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定义 精品课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121.27 KB
- 文档页数:3
高三语文下定义”专题教学案江苏省东台创新高级中学刘凤宝一、考纲要求解读最新《考试大纲》规定: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属于语言的表达应用能力,能力层级为级。下定义可以归入压缩语段这一类,也有归入句式变换中的,但最新的高考趋势是把它作为一道语言综合运用题,除压缩语段和变换句式外,还包括信息筛选、内容整合等,所以又考查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语句的扩展”考查的是扩充语言成分、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语句的扩展主要考查将一句话的内容充实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一般比较简洁、凝练,信息量不足。扩展后的语句应含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有肉;同时在句式或修辞等方面符合试题要求。题型有可能是:①增添情节,补充细节;②有的是突出场面,描绘景物;③写出人物心理;④延续论证得出结论。“语段的压缩”考查的是提炼内容、二、高考题例、(·高考江苏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个字)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地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就快,发展就快。“洼地效应”指答案: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湖北卷)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
(不超过字)(分)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汩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赛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箸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答案示例】(端午节是)我国夏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三、方法指导、牢记一个公式: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
压缩语段之下定义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下定义。
2.指导学生掌握下定义的方法。
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又能考查合理排序、简洁表达等语言能力教学过程一、阐释考点,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压缩语段中的如何下定义。
那么什么是下定义?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是一种四边形,它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下定义是用判断的形势揭示出某一事物的本质特征。
判断句的特征是什么?用“是”来连接句子。
句子的形式为被定义者= 本质特征+ 大概念划分句子成分主语谓语(是)定语宾语1.判断句、2.用说明语言,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解答问题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我们看课前演练的要求。
3. 必须为单句4.提取重要信息5.合理排序6.没有语病这类试题考查我们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又能考查合理排序、简洁表达等语言能力。
这实质是《考试大纲》现代文阅读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与“归纳内容要点”这两个阅读考点在语言表述题中的应用。
可见,学会了下定义,不仅能抓住下定义这道题的3到5分,对我们解答大阅读的2、3题也有很大的帮助。
把握要求:1. 用说明语言2. 判断句3. 单句4. 提取重要信息二、解题步骤:⑴找出大概念确定句子主干⑵抓住特征,筛选信息这一步骤中,既要准确筛选语段中的关键信息,保证重点不缺失,又要归纳相同信息,删除重复或冗余信息,保证语句简洁。
下定义需要删除的信息:a,重复信息;b,比较信息;c,原因、背景信息;d,描写信息;e,影响、意义、作用信息;f,举例信息。
⑶整合信息,合理排序所谓“合理”,就是要做到合理排序、句意不变、语句通畅等。
多项定语1.我们学校的(领属性的)一个(数量)刻苦钻研的(动词短语)年轻(形容词)语文教师(名词)在科研方面作出了优异的成绩。
2.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篮球(名词)女(名词)教练。
《压缩语段——下定义》教学设计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案下定义式压缩语段学习目标:(1)掌握“下定义”的基本解题思路及模式;有效提取材料信息。
(2)通过一般概念了解“定义”的基本模式;探究方法、寻找规律。
(3)有效筛选信息,提高综合概括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基本模式,强化解题思路学习难点:准确筛选信息、有效整合成单句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考点解读“压缩语段”考查的是将一段话进行正确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特点是“化繁为简”。
在命题上,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阐发、引申、筛选、概括等能力,压缩语段的常见类型有下定义、新闻类语段压缩、概括文段内容要点、提取关键词、填充性概括等。
下定义就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并正确表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
2.什么是单句?“是字句”是单句吗?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自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
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
单句只有一套主谓结构。
是字句是特殊的单句。
是字句专指由动词“是”构成的判断句。
在是字句中,“是”的作用是判断主语和宾语的关系。
例如:正方形是四条边等长、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
主语从属于宾语,即宾语是一个大类,主语是其中之一。
3.句子的成分及符号主要成分:主语= 谓语-宾语~枝叶成分:定语()状语[ ] 补语< >二、检查预习情况1.学习知识链接的内容。
2.请给下面句子划分成分: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3.多项定语的顺序是怎样的?表领属、时间的短语——表称代、数量的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名词短语。
4.试比较下面的两种形式,哪句是单句?哪句是下定义?自来水笔是一种有着金属笔头,能吸墨水的笔。
自来水笔是一种笔,它有着金属笔头,能吸墨水。
第一种为下定义格式,第二种则是解释;第一就是单句,第二句是复句。
5.高考典型试题回顾(2003广东卷)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
下定义教案教案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设计的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用以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并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教案的结构1. 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2. 课时安排:具体安排授课时间和内容。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布置教学任务。
4. 教学过程:分为导入、呈现、讲解、练习和总结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二、编写教案的步骤1. 分析课程标准和学科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科内容,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
3. 编写教学内容,包括导入、呈现、讲解、练习和总结等内容,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教学活动。
4.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导引、学生的参与以及材料和资源的准备等。
5. 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教案的特点1. 系统性:教案按照一定的教学过程进行编写,具有结构完整、有机衔接的特点。
2. 针对性:教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内容进行设计,具有个性化特点。
3. 明确性:教案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4. 灵活性:教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和不同环境的需求。
综上所述,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设计和组织的一份详细计划,它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同时教案也具有系统性、针对性、明确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编写一份好的教案,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
《压缩语段之下定义》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一般概念了解“定义”的基本模式;探究方法、寻找规律。
(2)掌握“下定义”的基本解题思路及模式;有效提取材料信息。
(3)有效筛选信息,提高综合概括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基本模式,强化解题思路学习难点:准确筛选信息、有效整合成单句学习过程:一、考点分析压缩语段类考题最常见的形式是下定义,下定义就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并正确表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
压缩语段下定义时尤其要注意找出下定义对象的“种差”(即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和其它种概念的本质差别)和“邻近属概念”(“属概念”指被定义概念所属的大类,也就是归类;“邻近属概念”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
邻近属概念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隐含在所给材料中,要考生自己去提取或者归纳;一种是提取的属概念中没有现成的属概念,需要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己确定属概念。
二、确定格式1、请判定下列语句是否属于下定义(1)苹果是水果。
(2)自来水笔是一种笔,它有着金属笔头,能吸墨水。
分析:都不属于下定义。
下定义要有个判断词“是”,“是”前后的表述内涵相等,可以互换,即 A 等于B,B也等于A。
(1)中“苹果是水果”仅仅是作解释,不是下定义,因为不能倒过来说“水果是苹果”。
(2)中虽然可以倒过来说,但属于作诠释,不是下定义,因为它不属于单句。
小结:下定义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或“×××叫×××”。
(3)迷信的人就是迷信鬼神的人。
分析:循环定义。
定义不能循环,就是说定义概念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概念,也就是说下定义不能同语重复,否则就达不到通过下定义明确概念的目的。
(4)鹅不是被称为鸡的家禽。
分析:否定形式。
高三语文复习:压缩语段之下定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学科语文授课教师授课班级题目高三语文复习:压缩语段之下定义课型复习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方法讲授归纳法、讨论法教学目标 1. 掌握下定义类语言表达题的基本要求、答题思路。
2. 突破难点,准确筛选关键信息并能合理表达,提升解题能力。
3.通过练习巩固,提高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下定义类语言表达题的基本要求、答题思路。
2、突破难点,准确筛选关键信息并能合理表达,提升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巩固,提高综合能力。
辅助教具多媒体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教学反思一、一轮回顾,明确要求例1:(2015厦门市3月质检)18.将下列材料整合成一个单句,对“工匠精神”作一解说。
(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①后工业化时代需要借鉴传统的“工匠精神”。
②传统工匠注重细节。
③工匠精神代表一种信仰和理想。
④传统工匠追求专业的极致。
答:工匠精神是后工业化时代借鉴工匠注重细节、追求专业极致这一传统的信仰和理想。
或:工匠精神是后工业化时代借鉴工匠传统,注重细节、追求专业极致的信仰和理想。
回顾答题思路:首先确定邻近的属概念和定义句的基本句式;接着将表示概念特有属性的材料筛选出来,按照一定的顺序,整合转化为属概念前的种差。
小结:这类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或是几个独立的句子,或是一个完整的段落,而题目又多要求用单句形式给概念下定义。
有的还有明确的字数限制,就将筛选整合信息的要求更加明确化了。
这时,下定义作为一道语言综合运用题,除压缩语段和变换句式外,还包括信息筛选、内容整合以及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二、二轮提升,学生试评如何确定邻近的属概念和定义句的基本句式,从材料中提取概念所表示事物的特有属性,并将它们整合成种差,是下好定义的关键。
例2: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
(不超过35个字)4分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五月初五这一天。
《语言文字运用——下定义》教学案例高三语文组王静语言文字运用——下定义一、学习目标:1. 复习下定义类语言文字运用题的解题思路。
2. 掌握筛选、整合信息后再为某词下定义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3.通过练习巩固提升解题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准确筛选语段中的关键信息并能合理表达。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归纳法、讨论法。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一轮回顾例1:提取下列材料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黑匣子”下定义。
1、黑匣子用来记录飞机飞行中的各种资料。
2、飞机失事后可以依据黑匣子的记录分析飞机失事原因。
3、是一种飞行记录仪。
4、装在飞机的座舱里。
回顾答题思路:确定主干句(核心句)。
主干句常常是一组短句中的肯定性判断句或结论性语句。
把其余短句转化为修饰性短语,分别修饰主干成分。
把短句转化为修饰性短语时,要安排好各个修饰成分的层次顺序,使其修饰恰当,合情合理。
明确答案:黑匣子是一种装在飞机座舱里,用来记录飞机飞行中的各种资料,飞机失事后可依其记录分析失事原因的飞行记录仪。
(二)二轮提升例2: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为“魔幻现实主义”下定义。
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80个字。
(5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
它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生活。
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笔下,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与传统现实主义定义中的“现实”,有着根本的区别。
魔幻现实主义中所表现的是一种拉丁美洲充满着光怪陆离、虚幻恍惚的现实,也就是卡彭铁尔所说的“神奇现实”。
在这种现实中,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觉和真实相混,神话和现实并存。
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
1、学生思考作答,教师明确答案。
魔幻现实主义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以“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为原则,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技巧。
初中数学下定义的概念教案【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下定义的概念及其方法。
2. 能够运用下定义的方法简洁明了地表述数学概念。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习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数学概念,如线段、平行线等,思考这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 提问:什么是下定义?为什么要进行下定义?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学教材中关于下定义的相关内容。
2.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a. 下定义的概念是什么?b. 下定义的方法有哪些?c. 进行下定义时需要注意什么?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下定义的概念: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事物本质特征进行描述的方法。
2. 讲解下定义的方法:a. 属概念加种差定义法:先确定事物的属概念,再描述其与其他事物的区别。
b. 发生定义法:描述事物产生的过程和条件。
c. 目的定义法:描述事物的目的和作用。
3. 讲解进行下定义时需要注意的问题:a. 确保定义的准确性: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确保定义能够准确地描述事物的本质特征。
b. 保持定义的简洁性: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事物的本质特征。
c. 遵循逻辑顺序:先描述事物的属概念,再描述其与其他事物的区别。
四、实践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数学概念,如“勾股定理”,尝试用下定义的方法进行表述。
2. 各组汇报自己的定义,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下定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下定义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是什么?【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在实践练习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下定义的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下定义的概念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练习中运用下定义的能力。
3. 学生对下定义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的认识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