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防误吸 1、管道护理:
*妥善固定喂养管:注意观察喂养管在体外的标记; 经鼻置管者妥善固定于面颊部,病人翻身、床上活动 时防止压迫、扭曲、拉脱鼻胃管; *输注前确定导管的位置是否恰当,可用PH试纸测定抽 吸液的酸碱度,必要时可借助x线透视、摄片确定管 端位置;
二、提高胃肠道耐受性
1、加强观察:倾听病人主诉,注意有无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 道不耐受症状。若病人出现上述不适,查明原因;针对性采取措施如减 慢速度或降低浓度;若对乳糖不耐受,应该用无乳糖配方营养制剂。 2、输注环节的调控:输注时注意营养液的浓度、速度及温度。
二、鼻咽食管和胃黏膜损伤及炎症
如何及时处理肠内营养并发症
代谢并发症 注意观察血糖、电解质,肝功能等指标,根据医嘱监测血糖,必要时 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精神性并发症 各种不适感、饥饿感、悲观感等。
肠内营养护理健康教育
首先告知营养重要性 肠内营养的适应过程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及时处理并发症 因人施护
随着规范的临床营养护理指南的推广和普及,可有效指导护理人员的
工作,以保证高质量开展专科护理工作,促进肠内营养专科护理的持
续发展。
使复杂操作简单化
了解肠内营养的实施
并发症下降
深入了解并发症的预防,处理
医护人员负担降低
病人能较好耐受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一、经鼻胃管途径 常用于胃肠功能正常,非昏迷以及经段时间管饲即可过渡; 优点:简单易行; 缺点:返流、误吸、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增加。
二、经鼻空肠途径 常用于胃功能不良,误吸风险性较大 ; 优点:返流与误吸的发病率降低,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 缺点:喂养开始阶段,营养液渗透压不宜过高。
*经胃管给予:开始即可用全浓度(20%~24%),滴速约50ml/h,每 日给予500~1000ml,3~4日内逐渐增加滴速至100ml/h,达到1日所需 总量2000ml; *经空肠管给予:先用1/4~1/2全浓度(即等渗液),滴速宜慢 (25~50ml/h),从500~1000ml/d开始,逐日增加滴速、浓度,5~7 日达到病人能耐受和需要的最大输入量。用肠内营养专用输注泵控 制输注速度为佳。输注时保持营养液温度合适(38~40℃),室温 较低时可用恒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