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工具及使用
- 格式:pptx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52
品质管理常⽤⼯具及⽅法品质管理常⽤⼯具及⽅法 你知道品质管理常⽤⼯具及⽅法有哪些吗?你对品质管理常⽤⼯具及⽅法了解吗?下⾯是yjbys⼩编为⼤家带来的品质管理常⽤⼯具及⽅法,欢迎阅读。
01、可靠性⼯程 02、防呆设计 (对流程中的异常给予快速的回应,以使操作者有及时修正的机会,防⽌⼯作者在流程未开始之前的错误⽽导致不合格,如颜⾊的应⽤:分级管理、标识管理、警⽰管理);形状的应⽤—产品的组合等) 03、QC七⼤⼿法 (查检表—集数据,柏拉图—抓重点,鱼⾻头—找原因,直⽅图---显分布,散布图---看相关,层别法---作解析,管制图---管异常) 04、5W2H法 1、What---什么问题?(主要问题) 2、Why---为什么要这样做(⽬标) 明确⽬标,消除不必要的步骤 3、Where---在哪⾥/完成到什么地⽅了(地点) 4、When---什么时间是最佳的,何时开始/结束(时间) 选择顺序 5、Who----谁去执⾏,谁负责(⼈) 6、How----如何完成,是否有其它的⽅法(⽅法) 将⼯作简化 7、How much---完成到什么程度,成本多少(程度,成本) 05、4M1E (Man—⼈,Machine—机器,Material—物料,Method—⽅法,Environment—环境) 06、VIA⼿法 1、价值分析( Value Analyss)⼿法 2、价值⼯程( Value Engineering)⼿法 3、⼯业⼯程( Industrial Engineering )⼿法 4、品质管制( Quality Control)⼿法 07、品管圈活动(QCC) 同⼀场所的同仁,5-10⼈组成在⼀起组成⼀⼩团体,针对⼯作岗位上的问题,成员集思⼴益,运⽤VIQ⼿法,转动PDCA管理循环,推⾏⾃主管理,全员参与与实施. 08统计⼿法(SPC) 09、8D⼿法 (组织⼩组,问题描述,紧急处理:横向展开,不良围堵;现状分析;初步原因及临时对策;根本原因及永久对策;效果确诊;防呆措施;标准化,庆贺) 10三现五原则 1、三现:现场、现物、现状 2、五原则: A发⽣状况(现象、申诉内容、发⽣次数),把握事实(对零部件确认结果、原因分析、现正⽣产该部件品质状况); B查明原因(发⽣途径、问题再现试验,5个WHY的分析) C适当的对策(对策内容、效果预测) D确认效果(确认对策的实绩效果) E对源头的反馈(要落实到体系、组织标准化的内容 11、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 12、QFD (质量功能展开,产品规划,零部件展开,⼯艺计划,⽣产计划) 13⽥⼝⽅法(TGUCHI) 14品质系统分析( QIS) 15测量系统分析(MSA) 16、6 SIGMA 17脑⼒激荡法(禁⽌任何批评,提出⾃由奔放的创意,尽量提出⾃⼰的想法) P-D-C-A循环-质量-SPC 九⼤步骤 1、发掘问题 2、选定项⽬-质量-SPC , 3、追查原因 4、分析数据 5、提出⽅案 6、选择对象 7、草拟⾏动 8、成果⽐较 9、标准化 ⼋⼤原则 以顾客为中⼼,领导作⽤,全员参与,过程⽅法,管理的系统⽅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法,与供⽅互利的关系 七⼤⼿法/七种浪费 等待、搬运、移动、⽣产过多、库存、不合格品、加⼯的浪费 六SIGMA(零缺点五不放过) 1、原因找不到---不放过 2、责任分不清---不放过 3、纠正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4、纠正措施不验证---不放过 5、有效措施不纳⼊---不放过 五⼤观念 1、满⾜客户的要求、品质没有折扣 2、品质不是检验出来的,⽽是制造、设计习惯出来的' 3、主动的⾃检效果胜过⽆数次的被动检查 4、⼀次就做好的事情不要让不断的修理、返⼯来影响品质 5、差不多、⼤概、好像是品质最⼤的敌⼈ 四⼤作法 1、参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了解本⾝岗位的要领 2、参照规范、标准 3、未做先检查(⾸件检查) 4、做完再确认 三不政策 1、不接受不良品 2、不制造不良品 3、不放过不良品 ⼆个重点 1、⾸件检查要彻底,避免错误再补救 2、制造过程要重视(发现异常) 停线处置排除继续⽣产 ⼀个⽬标:如期如数的产出符合客户及法规要求的产品,不断的朝零缺点靠近。
品管圈管理工具的运用场景
品管圈管理工具(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主要应用于企业或组织内部的质量管理和改进。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运用场景:
1. 生产线质量控制:在制造业中,品管圈管理工具可以帮助员工识别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改进,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2. 服务质量改进:在服务业中,品管圈管理工具可以帮助员工发现服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高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3. 项目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品管圈管理工具可以帮助团队成员识别项目中的潜在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4. 供应链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品管圈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供应商管理,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率。
5. 研发创新:在研发创新过程中,品管圈管理工具可以帮助研发团队发现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6. 人力资源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品管圈管理工具可以帮
助企业提高员工培训效果,提升员工绩效和满意度。
7. 财务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品管圈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优化成本控制,提高财务效益。
8. 营销策略:在营销策略制定过程中,品管圈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市场需求,优化产品定位和推广策略。
品管圈管理工具可以应用于企业或组织的各个方面,帮助员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
医疗质量管理工具的使用为了全面、系统、可持续地提升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疗质量,一般而言,可以考虑从如下方面着手:大力推广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在医院的使用、构建医疗质量监测系统、打造积极的医疗质量文化等。
其中,医疗质量管理工具的使用在改善医疗质量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值得精神专科医院大力学习。
医疗质量管理工具是实现医疗质量管理目标,以及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而采用的措施、方法和手段。
常用的医疗质量管理工具有PDCA循环、品管圈(QCC)、根因分析(RCA)、追踪方法学(TM)、全面质量管理(TQM)等。
一、PDCA循环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博士采纳、宣传、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
PDCA循环是指质量管理的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
计划阶段,包括资料收集、资料分析、目标确定和计划制订几个步骤。
执行阶段,根据计划进行具体运作,实施计划中的内容。
检查阶段,跟踪追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处理阶段,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加以标准化处理;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
P-D-C-A是周而复始的,通过一个循环达成一些目标,未达成的目标或更高的目标,则通过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以此实现螺旋式的上升,如图5-1所示。
PDCA循环可以嵌套使用,在每一个阶段,又可以进行一次循环,从而形成大循环套小循环的结构。
大循环是小循环的母体,小循环是大循环的具体分解,如图5-2 所示。
图5-1 PDCA循环示意图由于PDCA循环的简洁性、易用性,它已经成为众多医疗质量管理工具的理论基础。
例如,品管圈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图5-2 PDCA循环嵌套使用示意图二、品管圈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简称QCC)是指在同一工作场所,由工作性质相同、相近或相关的人员组成的一个圈组,其目的是通过团队力量,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运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各种品管手法,解决工作中所产生的问题,或研究工作中的课题。
品管圈的应用工具及手法品管圈是一种用于改善组织流程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强大工具。
它可以帮助组织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进行品管圈的过程中,有许多常用的应用工具和手法可以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品管圈应用工具及手法的例子:1. 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图表工具,用于显示工作流程和操作顺序。
通过使用流程图,可以清楚地了解工作流程中的每个步骤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品管圈中使用流程图可以帮助识别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并确定改进点。
2. 鱼骨图:鱼骨图也称为因果图或因果关系图,是一种用于分析问题根本原因的工具。
通过将问题放在图表的中心,然后将可能的原因分成不同的类别并连接到问题上,可以帮助识别潜在的根本原因。
鱼骨图可以帮助团队理解问题的多面性,并找到解决方案的方向。
3. 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用于显示数据分布的图表工具。
品管圈中使用的直方图可以帮助团队了解数据的变异性,并找出数据分布中的异常值。
直方图还可以帮助监控质量改进措施的效果。
4. 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过程稳定性和质量变异的工具。
它使用统计方法来分析过程数据,并判断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
控制图可以帮助团队识别和解决过程中的特殊原因变异,并持续监控过程的性能。
5. PDCA循环:PDCA循环是指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的循环。
它是品管圈中的核心方法之一,用于持续改进过程和解决问题。
通过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结果并采取行动,团队可以逐步改善流程并提高产品质量。
6. 5W1H:5W1H是指“什么、为什么、何时、何地、谁(Who)和如何(How)”。
这是一种用于收集问题和解决方案相关信息的基本问询方法。
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团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以上仅是品管圈应用工具及手法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工具和手法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使用。
在实施品管圈的过程中,选择适合问题类型和团队需求的工具和手法是非常重要的。
团队成员应提前学习和熟悉这些工具和手法,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灵活运用,以确保品管圈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
使用品管圈工具提高患者疼痛评估的准确性患者疼痛评估是医疗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是了解患者疼痛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的基础。
然而,由于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医生的主观判断存在差异,疼痛评估的准确性常常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提高患者疼痛评估的准确性,我们可以使用品管圈工具,从多个角度进一步分析评估过程并提出改进措施。
首先,为了确保疼痛评估的准确性,我们可以使用质量控制圈工具中的数据收集工具。
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时,可以使用标准化的问卷或评分表,通过量化的方式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
这样可以减少主观性的干扰,使得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和准确。
其次,品管圈工具中的流程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患者疼痛评估的流程,并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将整个评估流程绘制成流程图,明确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操作顺序。
这有助于发现评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提供改进措施的方向。
另外,品管圈工具中的鱼骨图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导致疼痛评估不准确的根本原因。
医疗机构可以组织质量小组,将患者疼痛评估的问题作为会议的讨论内容,并使用鱼骨图的方式进行分析。
这将有助于明确可能导致评估不准确的因素,如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沟通技巧、评估工具的选择等,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此外,使用品管圈工具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提高患者疼痛评估的准确性。
医疗机构可以收集和分析大量的评估数据,比如疼痛评分与患者后续治疗效果的关联性,评估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
通过科学严谨的数据分析,可以进一步优化评估的指标、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最后,品管圈工具中的PDCA循环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患者疼痛评估的准确性。
医疗机构可以将评估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定期进行评估工作的检查和跟踪。
在每次评估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PDCA循环的方式,对评估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进而制定相应的提升措施。
不断反馈、修正和优化,使得疼痛评估的准确性逐步提高。
总结起来,使用品管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分析患者疼痛评估过程,并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