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30.32 KB
- 文档页数:4
安列克治疗自然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探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产后出血是指女性在生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
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一个主要原因,即产后子宫不能有效地收缩,无法止血。
产后出血是产科急症之一,如处理不及时可危及产妇生命。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气压缩宫、中草药止血等,然而效果并不理想。
安列克是一种催产素受体拮抗剂,被广泛用于妊娠疾病的治疗。
最近的研究表明,安列克在治疗产后出血中也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安列克通过作用于子宫平滑肌,促进子宫的收缩,从而减少出血量。
虽然有一些研究支持安列克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有效性,但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
本研究旨在探究安列克在治疗自然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效果,为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病例分析和临床观察,评价安列克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安全性和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安列克治疗自然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机制进行深入探究。
通过对安列克在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评价安列克在处理这一临床问题中的安全性,并比较其与其它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治疗经验和启示,为提升产后出血治疗水平和促进产妇健康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安列克治疗自然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保障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探讨安列克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机制,评估其安全性和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2. 正文2.1 安列克治疗自然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机制探究安列克含有羟乙基淀粉,通过其作用于凝血系统,能够有效促进凝块形成和止血。
安列克还能够通过增加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对钙离子的吸收,从而促进血管的收缩和血液凝固。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72例进行护理干预,并将同期实施常规护理的7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保障围产期母婴的生命健康。
【关键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分析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以内产妇出血量超过500ml或胎儿娩出2小时内产妇出血量超过400ml[1]。
常见的产后出血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产道软组织损伤、凝血机制障碍等,其中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产后出血病例的70%-80%,多在胎儿娩出2h内发生,严重危及产妇生命健康[2]。
因此,掌握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严密观察产妇产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为探讨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将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7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实施常规护理的7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护理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7月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72例作为观察组,年龄19-37岁,平均年龄27.5±6.4岁,单胎妊娠68例,多胎妊娠4例。
将同期实施常规护理的7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6.7±7.2岁,单胎妊娠66例,多胎妊娠6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产次、产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6例产后出血产妇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共45例,占80%;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
结论:护理产后出血的患者,现场的抢救工作和恢复期的基础护理至关重要,同时做好积极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以使产妇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25-01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产妇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和造成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因素[1]。
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胎盘胎膜残留、产伤与撕裂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子宫复旧不全及血肿。
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常常出于意料,若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
现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6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45例,占80%,年龄最大40岁,最小21岁,初产妇36例,占64%,经产妇20例,占36%。
出血量在500-2000ml,平均757±128ml。
抢救成功率100%。
2 护理方法2.1 组织管理(1)医院建立有完善的孕产妇抢救小组,由产科、儿科、内科、外科及护理技术骨干组成,如有需求,能及时到位。
(2)对所有产科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掌握孕产妇危急重症的抢救,特别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训练,要求其熟练掌握各种妇产科危重病人抢救常规及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3)加强各种急救物品、设备、药品的管理,做到定位、定量放置,有专人负责,有检查登记,做到物品设备完好、药品不过期,用后及时补充。
22例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策略体会发表时间:2013-08-12T16:37:11.2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8期供稿作者:梅花胡霜玲[导读] 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对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梅花胡霜玲(武汉市武东医院 430084)【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8-0306-02 【摘要】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效果。
方法对22例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结果2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的对策、方法和体会,,可提高产后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护理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
在我国孕产妇死因构成中一直居首位,其中大部分产后出血主要集中在分娩后12小时内[1],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医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而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最常见因素,在协助医生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制定合理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加强分娩期监护,能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防止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护理效果满意。
现将22例确诊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选择2010-2012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32例,乏力性产后出血22例,是产后出血总数的68.75%,年龄20~40岁,孕周37-41周;初产妇15例,经产妇7例;阴道分娩12例,剖宫产10例,均为单胎妊娠;有高危妊娠因素存在的产妇13例,产后2小时内出血占18例。
二、急救护理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的特征是宫缩时出血量少,松弛时出血量多;开始先在宫腔或阴道内贮溜,以后流出暗红色或有凝块,急性失血性休克时出现口渴、打哈欠、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吸急促、出冷、面色苍白、脉细弱、血压下降。
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摘要: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妇分娩过程中发生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
在医学临床中,子宫收缩乏力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宫缩无力,虽发病时间短,但会给产妇的分娩过程带来严重影响,引发产妇出现大出血症状。
若此时产妇出血症状未得到及时控制,则会导致产妇发生失血性休克,引发脑垂体死亡。
这对产妇的产后治疗带来了较大难度,也给产妇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威胁。
对此,产妇在发生产后出血症状时,其临床不仅需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还需给予一定的临床护理措施,对产妇的各项体征做到密切观察,对其做好急救护理,使产妇能够度过安全期。
为进一步探讨该话题,本文针对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子宫收缩;产后出血;临床护理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十分复杂,其较为常见的出血因素有: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
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最常见因素,一般发生于产妇分娩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表现为宫底肌壁凹陷、宫腔压力低、持续性下腹疼痛等症状,若出血量大于500ml,则属于产后出血,需要给予一定的护理措施,对出血症状进行及时控制,避免产妇发生生命危险。
临床常规的护理措施难以满足产妇的实际需求,也缺乏针对性,因此在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时,需对产妇的产后出血潜在危险作出合理判断,再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时改善出血症状,确保产妇状态保持稳定,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
1.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临床诊断患者发生子宫收缩乏力的常见因素有四个方面,第一是子宫引起[1]。
当产妇出现羊水过多、胎儿体积过大时,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容易发生子宫膨胀过度现象,而这一现象会导致产妇发生子宫形状改变,甚至引起子宫发生畸形病变,在分娩过程中容易造成子宫肌壁划伤[2]。
第二个因素是产妇本身因素[3]。
产妇身体虚弱,再加上对分娩过程的紧张,使得产妇精神长时间处于高度警惕状态,这会使得子宫也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导致临床分娩难度增加[4]。
第三与分娩时间有关,许多产妇在分娩时会因前期体力消耗过大出现疲劳状态,产妇分娩过程无力,使得产程时间持续延长[5]。
第四是由剖宫产因素引起,产妇在术后1小时内会出现明显大出血现象,而这也是导致产妇出现极高死亡几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导致大出血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剖宫产在实施过程中会给产妇子宫带来较大创伤。
在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断上,产妇在分娩过程发生子宫收缩乏力症状时,其子宫底部发生升高现象,阴道有明显的流血症状,且流血量过多[6]。
当产后发生持续出血时,产妇会出现:血压过低、脉搏细、脸色苍白等[7]。
护士在发现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时,需立即对产妇进行临床诊断,将接血盘放于产妇臀底部,将血液进行收集[8]。
在胎盘完全娩出后,护士需对胎盘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完整[9]。
并对产妇的产道进行检查,看是否有软产道裂伤症状,观察子宫的轮廓是否清晰,并用手进行按摩,若按摩过程中子宫发生收缩症状,轮廓恢复清晰,停止按摩后子宫轮廓又模糊,则能够确定产妇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引起[9]。
此时护士人员需保持镇静,避免发生混乱,按照正规流程对产妇做好治疗准备[10]。
2.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2.1出血急救控制护理产妇产后的出血症状一般为爆发式出血为主[11]。
在产妇分娩后,护士需对产妇做好临床生命体征监护,对各项体征变化做好观察[12]。
并根据产妇的血型找到血液资源,为产妇出现临床大出血症状做好周全的抢救准备工作,应在发生大出血症状时能够第一时间作出抢救措施,为产妇的止血工作争取更多时间[13]。
在分娩过程中,护士发现产妇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症状时,可用双手对产妇子宫进行按摩,通过按摩刺激子宫发生收缩,使产妇子宫血窦能够关闭[14]。
在此阶段中,许多产妇会因失血过多而发生休克现象,当产妇一旦出现休克症状,护士团队需保持冷静面对治疗,快速为产妇做好供氧措施[15]。
并加强子宫按摩,加快宫缩,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快速进行补液扩充血容量,合理安排补血与补液顺序[16]。
以先盐后糖为主,速度以先快后慢[17]。
同时,护士根据常规止血措施,将产妇的双腿垫高,将枕头放于产妇小腿下,使回心血量能够提高[18],并做好保暖工作。
根据产妇临床症状给予供氧措施,合理调整氧流量,流量控制在每分钟6ml最佳[19]。
并根据医嘱给予宫缩素,给予方式以宫颈注射为主,或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静脉注射,通过药物加快子宫血窦的闭合速度,使子宫尽快停止出血[20]。
在此过程中,护士需密切观察产妇的出血量,对所收集的出血量进行有效测量[21]。
在针对因剖宫产手术引起的产后出血时,护士应对各个临床并发症做好防护措施,保持引流管通畅,尽量以半坐卧位为主。
因剖宫产对产妇肠道功能不会造成较大影响,在术后禁食6小时后可进流质饮食,促进产妇肠道功能的恢复。
2.2体征护理在治疗期间,护士需对产妇的血压做好监测,观察产妇血压高低变化[22]。
若出现明显的血压升高症状,则表示产妇血容量出现了明显不足,因交感神经受到了刺激,导致产妇发生血压急剧升高[23]。
此时护士还需严密观察产妇的心率、呼吸、体温[24]。
按照常规现象,产妇出现血容量不足时,会出现体温过低、四肢过凉、心率过快、呼吸不畅等症状[25]。
此时,护士需做好生命体征观察,防止产妇发生失血性休克[26]。
对存在失血性休克前期症状的产妇,护士需立即做好输血准备,加快补液速度,给予一定的血管活性药,使产妇体征维持正常[27]。
2.3出血控制后的心理护理在产妇大出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后,护士需持续监护2小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对产妇宫底位置进行特别观察[28]。
做好出血量和尿量的监测与记录,对产妇的表达进行耐心倾听,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29]。
因产妇刚度过危险期,会产生紧张、恐惧、担忧等心理,再加之分娩环境的氛围,产妇会出现不良情绪,而负面情绪会加重神经紊乱,因分娩期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抑制状况下,产妇此时容易出现抑郁倾向。
护士需与产妇之间加强沟通,将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告知产妇,并耐心倾听其诉说,对产妇身体状况进行询问,了解产妇的心理与生理问题。
帮助制定针对性的产后护理,疏导产妇的负面情绪,使产妇在产后能够保持稳定状态[30]。
2.4产妇稳定期的生活指导护理对在产妇进行2小时的临床观察后,确认产妇临床无异常症状,一切体征基本正常时,护士需协助产妇回到病房内,并叮嘱产妇排空膀胱,防止因膀胱挤压影响子宫收缩,若出现排尿困难,护士可根据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或者插入导尿管排出尿液。
产妇在此时虽未出现出血症状,但其仍然还处于危险期,护士需对产妇进行24小时出血量的观察,同时,产妇在长时间的生产过程中,其体力与精力已十分疲劳,护士需为产妇给予一定的流质食物补充体力,食物以易消化为主,并加强含铁元素食物的摄入,防止产妇在大出血后出现贫血症状,提高身体抵抗力。
另外,护士还需帮助产妇做好外阴清洁工作,每天对产妇外阴进行2次擦洗,防止发生感染,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护士还需对产妇产后的阴道分泌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对分泌物的颜色、量做好记录,一旦发现产妇存在异常状况,立即为其进行检查,使产妇得到及时治疗。
如产妇体能允许,护士可指导产妇在病床上进行适当地翻身,并协助其下床进行适当地活动。
但需根据每位产妇的恢复状况合理控制运动时间,避免对创口造成拉伤,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最佳,否则容易造成产妇发生低血压症状。
3.结束语综上所述,子宫收缩乏力在产妇分娩期间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特征,即子宫底部升高、阴道流血量大、宫腔压力低等症状,且大部分产妇的产后出血症状都为爆发式,因此临床需做到早发现和早控制,术前做好血源准备,使产妇发生出血症状时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控制,并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在出血得到控制后给予心理护理和生活指导护理,使产妇尽快康复痊愈。
参考文献:[1]韦秀芬,王小龙.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2,09:770-771.[2]黄瑞玲,崔水华.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3,11:143-144.[3]王咏梅.125例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2:319-320.[4]郭碧云,胡春柳.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比较及护理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18:125-126.[5]郑丽英,张丽凡,王鲤媚.临床治疗38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27:26-28.[6]杨洋,赵洁.对64例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0:264-265.[7]刘慧卿.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4,32:74-76+79.[8]马丽,王艳霞.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6:145-146.[9]施晓冬,李培君.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对剖腹产子宫收缩性乏力产后出血影响的分析[J].新中医,2015,02:274-275.[10]李艳.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当代医学,2015,10:118-119.[11]阿茹汉,陈雪云,梁惠侠.产后出血的分析及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0:248-249.[12]杨素容.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3:92.[13]周所梅,樊晋芳.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80:193-194.[14]李冬梅,赵庆玲.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7:22-23.[15]谭美珍,岑婷,张淑芬,谢凤云.垂体后叶素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效果及护理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02:207-208.[16]郑振丽.预防性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6例临床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4:43-44.[17]杜瑞娟,高娥.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68例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52:257.[18]蓝金荣.浅谈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新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78:197-198.[19]杨文侠,秦亚琴.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11:29-30.[20]张艳.产后出血102例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02:266-267.[21]王德宏.改良B-Lynch缝扎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J].北方药学,2012,09:56-57.[22]王进云,张坤,刘艳.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医学工程,2014,01:116-117.[23]王明兰.产后大出血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探讨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5:197-198.[24]赵润婷.B-Lynch子宫缝合术用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0:146-147.[25]杨梅枝,周莉.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应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5:41-42.[26]王继水,孙文霞,郭丽珠等.改良式荷包缝合法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02:266-267.[27]万爱红.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22:211-212.[28]曾青峰,李京华,鄢火秀.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实施高质抢救及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27:166-167.[29]卢永收.欣母沛联合改良Hwu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分析[D].山东大学,2012.[30]饶克宇.351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及严重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的建立[D].大连医科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