包钢在世界冶金企业中罕有的以钢铁和稀土为主业的独特产业优势,包头稀土研究院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稀土专业研究机构(2)、中色股份(000758):控股100%子公司中色南方稀土(新丰)有限公司从事稀土矿勘探、开采、加工和经营;生产、制造稀土金属、稀土氧化物、稀土化合物及稀土应用产品、稀土产品来料加工;公司控股72%子公司广东珠江稀土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从事稀土全部15种元素分离及部分分离产品的延伸加工生产的外向型企业,在处理南方离子型矿的全国稀土企业里,其生产规模及销售量均属前列。
(3)、广晟有色(600259):广晟有色集团拟将其所持有的12476万股广晟有色股权(占总股本的50.02%)无偿划转给广晟资产。
(三)萤石巨化股份(600160):是中国最大的氟化工生产基地,位于集聚了全国40%左右萤石资源的"中国氟都"浙江衢州,萤石(氟化钙 CaF2)是氟化工之根本,工业上用萤石和浓硫酸来制造氢氟酸,加热到250摄氏度时,这两种物质便反应生成氟化氢(HF),氢氟酸溶解氧化物能力极强,在电解铝中用作电解液,而锂电池电解液也是氟化物。
石墨反应堆结构石墨反应堆是一种利用石墨作为中子减速剂和热传导介质的核反应堆,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
石墨反应堆常用于核能发电和核燃料再处理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石墨反应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石墨反应堆的基本结构石墨反应堆的基本结构包括反应堆芯、石墨堆芯外壳、燃料元件、石墨堆芯支撑结构和冷却剂系统等。
1. 反应堆芯反应堆芯是石墨反应堆的核心部分,负责储存和控制核燃料。
在反应堆芯内,放置有大量石墨砖块,用于减速中子和提供热传导。
石墨砖块之间的空隙用于放置燃料元件和控制棒。
2. 石墨堆芯外壳石墨堆芯外壳是用石墨制造的容器,用于保护反应堆芯,并防止核燃料泄漏。
石墨堆芯外壳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可以将芯内的热量有效地传导到外部。
3. 燃料元件燃料元件是放置在石墨堆芯内的核燃料装置,通常采用铀燃料或钚燃料。
石墨反应堆采用的是固体燃料,燃料元件通过放射性衰变释放出大量热能,用于产生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组。
4. 石墨堆芯支撑结构石墨堆芯支撑结构是用于支撑石墨砖块和燃料元件的结构。
常见的支撑结构有石墨柱和石墨板。
石墨柱通常垂直放置于堆芯中,起到支撑和导热的作用,而石墨板则水平放置,用于分隔石墨砖块和燃料元件。
5. 冷却剂系统石墨反应堆的冷却剂系统负责将热量从反应堆芯传出,防止反应堆过热。
常用的冷却剂有水、气体和液态金属等。
冷却剂通过循环流动,将热量带走,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二、石墨反应堆的工作原理石墨反应堆利用核燃料的裂变产生的中子,与石墨中的碳原子发生弹性碰撞,使中子的速度降低,从而减速中子。
减速后的中子再次与核燃料发生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在石墨反应堆中,通过控制棒的升降来调节裂变反应速率。
控制棒是由吸中子材料制成,如硼或银等。
当控制棒插入堆芯时,吸收中子,减少裂变反应;当控制棒抽出时,中子增加,裂变反应加速。
石墨反应堆的冷却剂循环系统起到将热量带走的作用。
冷却剂从反应堆芯中吸收热量,经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如水或气体。
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性能的影响(一)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碳(C)、硅(Si)、锰(Mn)、硫(S)、磷(P)五种元素。
对于一些对组织及性能有特殊要求的铸件,还包括少量的合金元素。
为保证石墨球化,球墨铸铁中还须含有微量的残留球化元素。
以下就球墨铸铁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对性能的影响做详细的阐述:1.碳的作用和影响:碳是球墨铸铁的基本元素,碳高有助于石墨化。
由于石墨呈球状后石墨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已减小到最低程度,球墨铸铁的含碳量一般较高,在3.5~3.9%之间,碳当量在4.1~4.7%之间。
铸件壁薄、球化元素残留量大或孕育不充分时取上限;反之,取下限。
将碳当量选择在共晶点附近不仅可以改善铁液的流动性,对于球墨铸铁而言,碳当量的提高还会由于提高了铸铁凝固时的石墨化膨胀提高铁液的自补缩能力。
但是,碳含量过高,会引起石墨漂浮。
2.硅的作用和影响在球墨铸铁中,硅是第二个有重要影响的元素,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小白口倾向,增加铁素体量,而且具有细化共晶团,提高石墨球圆整度的作用。
但是,硅提高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降低冲击韧性,因此硅含量不宜过高,尤其是当铸铁中锰和磷含量较高时,更需要严格控制硅的含量。
3.硫的作用和影响硫是一种反球化元素,它与镁、稀土等球化元素有很强的亲合力,硫的存在会大量消耗铁液中的球化元素,形成镁和稀土的硫化物,引起夹渣、气孔等铸造缺陷。
球墨铸铁中硫的含量一般要求小于0.06%。
4.磷的作用和影响磷是一种有害元素。
它在铸铁中溶解度极低,当其含量小于0.05%时,固溶于基体中,对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
当含量大于0.05%时,磷极易偏析于共晶团边界,形成二元、三元或复合磷共晶,降低铸铁的韧性。
磷提高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当含磷量增加时,韧脆性转变温度就会提高。
5.锰的作用和影响球墨铸铁中锰的作用就主要表现在增加珠光体的稳定性,帮助形成炭化锰、炭化铁。
这些碳化物偏析于晶界,对球墨铸铁的韧性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