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生血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50例疗效观察
- 格式:docx
- 大小:11.23 KB
- 文档页数:4
益气养血、健脾补肾方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30例临床观
察
金莉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科技》
【年(卷),期】2012(019)001
【摘要】1临床资料所有入组者均为本院2006 - 08~ 2010 - 12确诊的恶性肿瘤化疗后患者,共60例.化疗后白细胞在(2.0×109 ~4.0×109)·L-1之间,中性粒细胞≥1.0×109·L-1;化疗前白细胞≥4.0×109·L-1;心肝肾功能正常;合并发热、感染者排除入组.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0.35岁;白细胞分度[1]:1度13例,2度17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2.52岁;白细胞分度:1度13例,2度17例.2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总页数】1页(P5)
【作者】金莉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3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益气养血方”治疗结直肠癌化疗后疲乏25例临床观察 [J], 刘青;方明治
2.益气养血法治疗白细胞减少症350例临床观察 [J], 刘学武;张芳兰
3.穴位刺激加益气养血汤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观察与护理 [J], 陈里茜
4.益气养血填精补髓法治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J], 陈红涛;李戈
5.健脾益气养血法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Meta分析 [J], 牛晓芳;张宁苏;周立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补肾生血法对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刘娜;刘勇;孙伟正;程俊;邱敏;张琼;孟令占【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5(024)005【摘要】目的观察补肾生血法对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肿瘤化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独予特尔津治疗,治疗组采用补肾生血法联合特尔津治疗方案.结果治疗组白细胞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对于改善患者KPS评分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病程中治疗组特尔津的累积使用量要少于对照组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补肾生血法治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疗效良好,而且还能切实减少西药的用量及副作用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总页数】3页(P879-881)【作者】刘娜;刘勇;孙伟正;程俊;邱敏;张琼;孟令占【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1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后流动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1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11;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11;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11;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7+.1【相关文献】1.健脾补肾汤防治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J], 陈志坚2.生血益元煎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观察 [J], 陈红民3.补气生血、温补肾阳类中药辅助治疗肿瘤患者因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分析[J], 于淼4.观察补气生血、温补肾阳类中药辅助治疗肿瘤患者因化疗而导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 [J], 郭风5.肉桂生血方辅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观察 [J], 杨丹;赵瑞;张冰;刘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健脾益肾生髓方治疗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及对血清SO D、L P O的影响窦彩艳,胡迟秀(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山东胶州266300)[摘要]观察健脾益腎生髓方治疗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0)的影响。
将70例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观察组3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健 脾益腎生髓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Kamofsky评分、SOD及LP0水平,统计2组 近期疗效、继发感染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组治疗后头晕目眩、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及纳呆食少积分和LP0水平均显著降低均〈O A ShK anofsky评分和SOD水平均显著升高“ <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对照组<0.05),继发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 05);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0.05)。
健脾益腎生髓方治疗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调节SOD和LP0水平,降低继发感染风险,且未导致药物毒副作用加重。
[关键词]健脾益腎生髓方;白血病;化疗;白细胞减少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doi:10.3969/j.issn. 1008 -8849.2019.03.015[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 -884(019) 03-027-04白血病是一类临床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多因造血干细胞出现恶性克隆性增殖致病;患者体内绝大部分白细胞出现自我复制失控、分化及凋亡障碍;流行病学报道显示,我国正常人群白血病发病率约为3 ~ 4/10万[1]。
目前临床对于白血病患者主要采用化学药物治疗,但化疗后多种毒副作用严重影响治疗依从性和耐受性,其中以白细胞数量减少最为常见,如不及时治疗甚至危及生命[2]。
3讨论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膀胱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均应首选手术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术后治疗根据患者手术方案、肿瘤分期、术后病理结果等指定针对性的放化疗方案进行辅助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和延缓术后复发,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
但是,肿瘤对患者免疫系统和基础体质造成严重影响,再加上手术刺激和术后化疗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术后患者多体质较差,对化疗耐受性降低,易出现化疗不良反应[3-4]。
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采用中医药进行辅助治疗,从整体出发,提高患者的基础体质和免疫力,有助于提高整体治疗效率,改善患者预后,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复方苦参注射液是由苦参和白土苓两味中药经现代制药工艺制成的中成药,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作用。
临床常用于癌症的术后辅助治疗和晚期癌症的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整体状况。
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苦参碱可通过下调Bcl-2蛋白表达,从而诱导EJ细胞凋亡,达到治疗目的[5-7]。
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以及收稿日期:2013-03-02作者简介:董明娥(1970-),女,陕西西安人,副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中医内科。
CD+4、CD+8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WHO-QOL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有效降低了术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免疫力,从而使患者生存质量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膀胱癌术后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常规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编辑委员会.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0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Jemal A,SiegelR,Ward E,et al.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09,59(1):225-249.[3]陈振乾,陈奇.苦参素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生长作用研究[J].医学综述,2008,27(8):931-933.[4]单广夷,盛玉文.苦参碱对人膀胱癌EJ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及机制[J].山东医药,2010,50(11):43-45.[5]吴义高,刘新民,黄后宝,等.膀胱癌术后灌注患者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及生存质量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09,7(9):923-924.[6]张智军,崔华,马久太.HPLC法测定肤疾洗剂中苦参碱的含量[J].世界中医药,2012,7(5):457-459.[7]张扶莉,杨利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经髂动脉置管灌注治疗中晚期膀胱癌26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12):1850-1851.益气补肾法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临床观察董明娥(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西安710001)摘要: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法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
健脾益肾方治疗恶性肿瘤化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效果引言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会采用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手段。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如白细胞减少症。
这种症状会使患者的免疫能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因此,寻找一种治疗有效、副作用小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健脾益肾方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益气健脾、养阴滋肾的作用。
本文将就健脾益肾方治疗恶性肿瘤化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效果进行探讨。
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现状恶性肿瘤的常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
其中,化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但是,化疗会对骨髓造血功能造成影响,导致白细胞减少,甚至会发生严重的感染。
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转移因素刺激因子:这种方法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增加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数量。
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用,可能会出现药物反应和副作用。
2.常规药物治疗:这种方法包括白细胞促销剂、免疫球蛋白等,可以增加白细胞数量。
但是,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有限。
3.中药治疗:一些中药制剂也可以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
比如,黄芪、党参、天冬等常用中药都具有治疗白细胞减少的作用。
4.保护肝脏、支持治疗:确保身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正常,加强身体对疾病的自我防御能力。
健脾益肾方治疗恶性肿瘤化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效果经过近年的实践和研究,健脾益肾方已被证明对于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该方剂由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黄等组成,既可益气健脾、养阴润燥,又能丰富血液组成。
同时,健脾益肾方也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抗感染能力。
在一些临床实验中,健脾益肾方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有下列优势:1.减少治疗不良反应:健脾益肾方是一种天然的中草药,所以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小。
2.增加白细胞数量: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数量有明显提高,症状得到了很好的缓解。
3.提高免疫力:健脾益肾方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增加机体抵抗力。
益肾生血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50例疗效
观察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关键词】白细胞减少;益肾生血汤;中医治疗
白细胞减少症,在临床上较常见。
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中医的角度分析病机,似与心肝脾肾都有一定关系。
始治此病,着眼于补气养血,曾参芪姜枣,归芍芎地并投,但临床效果并不满意。
近几年来立足于育肾生血,我们重用霜柿叶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获得了比较明显的临床效果,现从中选出50个病例分析报告于下。
与同道探讨。
1临床资料
1.1对象选择经两次血常规检验白细胞在3.0 X109/L以下,伴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者为其治疗对象。
常见症状有眩晕,低热,纳差,消瘦,阳萎,早泄,胸闷,烦躁,失眠,心悸等。
共选观察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30〜50岁35例,14〜29岁11例,14岁以下4例。
l2分型论治临床所见,虽病机变化多端,但大体可分为肝肾刚
虚,脾肾阳虚,气血两虚一个类型。
肝肾阴虚型,常表现为眩晕,
倦怠,消瘦,烦躁,心悸,少寐等症,选用1号育肾生血汤:霜柿叶
30克,生牡蛎15克,生龟板15克,生鳖甲15克,盐知母、黄柏各9克,女贞子12克,地骨皮15克,枸杞15克,虎杖15克,白芍15克,玄参15克。
水煎服,每日I剂,连服,15天为一疗程。
2治疗结果
治疗后白细胞升至5.0 X109/L以上,症除休复两年以上,病情稳定者31例。
白细胞波动在3.5〜4.0 X109/L之间者15例,3例服药无效,1例病情悲化(做过化疗,放疗)。
对脾肾阳虚,气血两虚型,一般治疗20〜30天后白细胞开始上升,两个月后服育肾生血丸调治;对肝肾阴虚型,多在治疗两个月后白细胞缓慢上升,三个月后再以育肾生血丸调治。
这也符合“阳虚易治,阴虚难训”之古训,但疗程一般不超过半年。
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王某,女性,39岁。
素体消瘦,低热日晡甚,倦怠,纳差。
因眩晕无力,夜寐难眠,不能坚持工作而来求诊。
舌光绛无苔,周围暗,脉弦关盛,查白细胞 2.7 X109/L,证属川肾阴虚,督脉受损,选用1号育肾生血汤,酌加黄精及消导,宁神之品,共服25齐I」,白细胞升至5.5 X109/L,已上班工作,续用育肾生血丸治疗一个半月,病情稳定。
脾肾阳虚型常表现为腰膝酸楚,阳事不举,精冷带下,便溏纳呆,恶寒,倦怠等症,选用2号育肾生血汤:霜柿叶45
克,地骨皮15克,枸杞9克,肉桂6克,炙黄芪15克,焦白术30克,茯苓15克,骨碎补6克,炙甘草6克。
病例2 :患者李某,男性,38岁,机关干部。
2004 年10月来诊,因阳萎早泄,体质虚弱,三年多不能工作,看电视坚持不到两小时,怕躁声振动,甚时因乘车巅波而有遗泄,白细胞波动在3.0 X109/L左右。
纳差便溏,腰膝冷痛,眩晕耳鸣,患者思虑过度,神识恍惚,迫于求医。
舌质肥淡,边有齿痕,脉沉弦,双尺差。
证属脾肾阳虚,投2号育肾生血汤,酌加锁阳、艾实、莲须及温和中洲之,服气30余剂,萎泄好转,体重增加达5斤,白细胞升至5.0 X109/L 以上,后又用育肾生血丸调治半年而忧愁工作,随访三年,病情稳定。
气血两虚型,常见于久病或失血之后,病人表现为心悸气短,面滞或恍白,选用3号育肾生血汤,霜柿叶30克,炙黄芪30克,党参15 克,当归15克,鹿角胶6克,人枣12克,黑芝麻12克,熟地15 克。
病例3:患者赵某,男性,44岁,井下职工。
因岩层垮埸致伤,失血过多,住院半年,虽可扶杖而行,但体虚未复,喘息自汁,面色无华,白细胞2.8 X109/L。
六脉皆沉,舌淡白苔,四不温。
证属血亏虚,投3号育肾生血汤,配服十全大补丸,丸,服药20天,白细胞升至3.5 X109/L,后又以育肾生血丸和归蛇酒(小白花蛇、当归用黄酒泡制)调治三个月,白细胞升至5.0 X109/L以上,已上班工作。
3体会
白细胞减少症的病机,涉及心肝脾肾,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足为血。
所谓取汁,即指水谷中的精微物
质,水谷之气与精微物质变化而赤造成血液,可见脾胃与血关系之密切,但脾的这一功能又必须赖以元阳真火的温煦,方能使精气上升,宗气宣散,“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水为万物之源,土为万物之时”脾肾分主气血。
脾肾阳虚型的治疗就是以此为理论依据的。
肾主骨,生脉,藏精,血为精所化,真阴是受五脏六府之精藏而之,肾阴亏虚,必涉及肝木,乙癸同源,肝肾同治,肝肾阴虚型即属此类,至于血专职气虚之类,笔者认为:这是现象,不是本质,本质主要是肾虚不能生髓,以致影响造血。
故白细胞减少症,虽然与心肝脾肾都有一定关系,但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肾为先天之本,为真阴元阳之所系,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虽然分型论治各有侧重,但始终抓住育肾这个关键,通于育肾而达生血之目的。
至于补肾阴为主还是补肾阳为主,则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治疗阶段而定。
阴阳即对立而又互存,在其立法选药上要相互兼顾,但从我院收治的病人来看,肾阴虚者为多见,所以,在治疗上以养肾阴为主,兼顾壮阳,这是本文的主导思想。
至于霜柿叶,可在每年霜降之日,采集紫红未落者,凉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