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零部件入厂物流运作模式模板
- 格式:ppt
- 大小:4.08 MB
- 文档页数:15
汽车备件物流的市场结构与运作流程汽车备件物流是汽车后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中国汽车后市场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所谓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形成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
也就是说,汽车从售出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汽车售后使用环节中各种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
作为汽车物流的一个细分领域,备件物流同样具有技术含量高,运作难度大的特点,本文针对乘用车备件物流的运作模式和运作流程做一简要介绍。
一、备件物流主要运作模式相对于商用车而言,乘用车的备件物流模式比较简单。
如果按照运作主体来划分,备件物流主要分为三类:整车厂自营、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经营、零部件供应商自营。
1. 整车厂自营这是当前国内备件物流的主要运作模式。
整车厂自己负责备件的采购、订单处理、备件仓储管理等核心环节,有些将运输、配送等环节外包。
整车厂通常会建立1~3个中心库,并在销售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立若干个中转库,使备件物流网络总体呈现伞状布局。
2. 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经营一些整车厂采取外包方式,自己只负责备件采购,将备件的订单处理、仓储管理、运输、配送等环节部分或全部交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与运作。
目前,国内知名的汽车备件物流服务商有安吉天地、一汽物流、广州风神等。
随着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以及物流公司能力的不断提高,备件物流外包将成为趋势。
3. 零部件供应商自营很多零部件厂商也开始涉足备件物流市场,并建立起自己的物流体系去对应。
与整车厂相比,零部件厂商的物流相对简单。
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不用管理一辆汽车上需要的所有备件。
要知道,一辆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的零部件数量大约在7000~9000种。
零部件厂商可以针对某一种或几种零部件,覆盖众多车型,其管理难度和成本相对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进口车的备件物流和已经停产下线车的备件物流有其鲜明的特点。
其中,进口车通常不在中国市场设置备件库存,备件到货周期比较长,并容易受到日本、东南亚等地的低价走私货的影响。
我国汽车制造业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研究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是指汽车制造企业按照采购订单不断组织供应商零部件以不同的物流服务方式进入制造企业工厂指定物流配送中心及生产车间的整个物流过程。
日本汽车制造企业通常将零部件的入厂物流过程称为调达物流,而美国汽车制造企业则将其称为集并物流。
在我国的汽车制造业,美、德、日、韩等国外汽车品牌均在国内建立了合资汽车制造厂,如福特、通用、大众、丰田、日产、本田、马自达、韩国现代等,加上长安、奇瑞、力帆、吉利等民族汽车品牌的崛起,以及其他一些各地政府支持下发展的中小品牌汽车的同步发展,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与这些企业的文化背景及产销能力相适应的入厂物流解决方案共同构成了我国汽车制造业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物流管理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
结合多年的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实践经验,我们可以从物流主导方、物流需求方式以及具体入厂物流运作方式等三个方面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进行分类分析和研究探讨。
一、从物流主导方来看,可以分为供应商主导物流模式、汽车制造企业主导物流模式和第三方物流(3PL模式。
1.供应商主导物流模式供应商主导物流模式,零部件供应商接受汽车制造企业的采购订单后,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物流服务合同,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将零部件送到汽车制造企业工厂,汽车制造企业对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改进需求,必须通过供应商再与第三方物流公司沟通,汽车制造企业没有物流控制能力。
目前,部分国内民族品牌及中小汽车品牌企业基本上采取这种物流模式,甚至部分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也部分保留这种物流模式。
在这种物流模式下,汽车制造企业与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是到岸价格,即汽车制造工厂交货的价格,供应商负责零部件从其所在地到汽车工厂之间的物流成本、安全保险及质量保证等,汽车制造企业基本上不对供应商的物流过程进行干涉,只关注一个物流结果,即供货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质量稳定性。
汽车配件物流运输方案汽车配件物流是汽车制造业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生产企业、仓库、销售商、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息息相关。
本文将探讨汽车配件物流运输方案,旨在为汽车制造业链中的各个环节提供优质可靠的配件物流服务,从而提高整个汽车制造产业的效率和效益。
物流方案概述物流运输方案是指在保障配件质量和数量的前提下,以合理的成本和时间为依据,将汽车配件从生产企业出发,到达销售商、售后服务等终端点的物流模式和方案。
物流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运输方式选择:如通过陆运、铁路、海运、航空等方式进行配件运输。
•运输路线规划:如设计合理的物流路线,确保配件运输的安全和及时性。
•运输计划制定:如确定具体的运输时间、物流节点等。
•运输监控及反馈:如对配件运输过程中的运输状况进行监控,并及时反馈配件物流信息。
运输方式选择在选择汽车配件物流运输方式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配件种类、数量、运输距离、运输成本等。
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选用以下几种运输方式:道路运输道路运输过程安全可控,而且灵活便捷,是一种常见的物流运输方式。
在长度不超过1000公里的配件运输中,道路运输是首选的物流运输方式。
而且道路运输成本相对较低,提供了较为灵活的配件运输方案。
不过需要注意,道路运输受到天气、交通拥堵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合理制定运输计划,确保配件安全到达目的地。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作为一种安全性高、运输量大、运输时间短的物流运输方式,在大规模、长距离的汽车配件物流运输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铁路运输运力大,可同时运输大量配件,且安全、稳定,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但是,铁路运输的不足之处同样需要注意,特别是在处理中转环节时,需要统筹规划,避免配件产生损失。
空运作为最为快捷、高效的物流运输方式,是处理紧急、高价值汽车配件时的首选。
空运速度极快,可以让紧急配件在短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但是,空运成本较高,而且受限于装载量,无法承载大批汽车配件。
汽车零部件物流的主要运作流程1.供应商接到订单后,开始准备零部件。
After receiving the order, the supplier starts preparing the automotive parts.2.供应商将零部件打包,定期交付给物流公司。
The supplier packages the parts and delivers them to the logistics company on a regular basis.3.物流公司收到零部件后,进行入库扫描和质量检查。
After receiving the parts, the logistics company conducts warehouse scanning and quality inspection.4.零部件被存储在物流中心,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快速分拣和发运。
The parts are stored in the logistics center for quick sorting and shipment when needed.5.客户下订单后,物流公司根据需求进行零部件的分拣和打包。
After the customer places an order, the logistics company sorts and packages the parts according to the demand.6.打包好的零部件被装车并发送至客户的生产线。
The packaged parts are loaded onto trucks and sent to the customer's production line.7.客户接收零部件,并进行入库和生产线上的装配。
The customer receives the parts and carries out warehousing and assembly on the production line.8.客户会定期与供应商和物流公司协商新订单和库存管理。
江汽集团公司2011年物流管理高级能力研修班学员论文题目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优化公司多功能商用车公司部门生产部姓名张华工号 20020293日期 2011 年 5 月 4 日目录 (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3)1 引言 (4)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4)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2 “订单式”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现状分析 (6)2.1 “订单式”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总体流程 (6)2.2 “订单式”零部件入厂物流运输,仓储以及配送体系 (7)2.3 “订单式”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的特点 (7)3“订单式”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主要运作系统优化设计 (8)3.1 零部件运输系统优化设计 (8)3.1.1 零部件运输系统优化总体流程设计 (9)3.1.2循环取货流程设计 (10)3.1.3 取货车辆路线排程 (12)3.2 零部件配送系统优化设计 (13)3.2.1 配送中心流程设计 (13)3.2.2 配送中心应用技术研究 (15)结论 (17)谢辞 (18)参考文献 (19)专家评阅意见 (20)摘要:汽车制造业被认为是物流领域里最复杂的行业,在汽车物流所涉及的四大模块:入厂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中,我国现行的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运输、配送等系统由于信息交流困难,物流资源不能有效整合等原因,己经不能满足现代汽车行业市场竞争的需要。
因此,如何改善现有模式,降低零部件入厂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成为汽车制造业在提升竞争力过程所关心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订单式”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的流程及特点,对现有模式下运输、配送及仓储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A肿)对三种物流服务模式:自营物流,传统外包物流和物流联盟进行选择。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以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为主导的“订单式”零部件入厂物流优化模式,分别从零部件运输系统、配送系统两个方面对该优化模式进行了详细设计。
“东风汽车”零部件的物流模式剖析东风商用车公司作为一个有着39年历史的制造企业,目前的管理仍然是“大而全”、“小而全”、“产供销一体化”的传统运作模式,这显然不适应当前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因此,东风商用车公司要想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必须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实施非核心业务外包策略。
那么,如何进行汽车制造业的业务划分,怎样进行东风商用车公司的业务外包,尤其是对于零部件采购业务要构建何种模式进行运作成为核心问题。
供应链结构及外包作为制造企业,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活动涉及到整个供应链系统,内容包括从原材料及零部件采购运输、制造加工、成品运输、仓储配送等业务。
从所处阶段的不同,这些活动可分为采购(进厂)物流、生产物流、销售(出厂)物流等环节,由此构成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链(见图1):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再将汽车制造企业的全部业务分类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图2:由此可见,对于从供应商处采购原材料或零部件的采购调达物流业务和从仓库、线边存货区向生产线提供所需零部件的内制调达业务,以及整车销售物流业务均属于业务外包的内容,对此类业务可以采取委托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运作的方式。
采取这种方式可以让制造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产品的设计研发与制造的核心业务上,通过对调达物流、销售物流等非核心业务的外包与管控,企业将会逐步构建起高效的供应链网络,同时再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就可以达到链上各节点的紧密联合,实现供应链一体化运作,进而获得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在上述供应链管理的思路指引下,国内很多制造企业都进行了非核心业务的外包工作。
仅在东风公司集团内部,从2004年以来,其下属的几家公司都分别对零部件调达物流业务进行了外包,并形成了相应的模式。
如: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在2005年就将其调达物流委托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进行运作,构建了零部件调达物流模式。
零部件入厂物流管理前言上海通用的物流系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成物流系统的3个部分:零部件入厂物流,制造物流和成品物流中,入厂物流成本最高而且管理最为复杂,本案例首先对上海通用汽车的物流系统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重点分析入厂物流子系统的优缺点,最后介绍了上海通用供应商循环取料项目。
1 零部件入厂物流管理确保汽车零部件按照所需要的时间和数量运送到生产线旁并实现较低的物流成本是汽车制造中最复杂的管理任务划。
这里详细分析入厂物流规划,并在第2部分的通过供应商循环取货项目来分析入厂物流规划中的运输线路规划的内容。
1.1 入厂物流规划入厂物流规划包括了外部仓库管理决策,运输路线及运输方式规划等几项内容。
这里首先分析影响汽车制造商入厂物流规划的几个关键因素,其次详细分析上海通用的入厂物流规划。
a)影响入厂物流规划的几个关键因素供应商的地域分布,单条装配线生产的车型数量及生产的均衡性这3个关键因素影响了汽车厂商的入厂物流规划。
●供应商的地域分布的影响汽车制造商的零部件仓库通常包括3部分,生产线旁的零部件存放区,生产车间的内库,外部仓库(相对于生产车间)。
供应商的地域分布主要是影响汽车制造商的外部仓库管理决策。
生产线旁缓冲区和车间内库的库位规划会影响到零部件调入计划方式和运输管理。
⏹线旁缓冲区生产线旁的零部件存放区域是指流水线两旁的区域,通常体积较小的零件存放在标准大小的料盒内,而料盒存放在一种倾斜的超市料架上,存放的数量为3个小时的用量或至少2个标准料盒。
一个料架会摆放若干种零件,图中的一个标签代表一种零件。
保存零件的料盒会放在料架的上层的滑道上,滑道的高端对着物流通道而低端对着生产线,这样可以保证物料使用的先进先出。
在一个料盒中的零件使用完后,生产工人会将空盒放在下层的滑道上,下层的滑道高端对着生产线,低端对着物流通道。
生产工人会在开始使用料盒中的第一个零件的时候将盒中的看板卡取出放在物料架的一侧的看板卡收集盒内。
汽车企业物流管理课程论文案例题目:东风日产第三方物流运作研究_专业 : 物流管理 _班级: T12 _姓名 : 立夫 _学号: 2012 _***师:** _成绩: _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摘要:对汽车物流的产业环境而言,汽车物流无疑是朝阳产业。
但是在我国,高速增长的汽车业刚刚触及汽车供应链的边缘,真正意义的汽车物流才刚刚起步。
汽车物流作为整个汽车供应连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是与整个供应连及产业环境同步发展的。
就汽车物流模式而言,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封闭很强的企业内部物流,也就是第一方物流,这种模式下,企业拥有完整的物流设施和人员配备,隶属于企业的部门。
第二种是开放很强的第三方物流,这种物流模式便于处理供应链末端任务,在尽可能靠近消费者或者买主的地方完成产品的制造,降低运输成本,减少供货时间,便于提供定制化产品,增加收益,增强客户满意度。
第三种是介于上面两种模式下的一种,称为外协物流。
这种模式得到发展背景是:对许多自理物流的公司来讲,选择完全封闭自身的物流系统,变动太大,他们不愿意处理掉现有的物流资产,裁减人员、去冒着过渡阶段作业中断的风险。
为此,有些公司宁愿采取逐渐外协的方法企业将自身物流职责部分转移。
在社会化分工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物流配送能必将从制造企业中剥离出来,把物流的部分能委托给第三方物流系统,从而降低作业成本、减少投资,将资源集中配置在核心事业上,促进汽车新产品的开发与产品质量的提高,是世界汽车物流发展趋势,第三方物流模式将成为未来的主导型物流形式。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体制上的问题,我国汽车物流则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正经历着传统模式的大变革,传统的物流模式正在向外协物流和第三方物流转变。
随着东风日产消费的迅速膨胀,汽车市场呈现稳步、快速发展态势。
为强化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厂家选择第三方物流,实行物流外包。
本文以东风日产的物流外包供应商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结合中国的物流现状,对其物流服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