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会话合作原则的遵守与违反
- 格式:doc
- 大小:13.09 KB
- 文档页数:3
言语交际中合作原则的违反与语用含义的推导作者:谭焕新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15期Cooperative Principle Violation and Derivation of Pragmatic Meanings in Conversational CommunicationTan Huanxin(渭南师范学院,渭南 714000)(Weinan Teachers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摘要:通常情况下,在言语交际中,遵循会话合作原则是有助于交际顺利进行和信息有效传递的,但在一些情境中有意违反合作原则是作为一种会话策略来帮助实现发话者的交际目的。
从对量的准则的违反、质的准则的违反、关系准则的违反以及方式准则的违反四个方面论述了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所产生的特殊语用意义以及独特的语言效果。
Abstract: It is normal for interlocutors to abide by common principles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conversation smoothly. But in certain situations,the viol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is employed as a pragmatic strategy to get speakers' communicative purposes. Therefore, the hearer must derive between the lines the implicatures intended by the speaker. The pragmatic meanings produced by the viol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from the maxims of quantity, quality, relation and manners are analyzed here.关键词:合作原则语用含义会话策略Key words: cooperative principles; pragmatic meaning;conversational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237-020引言会话是传递信息、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是人们生活中的主要内容。
言语交际中违反合作原则现象的语用分析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在解释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起重大作用,他认为听说双方都应遵守合作原则。
但在许多情况下,说话人出于某种原因或目的而违反合作原则。
此时,听话人必须从字里行间捕捉说话人的真意,并推导出说话人意欲表达的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
充分了解违反合作原则产生会话含义的原因,能帮助听话者准确理解说话者的真正意图,使交际顺利进行。
本文以语言学理论为依据,对合作原则理论及在言语交际中违反合作原则的话语进行语用上的阐述和分析。
标签: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礼貌关联白色谎言文化差异一、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H·P·Grice)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系列演讲中就已明确指出: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的交谈不是由一串不连贯无条理的话语组成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交谈的参与者在某种程度上都意识到一个或一组共同的目的,或者至少有一个彼此都接受的方向。
这种目的或方向使交谈得以顺利进行。
这样,就提出了一个要求交谈参与者共同遵守的一般原则:“合作原则”,即在参与交谈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
接着,格赖斯仿效哲学家康德在“范畴表”中列出“量”“质”“关系”“方式”四个范畴来构成其范畴体系的做法,划分“量”“质”“关系”“方式”四个范畴,提出四个相应的准则及其相关的次准则,认为遵守这些准则就是遵守合作原则。
A、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B、质的准则: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C、关系准则:说话要相关。
D、方式准则: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洁;井井有条。
有了这些原则和准则,语用者对会话含义的推导就有了依据,可以按照说话人是否遵守交际合作大原则和是否违背次准则为标准进行。
一般来说,交际双方总是遵循以上合作原则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交际中就恪守这些准则,恰恰相反,人们会无意或有意地违反这些准则。
论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
言语交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里简单谈一下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以及二者间的关系。
一、学会与人相处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首先是由美国语用学家格莱斯提出的。
他提出,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必须合作,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从而保证交际向着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发展。
有了这条准则,交际双方所说的话就不至于不连贯,因而双方就可以互相配合,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如果有一方违背了合作原则,一种情况下,另一方没有意识到说话者违背合作原则,就会形成虚假信息;另一种情况下,听话者明白说话者是为了出于礼貌为有意为之,就会用心揣摩说话者的真实意思不会造成误解。
具体来说,合作原则包括四项基本准则,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
1、数量准则数量准则包含两方面要求:(1)使说话的详尽程度达到交谈目的的要求,即信息量不能太少或者说不能苟简。
(2)使说话的详尽程度不超过交谈的目的要求,即信息量不能太多或者说不能繁冗。
例如前天我陪同学打网球,之前有这样对话:我:你的网球线穿好没?他:好了,早就穿好了,今天早上拿到的。
穿的是子母线,拍球手感很好,不震手,看线的样子好像很耐打。
以后你要打断线建议你也穿这种~~~~~ 这位同学的回答显然有点画蛇添足,违反数量原则。
2、质量原则质量原则针对交谈双方说话的真实程度。
要求不说假话。
这里强调一下,质量准则只要求说话人不能故意撒谎或信口开河,并不一定强求他说的必须是真理。
质量准则包括两方面的要求:(1)不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
(2)不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我们可以谈一下新闻媒体中的言语诚信度问题。
比如说,曾经在校内网上看到这样的转帖,作者将几张报纸标题截图后拼接在一起,从上而下依次是:“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三峡大坝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长江水利委: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三峡大坝上”新闻媒体没有经过考察而草率做出论断,违反了言语交际中的质量准则。
浅谈语言交际中合作原则的违反现象作者:杨磊王磊王颜杨涛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28期摘要: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在解释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起重大的作用。
格赖斯认为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都应遵守合作原则。
但是在实际言语交际中,总存在合作原则违反的现象。
本文以语言学理论为依据,对合作原则理论及合作原则在言语交际中违反的原因及运用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合作原则违反言语交际一、格赖斯的合作原则理论格赖斯(Grice)在《逻辑与会话》演讲中指出: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的交谈不是由一串不连贯无条理的话语组成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交谈的参与者在某种程度上都意识到一个或一组共同的目的,或者至少有一个彼此都接受的方向。
这种目的或方向,可能是一开始就相当明确的,也可能是不甚明确的,只有在交谈过程中才逐渐明确起来。
交谈过程中,不适合谈话目的或方向的话语被删除后,才使交谈得以顺利地进行。
这样,就提出了一个要求交谈参与者共同遵守的一般原则:“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即在参与交谈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
接着,格赖斯提出了四条准则:质量,数量,关系,方式。
认为遵守这些准则就是遵守合作原则二、合作原则违反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各种语言现象都是合作原则与违反合作原则的统一体。
无论汉语还是外国语,都不存在纯粹的语义表达或者语用表达。
总体上看,合作原则是主要的-----随便看一张报纸,或留意一个日常会话,大多可从字面理解其意义,言外之意相对较少;合作原则又是基础的,违反合作原则表达的”言外之意”是以字句的表面意义为基础的。
如甲对乙说“水”,可理解为“喝水”“倒水”“水来啦”都跟水有关,不会理解为“吃饭”等与水无关之意。
合作原则与违反合作原则具有相对性,同样一句话在这里是表面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违反合作原则的语用表达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客观存在,是语言现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合作原则的违反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具体原因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简论G r i ce的合作原则及其遵守与违反阮傲(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英语系,广东佛山528225)摘要:G r i c e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理论在如何解释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目的是解释人类言语交际的实现过程。
该理论以其所具有的适应性、适用性吸引了国内外大批语言学界学者的关注。
本文旨在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合作原则产生过程及其实际应用做出分析。
关键词:意义合作原则四个标准遵守违反1.引言G r i ce于1967年在哈佛演讲时首次提出会话含义理论(Convers ati onal I m pl i cat u r el,并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
在英美学派的语用理论中,会话含义理论被证明是语用学发展中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
G r i c e注意到,在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的谈话都是朝着某一个特定的目标向前推进的.而且内容和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谈话双方不是答非所问或不着边际的.这说明,双方必须互相合作,并在合作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即合作原则(C ooper a t i ve Pri nci.pi e)。
G r i ce同时也提出,交际双方并非必须完全遵守该原则,相反,人们可能有意违反合作原则,那么听话者就要根据语境推断隐含意义及会话含义(C onver sat i onal I m pl i cat ur e)。
会话中对合作原则的遵守与违反并无一定规律可循。
2.意义理论的发展和会话含义理论的产生2.1意义理论的发展会话含义理论实在意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有必要对一些有影响力的意义理论做出交代。
哲学家们x.-t于意义这一语义现象的分析和探讨由来已久,语言学哲学界对于意义提m的各种理论层出不穷。
以下将对两种重要的意义理论做出阐述。
1)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意义关联理论。
作为意义理论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关联理论的主张是:句子都是由若干词语连接构成。
每一个词语都指代真实世界里的某一个物体.而这个物体就是这个词的意义。
会话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摘要: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人们语言交际中需要遵守的语用原则。
合作原则可以使人们的言语交际顺利进行。
礼貌原则则解释了人们为什么在说话的时候有时候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无论在相同或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言语交际中,合作原则一直是会话双方必须遵守的主要原则,但礼貌原则也是会话的一种语用策略。
本文就此探讨了二者在日常会话中的关联性,揭示了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合理运用对会话成功展开的重要性。
关键词: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礼貌原则一.引言近年来,语用学研究已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美国语言学家、哲学家Grice 的会话含意理论提出言语交际时要遵守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说话双方要相互合作。
但是,人们在交际中又往往不遵守这些准则,甚至故意违反这些准则。
Grice 认为,当人们在交际中发觉对方故意违反这些准则时,他们就据此进行语用推理,从而推导出他所说话语中有意超越字面意义的隐含意义。
Grice的这种观点引起语用学界的兴趣, 其中讨论较多的是人们在言语交往中既然要遵守合作原则, 那为什么又要故意违反这个原则?Brown和Levinson等学者提出了语言使用的礼貌问题。
Brown和Levinson提到言语交际涉及社交关系与文化, 因而存在礼貌策略问题; Levinson则认为, 如果要解释为什么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让听话人去意会说话人的真正意图, 那就是因为礼貌, 于是他提出了言语交际中要遵守的礼貌原则。
他认为,合作原则不尽完善,礼貌原则可以“援救”(rescue )合作原则,与合作原则相益补,礼貌原则可以用来合理地解释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为什么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准则。
二.会话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Grice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
会话原则与会话含义一、合作原则“今天星期天。
”合作原则是指,在参与交谈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
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一)量的准则:说的话所提供的信息,与交际的目的相适应,既不超出也不少于交际目的的需要。
(二)质的准则: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三)相关准则:所说的话同对方的话题相关联。
(四)方式准则:说的话简明清楚,要避免晦涩和歧义,做到简练、有条理。
合作原则是交际中应该遵守的。
但这并不表明没有违反这些准则的情况出现。
可能不遵守这些准则的情况有四种。
(一)说话人明确宣布不遵守合作原则以及相关准则,例如:无可奉告,我不能说更多的话了。
(二)说话人可以悄悄地、不加声张地违反某一条准则。
这样,在有些情况下他就会把听话人引入歧途,结果使听话人产生误解或受骗上当。
例如:撒谎,牛得病吃四环素。
(三)说话人可能面临一种顾此失彼的情况,即为维护一条准则不得不违反另一条准则。
例如:他想根据情况的要求,遵守质的准则,但与此同时他可能会违反其他准则。
例如:他们什么时候动身?——可能明天。
(四)故意违反某一条准则来传递会话含义。
说话人故意违反了某一条准则,同时还使听话人知道说话人违反了该准则,但目的不是中断交谈,而是为了向听话人传递一种新信息――会话含义。
二、会话含义(一)什么是会话含义?会话含义指当说话人遵守或违反了合作原则的时候,听话人超越话语的表面意义领悟的说话人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
(二)会话含义的类型1、一般的会话含义:说话人在遵守合作原则的某项准则时,在话语中通常带有的某种含义。
这种会话含义不需要语境就能推导出来。
例如:张三有四部词典。
(量)象比蚂蚁大。
(质)他有孩子吗?(质)汽车没油了。
——前面有个加油站。
(关系)开门。
(方式)2、特殊的会话含义:说话人违反合作原则,听话人根据语境推导出来的会话含义。
例如:我买的鱼呢?——我看见猫正在舔嘴。
(三)特殊会话含义的推导:1、违反量的准则:(1)哲学教授给他的学生写的应聘哲学研究工作的推荐信(该学生字写得漂亮,文章写得很通顺)。
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言语交际的第一个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它的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会话含义是怎样产生的,但合作原则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会话准则以含蓄地、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为了弥补这种不足,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提出了礼貌原则以“援救”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主要包括四大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数量准则有两条要求:1)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2)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质量准则同样有两个要求:1)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关联准则则要求所说的话要有联系性。
最后一个方式准则则是尽可能追求说话的清楚明了。
这方面有四个要求:a)避免晦涩b)避免歧义c)简单明了d)井井有条格莱斯发现每当违反一项准则时就会产生会话含义。
他对准则的违反情况做了区分,概括出以下四种。
1)说话人悄悄地不加声张地违反一条准则。
在这种情况下,他有可能是欺骗对方或将对方引入歧途。
2)说话人公开声明不予合作。
如“无可奉告”、“我不想谈”便是典型的表示,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必然导致交际的中断,因此,不会产生会话含义。
3)说话人面临着准则之间的冲突,处于两难的境地。
他可能满足信息数量的准则,而违反质量准则。
这种情况可能产生会话含义。
4)说话人可以蔑视某一准则,公然不去执行。
而尽管某些准则表面上被违反,但在更深的层次上仍然起着作用。
这是一种真正通过违反准则产生会话含义的情况,也是我们讨论的中心。
格莱斯也注意到人们在实际会话中常常不遵守这些原则,有时故意违反某些原则,这就使得听话者要通过说话者话语的字面意义推测出话语的真正含义。
格莱斯提出了合作原则以及人们不遵守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隐涵,但他并没有指出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
Brown,Levinson和Leech等在后来的研究中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提出了礼貌原则,认为人们在会话中之所以违反合作原则是出于礼貌的原因。
合作原则的违反和礼貌原则的遵守【摘要】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的,他认为交谈双方遵循这一原则,并在会话中向对方提供相关、真实、清晰、准确的信息。
事实上,人们在自然谈话状态下常常违反合作原则及其准则,基于这一现象,礼貌这一概念得到了关注和发展。
不同于莱考夫、布朗和莱文森,利奇提出了与合作原则形式相仿的礼貌原则,并认为礼貌原则可以“援救”合作原则。
本文将以实例介绍人们对于合作原则的违反以及对礼貌原则的遵守,同时进一步阐明礼貌原则如何“援救”合作原则。
【关键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准则[Abstract]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originated by the famous American philosopher and linguist H. Paul. Grice,is an influential theory in pragmatics. Conversational participants are supposed to observe this principle,provide sufficient information and speak sincerely,relevantly and clearly when talking to each other. However,it is worth noticing that speakers sometimes do violate the CP and its sub-principles in their natural talks. Based on this,another important concept—politeness is focused and developed. Differing from Lakoff,Brown and Levinson,the British Linguist G. Leech proposed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analogous to the CP and he suggested that the PP could “rescue” the CP.This essay attempts to introduce the violation of the CP and the observance of the PP. And it is also devoted to set examples to illustrate how the PP rescues the CP from serious troubles.[Key words]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s;the Politeness Principles;maxim合作与礼貌是语用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合则原则语言交际最重要的原则是合作原则。
人类产生语言,是合作的需要,人类用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目的是为了合作。
而交际的本身,也是合作的体现。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合作原则及其四个准则。
一、合作原则及其四个基本准则。
合作原则作为一个学术术语,最旱由英国分析哲学家格莱斯提出。
1967年,格莱斯在哈佛大学做了三次演讲,其中第二讲《逻辑与会话》在1975年发表在这一讲中,格莱斯提出了合作原则。
格莱斯认为,人们在交际中应该遵守合作原则,这一原则包括如下四个准则:1、量的准则。
就是给出适量的信息,不多也不少。
2、质的准则,就是说真话,不说虚假和缺乏证据的话,3、关联准则,就是扣住主题来说话,前后话语要有关联。
4、方式准则,就是表达要精确,避免晦涩和歧义。
二、违反合作原则的四种情况。
格莱斯接着提出,违背合作原则的四种情况及其产生的会话含义。
在实际会话中,人们经常违背合作原则,具体表现为如下四种情况:1、说话人悄悄违背合作原则,令听话人上当。
比如说谎,这是违背合作原则当中的质的准则,那么就动机而言呢?有的是好的,有的是不好的。
好的比如医生对重症患者隐瞒病情,那么不好的呢,比如商品推销中的虚假广告。
2、说话人公开宣布不合作,不遵守某一准则。
比如不回答对方的提问,或者不提供适量的信息,这可能出于不能提供和不愿提供两种精况。
不能提供,比如某件事需要保密,那么不愿提供呢,比如说话人不想告诉听话人某些信息,3、说话人可能面临两难境地,顾此失彼,比如遵守了质的准则,就会违背量的准则,比如下面的对话:甲:菲菲,明天北京有雨吗?乙:有,不对,我不确定,明天很多地方都有雨,但预报员说北京时,我刚好出去了。
所以我不太清楚。
但我猜,应该有。
在这段对话中,甲问,明天北京有雨吗?如果遵守量的准则,乙的回答应该是“有”或“没有”,可是乙为了遵守质的准则进行了详细说明,结果超出了适量的信息,这就违背了量的准则。
4、说话人有意不遵守某一准则,但他相信听话人能觉察到这一点,并认为他仍然是合作的。
会话目的与合作原则的违反社会学观点认为,在社会活动中,人们的行为具有目的性。
会话属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社会活动,Austin (1962)的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言语就是行为,因此,在日常会话中,发话人说出的的话语都是有目的的。
Grice (1975)的合作原则(Coperative Principle)与会话含义理论自问世以来即备受关注,在解释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Grice认为,会话的双方都应当遵守合作原则,但是在实际言语交际中,人们往往不遵守甚至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从而产生会话含义。
那么,在日常会话中,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呢?对这一问题,Grice本人没有给予解答,之后的学者唯一只有Leech从礼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然而,Leech 的礼貌原则只是针对违反合作原则现象中产生会话含义的那一部分情况,而且这一部分中还有很多是不符合礼貌原则的。
本文拟对不同目的关系下合作违反的情况作一全面分析,进而探讨会话目的与合作原则违反之间的关系。
一、合作原则及其违反Grice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
合作原则这条根本原则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这四条准则下又有一些次准则:1、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1)提供信息量要达到满足当前交流目的需要的详尽程度;2)提供的信息量不能比当前交流需要的信息量更详尽;2、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1)不要说自己确信为假的话;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关联准则(Relation maxim:说话要有关联;4、方式准则(Mannermaxim):1)避免含混不清的话;2)避免产生歧义的话语;3)说话要简洁(避免冗长的陈述);4)说话要有条理。
但在实际会话中,人们往往不遵守这些准则,有时甚至故意违反某些准则,听话者要通过话语的字面意义推测出其真正的含义,即会话含义。
违反合作原则的会话含义交际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我们的谈话通常是由一串互相关联的话语组成,否则就不合情理。
谈话的双方至少要抱着合作的态度,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
在谈话过程中,目标的变化与否,参与者有较大的自由,但在每一阶段,总有一些可能的会话举动会被认为不合适而遭到排斥。
因此,需要提出一个初步的原则使谈话进行下去。
1975年,英国著名哲学家格赖斯就提出了“合作原则”,并提出了具体准则,确立了四个范畴:数量准则——1.使你的话语(交谈的当前目的)如所要求的那样信息充分。
2.不要使你的话语比所要求的信息更充分。
质量准则——设法使你的话语真实。
1.不要说自知虚假的话。
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关系准则——要有关联。
方式准则——要清晰。
1.避免含混不清。
2.避免歧义。
3.要简短。
4.要有序。
(Grice 1975:45-46)以上四条准则描述了一个合理、有序的会话过程,如果交际的参与者严格按照此准则,就能达到顺利交谈的目的。
实际交际并不总是直来直去,多数情况下我们接触到的是话语的间接使用过程,需要我们从表面的话语结构中去估量和判断出话语的间接意思。
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合作原则。
我们上面也提到合作原则不是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而是对人们实际行为的描述,它不应被视为一种规范。
束定芳在《现代语义学》中说:“这些准则并非说话的规则,而是人们在话语交际中所假设的使话语得以进行的一种底线,是人们理解话语的基础。
”因此,合作原则的重要性并不在其本身,而在于违反它所造成的“会话含义”,也就是话语中所包含的间接意思,即“言外之意”。
格赖斯概括了违反合作原则的四种情况:交际者悄悄违反第一条准则;交际者公开宣称不遵守合作原则;交际者无法遵守某条准则,因为如果那样的话,就会和其他的准则产生抵触;交际者故意违反某一准则,并让听话者体会到这一点。
第四种是格赖斯最关心的,也是日常交际中最常见的。
说话者处于自身的动机或某种理由,常常通过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准则,以产生特殊的会话含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总第156期)“合作准则”的违反与“会话含意”的产生Ξ——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会话含意”分析吕俞辉(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1008751女,讲师)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在跨文化交际中,大量地存在着会话隐含意义,这常会引起留学生的误解和不解。
对这些会话隐含意义,应用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运用汉外对比的方式可以分析出它们的生成机制:对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的违反、质的准则的违反、关系准则的违反、方式准则的违反都可以产生会话隐含意义。
而且中外会话隐含意义的推导是不同的。
打破合作原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礼貌策略的应用及追求修辞效果。
关键词:合作;准则;会话;隐含 中图分类号:K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209(1999)0620102205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即使学生非常认真地查了字典,对每一个字的含义都理解了,他们还会对会话交际,对文章不尽理解,甚至是误解。
因为留学生在词典中可以找到的是语言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但是,实际交际过程中,语言除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以外,也会产生语用学上的会话隐含意义。
说到会话隐含意义,我们不能不提到著名的语言学家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这是1967年他在美国的哈佛大学提出来的。
“会话含意”(conversati onal i m p licatu re)“是在理解句子衍推的基础上根据提出的会话原则推导出来的意义”[1](P59)。
“会话原则”具体指“合作原则”(coop erative p rinci p le),这个原则提出: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双方都有相互合作,以求交际成功的愿望,为此双方要采取合作的态度,遵守合作原则。
这个合作原则有四条准则:“1)量的准则(quan tity m ax i m);2)质的准则(quality m ax i m);3)关系准则(relati on m ax i m);4)方式准则(m anner m ax i m)。
语用原则的违背和遵守(一)语用原则的违背和遵守(一)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如何通过对合作原则的违背,以达到遵守礼貌准则和自我保护原则的目的,并认为后两种原则是制约语用原则的关键。
关键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自我保护原则一、引言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为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需要遵循一定的语用规则,但不是所有场合下遵守语用原则交际就会顺利,相反,实际上,人们常常会违反某条或几条原则,有时是无心的,如在跨文化交际的场合下,会发生语用原则的负迁移现象,此时可能的结果就是交际发生语用失误。
还有些时候,交际者刻意违背其中的某些原则以达到特殊的交际目的。
所以应正确理解语用原则以采用相应对策促进有效交际,减少失误。
二、若干语用原则(一)合作原则。
美国哲学家格莱斯(H.P.Grice)认为,和从事其他社会活动一样,言语交际中说话人都遵循着一个目的,和听话人之间互相配合,“在参与交谈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Grice,1975:47),这就是他提出的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该原则包含以下四条准则(Grice,1975:307-308)1、数量准则(quantitymaxim)a.所说的话达到现时交际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b.不要使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
2、质量准则(qualitymaxim)a.不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b.不说自己没有足;够证据的话。
3、关联准则(relationmaxim)说话要相关贴切。
4、方式准则(mannermaxim)a.避免含糊其辞;b.避免歧义;c.说话要简洁;d.说话要有条理。
合作原则及其准则能使人们以直接、高效的方式进行交际,该理论的提出为语用学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也引起了很多的争议和探讨。
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文学作品里,都有大量的语料表明,人们在交际时并非总是遵守合作原则的,而且很多种情况下人们会有意违反该原则(如以间接的方式表达意思),反能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或修辞效果,如下例:(1)这是一则关于交际的笑话:某人的儿子满月,抱出来给大家看。
语文教学中会话合作原则的遵守与违反作者:汪梦蕾来源:《课外语文·上》2021年第10期【摘要】对话教学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的新式教学思维和理念,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会话交流,向学生传输知识。
语文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语用教学。
教师采用何种会话方式与学生进行对话,以及是否能够顺利地完成对话,关系着课堂是否能够和谐进行以及知识能否成功地传递。
本文通过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来探讨会话合作原则的运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合作原则;对话教学【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8-020-03【本文著录格式】汪梦蕾.语文教学中会话合作原则的遵守与违反[J].课外语文,2021,20(28):20-21,55.对话教学是指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方式。
然而它又不是简单的问答对话,也不仅仅是填鸭式的灌输,只追求对话里所包含知识的量。
对话教学作为现今教育体制下最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其顺利地进行与教学的质量以及优秀人才的培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就要求师生双方在会话过程中就教师所教的知识有谈下去的共同意愿,且双方所公认的目的与方向都是相同的。
最终结果就是要学生在对话教学中掌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
这就意味着在对话教学中,师生双方要遵守在会话中的合作原则。
以语文教学为例,语文教学通过师生双方的对话(往往采用一问一答或一问多答的形式)结合文本的阅读,使得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由外到内地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把握其中心思想。
会话合作原则的把握,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调动学生积极性,维护课堂秩序。
一、会话合作原则的遵守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了一个要求交谈参与者共同遵守的一般原则: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就是在交谈的时候,交谈双方所说的话要符合其所参与交谈的公共目的或方向。
随后,格赖斯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关于会话原则的四个准则,即量的准则、质的准则、相关准则以及方式准则。
量的准则是指所提供的信息量要刚好符合双方交谈所需要的量;质的准则是指所说的话力求真实;相关准则是指在关系范畴下,只提出一个准则,即所说的话是相关的;而方式准则则是指清楚明白地说出要说的话。
语文教学中会话合作原则的遵守与违反
语文教学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会话合作原则是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
会话合作原则是指在交流中,各方应该以合作的态度,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共同完成交流任务。
本文将从会话合作原则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在语文教学中的遵守与违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会话合作原则的定义
会话合作原则是交际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是指在交流中,各方应该以合作的态度,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共同完成交流任务。
会话合作原则的实现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1.相互尊重:在交流中,各方应该互相尊重,不论对方的地位、职业、年龄、性别、国籍等都应该给予尊重。
2.理解对方:在交流中,各方应该尽力理解对方的意思,不要轻易下结论,避免误解。
3.支持对方:在交流中,各方应该支持对方的观点和建议,不要轻易否定对方的想法,尽可能达成共识。
二、会话合作原则的重要性
会话合作原则在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促进交流的顺利进行。
在交流中,如果各方都能够遵循会话合作原则,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就能够避免冲突和误解,顺利完成交流任务。
其次,会话合作原则能够提高交际效果。
如果各方都能够遵循会话合作原则,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就能够更加深入地交流,达成更好的交流效
果。
最后,会话合作原则能够提高交际质量。
如果各方都能够遵循会话合作原则,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就能够建立良好的交际关系,提高交际质量。
三、会话合作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遵守与违反
在语文教学中,会话合作原则是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
在教学中,如果能够遵循会话合作原则,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违反会话合作原则的情况。
1.遵守会话合作原则的情况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遵守会话合作原则,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在遵守会话合作原则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2.违反会话合作原则的情况
在语文教学中,也存在一些违反会话合作原则的情况。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不尊重学生的意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导致学生失去了表达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不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等。
四、如何遵守会话合作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遵守会话合作原则,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尊重学生的意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
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
2.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3.支持学生的观点和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支持学生的观点和建议,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尽可能达成共识。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结语
会话合作原则是交际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是在交流中,各方应该以合作的态度,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共同完成交流任务。
在语文教学中,会话合作原则是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
如果能够遵守会话合作原则,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遵守会话合作原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