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减少症药物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262.50 KB
- 文档页数:35
白细胞减少症诊断治疗指南白细胞减少症(leukopenia)为常见血液病。
凡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数持续低于4×109/L时,统称白细胞减少症,若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低于2×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甚至消失者,称为粒细胞缺乏症前者临床主要表现以乏力、头晕为主,常伴有食欲减退、四肢酸软、失眠多梦、低热心悸,畏寒腰酸等症状;后者多以突然发病,畏寒高热,咽痛为主。
其发病原因很多:①生成减少或成熟障碍,如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肿瘤侵犯骨髓、药物(抗癌药、氯霉素、磺胺药等)、苯和X线及细菌毒素等抑制骨髓、脾亢引起的成熟障碍。
②破坏过多,特别是多种药物和自身免疫病通过免疫引起及各种感染致消耗过多。
③粒细胞附着在血管壁和移向脾脏引起其分布异常,如各种过敏和内毒素血症。
该组疾病只要通过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即可诊断,但关键是病因诊断,可通过详细病史特别是用药史、体检及骨髓象和一些特殊检查以明确病因。
治疗:关键是去除病因,而对原因未明的白细胞和粒细胞减少症,可口服1-2种升白细胞药物如利血生、鲨肝醇、碳酸锂、维生素B4和B6等,但对粒细胞缺乏症病人应按急诊立即住院抢救,否则会危及生命,应给无菌隔离、控制感染、血白细胞成分输注、对症处理,必要时应给粒或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GM-CSF)。
易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常用药物有哪几种?1. 抗肿瘤药如氮芥、马利蓝、环磷酰胺、氨甲蝶呤、阿糖胞苷、氟脲嘧啶、阿霉素、自力霉素、羟基脲等等,抗肿瘤药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白细胞减少症,在肿瘤细胞被杀伤的同时,人体正常的组织细胞也受到损伤,严重者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2.抗感染药:(1)抗生素:主要是氯霉素、合霉素,它们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不仅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症,还可以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其他如四环素、多粘菌素类、链霉素偶而也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2)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水杨酰偶氮磺胺吡啶、磺胺嘧啶。
2018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白细胞减少症及其药物治疗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时间在10月13、14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药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白细胞减少症及其药物治疗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 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 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 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在某种因素下,短时间内外周血粒细胞陡降乃至完全缺乏,伴发热、严重感染的综合征。
临床常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的药物有肌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可刺激中性粒细胞生成,缩短化疗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时间和降低相应的脓毒血症发生率,但是没有证据提示rhG-CSF能够改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总体生存率。
在重症粒细胞减少或缺乏时选用rhG-CSF通常能提高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
应用时间过长,rhG-CSF可能会增加髓性肿瘤的风险。
鲨肝醇Batiol【药理学】本品即α-正十八碳甘油醚,为动物体内固有物质,在骨髓造血组织中含量较多,可能是体内造血因子之一。
有促进白细胞增生及抗放射线的作用,还可对抗由于苯中毒和细胞毒类药物引起的造血系统抑制。
【适应证】用于防治因化疗、放疗及其他原因所造成的白细胞减少症及贫血症。
【不良反应】治疗剂量偶见口干、肠鸣亢进。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每周应检查白细胞数。
临床疗效与剂量关系较大,如用量高于或低于最适当剂量时,效果均降低。
【用法与用量】口服: ①成人:一日1~3片(50~150mg),分3次服,4~6周为一疗程。
②儿童:一次1~2mg/kg,一日3次。
【制剂和规格】片剂[省基,医保乙]:50mg。
一例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白细胞减少的病例分析1.病例介绍:1.1病史资料石长河,女,74岁,住院号:973937,身高:167cm,体重:60kg,体表面积:1.63m2,患者2017年5月10日因腹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行急诊阑尾手术治疗,剖腹后查见阑尾无异常,升结肠占位性病变。
行胸腹部增强CT提示结肠肝曲附近升结肠肠壁似有增厚,局部管腔狭窄:占位性病变可疑?升结肠及相邻小肠不全性肠梗阻。
术前检查CEA:22.8ng/ml↑,CA19-9:52.92ng/ml↑,于5月11日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结果:升结肠中分化腺癌侵及浆膜层,两切缘未见癌组织累及,见脉管内癌栓,未见明确神经侵犯,肠壁局部淋巴结见癌组织转移(6/11),阑尾组织显慢性炎,临床分期ⅢC期(T4aN2bM0)。
术后2周复查CEA、CA19-9降至正常水平。
术后予以CapeOX方案(奥沙利铂200mg d1+卡培他滨片1500mg 2/日d1-14,每21天一周期)化疗,化疗期间副反应轻,化疗前三次复查CEA、CA19-9均在正常范围内,第四次化疗前复查CEA:5.1ng/ml↑,CA19-9:43.11ng/ml↑,完善胸腹部增强CT未见复发转移证据,继续原方案第五次化疗。
患者于2017-10-20入我科,第六次化疗前复查CEA:6.59ng/ml↑,CA19-9:53.6ng/ml↑,予完善全ras检测,并于10-23继续原方案化疗1周期。
鉴于CEA、CA19-9持续增高,建议其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加化疗,但患者拒绝使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遂调整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甘露醇注射液 200ml d1+替吉奥胶囊 50mg bid po d1-14”。
患者目前精神尚可,体力正常,食欲正常,睡眠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排尿正常,为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入院。
1.2入院诊断:结肠癌化疗后ⅢC期(T4aN2bM0,K-ras检查突变型,MSS)、2型糖尿病1.3治疗过程:患者74岁老年男性,ECOG评分1分,疼痛评分1分,营养评分1分,结肠癌ⅢC期诊断明确,已行根治性手术。
白细胞低该吃什么药?
白细胞占人体细胞总含量的数值升高或者不足时,都会造成疾病的发生,比如白细胞数量低于四千个的时候,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患者会出现低热、乏力、头晕等症状。
★白细胞偏低的药物治疗
服用硫脲类药物治疗甲亢时,最严重的反应是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少数患者在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可出现白细胞减少;临床上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仅有乏力懒动,较重者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不振,偶有发热。
如白细胞总数降至3×109/升,中性粒细胞低于35%以下者,应考虑停药或改用其他抗甲状腺药物。
★白细胞低的饮食调理
病人首选饮食上要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要多食一些有助提升免疫的食物,诸如薏米,甲鱼,山药等,也需多食一些有助提升白细胞的食物,如蜂王蜜,羊骨髓,蘑菇,人参,大枣等都是很不错的。
首先,每个星期吃四个鸡蛋。
我不喜欢吃煮鸡蛋,所以早上提前十分钟起床蒸芙蓉蛋吃。
每天坚持吃两个核桃。
尽量买新核桃,那种吃起来比较油的核桃就是不怎么新鲜的。
每天喝一盒牛奶。
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_冀兆魁白血病治疗专家冀兆魁介绍,白细胞减少症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下面我们就来跟随血液病医生冀兆魁详细分析一下。
一、一般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据白血病治疗专家介绍,白细胞减少症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
一、一般治疗白血病治疗专家介绍这种症状的疾病,一般治疗方法主要为停用引起白细胞下降的药物,避免接触苯或者放射性物质等化学物品。
二、西医治疗第一,升白细胞药物主要包括维生素B4、鲨肝醇、利血生、升白安片、碳酸锂。
其中维生素B4能够刺激白细胞的生成,因为它含有核酸的活性成分;而利血生因为含有半硫胱氨酸,苯乙酸能够促进造血功能;鲨肝醇也具有造血功能的作用;升白安片是一种口服药液,每次为50~100mg,一日三次;碳酸锂也是口服的,每次20~30mg,一日三次。
第二,在临床中专家发现糖皮质激素对一般升白细胞药物治疗无效,白细胞持续减少,其原因可能为免疫因素时,可选用泼尼松10~20mg/次,口服,一日3次,但长期应用要注意其副作用。
第三,进一步治疗可用粒细胞生长刺激因子,特尔立(GM-CSF),150-300ug,皮下注射,每天1次。
或者惠尔血(G—CSF)150到3OOug,每天1次,皮下注射。
请注意:必须对血象每天复查一次,白细胞>;4.0×109/L,即停用。
三、中医治疗(1)辨证论治A.中气亏虚证:舌淡,短气懒言,纳食减少,腹胀便溏,面色萎黄,体倦乏力,反复外感经久不愈,苔薄白,脉缓或濡弱。
补中益气。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B.心脾两虚证:头晕失眠,脉细弱,食纳不香,心悸气短,有齿痕,苔葱白,身倦乏力,面色少华,舌质淡。
补益心脾。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C.脾肾阳虚证:小便清长,舌淡胖,精神萎靡,面色恍白或晦暗,少气懒言,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或冷痛,大便溏泻,疲乏无力,苔白或白滑,脉沉细乏力。
利可君治疗营养缺乏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1例摘要病史摘要患者,47岁,中年女性,因“乏力3月余”入院。
完善相关检验检查后,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缺铁性贫血(中度)”;于2015年8月1日-11月22日服用“利可君片(20mg,tid)”治疗后好转。
症状体征乏力,无畏寒、发热,心肺腹查体无特殊。
诊断方法2015年8月1日查血常规:白细胞 1.9×109/L,中性粒细胞0.9×109/L,血红蛋白 61g/L,血小板204×109/L。
血清铁 1.3umol/L(6.6-28.3)、铁蛋白1.6ug/L、叶酸 18.72nol/L、维生素B12 178pg/ml(180.1-914.6)。
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增生偏低,以分叶核细胞为主,红系增生明显活跃,考虑缺铁性贫血。
治疗方法于2015年8月1日开始口服利可君片20mg tid,直至2015年11月22日复查血象恢复正常后停止口服利可君片。
临床转归2015年8月4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 3.37×109/L,中性粒细胞2.08×109/L,血红蛋白 61g/L,血小板182.0×109/L; 8月8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3.7×109/L,中性粒细胞 1.76×109/L,血红蛋白 66g/L,血小板181.0×109/L,继续口服利可君片20mg tid,2015年11月22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4.40×109/L,中性粒细胞 2.63×109/L,血红蛋白 106g/L,血小板215.0×109/L,血象恢复正常,停止口服利可君后多次复查血常规未见异常。
关键词利可君;营养缺乏;白细胞减少症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主诉:乏力3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2015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活动后胸闷、气促,无畏寒、发热,无牙龈出血、鼻出血,无咳血、呕血,无腹痛、腹泻,无尿血、便血,无皮下出血及瘀斑。
口服升高白细胞的药有哪些?
由于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不同,治疗时应针对发病机制而分别用药,对造血功能低下者,一般采取兴奋骨髓造血功能,促进白细胞或血小板增生的药。
目前,可以口服的药物有5种。
①利血生:促使白细胞增生,一次10~20mg,一日3次。
②维生素B4:刺激或促进白细胞增生,一般用药2~4周白细胞数目可增加;用于由放射或药物治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急性型粒细胞减少症,一次10~20mg,一日3次。
③鲨肝醇:能使白细胞增生,对抗辐射,一次20mg,一日3次,连续4~6周。
④地菲林葡萄糖苷:具有升高白细胞和预防白细胞减少的作用,促进骨髓细胞增生,作用较维生素B或鲨肝醇强,且波动小,对其他药物无效时,本品仍有效;口服一次200mg(胶囊)或50mg(微粒胶囊),一日3次。
⑤小嬖碱:能促进造血功能,增加末梢血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
适用防治由放疗、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成人一次50mg,一日3次。
对由于免疫抗体形成而破坏中性粒细胞者,应采用糖皮质激素以抑制抗体生成,减少白细胞的破坏。
在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情况下,可用氢化可的松200~3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或口服泼尼松一日30~40mg,分3~4次给予。
治白细胞减少症秘方(方3首)丹首生血灵【来源】蔡化理,《中西医结合儿科试用新方》【组成】丹参30克,何首乌、鸡血藤、仙灵脾、黄芪各15克,茜草4.5克,枸杞子、肉苁蓉各9克,红参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日服3次。
3岁以下者服1/3剂,3~6岁者服1/3~2/3剂,6~12岁者服2/3~1剂。
【功用】温肾壮阳、益气补血。
【方解】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丹参有促进白细胞的生成和增加粒细胞的作用。
何首乌含卵磷脂为血细胞及其他细胞膜的重要原料,并能促进血细胞的新生及发育;茜草活血化瘀;鸡血藤补血行血、通经活络,能改善血液循环,从而使造血器官获得足够的营养;仙灵脾补肾壮阳,枸杞子补肝肾;人参(红参),黄芪补气,“气为血帅”、“补血必补气”。
诸药配伍为用,共奏温肾壮阳、益气补血之功。
临床屡用,疗效较佳。
【主治】粒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
【疗效】因粒细胞或白细胞减少时,机体的抵抗力不足,常易有继发感染,应加金银花、大青叶各18克,连翘、黄芩各15克;食欲不振者加白术6克,茯苓、陈皮各9克,鸡内金6克,焦山楂9克。
【疗效】治疗13例粒细胞减少症,除用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6辅助治疗外,均用本方治疗。
服药5~35天,结果:除1例疗效不佳而改用其他疗法外,其余12例痊愈。
【附记】本方用治脱发,效果亦佳。
升血汤【来源】翟范,《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生黄芪、黄精、生苡仁各30克,甘杞子15克,补骨脂10克,炙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气、健脾、益肾。
【方解】方中生黄芪补气健脾,生苡仁利湿健脾,使脾气旺盛、运化得健,气壮生血、生化足源;甘杞子甘平,滋补肾阴,且补阴而不滋腻助湿;黄精气阴双补,既助黄芪补脾气,亦助甘杞子补肾阴;补骨脂温补脾肾,使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促进受抑制骨髓造血机能的恢复;炙甘草升提中气、调和诸药。
综观全方,气血阴阳并补、药性平和,无不良反应。
故适合于各种症型的白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低的原因及后果和怎么治疗呢白细胞对于人体是有很好的防御作用的,所以一旦白细胞低就会对患者造成危害,但是很多的患者对于白细胞低都不了解,其实白细胞低会有很大的危害的,所以一定要注意治疗。
在治疗之前先要了解引起白细胞低的原因,然后再根据病因去做治疗,对于白细胞低的原因及后果和怎么治疗呢?看以下的介绍吧。
白细胞低的原因:一是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减少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也应作同样干预,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白细胞低的后果:我们人体中的白细胞主要负责的是整个人体的免疫,一旦白细胞的数量减少,就会导致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
如果白细胞减少的数量比较少的话,则会引起粒细胞减少症,这种情况下一般对人体的影响不会太大。
但如果白细胞数量锐减,甚至白细胞数量小于1点5的话,则被成为粒细胞缺乏症,这种情况对人体的危害非常的大,在平时稍有不注意就很有可能会引起严重感染导致死亡。
白细胞低的治疗方法:1、西医药治疗(1)升白细胞药物,如利血生或维生素B410mg,每日3次;或碳酸锂0.25克,每日3次。
(2)用G--CSF和GM-CSF促进细胞生成。
2、中医药治疗气血亏虚:气短乏力,头晕,四肢酸软,食欲减退,失眠多梦,或极度衰弱,经常发生感冒或其他感染症群,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党参、黄芪各30克,黄精、陈皮、白术、生地、熟地、当归、白芍、丹参各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
白细胞低的危害我们都知道了,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治疗,这样才可以使得患者尽快的康复。
另外患者还要注意饮食,还要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移以免引起感染,要是想用药物治疗疾病的话,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去进行服用,以免因为用药不当再次伤害到患者本身。
人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以及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导致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化疗之后白细胞也会减少,我们一般都是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还可以采取自身的调节来提高白细胞的含量,后者是属于情况比较轻微的,当我们的患者朋友患上这种疾病时,不必紧张,平时多进行身体的锻炼,再保持一个放松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
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以及注意的事项一是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减少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也应作同样干预,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同时有红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时需要进一步诊治。
当出现白细胞减少时,如果血液中其他两种细胞即红细胞和血小板有异常变化,问题就比较复杂,首先要进一步检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检查,以排除有无其他血液病,然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
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白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
可见白细胞数减少,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
不过,白细胞减少并不一定要治疗,一要看减少程度;二要看减少原因。
正常白细胞数为(4~10)×109/升,通俗说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平均值则为7000个。
如果介于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疗;如果低于4000个,就可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
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疗,比如说,仅仅是轻度减少或一过性减少,复查时未继续下降,又毫无症状或不适,那就不必紧张,也无需治疗。
当然,下列情况下的白细胞需要关注,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干预措施。
在此我对如何预防与调养提点建议:1.饮食:避免生冷及不洁饮食以免消化系统感染。
2.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3.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损害或白细胞减少的药物。
白细胞低的治疗方法白细胞低是指人体内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水平,也称为白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保护人体免受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的侵害。
因此,当白细胞低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容易感染和患上一系列疾病。
白细胞低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而定。
一般情况下,治疗白细胞低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处理基础疾病:白细胞低可能是其他潜在疾病或病理情况的一种症状。
因此,首先需要找出白细胞低的原因。
常见的基础疾病包括感染、缺铁性贫血、放化疗、某些药物使用、骨髓疾病等。
针对不同的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抗生素治疗感染、补充铁剂补铁、暂停使用引起白细胞低的药物等。
2.药物治疗: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来增加白细胞数量。
最常用的药物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这些药物能够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白细胞,从而提高白细胞计数。
3.营养调理:营养对血细胞生成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保持均衡的饮食对于治疗白细胞低非常重要。
饮食应包括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 和叶酸的食物,如柠檬、草莓、菠菜、花椰菜、全麦面包等。
此外,饮食中应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家禽、豆类等。
4.生活方式调整: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提高免疫功能和白细胞数量也很重要。
适量的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排毒,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
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充分休息也对提高白细胞数量有很大帮助。
5.中医治疗:中医认为,白细胞低与气血不足、脾胃功能失调等有关。
通过中医调理可以改善气血状况,促进脾胃功能恢复,从而提高白细胞数量。
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艾灸、针灸等。
总之,对于白细胞低,治疗的关键在于找出病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同时,营养调理、适当的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以及中医治疗等综合手段也是提高白细胞数量的重要措施。
如何治疗老年人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一、概述
老年人现在还真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一群人,一般上了年纪的朋友身体就会出现很多的情况,劳累了一辈子,要是后半生不注意自己的身体还真是得不偿失啊,就像老年人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得了就很头疼的,某同事的朋友家的爸爸就得了这样的疾病,所以某同事也知道一些经验,下面就来分享一下如何治疗老年人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吧
二、步骤/方法:
1、要是症状不严重,就不用治疗,但是粒细胞少于0.5×109/L 就要无菌隔离了。
如果病人有发烧的现象,就要用抗菌谱广能覆盖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如果这样还没有效果,可能是感染了真菌,可以用两性霉素B或者是与氟康唑。
2、如果是因为自己身体的免疫病或者是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这些疾病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大家可以用糖类皮质激素治疗一下,效果不错。
3、一般的症状的病人可以吃一些提升白细胞数量的药物,比如:参芪片,鲨肝醇,维生素B4等,检查血常规正常了以后就可以停药了。
如果已经严重的感染了,就需要注射一些增加白细胞数量的药物了,比如,非格司亭,注射半个月左右就可以恢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