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形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2
《世界的地形》优教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2.了解世界陆地两火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在地图,上找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位置。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陆地地形1.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_____________。
2.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种基本类型。
3.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
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________;而高原海拔较________,边缘比较________;世界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平原,世界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高原。
4.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表________。
不同的是,山地较高,坡度较________,沟谷较________;丘陵较______,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______米。
5.盆地四周多被________环绕,中部相对________。
有些盆地内部分布着起伏的丘陵。
6.陆地上高峻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带。
一是________山脉带,如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________山系。
二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大体呈________方向延伸,主要有________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等。
世界最长的山脉是________山脉,世界最高的山脉是________山脉。
二、海底地形海底地形是起伏不平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海沟等地形。
世界最深的海沟是________海沟。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拓展阅读】世界地形之最世界陆地的最高点: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且山峰最多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海拔7000米以上包括海拔7000米的山峰有50多座)最长的陆上山脉:安第斯山脉(长7500千米)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1.5万千米)最长的裂谷带:东非裂谷带(非洲东部 6400千米)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巴西)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中国)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巴西)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总面积约7万千米²)最寒冷的平原:西伯利亚平原(平均气温-45℃,最低达-71℃)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地球上体积最大的山及火山:冒纳罗亚火山(夏威夷岛,海拔4 169米,火山体积达75000千米³)地球上最高的火山及死火山:阿空加瓜山(海拔6960米,是西、南半球最高峰)地球上最高的活火山: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山(海拔6893米)最大的火山口:阿苏山(周长100多千米,日本)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埃特纳火山(已达210次,意大利)地势最高的岛屿:新几内亚岛地球上最大和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峡谷长达496.3千米,平均深度5000米)最长的海底山脉:中洋脊(长80000千米)最浅的海:亚速海(平均8米)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最大的独立岩石:澳大利亚艾尔斯巨石(周长约为9.4千米)。
世界的地形(一)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地形、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
2、掌握五种地形的形态特征及区别。
3、说出世界陆地两大著名的高山带及组成,并能在图上找到。
4、了解海底地形的组成及分布。
[学习过程]一、自主演练,各个击破1、多种多样的陆地地形(1)定义:地形:总称地形。
类型:、、、、五种基本地形。
(2)高度的表示的方法:和。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的距离。
如右图中,甲处的海拔为米,乙处的海拔为米。
海拔也叫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
的。
甲、乙两处的相对高度为:。
地面的高低一般用来表示,地面的起伏大小一般用来表示。
根据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可以判别各种各样的地形类型。
2、读P27-P28课本及五幅地形图,分别说出五种地形的海拔高低和地表起伏各有什么特点,完成下面的表格:3、世界主要山脉、山系(1)明确定义:山脉:呈带状分布,沿着一定方向延伸的山叫山脉。
山系:由若干平等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体称山系。
世界上有两条巨大山系:一是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东岸的科迪勒拉山系,纵贯南北美洲西部(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地形类型主要特征海拔高低地面起伏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1 / 4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组成。
二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即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读图练习读P32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以下山脉、平原、高原和盆地的位置,说出各自分布在哪个大洲上,完成填空。
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在________洲,喜马拉雅山脉在________洲,安第斯山脉(最长的山脉)在_____________洲。
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的平原)在__________洲,东欧平原在___________洲。
高原:青藏高原(最高的高原)在_________洲。
《世界的地形》名师学案(第2课时)
一、知识回顾
1、五种基本地形类型有、、、、。
2、海拔指地平面上某点高出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指地面上某点高出的垂直距离。
3、海底地形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的是,心海底诞生的地方叫。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8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平原用(颜色)表示,海洋用(颜色)表示,
高原用(颜色)表示,高山顶上的积雪用(颜色)表示。
(2)在地图上,将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线。
用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地形图。
①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字表示的是该点的,单位是。
②同一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
③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
三、合作探究
1、合作完成P39页活动题
2、对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进行识别:
山脊:等高线由海拔处向海拔凸出。
山谷:等高线弯曲由海拔处向海拔处凸出
山顶:等高线数值高,低
盆地:等高线数值四周,中间低。
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空白处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形状线段
下图中A、B、C、D、E五个点中山顶是、鞍部是、山脊是、山谷是。
四、达标检测
1、读下侧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
(1)图中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A.山顶 B.鞍部 C.陡崖 D.山脊
(2)小河的流向大致为()
A.自东向西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南向北 D.自东北向西南
2、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
《世界的地形》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形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地形的形成原因;3. 理解地形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4. 能够描述世界上闻名的地形特征。
二、导学内容:1. 地形的定义和分类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高下、平缓水平等特征。
根据地球表面的特点,地形可以分为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不同类型。
2. 地形的形成原因地形的形成主要受地质构造、地貌作用、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山地主要是由地壳运动、岩石破裂等地质构造因素形成的;平原则是由沉积作用和风化作用形成的。
3. 地形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地形对人类生活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地形条件下,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活动都会有所不同。
比如,山地地形适宜发展林业、矿产资源开采等;平原地形适宜农业发展。
4. 世界上闻名的地形特征世界上有许多闻名的地形特征,如喜马拉雅山脉、尼罗河、亚马逊雨林等。
这些地形特征对周边地区的气候、生态等有着重要影响,并且吸引着浩繁游客前来参观。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世界各种不同的地形特征,引起学生对地形的兴趣。
2. 进修:介绍地形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地形的基本观点。
3. 讨论:让学生讨论地形的形成原因,并举例说明不同地形类型的形成过程。
4. 总结:总结地形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地形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5. 拓展:通过世界地图等资料,让学生了解世界上闻名的地形特征,并展开相关讨论。
四、导学作业:1. 请结合所学知识,描述你身边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其对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2. 选择一个世界闻名的地形特征,撰写一篇短文介绍其地理位置、形成原因以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对地形的定义、分类、形成原因以及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关注身边的地形特征,加深对地球的认识。
《世界的地形》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正确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识记世界陆地两大著名山脉带及组成2、学会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断各种不同的地表形态二、本章知识点梳理:(请同学们对照课本自主复习)一.陆地地形1、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世界两大山脉带:(1)_________洋沿岸山脉带,东岸是_____________山系,由_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___山脉组成。
(2)横贯________大陆南部和非洲_______部山脉带:由_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_______山脉等组成。
3、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___________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上最大的高原:_______________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_________________4、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学点训练:结合左图计算:甲的海拔,乙的海拔,甲与乙的相对高度。
二、海底地形三、学看地形图1、等高线是陆地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我们把相邻的海拔相同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成了等高线(结合课本P39 图2-48 等高线示意图)。
学点训练:读下图,完成1—3题:①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如图中A点与____点海拔相同,都为________米;②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是等高距,如B、C的相对高度、C与D的相对高度___米。
③根据等高距,可以估算等高线之间某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图中E点的海拔范围应该为_______米至_______米。
2、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等高线愈密集,则坡度愈陡图1 图2学点训练:图2为图1地形所画等高线地形图,据图,从图2中________(A或B)点登山比较容易,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章节与课题第三节世界的地形课时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学会从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地势的高低和坡度的陡缓。
2,学生能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
3,学生能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可识别各种陆地地形(如: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本课时重点难点或学习建议教学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本课时教学资源的使用多媒体设备,各种地图学习过程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教师二次备课栏【自学准备】:一、等高线地形图1. 读一读:(1)在地图上,将陆地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2)在地图上,将海洋中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深线。
(3)等高线中的高度用的是海拔还是相对高度?。
(4)等深线中深度起点应该从开始,采用负值。
预习、填空【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2. 想一想:(1)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海拔有什么特点?。
(2)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等高距)一样吗?。
(3)不同的山坡,坡度不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反映的?。
3. 看一看:对比课本2-28地形鸟瞰和2-40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表。
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度地面起伏程度结论:等高线是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判定:山顶的高度;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等深线就是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度>1000米<200米>500米<500米--------读图分析、思考讨论,并在学案上落实下来地面起伏程度内部平坦地势平坦坡度陡坡度和缓周围高,中间低二、五种山地地形1. 找一找:(1)在课本2-42和2-44中分别找到以下山地地形的名称:山顶、山脊、山谷、鞍部。
(2)山顶的图例是。
2. 比一比:(1)山脊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还是低处伸出?。
(2)山脊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还是低处伸出?。
(3)分别从海拔100米处,沿山脊和山谷爬向山顶,哪个部位更容易?。
世界地形教学设计(共8篇)篇:世界的地形设计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深线、等高线等基本概念;2、掌握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并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3、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它在使用时又有哪些优点以及如何阅读地形图。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情感目标]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用等高线表示山顶、山谷、山脊、鞍部等地形。
[教学难点]1、培养利用地图复习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掌握新知识能力;2、判断各种地形。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直观图示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学过程及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我们生活在陆地上,在我们周围,有上坡有下坡,整个陆地表面并不像海平面那么平,有很多高低起伏。
比如大良最高山是顺峰山,比我们学展示世界地表景观图,增强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地形概念。
高低的感性认识。
再利用身边常校要高。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形态总称为地形。
识引入,帮助学生理解地形概念。
(创设情境)地表的高与低用什么来衡量?5.海拔: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引出海拔、相对高度,并用阅读课文,理解区分海拔、相也叫绝对高度。
人的身高来类比启发学生区分两对高度的定义,熟练巩固。
相对高度:地表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概念。
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差。
(过渡)正是由于陆地表面各个地方的海拔,相对高度都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地形类型。
一、陆地地形五种基本类型:多媒体出示五种陆地地形图,对通过读图对比、思考、判断,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比分析各地形的异同,五种启发学生理解辨别。
《世界的地形》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形的观点及其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2. 精通世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地貌类型;3. 理解地形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地形的观点和意义;2. 世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3. 地形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导学步骤:1. 地形的观点和意义(15分钟)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势形态,是地球表面的凹凸升沉的外形。
地形不仅包括山川河流等自然地貌,还包括城市建筑、交通道路等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地形。
地形是地理学的重要探究对象,它影响着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2. 世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30分钟)(1)亚洲: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地形复杂多样。
北部为高原和山地,中部为平原和盆地,南部为高山和丘陵。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阿尔泰山脉等地形特征明显。
(2)欧洲:欧洲地势较为平坦,山地和高原较少。
乌拉尔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地形特征突出。
(3)非洲:非洲大部分地区为高原和盆地,东部和南部有山脉。
撒哈拉沙漠等地形特征显著。
(4)北美洲:北美洲西部为高山和河谷,东部为平原和丘陵。
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地形特征明显。
(5)南美洲:南美洲地形多样,有高山、平原、盆地等。
亚马逊河流域、安第斯山脉等地形特征奇特。
(6)大洋洲:大洋洲主要由岛屿组成,地形多为山地和平原。
新几内亚高原、澳大利亚大漠等地形特征显著。
(7)南极洲:南极洲为大陆,地形主要为冰川和高原。
南极洲地形奇特,对举世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3. 地形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15分钟)地形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地形升沉不平会影响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活动;高山和河流等地形特征对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地形的熟识和探究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四、导学作业:1. 尝试画出世界地图,并标注各大洲的地形特征;2. 查找一篇关于地形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影响的文章,进行阅读并总结重点内容;3. 沉思地形对你所在地区的影响,写一篇短文进行描述。
世界地形学习目标:
1、掌握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类型及分布
2、学会描述七大洲的地形特征
3、了解板块构造学说
读书指导
重点:掌握七大洲地形特征
难点:学会描述某区域地形特征的方法
环节一、自问引思
要求:课前完成下面表格
陆地地形
海底地形
环节二、互问明思
要求:通过老师对北美洲地形特征的描述,总结某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
小组讨论并描述出亚洲、非洲地形特征。
北美洲:
陆
地亚洲:
地
形
非洲:
环节三、追问深思
1、为何地球表面高低起伏?
2、思考陆地形态产生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环节四、切问成思
要求:总结某大洲或某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了解海底地形特征。
4、学会看地形图,能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断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重点]: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
3、会看等高线地形图。
[教学难点]: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山脊、`山谷等地形,分析地势变化。
[重难点的突破策略]:海拔与相对高度、五种陆地地形的异同点,可采用比较法,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要鉴别地理事物的异同,最好的方法是把它们放在一块比较。
突破等高线地形图一定要利用好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可引导学生想象等高线海拔高度内高外低的为山顶,外高内低的为盆地,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山脊和山谷学生最易混淆,不妨还用比较法,这次比较可利用现场画山脊山谷等高线的方法,直观二者区别,因为笼统的告诉学生,等高线向高处突出的是山谷,向低处突出的是山脊,此时学生并未真正理解,通过比较可加深他们的印象。
[课型]:新授课[教具]:陆地、海底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多媒体。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导入〕: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真奇妙,在地球表面,有高出海平面8848.13米的珠穆朗玛峰,有低于海平面11034米的马里亚纳海沟,有地势低平面积500多万平方千米的亚马孙平原,有四周高山中间低平的盆地,还有……地表形态多姿多彩。
在大陆上,同样平坦的地表,为什么有的被称为高原,有的被称为平原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相对高度。
〔新授〕:一、海拔与相对高度:读课本简图,学生归纳:海拔: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也叫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或低于)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点之间的高度差。
〔训练〕A地比海平面高1500米,B地比海平面高出500米,C地比海平面低出500米,A地海拔是()米,A地相对于C地的相对高度是()米,C地的海拔是()米,C地相对于B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初中地理教案世界地形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地形的分类及其特点。
2. 掌握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3. 能够运用地图分析世界地形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1. 世界地形的分类及其特点。
2. 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1. 世界地形的分类及其特点。
2. 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教学准备:1. 教材。
2. 世界地形分布图。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地形模型,让学生对地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地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世界地形的分类,包括平原、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
2. 讲解各种地形的特点及其分布规律。
三、世界主要地形区分布(10分钟)1. 展示世界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名称。
2. 讲解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以亚洲为例,分析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在地区,分析当地的地形特点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世界地形的分类及其特点。
2. 总结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绘制一张世界地形分布图,标注出世界主要地形区。
2.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所在地区地形的特点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地形模型、讲解地形分类及其特点、分析世界主要地形区分布,使学生对世界地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所在地区,分析地形特点及其对生活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地形特点的讲解可能过于繁琐,不利于学生的记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简化讲解,突出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五周学案世界的地形一、自主学习:1、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
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
2、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叫海拔。
某一个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叫(),如A点海拔100米,B点海拔300米,AB间的相对高度是(),如A点海拔—200米,B点海拔500米,AB间的相对高度是()。
3、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不同的是()海拔高,()海拔低。
4、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不同的是()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而()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5、()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非洲的()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
6、陆地上的两大山脉带是(1)()山脉,由东岸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由北美洲的()山脉和南美洲的()山脉组成的。
(2)()的山脉带,由亚洲的(),欧洲的()山脉和非洲的()山脉。
7、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最大的平原是(),最长的山脉是(),最高的山脉是()最深的海沟是()。
8、海底的地形有()()()()()等。
其中,最深的地方是()。
二、合作探究:1、说出两大山脉带。
2、说出你所知道的世界之最。
二、自主测试:1、甲地低于海平面200米,乙地比甲地高355米,乙地的海拔是()A355米B555米 C 200米D 155米2、海拔在200米以下起伏较小的地形是()A山地B平原C高原 D 丘陵3、海底地形中,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的是()A大陆坡 B 大陆架C 洋盆 D 大洋中脊4、关于丘陵的描述,正确的是()A峰峦起伏,坡度陡峻B中间低,四周高C海拔高,但相对高度低D海拔低,相对高度不大5、黄山比泰山垂直距离高出349米,这是指()A黄山的海拔B黄山对于泰山的相对高度C泰山的海拔 D 一般高度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A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和缓B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和缓C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谷D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通常用蓝色表示()A平原B高原 C 海洋 D 山地8、关于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 B 四周山岭环绕,周围高中间低C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D 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很大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A吐鲁番盆地 B 柴达木盆地 C 刚果盆地D 塔里木盆地10、下列关于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B 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C世界最长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D 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四川盆地11、连线:山地海拔小于200米,地面坦荡,一望无际平原海拔大于500米,海拔高,坡度陡峻高原周围高,中间低,四周山岭环绕丘陵海拔较低,坡度较缓盆地海拔较高,起伏小,边缘陡峻。
年级:六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授课题:世界地形学习目标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能判别五种基本的地形类型重点与难点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一】陆地地形1. 地形的概念:。
2.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的距离,叫海拔。
如右图中,甲处的海拔为米,乙处的海拔为米。
海拔也叫绝对高度。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
甲、乙两处的相对高度为:。
【跟踪练习1】 (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这个高度指 ( )A.一般高度 B.海拔高度 C.相对高度 D.以上都不是(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二地相对高度是 ( )A.1 988.2米 B.2186 米 C.19882米 D.9882米3.陆地上的基本地形及特征五种基本地形: 、、、、。
地形类型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平原平原海拔较低(200米以下)高原高原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山地海拔500米以上,坡度陡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丘陵盆地四周高,中间低【跟踪练习2】 (1).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 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2).平原与高原的相似点是( ) A海拔低 B起伏大 C相对高度小 D坡度大4.世界主要的地形区(1)世界两大著名的山脉带。
山脉带组成分布走向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太平洋东岸山脉带:科迪勒拉山系,主体山脉是北美洲的山脉和南美洲的山脉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西部走向沿太平洋西岸山脉带太平洋西部的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一系列呈弧形分布的岛屿山体走向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由山脉、山脉和山脉等著名山脉组成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主要呈走向山脉..是指沿一定方向有规律分布的若干条相邻山岭的总称。
《世界的地形》导学案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其复杂而多样的地形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探索与挑战。
地形的形成与变化影响着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在我们探索世界地形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着神奇而奇妙的地质奥秘。
本文将带领您一起来探索世界的地形,让我们一起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一、山脉山脉是地球上最为壮丽的地形之一,由于地壳板块的运动和地质作用,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山岭和峡谷。
世界上最著名的山脉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它们不仅是壮丽的自然景观,更是人类勇气和智慧的象征。
登上山巅,俯瞰群山之巅,让人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和壮美。
二、河流河流是地球上形成了丰富多彩地形的水系之一,它们汇聚着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形成了壮丽的河谷和大片的湿地。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有尼罗河、亚马逊河、长江等,它们为周围的土地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孕育了丰富的生态系统,河谷文明也在这里发展繁荣。
三、平原平原是地球上最广阔的陆地类型之一,平坦开阔的土地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
世界上著名的平原包括华北平原、恒河平原、美国中西部大平原等,这些地方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人口,也孕育了多样的文化和风俗。
四、荒漠荒漠是地球上最为恶劣的地形之一,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使得植被稀少,人迹罕至。
世界上著名的荒漠包括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的大沙漠、蒙古的戈壁等,这些地方挑战着人类的生存极限,也是科学家们探索地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研究对象。
五、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为广阔和神秘的地形之一,深不可测的海底世界蕴藏着无限的生命和资源。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有马里亚纳海沟、秘鲁海沟等,神秘的海洋世界里隐藏着无数的未知和谜团,让人无限遐想和探索。
结语地球的地形多姿多彩,每一处地貌都承载着大自然的神奇和鬼斧神工。
在我们探索世界地形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震撼,更能领略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让我们珍惜地球这颗蓝色星球,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
愿我们能以更加敬畏和尊重的心态来探索和呵护世界地形,让大自然的奇迹永远存在于我们心间。
世界地形学案
一、世界地形
1、世界陆地地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基本的地形类型有、、、
和。
2、世界地形的分布格局是受制约的。
大地构造运动对地形分布的影响最显著的指示物是,这也是地形分布的“骨架”。
3、板块构造运动与世界地形
在下图中填写六大板块
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板块和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
阿尔卑斯山脉::板块和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
安第斯山脉:板块和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
落基山脉::板块和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
在世界众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中,有两条巨大的山系::山系和
山系。
世界的火山地震带大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的地壳活跃区,主要集中在: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
二、七个大洲的地形特征
亚洲:
在地图册中找到
山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秦岭、天山、阿尔泰山、兴都库什山脉、高加索山脉
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德干高原、阿拉伯高原、安娜托利亚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及中国境内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
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等及中国境内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图后归纳亚洲地形特点:
亚洲地形特点是,平均海拔为950米,是世界海拔第高的大洲。
欧洲:
在地图册中找到
平原:东欧平原、中欧平原(波德平原)、西欧平原
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
读图后归纳欧洲地形特点:
欧洲地形特点是,山脉主要分布在大陆的,平均海拔34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的大洲。
非洲:
在地图册中找到
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
刚果盆地、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
读图后归纳非洲地形特点:
非洲地形特点是,平均海拔750米。
北美洲:
在地图册中找到
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中央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
读图后归纳北美洲地形特点:
北美洲地形特点是,即西部;东部;中部是。
南美洲:
安第斯山脉、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拉布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读图后归纳南美洲地形特点:
南美洲地形特点:西部是东部是。
澳大利亚大陆:
在地图册中找到
大分水岭、西部高原、中部大自流盆地,
可见澳大利亚大陆地形特点:,即西部;东部;中部是。
南极洲:
是一个冰雪高原,平均海拔为2350米以上,是世界海拔最的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