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室友交往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5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怎样处理好同寝室同学之
间的关系
由于新生入学适应而导致的问题中,人际关系问题对新生来说更为普遍,特别是寝室人际关系。
怎样处理好这类问题,理顺同宿舍同学间的关系呢?
首先,要正视这一问题,多找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及对宿舍人际关系造成的影响。
宿舍矛盾突出地表现在各种各样的零碎小事中:乱扔垃圾、制造噪音、计较小钱、随便吸烟、作息紊乱、言论霸权和亲密过分等等。
若自己有不妥的地方,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性;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以他人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进行。
其次,争取多沟通多交流。
不要因为大家有些误解而避免交流和沟,而应主动与大家沟通,参与大家的讨论与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加强相互的理解和信任。
其三,心胸宽广,对别人多加理解和包容。
新时代的大学生应海纳百川,多吸收别人的优点;对他人的缺点,应多加理解和包容。
所谓“大事聪明,小事糊涂”,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做主要的事情上。
再次,真诚地对待他人。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只有播种真诚,展现真实的自我,才会收获别人的真诚。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并不喜欢一个各方面都十分完美的人,而恰恰是一个各方面都表现优秀而又有一些小小缺点的人最受欢迎。
最后,发自内心地赞美他人。
学会欣赏、赞美他人,赞美的话语会给被赞扬者带来快乐,引起积极的情绪反应。
情绪具有传染性,即也会传染给周围的人给周围所有人带来快乐。
“快乐”,则会消融人际关系的僵局,使寝室关系变得融洽。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宿舍人际关系摘要我国大学生人数众多,家庭及性格背景各不相同,本文从心理弹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宿舍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认为当前宿舍人际关系主要有淡漠型、松散和和谐友好型三种类型。
主要存在小团体现象、世界观差异和人际竞争等问题。
相互尊重,于律己,宽以待人。
首先,大学生在宿舍中应该学会彼此相互尊重、坦诚、互助,消除嫉妒心理,专注学业,善于合作,友好竞争等等。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人青年时代最重要的阶段,大家开始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社会相处,首先便是从宿舍生活开始了最初的学习和认识。
同学们置于轻松愉快的宿舍环境中,可以开阔心胸,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弹性宿舍人际关系AbstractThe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family and personality are not the same,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analysis of the dormitor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exist in a wide range of problem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dormitor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difference, loose and harmonious and friendly. There are small group phenomena, world outlook and interpersonal competition. Mutual respect in the discipline, broad-minded toward others. First of all,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learn to respect each other, honesty, mutual assistance, eliminate jealousy, focus on their studies, good cooperation, friendly competition and so on. Four years of university life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age of youth, we began to learn how to get along with people, how to get along with society, the first is from the dormitory life began the initial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Students in a relaxed and pleasant dormitory environment, you can open the mind,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healthy psychology.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Mental resilienceDormitor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目录前言 (4)1.心理弹性理论概述 (4)2.大学生心理弹性及其特点 (5)3.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 (8)3.1 淡漠型 (8)3.2松散型 (8)3.3和谐友好型 (8)4.大学生心理弹性对于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 (8)5.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障碍及对策分析 (9)5.1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障碍 (9)5.2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对策 (11)5.2.1学生方面 (11)5.2.2学校方面 (12)结语 (12)参考文献 (13)前言现今高校普遍已经实行了学分制,行政班级被课程班所代替,宿舍成为了大学生过集体生活和相互交流的重要场所。
3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摘要: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本案例求助者刘某~在校大学生~因为和同宿舍同学闹矛盾~感觉自己很无助~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影响了其学习和生活~症状持续时间短~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咨询~效果显著。
关键词:案例报告,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一、一般资料刘某,女,20岁,陕西人,在读大学二年级学生。
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关系不和谐,经常吵架,在其小学四年级时父母离异,随父亲生活。
身高162米左右,体态正常,无器质性疾病。
高考和大学入学体检未发现躯体疾病。
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人际交往问题,焦虑、烦躁一个月。
个人陈述:最近一个月感觉根本不想呆在寝室,感觉自己与人相处很失败,现在就连和同学交往都有些害怕了。
感到焦虑,郁闷,苦恼;感觉“大家都挺虚伪的,一回到寝室,就胸口发闷”。
前天有一门考试,遇到一道难题,心里很着急,思绪很乱,就想到了前段时间和寝室同学闹矛盾的问题,心想正在考试,不应该想这些跟考试无关的事情,但就是忍不住要去想,越想越心烦,觉得自己遇事老是不顺。
大一的时候寝室同学关系还可以,也许是因为一开始大家还不太了解,所以都比较客气。
大二开学后大家学习都比较轻松,室友们也不怎么关心学习,只顾玩,找男朋友什么的;最讨厌的就是那个所谓本地的女孩子,老是和我针锋相对。
一个月前的一天晚上熄灯后,我用台灯在看书,她觉得影响了她,就让我早点睡觉,说是明天还要上课呢,我就关了灯。
第二天早上她起来的特别早,我想她肯定是在报复我,我就说让她小声点,她就很冒火地和我吵起来了。
这件事过后我们俩就一直处于冷战状态,我想本来就是她不对,我为什么要搭理她。
还有一件事就是班上的同学竞争入党,本来寝室也有几个室友申请1了,但是后来人数有限,我得到了入党的机会。
一天我回寝室发现她们几个在聊天,听到她们好象说“什么就会讨好老师,拍马屁之类的”,我一听就知道在说我,从那天以后她们几个关系变得更好了,我心里特别不舒服,现在我和室友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已经到了孤立无援的地步。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减少心理疾病的产生,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更好的发展。
首先,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能够对情绪起稳定、补偿作用,防止陷入不安和孤独,替代对亲朋的思念和依赖,尤其对入学新生尤为重要。
第二,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能够对深化知识起启迪作用,促进课下交流,激发思想碰撞以达到相互启迪的效用。
第三,对人格的培养起陶冶作用,人格形成受环境影响的成分较大,同住一寝室的室友的行为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自己的看法和举止。
最后,对成长起导向作用,能够促进大学生身心成熟和社会化进程,学会竞争与合作,团队和互助,帮助大学生完成走向社会的演练,顺利步入社会。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在寝室拥有的人际关系的优劣。
首先,随着年龄增大寝室人际关系趋于稳定,这充分反映了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过程,心理上的逐步成熟助其愉快的与人交往。
其次,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矛盾,将矛盾最小化,达到双赢与和谐,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技巧。
最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大学生寝室是其态度与习惯、独立的人格、目标追求、价值观形成、道德理念等一系列观念形成与塑造的摇篮,也是大学生学会团结友爱、奉献互助的基本平台,健康的心理行为能极大地促进寝室和谐氛围的构建,也有利于促进优良校风和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造成大学生不和谐寝室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根本属性。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不和谐,除了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归根到底是由于其自身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引起的,更甚者导致心理失衡,无法控制。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冲突的心理学归因寝室是高等院校中最小的群体单位, 不仅是大学生生活和休息的场所, 同时也是高校不能忽视的“第二教育课堂”。
大学生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家庭背景, 而多数高校往往会按照入学的学号随机分配宿舍, 因此, 寝室成员在生活习惯、交往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一方面给大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适应的机会, 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争端和冲突。
因此, 研究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冲突现状、成因及行为发生机制, 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寝室人际关系冲突现状调查(一) 调查方法本文采用自编调查问卷《高校寝室室友人际冲突调查问卷》, 在江苏省内的部分高校抽取了250名在读本科生, 从个人基本情况以及寝室人际关系的心态、认知、情感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详见表1) 。
为保证调查的准确性, 样本中的男女性别比例、家庭情况与所在地构成比例、年级比例基本平衡。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29份, 有效率91.6%。
问卷相关数据利用SP SS 软件进行信度分析, Alpha信度和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84和0.77, 这表明调查结果在总体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 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前大学生的寝室人际关系冲突现状。
(二) 调查问卷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显示, 绝大部分参与调查的大学生能认识到寝室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且在整体上是和谐、融洽的。
但是, 寝室人际关系冲突存在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大学生除去平均7小时睡眠时间, 每人每天平均在寝室活动的时间为5~6小时。
在互动交流上, 一年级大学生最频繁, 二年级至三年级开始逐渐减少, 四年级有所回升。
女生在与寝室成员交流互动层面优于男生, 女生更愿意和舍友倾诉。
寝室人际关系冲突频率不存在性别差异, 但男生寝室比女生寝室的冲突更为激烈。
家庭经济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 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不正确认知。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课程论文论文题目:①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②叙事疗法帮助自己走出错位了的友情爱情所在院系教育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应用心理10级姓名何秀萍学号 201013409145成绩任课教师朱茂玲老师提交日期 2013年7月8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求助者是一名大二女生,因宿舍人际关系冲突导致情绪焦虑,睡眠不好,学习效率下降。
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在处理宿舍人际关系过程中存在的绝对化要求、糟糕至极等不合理信念以及自我中心的不良倾向。
经过 6 次咨询,循序渐进地矫正其不良认知,消除了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求助者的情绪基本好转,宿舍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咨询效果明显。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人际交往冲突合理情绪疗法1、一般资料林某,女,20岁,山东人,大学二年级学生。
因最近与舍友闹矛盾,感觉在宿舍受排挤,导致情绪烦躁,晚上睡眠不好,身体疲惫,学习效率下降,自己觉得很焦虑,情况持续已三周,不知如何处理,主动前来咨询。
求助者自幼成长在农村,身材偏瘦,肤色较黑,但体质较好,很少生病,性格偏内向。
父母初中学历,父亲经商,母亲务农兼理家,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另有一弟弟读高中。
父亲脾气暴躁,母亲善良,小时候父母常吵架,家庭关系不好。
自小父母对自己学习要求严格,期望很高,自己学习刻苦,成绩名列前茅。
从高中开始住校,集体住宿生活不太习惯,寝室狭小的空间让自己感觉不舒服,与同学关系一般。
上大学后,内向性格有所好转,跟几个非广西省的同学玩得较好,但仍不太热衷参加集体活动,时常感到自己压力大,每天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觉得跟本地同学难以沟通,目前没有男朋友。
2、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诉:近一个月由于宿舍人际关系困扰导致情绪低落、焦虑。
个人陈述:最近根本不想呆在寝室,感觉宿舍同学有意在跟自己作对,要排挤我。
感觉“她们都挺虚伪的,一回到这个寝室,就胸口发闷”,感到最近睡觉不好,有时看不下书,心里很着急。
大学生室友关系与心理健康Abstract For a freshman just entered the campus of the University, whether in study,life, communication or in the dormitory environment, for them, the university life is a new beginning, entering the University means that college students have entered a small society, in this environment which can accommodate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learn will get along with people is very important. Of course, want to do a good job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 first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ommates. Whether to live in harmony between roommates, dormitory environment is clean and comfortabl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the members of the dormitory will have a key impact. This article mainly in the direction of mental health, the reasons for the disharmon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ouse and the cause of the analysis,and get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and recommendations.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发展,许多高校已经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如何搞好舍友关系作为了教育目标工作重点。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心理咨询摘要:国内高校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中,由于寝室关系紧张而引起人际敏感,在临床咨询上占有很大的比重。
本文论述了处理好寝室关系的重要性,从临床的角度分析归纳了造成寝室关系紧张的各种不同原因。
最后,针对寝室关系紧张的不同程度,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咨询参考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心理咨询一、寝室关系问题是大学生常见的人际关系问题大学生寝室室友之间的人际关系(以下简称寝室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关系,每一个大学生都会最早在寝室里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在共同生活的寝室里寻找心理认同与安慰,克服离家的陌生与恐惧感。
但是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很多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也集中在寝室关系上表现出来。
良性的寝室关系会促使同寝室成员共同发展,保证整个大学生活与学习正常进行,甚至将来走向社会,也会对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恶性的寝室关系则会使寝室成员之间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会影响整个大学的学习与生活质量,处理不好甚至会酿成一些恶性事件。
二、造成寝室关系紧张的原因生活空间狭小是寝室关系紧张的一个客观原因。
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是集体住宿,一个寝室居住4至8个人。
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里,居住着多个个体,每个个体的相对活动空间很小。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临近个体之间一旦超越了一定界限,互相侵扰就会增加,摩擦就会加强。
纯粹的寝室关系紧张通常是从一些日常小事开始。
比如,张三不打开水,时常喝李四的开水,从而引起李四的不满,长期如此,便有积怨。
除此之外,寝室关系紧张还是有来自寝室成员的其他方面的原因,集中起来说有三点。
(一)缺乏交流是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大学生,在上大学前,没有集体住宿的经历,生活圈子相当封闭,学习之外,什么事也不做,或是由父母包办。
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缺乏技巧,不顾对方的情感体验,我行我素,易于引起寝室其他人的不满。
(二)经济背景也妨碍寝室关系正常发展我国各地区、各城乡经济与文化发展都不平衡,这造成不同寝室成员的经济能力与道德修养程度也不同,生活习惯也有差异,这势必也会引起许多不良心理反应。
种情感交流技巧建立和谐的室友关系室友关系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品质来说,十分重要。
而要建立和谐的室友关系,则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情感交流的技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有效的情感交流技巧,帮助建立和谐的室友关系。
1. 倾听与理解在和室友交流时,我们应该首先学会倾听。
当室友与我们分享他们的困扰、烦恼或者快乐时,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关注,认真倾听他们的话语。
同时,我们需要表达出对他们的理解,以确保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关心。
通过这种倾听和理解的方式,我们能够让室友感受到情感上的支持,从而促进更加和谐的室友关系。
2. 信任和坦诚建立室友关系的核心是信任和坦诚。
当我们与室友进行交流时,需要以诚信为基础,确保我们相互之间的沟通是真诚、坦率的。
即使是遇到一些困难或者矛盾,我们也要勇于面对,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样的交流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解决问题,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更深层次的信任。
3. 尊重个人空间和隐私在和室友一起生活时,我们需要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和隐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特点,我们应该给予对方足够的私人空间和自由。
当室友与我们分享他们的困扰或者秘密时,我们要保守对方的隐私,不将其泄露给他人。
对于室友的私人空间和隐私的尊重,是建立和谐室友关系的重要前提。
4. 以积极和善意的态度交流在和室友进行交流时,我们应该始终保持积极和善意的态度。
不论是在解决问题、表达意见还是处理矛盾时,我们都要以积极、友好的方式进行交流。
积极和善意的态度能够缓解紧张气氛,促进更加融洽的室友关系。
此外,我们还要学会善于给予室友正面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被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强彼此之间的感情。
5. 分享共同的兴趣和活动除了日常的交流,分享一些共同的兴趣和活动也是建立和谐室友关系的重要途径。
通过一起参加运动、追剧、讨论学习等活动,我们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加深共同话题,促进室友关系的深入发展。
此外,共同参与活动也能有效提升室友之间的团结性和凝聚力,创造更加和谐的室友氛围。
宿舍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一、概述宿舍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其内部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宿舍人际关系是指同一宿舍内成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关系。
这些关系包括室友间的友谊、竞争、合作以及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挑战。
宿舍作为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其内部的人际关系质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能够为学生提供支持、帮助和安慰,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宿舍人际关系的紧张或冲突则可能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他们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1. 宿舍人际关系的定义与特点宿舍人际关系是指居住在同一宿舍空间内的个体之间在日常生活、学习、情感交流等方面所形成的一种相互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涉及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还包括个体与宿舍环境、宿舍规章制度之间的相互影响。
宿舍作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宿舍人际关系具有亲密性。
由于宿舍成员通常共同居住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彼此之间的交往十分频繁,因此容易形成较为亲密的关系。
这种亲密性使得宿舍成员在彼此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也较为紧密。
宿舍人际关系具有多样性。
宿舍成员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域、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等,这使得宿舍人际关系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不同的成员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宿舍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宿舍人际关系还具有动态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个体成长的变化,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新成员的加入、老成员的离开、成员之间的冲突与和解等都会影响到宿舍人际关系的稳定性和发展。
宿舍人际关系具有亲密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宿舍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于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促进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学概论经济学实验班高伟婷1012029851心理学与室友交往在大学,大部分学生都住校,这种情况下,与室友的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人际交往中的一方面,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
[1]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
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2]而与自己朝夕相处四年的室友之间的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室友关系最难处,大学里对人改变最大、影响最深的,也是朝夕相处的室友。
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每个成员的学习、生活乃至健康。
不健康的宿舍人际关系,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也最大。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室友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
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室友关系的。
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
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室友关系的发展。
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而且,谁都渴望寝室有家的和谐融洽,让学习之后劳累的自己有个可以休息的归宿。
谁都希望与室友亲亲密密,情如一家,多少冲淡一些思家的煎熬。
然而事情偏偏有时不如愿,今天可能两个人在争吵,明天又有谁在赌气,全寝室里也会空气紧张。
[3]与室友难以相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回寝室便没有“归宿感”,甚至成了不敢回、不愿回、不想回的令人痛苦的地方;二是与寝室中的某个人合不来,产生“疑邻人偷斧”的心理,越不喜欢谁,看他每个动作,听他每句话心理都觉得不舒服。
久居同一屋檐下,有这种感觉也是很难受的。
而一旦寝室室友之间产生了矛盾,各种表现也都让寝室的其他人无可奈何。
心理学概论经济学实验班高伟婷1012029851心理学与室友交往在大学,大部分学生都住校,这种情况下,与室友的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人际交往中的一方面,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
[1]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
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2]而与自己朝夕相处四年的室友之间的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室友关系最难处,大学里对人改变最大、影响最深的,也是朝夕相处的室友。
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每个成员的学习、生活乃至健康。
不健康的宿舍人际关系,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也最大。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室友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
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室友关系的。
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
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室友关系的发展。
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而且,谁都渴望寝室有家的和谐融洽,让学习之后劳累的自己有个可以休息的归宿。
谁都希望与室友亲亲密密,情如一家,多少冲淡一些思家的煎熬。
然而事情偏偏有时不如愿,今天可能两个人在争吵,明天又有谁在赌气,全寝室里也会空气紧张。
[3]与室友难以相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回寝室便没有“归宿感”,甚至成了不敢回、不愿回、不想回的令人痛苦的地方;二是与寝室中的某个人合不来,产生“疑邻人偷斧”的心理,越不喜欢谁,看他每个动作,听他每句话心理都觉得不舒服。
久居同一屋檐下,有这种感觉也是很难受的。
而一旦寝室室友之间产生了矛盾,各种表现也都让寝室的其他人无可奈何。
表现主要有:⒈寝室成员很难聚齐每天上完课,寝室中的人都不想回寝室,每个人都随便找个地方,在教室的说是上自习,其实也就是找个地方打发时间;去网吧一类的娱乐场所的则是排遣寂寞,与虚幻世界的人交流;找原来的朋友的则是想从朋友那找点安慰。
⒉寝室中缺乏交流每天寝室中只有晚上该睡觉的时候人才能聚齐,而且进门时是自己拿钥匙开门,不会去敲门,让室友开觉得是一种麻烦。
到寝室之后也都是谁忙谁的,有什么需要借的也都是去旁边寝室借,忙完了就去睡觉。
就这样,寝室中唯一的可以交流的机会也在沉默中流失。
⒊室友“特立独行”每天上课大家谁走谁的,不会一块去上课,即使在一个教室上相同的课。
到教室也是四个人坐立四个角。
看着其他寝室的人都是亲亲的坐在一块,分享各种东西,上课打个瞌睡,让寝室姐妹兄弟盯着哨,各种幸福的举动让这寝室的人看着只想流泪。
其实谁又不想有这种幸福呢?只是种种纠结让成了这种状况。
而且吃饭的,逛街,什么的更不可能一块。
既然知道寝室室友之间之间有问题,为了大家能像亲人一样,那就应该找出原因:经常或持续地与室友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问题产生争执;对室友表现口头和/或非口头上的敌意;解决与室友冲突的努力一直不成功;当接触到不喜欢的室友时,感到焦虑和愤怒;由于个性不同与室友发生冲突;由于价值观取向和兴趣不同与室友发生冲突;由于室友之间的冲突,出现应激、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几乎把冲突的责任都推诿给室友;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缺乏建立和维护广泛社会网络的技能。
[4]再分一下类型,应该包括:1、自我中心型。
在与室友在一起时,“我”字优先,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别人。
在与他人相处时,不顾场合,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就高谈阔论,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不高兴时,就郁郁寡欢,谁都不理,或是乱发脾气,根本不尊重他人,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
2、自我封闭型。
这种类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总喜欢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需要掩盖起来,往往持一种孤傲处世的态度,只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在心理上人为地建立屏障,故意把自我封闭起来;另一种情况是虽然愿意与他人交往,但由于性格原因却无法让别人了解自己。
这样的人一般性格内向孤僻,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
[5]3、猜疑妒忌型。
猜疑心理在相处过程中,猜疑是人际关系和谐的蛀虫。
另外,心理学认为,任何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嫉妒心,这是常事,一定的嫉妒心,可以激发人奋发向上的积极性。
而一旦这种嫉妒心限度就会走向反面,影响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关系。
嫉妒心,嫉的是贤,妒的是能,这就是所谓的“嫉贤妒能”。
如若自己不能够很好的调节心态,发展到极端就会产生同归于尽的心理,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别想得得到。
自己不成功,他人也休想成功。
4、相处复杂困惑迷茫这是很多大学生的心灵写照,熟悉了周围的环境,认识了周围的同学,才发现校园的生活并不想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人的想法也不再像高中那样单纯了,调查显示,宿舍关系占45%,[6]人与人相处的好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天都在为人际关系发愁,你说能不郁闷吗?5、面子问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面子更是大学生的一大怪癖,大学生的许多人际冲突,都是发生在没有什么原则问题的小事情上,往往是一次无意的碰撞、不经意的言语伤害、或区区小利等等,本来只要打个招呼、说声道歉,也就没事了,但双方都"赌气",不打招呼,不道歉,而是出言不逊,结果争吵起来。
更有甚者,一个不让,一个拔拳相向,头破血流,事后懊悔不迭。
双方都在用不适当的方法维护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仿佛谁先道歉就伤了面子,于是层层升级,以悲剧而告终。
[7]其实大家都没有什么根本的利益冲突,发生矛盾也全是源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是大家有些不一致的习惯。
其实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原因,沟通不足。
既然原因找到了,大家就应该同心协力,解决问题,尽量改变这种状况,所以我们应该要学会大度、宽容。
对于室友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妨开诚布公地跟他谈谈,因为有的时候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妨碍了别人,有人给他提出来后可能就会注意了。
要正确看待每个人的长处和不足。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如果你发现室友出门后彬彬有礼而在寝室里甚至有点粗鲁,可能正说明他真的把寝室当做可以随便表现自己、无须设防的家了。
不能因为谁有某种缺点就讨厌他,如果这个缺点不是品质上的,不是道德问题的话。
大家能够走到一起,本身就是一种缘份大家在一起要真诚相对!你对他们有什么意见最好和他好好谈谈,彼此交流一下这样不仅能化解你们之间的误会而且增加你们之间的友谊.千万不要把"火气"憋在自己心里,时间长了会积怨更深的。
[8]从学校方面来说,由于老师平时工作加大,学生面临就业的压力也大,老师对学生顾及不了那么多,特别是关心不够,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学生自控能力差,老师处理的方式比较简单等,这些都是管理和教育上的漏洞。
像马加爵这样,他性格内向和孤僻,往往养成与众不同的习性,在生活当中有很多东西不能释放出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主要是性格被扭曲,找不到合适的释放方式,微小的东西可以控制,但积淀多了就承受不了。
[9]要处理好寝室里的人际关系除了宽以待人外,还要学会悦纳别人。
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彼此不相了解的两个人有可能由于距离产生的“美”而相互欣赏,但近距离地接触后,可能就会发现彼此的很多缺点,所以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悦纳别人,既能欣赏他的优点也能容忍他的缺点。
同寝室的人应该要学着去寻找彼此共同点,有共同点的人总是显得很投缘,哪怕是一点点共同的话题,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思想,都可能成为友谊的使者,在室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善于表现自己,找到和别人的共同点,找到和谐相处的纽带;正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坚持自己的个性,但尽量不要给别人带来不良影响;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因观点分歧而闭口不言,也不因观点新锐就夸夸其谈;有心理问题,想方设法找同学、老师和亲友及时排解,长期压抑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障碍。
[10]希望每个寝室都能加强沟通,每个人都大度一点,这样每个寝室的人就都多了几个家人,大家也都会很幸福!参考文献:[1]soso 心理咨询[2]《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改善对策》—―心理学论文[3]《与室友难处怎么办》心理咨询师培训论坛[4]《大学生心理咨询指导计划》美·Camille Helkowski Chris E.stout Arthur E. jongsma,jr著[5]《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贾玉霞咸阳师范学院学报[6]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publicfiles/[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王巧云熊健圩著[8]《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分析》苏连升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3月[9]《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消除对策》汪汉荣龙健飞王绪朗[10]《怎么与室友相处的更好》开复学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