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复习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195.33 KB
- 文档页数:15
单选一、单选1、通常所说负载增加,是指负载()增加。
A.电流B.电压C.功率D.电阻标准答案是:A。
2、图示电路中I=0时,电位=()vA.70B.60C.-10D.90标准答案是:B。
电路如图所示,A、B端的等效电阻R=()欧姆A.5B.6C.3D.7标准答案是:B。
4、如图所示电路,若在独立电流源支路串联接入10电阻,则独立电压源所发出的功率()A.改变B.不变C.不确定D.0标准答案是:B。
5、如图所示电路的端口开路电压为()vB.0C.23D.7标准答案是:C。
6、如图所示电路中,24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所产生的电流的分量为()AA.-6B.0C.-2D.-1标准答案是:D。
7、若流过L=2H电感元件中的电流为i=1.5tA,则在T=2s时的储能(D)A.3B.6D.9标准答案是:D。
8、如图所示电路,t<0时,开关S闭合。
今于t=0时刻打开S,则t>0时电路的时间常数()A.R1CB.R2CC.(R1+R2)CD.0标准答案是:A。
9、如图所示电路,其导纳Y等于()A.(1/10-j/10)sB.(1/10+j/10)sC.(1/10+j/5)sD.(1/10-j/5)s标准答案是:B。
10、如图所示电路,若端口上的外电路不变,仅电阻R变化,将会引起()A.端口电压U变化B.端口电流I变化C.电流源Is两端的电压Us变化D.上述三者同时变化标准答案是:C。
11、如图所示电路,a点对电源公共接点的电压为()VA.-1B.-5C.15D.10标准答案是:A。
12、如图所示电路,4A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W。
B.2C.-4D.4标准答案是:D。
13、.如图所示电路,t<0时,S打开,电路已工作于稳定状态。
今于t=0时刻闭合S,则时刻电感与电容的储能相应为()J。
A.16,4B.4,16C.8,8D.16,16标准答案是:B。
14、如图所示各电路中,对端口a,b而言,互为等效的电路为()。
电工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电路的概念、作用及组成2、电源的三种工作状态(包括负载大小、电源的外特性、电源与负载的判断、额定值与实际值)3、电位的概念4、欧姆定律及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的推广应用)5、会计算电位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1、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电压源与电流源的外特性,理解二者之间等效关系2、理解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点3、掌握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解题方法和过程。
能够回答下述问题:1、有些同学常常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认作零,其理由是:理想电流源内部不含电阻,则根据欧姆定律,U=RI=0×I=0。
这种看法错在哪里?2、凡是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理想电流源其电压是一定的,因而后者在电路中不起作用;凡是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理想电压源其电流是一定的,因而后者在电路中也不起作用。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计算:1、电路如图所示,已知 E =10V,I S=1A ,R1=10Ω,R2= R3= 5Ω,试求流过R2的电流I2和理想电流源两端Us。
2、求解图中所示电路中各支路电流。
已知V U S 301=,V U S 242=, A I S 1=,Ω=61R ,Ω==1232R R 。
3、电路如图所示。
试求流过Ω6的电流。
4、用戴维南定理计算电路中电流I 。
5、用戴维南定理计算电路中Ω1电阻中电流I 。
6、电路如图所示。
试求电流I ,并计算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功率(说明是取用的还是发出的功率)。
7、用戴维南定理求电流I 。
8、图示电路中,已知5=S U V ,1=S I A ,Ω===5321R R R 。
求各支路电流。
第三章一阶电路暂态分析1、理解电阻、电容和电感元件的特点2、电路产生暂态过程的原因是什么?换路定则。
3、理解换路中产生的过电压和过电流4、会用三要素法分析一阶电路能够回答下述问题:1、如果换路前电容 C 处于零状态,则 t = 0时,u c (0) = 0;而 t →∞ 时, i c (∞)=0,是否可以认为 t = 0时,电容相当于短路,电容相当于开路?如果换路前电容C 不是处于零状态,上述结论是否成立?2、如果换路前 L 处于零状态,则 t = 0 时, i L (0) = 0 ,而t →∞时, u L (∞) =0 ,因此是否可以认为 t = 0时,电感相当于开路, t →∞ 时,电感相当于短路?如果换路前 L 不是处于零状态,上述结论是否成立?为什么?3、在 RC 电路中,如果串联了电流表,换路前最好将电流表短路,这是为什么?4、如果在线圈两端并联了电压表,开关断开前最好将其去掉,这是为什么? 计算:1、电路如图所示,试用三要素法求0≥t 时的1i 、2i 及L i 。
模拟电路基础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在P型半导体中, 多数载流子是(空隙), 而少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
2. 在N型半导体中, 多数载流子是(电子), 而少数载流子是(空隙)。
3. 当PN结反向偏置时, 电源的正极应接( N )区, 电源的负极应接( P )区。
4.当PN结正向偏置时, 电源的正极应接( P )区, 电源的负极应接( N )区。
5. 为了保证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应使发射结(正向)偏置, 集电结(反向)偏置。
6.根据理论分析, PN结的伏安特性为,其中被称为(反向饱和)电流, 在室温下约等于( 26mV )。
7. BJT管的集电极、基极和发射极分别与JFET的三个电极(漏极)、(栅极)和(源极)与之相应。
8. 在放大器中, 为稳定输出电压, 应采用(电压取样)负反馈, 为稳定输出电流, 应采用(电流取样)负反馈。
9. 在负反馈放大器中, 为提高输入电阻, 应采用(串联-电压求和)负反馈, 为减少输出电阻, 应采用(电压取样)负反馈。
10.放大器电路中引入负反馈重要是为了改善放大器. 的电性. )。
11. 在BJT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中, (共集电极)组态输入电阻最大, 输出电阻最小。
(共射)组态即有电压放大作用, 又有电流放大作用。
12.在BJT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中,.共集电. )组态的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共.)组态的电流放大倍数小于1。
13. 差分放大电路的共模克制比KCMR=(), 通常希望差分放大电路的共模克制比越(大)越好。
14. 从三极管内部制造工艺看, 重要有两大特点, 一是发射区(高掺杂), 二是基区很(薄)并掺杂浓度(最低)。
15.在差分放大电路中发射极接入长尾电阻后, 它的差模放大倍数将(不变), 而共模放大倍数将(减小), 共模克制比将(增大)。
16. 多级级联放大器中常用的级间耦合方式有(阻容), (变压器)和(直接)耦合三种。
17. 直接耦合放大器的最突出的缺陷是(零点漂移)。
电路基础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电路中最基本的元件是什么?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电源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A. V = IRB. V = I^2RC. I = V/RD. R = V/I3. 一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电阻为6Ω,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多少?A. 1AB. 2AC. 3AD. 4A4.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各部分电阻的关系是什么?A.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B.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积C.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的倒数之和D.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的平方和5.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与各部分电阻的倒数的关系是什么?A.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B.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积C.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部分电阻倒数之和D.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部分电阻倒数之积二、填空题6. 当电路中的电阻值增大时,通过电阻的_________减小。
7. 理想电压源的特点是:无论负载如何变化,其两端电压保持_________。
8.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_,符号为A。
9. 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相当于_________。
10. 电感器在交流电路中会产生_________。
三、简答题11. 什么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请简述其内容。
12. 什么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请简述其内容。
13. 请解释什么是电路的功率,并给出其计算公式。
14. 什么是频率响应,并简述其在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
四、计算题15. 一个串联电路由三个电阻组成,分别为R1=3Ω,R2=6Ω,R3=12Ω。
求该电路的总电阻。
16. 一个并联电路由两个电阻组成,分别为R1=4Ω,R2=8Ω。
求该电路的总电阻。
17. 一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0V,总电阻为10Ω。
求电路的总功率。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4. A5. C二、填空题6. 电流7. 恒定8. 安培9. 开路10. 阻抗三、简答题1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指出,在一个电路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一、单选题(共23题,46分)1、激动和响应均为()(正弦稳态电路)称为正弦电路或交流电路(2.0)A、同频率的正弦量的线性电路B、外电路可以是任意的线性或非线性电路,外电路发生改变时,含源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不变(伏安特性等效)。
C、标定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②选定(n- 1)个结点,列写其KCL方程;D、变化一次正确答案: A解析:2、发电方面:比单相电源可提高功率()(2.0)A、 50%:B、 0C、 40D、 30正确答案: A解析:3、且其中电流为零这样便可将三相电路的计算化为的计算。
(2.0)A、两相路B、单相电路C、三相路D、都不是正确答案: B解析:4、在集总参数电路中,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恒等于零。
(2.0)A、对电流呈现阻力的元件。
其特性可用u~平面_上的一条曲线来描述:B、定値或一定的时间C、支路电压的代数和D、电压(U)、电流(I)正确答案: C解析:5、线电压是()(2.0)A、毎相电源的电压B、端线与端线之同的电压C、流过端线的电流D、每相负载上的电压正确答案: B解析:6、正常情况下,三相四线制,中线阻抗约为(2.0)A、零。
B、无穷C、都不是D、一样正确答案: A解析:7、(),为复数,称复阻抗(2.0)A、 Z=R+j(o-1/0C)=|Z1∠0B、 Z=R+j(oL -1/0C)=|Z1∠0C、 Z=R+j(oL -1/0C)=|Z1D、 Z=R+j(oL -1)=|Z1∠0正确答案: B解析:8、含受控源(线性)电路亦可用叠加,但()应始终保留。
(2.0)A、电流源电流方向与电压源电压方向相反B、受控源C、求解上述方程,得到b个支路电流D、标定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②选定(n- 1)个结点,列写其KCL方程; 正确答案: B解析:9、负载的线电压:(2.0)A、端线与端线之同的电压B、流过端线的电流C、毎相电源的电压D、 :负载端线间的电压正确答案: D解析:10、具有相同的主要电磁性能的实际电路部件,在一定条件下可用()表示;(2.0)A、只有两个端子;可以用电压或电流按数学方式描述;)不能被分解为其他元件。
直流电路、动态电路、交流电路(含耦合电感、变压器)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直流电路一、复习内容1.电压、电位、电流及参考方向、电功率:UI P =P.5(1)U 、I 参考方向关联:⎩⎨⎧<>=)(00提供实发实吸吸UIP (2)U 、I 参考方向非关联:⎩⎨⎧<>-=)(00提供实发实吸吸UIP 2.欧姆定律:(1)U 、I 参考方向关联:RI U =;(2)U 、I 参考方向非关联:RI U -=3.电压源、电流源及各自特性4.无源和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变换(最简等效电路)5.基尔霍夫定律:⎪⎩⎪⎨⎧==∑∑0ii U KVLI KCL6.两种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P.49(1)有伴电压源等效变换成有伴电流源;(2)有伴电流源等效变换成有伴电压源。
注意:任何支路或元件与电压源并联,对外电路而言,总可等效为电压源;任何支路或元件与电流源串联,对外电路而言,总可等效为电流源;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无等效关系。
P.487.支路电流法:1-n 个节点电流(KCL )方程,1+-n b 个回路电压(KVL )方程。
8.网孔电流法:P.98(1)当支路有电流源时的处理,P.99例3-6;(2)当支路有受控源时的处理,P.99例3-7,要列补充方程。
9.节点电压法:P.105(1)只含一个独立节点的节点电压方程:弥尔曼定理。
P.107图3-21;(2)含独立无伴电压源的处理:P.107例3-13;(3)含受控源的处理:P.108例3-14;(4)利用节点电压法求解运算放大电路:P.111例3-17。
10.叠加定理:P.115。
(1)电压源s U 不作用,短路之;(2)电流源s I 不作用,开路之;(3)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响应可以表为激励的线性组合。
11.戴维南定理:oc U ,开路电压;i R,除源后等效电阻。
I12.最大功率传递定理:当L i R R =时,max 4ociP R =13.运算放大器:利用虚短路、虚断路(虚开路),KCL ;利用节点电压法,注意不得对输出点列写方程。
电路复习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电源、用电器和()。
A. 导线B. 开关C. 电阻D. 电容答案:B2. 欧姆定律描述的是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其表达式为()。
A. V = IRB. V = I + RC. I = V/RD. R = V/I答案:A3.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
A. 差B. 和C. 积D. 商答案:B4.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
A. 差B. 和C. 积D. 商答案:B5. 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遵循()定律。
A. 欧姆定律B.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C.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D. RC时间常数答案:D二、填空题1.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包括电压、电流和________。
答案:电阻2. 一个完整的电路必须包含电源、用电器、导线和_______。
答案:开关3.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______。
答案:相等4.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的_______。
答案:和5. 电容器的充电时间常数τ等于电容C与电阻R的_______。
答案:乘积三、简答题1. 什么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答案: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在一个闭合电路中,沿着闭合路径的电压降之和等于电压升之和,即总电压降等于总电压升。
2. 什么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答案: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表明,在一个电路节点上,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3. 什么是串联和并联电路?答案:串联电路是指电路元件首尾相连,电流在电路中只有一条路径。
并联电路是指电路元件两端并行连接,电流在电路中有多个分支路径。
四、计算题1. 一个串联电路中有两个电阻,R1=100Ω,R2=200Ω,求电路的总电阻。
答案:总电阻R_total = R1 + R2 = 100Ω + 200Ω = 300Ω2. 一个并联电路中有两个电阻,R1=120Ω,R2=240Ω,求电路的总电阻。
答案:总电阻R_total = (R1 * R2) / (R1 + R2) = (120Ω * 240Ω) / (120Ω + 240Ω) = 80Ω五、论述题1. 论述欧姆定律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d ()d ()()()()d d q t u t q t C u t i t C t t=⋅⇒==第一章1. 参考电压和参考电流的表示方法。
(1)电流参考方向的两种表示:A )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指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图中标出箭头)B )用双下标表示:如 i AB , 电流的参考方向由A 指向B 。
(图中标出A 、B )(2) 参考电压方向: 即电压假定的正方向,通常用一个箭头、“+”、”-”极性或“双下标”表示。
(3)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降就等于这两点的电位差,即U ab = V a - V b 2. 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的定义若二端元件上的电压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即参考电流从参考电压的正极流向负极),则称之为关联参考方向。
否则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3. 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下功率的计算公式:(1)u, i 取关联参考方向:p = u i (2)u, i 取非关联参考方向:p =- ui按此方法,如果计算结果p>0,表示元件吸收功率或消耗功率;p<0,表示发出功率或产生功率。
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下欧姆定律的表达式:(1)电压与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 u = Ri (2)电压与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 u =–Ri 。
4.电容元件 (1)伏安特性(2)两端的电压与与电路对电容的充电过去状况有关(3)关联参考方向下电容元件吸收的功率 (4)电容元件的功率与储能d ()()()()()d C u t p t u t i t C u t t=⋅=⋅21()d d ()2C C W p t t C u u C u t ==⋅=⋅⎰⎰5.电感元件(1)电感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伏安特性(2)电感两端的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无关,而与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3)电感元件的功率与储能6.实际电压源随着输出电流的增大,端电压将下降,可以用理想电压源U S 和一个内阻R 0串联来等效。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一电阻R上u,i参考方向不一致,令u=-10V,消耗功率为0.5W,则电阻R为()。
A.200ΩB.-200ΩC.100ΩD.-100Ω答案:A2.两个电阻串联,R1:R2=1:2,总电压为60V,则U1的大小为()。
A.10VB.20VC.30VD.40V答案:B3.已知接成Y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Ω,则等效三角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
A.全是10ΩB.两个30Ω一个90ΩC.全是90ΩD.全是30Ω答案:C4.电流i的值是()。
A.1AB.1.5AC.0.5AD.2A答案:C5.有功功率的单位是()。
A.WB.VARC.AD.V·A答案:A6.当电阻R上的u,i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
A.U=RiB.U=-RiC.U=R丨i丨D.以上都不正确答案:B7.一阶RC电路的时间常数是(),一阶RL电路的时间常数是()。
A.R/C,RLB.RC,L/RC.C/R,RLD.RC,R/L答案:B8.某一电路中,为含源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电阻,为开路电压,为短路电流,在()条件下不存在诺顿等效电路。
A.为无限大而为有限制B.和都为有限值C.为有限值,为有限值D.为0,为有限值答案:D9.要求某一含源网络的等效电阻时,需要将所有的独立电源()处理。
A.都化为电流源B.都化为电压源C.不做改变D.置零答案:D10.某一电路的独立电压源为Us,串联电阻为,可以转换为电流源=()和电阻()联电路。
,并联,串联C.,并联D.,串联答案:A11.RC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u C按指数规律(),i C按指数规律()。
A.上升,衰减B.上升,上升C.衰减,上升D.衰减,衰减答案:A12.RL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u L按指数规律(),i L按指数规律()。
A.上升,衰减B.上升,上升C.衰减,上升D.衰减,衰减答案:D13.在将复数F=α+jβ转化为极坐标形式F=|F|∠θ时,其中θ取决于()。
《电路原理》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图1-1所示电路中,I 1 = 4 A ,I 2 = 1 A 。
2、 图1-2所示电路, U 1 = 4 V ,U 2 =10 V 。
3、 图1-3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0u =4 V ,+0d d tu C = 20000V/s 。
4、 图1-4(a )所示电路,其端口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图1-4(b )所示,其中u OC = 8 V ,R eq = 2。
5、图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的功率为 -60W图1-13A6Ω3ΩI 1I 2图1-3+ u - + u C -2A2Ω2Ω 100FS (t =0)1eq+ u OC - 12+ 10V图1-4+ 4ii(a)(b)1+ U 1 -图1-2+U -2Ω 2A ∞ + +6、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I为-1.5A 。
7、图3所示电路中电流U为115V 。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设电路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和i,则( B ).(A)i的参考方向应与u的参考方向一致(B)u和i的参考方向可独立地任意指定(C)乘积“u i”一定是指元件吸收的功率(D)乘积“u i”一定是指元件发出的功率2、如图所示,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正方向下,电感电压u和电流i的约束方程为(A).(A)0.002didt-(B)0.002didt(C)0.02didt-(D)0.02didt图题2图3、电路分析中所讨论的电路一般均指( A ).(A)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抽象电路(B)由实际电路元件构成的抽象电路(C)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实际电路(D)由实际电路元件构成的实际电路4、图所示电路中100V电压源提供的功率为100W,则电压U为( C ).(A)40V (B)60V (C)20V (D)-60V图题4图图题5图5、图所示电路中I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A)SUI IR=-(B)SUI IR=+(C)UIR=-(D)SUI IR=--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A)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B)叠加原理只适用于非线性电路(C)叠加原理适用于线性和非线性电路(D)欧姆定律适用于非线性电路7、图所示电路中电流比ABII为(B ).(A)ABRR(B)BARR(C)ABRR-(D)BARR-图 题7图8、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支路中电阻R ( C ).(A )对该支路电流有影响 (B )对该支路电压没有影响 (C )对该支路电流没有影响 (D )对该支路电流及电压均有影响9、图所示电路中N 为有源线性电阻网络,其ab 端口开路电压为30V ,当把安培表接在ab 端口时,测得电流为3A ,则若把10Ω的电阻接在ab 端口时,ab 端电压为:( D ). (A )–15V (B )30V (C )–30V (D )15VNIab图 题9图10、一阶电路的全响应等于( B ).(A )稳态分量加零输入响应 (B )稳态分量加瞬态分量 (C )稳态分量加零状态响应 (D )瞬态分量加零输入响应11、动态电路换路时,如果在换路前后电容电流和电感电压为有限值的条件下,换路前后瞬间有:( D ). (A )()()+-=00C C i i (B )()()+-=00L L u u(C )()()+-=00R R u u (D )()()+-=00C C u u12、已知()015cos 31460i t A =-+,()0210sin 31460i t A =+,则1i 与2i 的相位差为( A ).(A )090- (B )090 (C )00 (D )0180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作业共8题)1、求图中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考试说明1、考试范围:第8章~第14章;2、考试方式:期末统一考试,闭卷;3、考试题型填空题(每空2分,共20 分);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计算题(每题12分,共60分);、综合练习及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 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增大电源频率时,电路中电流将不变的 电路是( )。
A.纯电阻电路 B.纯电容电路 C.纯电感电路 D. RLC 串联电路2.周期为T 的电流信号i (t )的有效值为()A. I #.:i (t )dt1 TC. I — 0|i (t )|dt3.关于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都满足守恒定律B. 电阻只消耗平均功率,电容不消耗有功功率C. 电感和电阻都只吸收有功功率,电容能够产生无功功率D. 复功率等于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之和4. 已知电路如下图所示,i s =2cos (5t )A ,电容C 可调。
若电容C 增大,则交流《电路》复习资料B.D. I1 T2 I 二〒 .°i 2(t )dt电压表的读数(RA.增大B.减小C.不变L题4图D.无法确定5. 如题5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其中的R in 应为( A. 8 Q B. 4Q C. 1Q D. 0.5Q6. RLC 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
A.电路中阻抗最大,电流最小 B.电路中电流最大,阻抗最小C.电阻电压一定等于电源电压,大于电感电压D.电感电压等于电容电压且均 为零 7. 如题7图所示的星形联结对称三相电路,已知线电压为380V 。
若A 相负载发 生短路(如图中开关闭合所示),贝吐匕时B 相负载的电压=( )。
A. 330VB. 220VC. 380VD. 190V8. 在进行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计算时,对于直流分量单独作用下的电容、电感 元件,可按()进行等效。
A. 电容与电感都相当于开路状态B. 电容短路,电感开路C. 电容开路,电感短路D. 电容与电感都相当于短路状态9. 已知某网络的极点p=-3,则对应的时域冲激响应波形为( )。
A. 等幅振荡B.衰减振荡C.增长振荡D.指数衰减10. 已知某电感L 的电流初始值I L (0_)=4A ,在运算电路图中由此初始电流引起 的附加电压源大小为( )。
A. 4LB. 4sC. 4/sD. 4/L题5图2'J电压U S =10V ,则电容电压U C 为( B. 20VC. 4V12. 题2图电路ab 端等效电感L ab 为( )A. 1HB. 2HC. 2H13.在正弦交流电路中,视在功率是衡量电气设备在额定的电压、电流条件下最 大的负荷能力,视在功率的单位用( )表示。
A.乏 B.瓦特C.焦耳D.伏安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oA. 若某负载的电压相量与其电流相量正交,则该负载可以等效为纯电感或纯电 容B. 若电压与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则感性负载的电压滞后其电流相量 90°C. 同频率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与频率密切相关D.容性负载的电抗值为正值15. RLC 串联正弦交流电路发生谐振时电阻、 电感、电容两端的电压都为100V ,那么电路的端电压是()。
A. 100VB. 150VC. 200VD.300V16.在RLC 串联电路中, 发生谐振时()。
A.总电压超前于电流B. 总电压滞后于电流C.总电压与电流同相D. 总电压与电流反相17.对称三相三线制电路,负载 丫连接,对称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为380V ,测得11.已知题1图所示RLC 串联电路的电阻电压U R =6V ,电感电压U L =12V ,电源A. 6V D. 2V-+L/WXD. 4H3Htbo每相电流为0.5A 。
若在此负载下,装中线一根,中线阻抗为 Z N = 2,j3「,则此 时负载相电流的大小(18.若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只含有奇次谐波,则该函数称为( )( ) A. -一 ■:_ -二__B.可二 0厲二 2® 二-1山二 7化二-jC.可=。
也2 二・2,P [二 1卫2 二-4® 二D. 约=°忆2 = -2山=-1® = 4 必=-520. 已知某一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为h (t )=4 (t )」e 」.25t ,系统的网络函数为 3 3()。
2 1 1-;+ ;( J 4 1 1H ⑶二: + :( J A.3 3 s + 1.25 B. 3 b 5+1.254 114 11C. 3 3 s + 1.25D.35 s + 1.2521. 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增大电源频率时,电路中电流将不变的电路是( )。
A.纯电感电路 B.纯电容电路 C.纯电阻电路D. RLC 串联电路22. 已知2- '电阻的电压U =10・60o V ,当u 、i 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电阻上的电 流 I = ( ) A o A. 5 (-60°) B. 5 2 60o C. 5 60°2A.减小B. 增大C. 不变D.无法确定A.奇函数B.偶函数C.奇谐波函数D.偶谐波函数19.已知某一系统的网络函数为H (s )s (2 + s ) (s 1)( s4)( s5)'其零极点为D. 5 0°123.题 3 图电路中,已知:u(t) =10cos(314t 70°)V ,i(t) cos(314t 400)A , J2该负载是(为零26. RLC 串联正弦交流电路在频率为50赫兹时发生谐振,现将电源的频率增加 为60赫兹,电源电压有效值不变,则电流I 将(380 -90°28. 周期为0.02秒的三角波电压分解为傅里叶级数,则此三角波的基波频率为)赫兹。
A. 50B. 100C. 200D. 40029.已知某一系统的网络函数为 H(s)二S ____ ,其零极点为( A . h - °心=2,込-62s 8s 12B. h - °必=必=6)负载。
A.容性B.感性C.电阻性D.无法确定nz=-iziz^24.如题4图所示,端点(是同名端。
A. 1 和 3B. 1 和 2C. 1 和 4D. 2 和 325. RLC 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
A.电路中阻抗最大,电流最小B.电路中电流最大,阻抗最小C.电阻电压一定等于电源电压,大于电感电压D.电感电压等于电容电压且均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27.三相对称电源,A 相电压为U A =220. 0°V ,电源绕组为Y 连接,则线电压U BC =(A. 220-120°B. 220-90°C. 380-120°D.C . h == 2旳二-6D. h 二°劝=・2山=」A. H ⑷二曾辭-4咒B.二衣L CQS (2145°)30.已知某一系统的网络函数为H(s)二3,其单位冲激响应h(t)为s 2s 5C . H⑴二血』帥g( 2—45°) D. //ffl = T2^cos(4t-45°) (二)填空题 1.在纯电容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是电压( 流 90°。
)电2.已知题12图所示RLC 串联电路的电阻电压 U R =3V ,电感电压U L =8V ,电容 电压U C =4V ,电源电压U S 为( + u LR+Z)V 。
题12图3. 已知电路如题13图所示,Z 可能是电阻、 ( )。
4. 题14图所示电路中三个线圈的自感分别为 为M 12、M 23、M 31。
线圈2的端电压U 2=A AO二*1 G 小I(题14图题13图电感或电容。
若U 滞后I ,则Z 是 L i 、L 2、L 3,它们之间的互感分别)。
2:1o b题15图5.理想变压器电路题15图所示,h=()i26.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为Q,中心频率为f o,通带BW为()7.一组三相负载,如果它每相复阻抗相等,就叫做()负载。
8.一台三相电动机绕组丫连接,接到5 =380V的三相电源上,测得线电流I L =10A,则电动机每相绕组的阻抗为()门。
9.在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中,对于直流分量(3 =0,求解时应把电感看作()。
4^+510.象函数F(S)=25的原函数为()。
s2+5s+611.对称三相电路采用三相四线制联结时,中性线的电流I NN ' =()A。
12.当电容C中通过角频率为•’的正弦电流时,电容两端电压U C与流过电容电流Ic关系的向量形式为()。
13.若某RL串联电路在角频率为3时的等效复阻抗为(2+j2)Q那么该电路在角频率为3时的等效复导纳为()S。
14.对于一个感性负载,可以通过在其两端并联()的方式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
15.自感为L,和L,,互感为M的两线圈同向串联时,其等效电感为()。
16.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为Q,中心频率为f o赫兹,通带BW为()赫兹。
17.对称的三角形联结的负载Z”等效为星形联结的负载Z Y,贝UU A =( )V。
Z=()Z Y 。
18.星形联结的对称三相电路中,若线电压U BC=380. 60o V,则相电压U A =( )V。
19. 通过电阻 R=10Q 的电流 i(t)二[•、. 2cos(・t 20o ) 2.2cos(2 t 50o )]A ,则该20. 已知某线性电路的单位冲激响应 h(t) = 2e 」- e't ,则对应的网络函数H(s)=(121.题 11 图电路中,已知:u(t)=10cos(314t+70o )V , i(t)=〒 cos(314t+10°) A , v 2电压、电流间相位差- ■■ i =(别为M 12、M 23、M 31 0求线圈1的端电压U 1 =()025.理想变压器电路题15图所示,U 1= ( ) U 2电阻吸收的有功功率P=()W 。
6汀恩m r:i 耳tP *1题14图22. 对于一个感性负载,可以通过在其两端( 高电路的功率因数。
23. 纯电阻负载的功率因数为())的方式以提24.题14图所示电路中三个线圈的自感分别为 L 1、L 2、L 3,它们之间的互感分+ "L -* 12岂■题11图 26.电路题16图所示,已知开关闭合S 时谐振频率为f ,则在S 打开后电路的谐 振频率为( )。
题 23图27. 丫连接负载中点N '与丫连接独立源中点N 间的电压叫(28. 对称正弦量 U c = 220 150o V ,贝U U B 二( )V o29. 在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中,对于直流分量( 3 =0 ,求解时应把电容 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