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2012年投入产出表
- 格式:xls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26
山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11.7元,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211.5元,增长7.5%。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56.6元,增长13.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566.2元,增长21.4%。
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544.9元,增长13.2%;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1975.2元,增长9.9%。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31.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3.4%。
太原市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87元,比上年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970元,增长6.6%。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3%。
农民人均纯收入10079元,增长13.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550元,增长10.9%。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9%。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4∶1,比上年缩小0.03个百分点。
山西省太原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稳中求进”总基调,抓投资、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对标一流、攻坚克难,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一流省会城市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02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035.57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1239.84亿元,增长11.3%。
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8.44亿元,增长7.6%;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增加值430.13亿元,增长14.8%;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41.22亿元,增长14.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440元,比上年增长9.8%,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8624美元。
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为1.6%、44.8%、53.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4.4和6.0个百分点。
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
财政:全市财政总收入45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其中:市级财政完成246.16亿元,增长18.2%;县(区)级财政完成208.33亿元,增长12.7%。
全市一般预算收入215.67亿元,增长23.4%。
其中:税收收入172.38亿元,增长21.7%,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共计完成税收112.20亿元。
全年一般预算支出27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7.3%,教育支出增长22.9%,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3.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7.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4.0%,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1.9%,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06.5%,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65.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下降5.4%。
山西省太原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稳中求进”总基调,抓投资、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对标一流、攻坚克难,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一流省会城市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02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035.57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1239.84亿元,增长11.3%。
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8.44亿元,增长7.6%;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增加值430.13亿元,增长14.8%;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41.22亿元,增长14.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440元,比上年增长9.8%,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8624美元。
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为1.6%、44.8%、53.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4.4和6.0个百分点。
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
财政:全市财政总收入45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其中:市级财政完成246.16亿元,增长18.2%;县(区)级财政完成208.33亿元,增长12.7%。
全市一般预算收入215.67亿元,增长23.4%。
其中:税收收入172.38亿元,增长21.7%,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共计完成税收112.20亿元。
全年一般预算支出27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7.3%,教育支出增长22.9%,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3.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7.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4.0%,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1.9%,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06.5%,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65.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下降5.4%。
2012年山西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12年,山西省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经费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R&D经费情况2012年,全省共投入R&D经费1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1.09%,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
分活动类型看,全省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为4.2亿元,比上年增长54.3%;应用研究经费17.1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试验发展经费111亿元,增长18.7%。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3.2%、12.9%和83.9%。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R&D经费1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9.1%;政府属研究机构11.6亿元,比上年有所回落;高等学校8.9亿元,增长24.1%。
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R&D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84.1%、8.8%和6.7%。
分产业部门看,十个行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超过1%。
分别为仪器仪表制造业(4.6%)、金属制品业(2.7%)、橡胶和塑料制品业(2.3%)、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2.1%)、医药制造业(1. 9%)、专用设备制造业(1.7%)、汽车制造业(1.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3%)、通用设备制造业(1.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0%)。
分市看,R&D经费超过10亿元的为太原、长治、晋城和大同4个市,共投入108.1亿元,占全省经费投入总量的81.7%。
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为太原和长治2个市。
从中部六省看,山西省R&D经费投入排第5位,R&D经费投入强度排第4位,排位与上年均相同。
湖北、河南、湖南、安徽、江西的R&D经费分别为384.5亿元、310.8亿元、287.7亿元、281.8亿元和113.7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1.73%、1.05%、1.3%、1.64%和0.88%。
山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2013年3月1日2012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山西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121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7.9亿元,增长6.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9.1亿元,增长10.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8%;第三产业增加值4405.9亿元,增长9.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628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5327美元。
全年全省财政总收入2650.4亿元,增长17.2%。
一般预算收入1516.4亿元,增长25.0%。
税收收入1045.2亿元,增长19.8%,其中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926.0亿元,增长19.4%。
一般预算支出2761.5亿元,增长16.6%。
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8.2%,教育支出增长3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2.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2.3%,节能环保支出增长7.7%。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2%。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5.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5.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9%。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4%。
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1.1万人。
转移农村劳动力43.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8%。
国务院正式批复《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12年1-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情况2012年1-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48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3%),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比2011年回落3.4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53%。
分产业看,1-12月份,第一产业投资9004亿元,同比增长32.2%,增速比1-11月份加快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58672亿元,增长20.2%,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97159亿元,增长20.6%,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154636亿元,增长20%,增速比1-11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13129亿元,增长11.8%,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24971亿元,增长22%,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6536亿元,增长12.8%,增速回落3.4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1-12月份,东部地区投资169939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03713亿元,增长25.8%,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86150亿元,增长24.2%,增速与1-11月份持平。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1-12月份,内资企业投资342148亿元,同比增长21.2%,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10185亿元,增长8%,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外商投资10630亿元,增长14.5%,增速加快2.7个百分点。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1-12月份,中央项目投资21663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343172亿元,增长21.7%,增速与1-11月份持平。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1-12月份,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742379亿元,同比增长18.1%,增速比1-11月份加快1.8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09083亿元,同比增长28.6%,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2012年朔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朔州市统计局2013年3月15日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右玉精神,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砥砺奋进、扎实苦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0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9亿元,比上年增长5.5%,占生产总值比重5.0%;第二产业增加值596.1亿元,增长12.6%,比重59.2%;第三产业增加值360.1亿元,增长9.5%,比重35.8%。
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3.6亿元,增长17.0%;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1.2亿元,增长15.6%;房地产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10.0%。
图1 2008-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幅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205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9221美元。
价格: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0%。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5%。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0.8%,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7%,生活资料价格上涨3.0%。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9%。
表1 2008-2012年全市主要价格指数上年=100二、农业种植面积: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33.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5% 。
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6.8万公顷,减少0.5%;油料种植面积2.9万公顷,增长0.1%。
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4.5万公顷,增长0.8%。
粮食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107万吨,比上年增长10.2%。
其中,玉米87.0万吨,增长11.5%。
表2 2012年全市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畜禽产量:据畜情监测结果显示,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5.8万吨,增长16%。
其中,猪肉产量2.3万吨,增长35.3%;羊肉产量2.5万吨,增长19%。
2012年各省煤炭产量排行第一名:内蒙古106194.31万吨第二名:山西省91393.36万吨第三名:陕西省42749.71万吨第四名:贵州省18107.05万吨第五名:河南省14724.01万吨第六名:安徽省14713.76万吨第七名:山东省14500.73万吨第八名:新疆13918.65万吨第九名:云南省10384.72万吨第十名:河北省9206.79万吨2012 年原煤产量前100 名产煤地(市)名单名次地(市)原煤产量(万吨)1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63937.902 陕西省榆林市31808.863 山西省朔州市21080.084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14631.635 山西省吕梁市11817.856 山西省长治市11662.147 山西省大同市10563.098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9312.379 山西省晋城市8441.1310 山东省济宁市8072.3911 山西省晋中市8021.4112 安徽省淮南市6822.9513 贵州省六盘水市6687.5014 内蒙古通辽市6427.1215 山西省阳泉市6093.7516 贵州省毕节市6046.1817 宁夏银川市5677.5818 山西省忻州市5357.4519 新疆昌吉州5000.9620 山西省临汾市4757.3421 云南省曲靖市4518.4122 河南省平顶山市4042.2523 内蒙古乌海市3855.4824 陕西省延安市3551.6325 山西省太原市3496.5826 内蒙古赤峰市3417.1527 陕西省咸阳市3374.0928 安徽省淮北市3242.1529 河北省唐山市2784.4530 河南省郑州市2747.6931 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2714.9232 黑龙江省鸡西市2537.2833 新疆哈密地区2420.9034 河北省邯郸市2397.2235 湖南省郴州市2383.4436 安徽省阜阳市2293.5637 甘肃省平凉市2234.7738 内蒙古包头市2174.3939 宁夏石嘴山市2112.7440 江苏省徐州市2094.9341 河南省商丘市2037.8642 湖南省娄底市2029.9443 河北省张家口市1985.0044 云南省昭通市1975.6945 陕西省渭南市1961.2846 青海省海西自治州1849.5047 山东省枣庄市1775.0848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1767.9049 黑龙江省鹤岗市1739.8950 山东省泰安市1733.5351 新疆阿克苏地区1656.6452 安徽省宿州市1602.9753 陕西省铜川市1600.7154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1554.7255 内蒙古阿拉善盟1547.4056 湖南省株洲市1343.4057 新疆乌鲁木齐市1340.5258 辽宁省阜新市1317.6359 甘肃省白银市1296.0660 辽宁省铁岭市1293.7861 云南省红河州1284.0962 河南省三门峡市1269.0063 新疆吐鲁番地区1264.3864 吉林省延边州1223.9465 山东省菏泽市1204.0066 湖南省衡阳市1199.7867 河北省邢台市1193.3868 四川省宜宾市1161.5769 河南省许昌市1159.0070 吉林省白山市1063.1671 辽宁省沈阳市1049.6072 贵州省安顺市1032.2373 贵州省遵义市989.5774 四川省攀枝花市960.7675 福建省龙岩市939.9376 河南省新乡市909.6477 四川省广安市864.2778 河南省鹤壁市827.3879 河南省洛阳市826.8680 江西省宜春市817.1181 河北省承德市788.0082 云南省丽江市756.8683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747.7284 安徽省亳州市739.5885 甘肃省兰州市725.7486 四川省达州市715.7087 福建省三明市689.8488 四川省泸州市683.8289 重庆市綦江区666.5790 江西省萍乡市660.6791 四川省乐山市655.3892 辽宁省抚顺市630.6893 湖南省长沙市627.0794 云南省昆明市612.2795 吉林省长春市596.0196 湖南省邵阳市590.5897 新疆塔城地区581.4998 山东省烟台市576.2599 四川省广元市575.61100 河南省焦作市570.912012 年原煤产量前100 名产煤县(市)名单名次县(市)原煤产量(万吨)1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28050.482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22098.973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17201.154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13172.505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9810.156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9202.977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6151.308 宁夏银川市灵武市5677.589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5269.0710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5069.7611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4943.5012 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4298.4613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4230.5814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4028.3615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3994.4716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3898.8217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3648.2518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3339.7919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3305.4020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3192.6221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2964.0022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2949.3223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2874.4424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2724.8225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2469.9526 陕西省咸阳市彬县2415.3327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2305.9828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2284.6429 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2259.6130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156.1531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106.1032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2104.9533 山西省长治市郊区2076.7834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2059.6935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2040.7136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2037.8637 河南省平顶山新华区2018.6738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2009.7539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1979.2040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1976.6541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1973.6742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1952.9243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1923.1944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1921.7745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1912.8946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1854.0347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1842.9248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1805.5749 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1793.8950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1773.9051 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1737.9052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1722.7053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1658.0254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1643.6255 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1578.3856 青海省海西自治州天峻县1566.3057 新疆昌吉州奇台县1561.4458 安徽省宿州市墉桥区1557.3359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1485.4660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1456.9361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1407.1062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1405.7563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1402.5364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1369.8665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1353.4866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1345.6867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1307.2268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1302.3269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1282.5070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1266.0371 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1254.9072 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1250.0373 河南省平顶山卫东区1245.0074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1219.7875 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1173.9276 新疆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1168.5077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1160.9078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1146.0579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1141.6080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1136.4181 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1124.0082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1120.2083 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1101.0684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1061.6585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1055.2686 新疆哈密地区哈密市1055.0687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1042.5788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1017.0989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995.5390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994.7291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978.1192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975.6793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970.3094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920.1895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909.6496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907.6397 新疆哈密地区伊吾县885.5198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874.3299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865.55100 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兴仁县861.24说明:四川省和湖南省未报送产煤县(市)相关数据。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12年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国家计划【发文字号】晋政发[2012]16号【发布部门】山西省政府【发布日期】2012.05.04【实施日期】2012.05.0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12年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晋政发〔2012〕1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各大型企业:2012年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省发展改革委将根据工作进度分别下达,请各地、各有关部门按此部署工作。
2012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结合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综合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条件,结合2011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和全省“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确定2012年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预期性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约束性指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2%、1.3%、1%,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烟尘、工业粉尘排放量均下降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5%。
为顺利实现上述目标,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创造性地做好以下工作:一、抓住关键环节,加快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一是积极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委对接、沟通,争取《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早日获批。
去年省属企业、央企在山西投资情况公布点击数: 125次发布时间: 2012-2-10 【双击滚屏】【大中小】【关闭】2月9日,从省政府新闻中心了解到,省重点办向社会最新公布了2011年1月~12月省属企业投资项目投资完成额、完成率和中央企业在晋投资项目投资完成额、完成率情况。
据介绍,2011年1月~12月,省属大型企业投资项目投资完成额前三名分别为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80.49亿元)、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4.28亿元)、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1.55亿元);四到十名依次为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后三名为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总公司、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
2011年1月~12月,省属大型企业投资项目计划投资完成率前三名分别为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153.8%)、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148.6%)、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35.3%);四到十名依次为山西省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后三名为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总公司、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1月~12月,中央企业在晋投资项目完成投资额前三名分别为太原铁路局(211.73亿元)、大西客专公司(208.90亿元)、晋豫鲁铁路通道公司(151.00亿元);四到十名依次为山西省电力公司、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北车集团公司;后三名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2012年长治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长治市统计局2013年3月11日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两宜”城市建设,锐意进取,克难奋进,全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主要指标稳步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3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5亿元,增长5.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第二产业增加值894.9亿元,增长11.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4%;第三产业增加值380.2亿元,增长9.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6%。
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45.7亿元,增长16.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0.6亿元,增长7.7%;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5.7亿元,增长13.9%。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523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6261美元。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302.1亿元,增长18.2%。
一般预算收入133.5亿元,增长27.9%。
税收收入75.7亿元,增长11.9%,其中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66.3亿元,增长11.4%。
一般预算支出201.8亿元,增长14.7%。
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4.0%,教育支出增长35.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9.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8.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2.6%,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3.5%,节能环保支出下降30.1%。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9%。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7.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4%。
表1 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幅单位:%指标涨幅居民消费价格 2.4食品 3.9烟酒及用品 1.2衣着 4.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1交通和通信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2.7居住 1.3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
2012年全省外贸运行分析(2013年1月16日)2012年,我厅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研究对策,多方采取措施,扭转了年初下滑局面,进出口完成额创历史最好水平,圆满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目标责任考核指标。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2012年外贸运行情况及特点12月全省进出口情况:全省进出口完成19.79亿美元,同比增长29.41%,环比增长34.66%。
其中出口11.94亿美元,同比增长106.92%,环比增长44.18%。
进口6.75亿美元,同比下降17.52%,环比增长22.38%。
2012年全省进出口情况:进出口总值为150.4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47.42亿美元增长2%。
其中出口70.1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4.24亿美元增长29.4%,进口80.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93.18亿美元下降13.9%。
2012年全国外贸情况: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同比增长6.2%。
其中出口20489.3亿美元,同比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同比增长4.3%。
2012年外贸运行的主要特点:(一)史上首次突破150亿大关,贸易逆差大幅收窄进出口情况:2012年,全省进出口完成150.43亿美元,同比增长2%,虽然较全国平均增幅低4.2个百分点,但达到了我省历史最好水平,并扭转了全年年初以来进出口持续下滑的态势,成功“浮上水面”。
出口情况:2012年,全省出口完成70.16亿美元,同比增长29.4%,较前11个月增幅扩大9.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幅高21.5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46.64%。
进口情况:2012年,全省进口完成80.27亿美元,同比下降13.9%,较前11个月将幅扩大0.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幅低18.2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53.36%。
2012年,我省贸易逆差10.1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收窄74.04%,进口、出口比由去年的0.58大幅提高至0.87,进出口更加平衡。
2012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二○一二年一月十一日在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山西省省长王君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主题、围绕主线,着力推动转型跨越,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立足扩大内需,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2009年完成5034亿元、2010年完成6353亿元的基础上,去年又完成7300亿元、增长28%(按老口径统计为8000亿元)。
其中,铁路建设完成投资580亿元,排全国第1位;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582亿元,排全国第3位;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投资415亿元,开工率位居全国前列。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其中,非煤产业投资增长40%,新兴产业投资增长57%,非国有投资增长50%。
这不仅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的增长,而且为今后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
持续扩大消费,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和“农机下乡”等政策措施,新建和改造农村便民店6200个,建成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40多个,推进“农超对接”,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治理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专项行动,有效地促进了消费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50亿元,增长17%。
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稳定拓展外需,全省进出口总额完成147亿美元,超历史最好水平。
与此同时,继续实行减免相关费用、协调银行贷款、给予财政借款、保障电煤供应等帮扶措施,促进了各类企业健康发展,煤销、太钢、焦煤、潞安、阳煤、晋煤、同煤等7户企业销售收入均超过千亿元,省属国有大企业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山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评读:转型跨越势正劲癸巳年春,《山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山西统计公报》)如期发布。
透过一笔笔数据和一张张图表,可以看到,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克服了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环境影响,在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
一、经济在连续两年高位运行基础上保持较快发展,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明显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有力地巩固了全省经济平稳增长态势。
《山西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121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这一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是继2010、2011年连续13.9%、13.0%的高增长之后取得的,显示出山西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动能。
经济的较快发展带动人均GDP实现新的跨越。
《山西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628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5327美元。
这是继2009年突破3000美元、2011年突破4000美元后,再次跨上新的台阶。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2012年,山西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速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山西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粮食总产量为127.4亿公斤,比上年增加8.1亿公斤,增长6.8%。
这是继2010年达到108.5亿公斤、2011年达到119.3亿公斤后,粮食产量连续三年突破历史纪录。
单产同样创出新高,亩产258公斤,比上年增加16公斤,增长6.6%。
蔬菜、水果、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也全面增产。
工业化理念、产业化运作、“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战略让山西农业特色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