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3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 格式:ppt
- 大小:4.19 MB
- 文档页数:93
植物性蛋白饲料介绍一切CP≥20%,CF<18%的植物饲料(包括副产品)都属于此类。
1.植物蛋白饲料的蛋白质品质。
详见表T和表-2。
表T 常见饼粕的蛋白基酸组成菜子饼大豆饼棉籽饼太阳瓜子饼芝麻饼花生饼粗蛋白(%) 35 44 41 42 39 47 赖氨酸(%) 2.1 2.9 1.7 1.7 1.3 1.8 蛋氨酸(%) 0.7 0.7 0.5 0.7 0.6 0.4 胱氨酸(%) 0.4 0.7 0.6 0.7 0.4 0.8 色氨酸(%) 0.4 0.6 0.5 0.7 0.6 0.5 苏氨酸(%) 1.5 1.8 1.3 2.1 1.4 1.4 苯丙氨酸(%) 1.4 2.3 2.2 2.9 1.7 2.8 亮氨酸(%) 2.3 3.5 2.4 3.9 2.1 3.7 异亮氨酸(%) 1.3 2.4 1.3 2.8 1.6 2.1 级氨酸(%) 1.8 2.3 1.9 3.2 1.8 2.8 组氨酸(%) 1.0 1.2 1.1 1.4 0.8 1.2 精氨酸(%) 1.9 3.3 4.6 3.3 3.3 4.9表-2 一些植物蛋白饲料的限制AA种类第一限制性AA①临界缺乏AA②化学比分③花生赖,苏异,缀,亮43大豆豆胱,蛋苏,缀47胡豆胱,蛋苏,色28豌豆胱,蛋色/油菜籽异缴62太阳瓜子赖亮,蛋,胱56亚麻籽赖亮59芝麻籽赖苏,异42棉籽赖胱,量50菜豆胱,蛋色绿豆胱,蛋色紫花豌豆胱,蛋37注:见表四-41).豆类蛋白:主要由清蛋白和球蛋白组成,其中球蛋白占80%左右。
不同种类植物蛋白中,球蛋白占比例不同,如胡豆中球蛋白占70%左右,大豆中球蛋白只有30%左右,但是大豆中清蛋白所占比例较高。
这一组成特性表明,豆类蛋白EAA含量较高(相对禾本科饲料中蛋白而言)。
据调查,清、球蛋白的EAA组成,以清蛋白中含量为最高(见表-3)。
特别是Lys和SAA含量,清蛋白中SAA是球蛋白的二倍左右,但由于豆类蛋白中清蛋白比例不很高,不同豆类变化又较大,平均在8~40%左右变化。
第七章 蛋白质饲料蛋白质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质含量为20%及20%以上的饲料。
与能量饲料相比,本类饲料蛋白质含量很高,且品质优良,在能量价值方面则差别不大,或者略偏高,当然在其它方面如维生素、矿物质等不同种类饲料各有差别。
蛋白质饲料可分为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单细胞蛋白质饲料和非蛋白氮饲料。
第一节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豆类籽实及其加工副产品,各种油料籽实及油饼以及各种谷实的加工副产品等。
一、豆类籽实豆类籽实曾经是我国主要的蛋白质饲料,主要是作为役畜和猪的饲料。
现在通常以人类食用为主,只有生产过剩而价廉时才考虑用作饲料。
特别是在需要添加油脂的配合饲料中,应用含脂肪高的豆类可生产出相当于添加油脂的高热能饲料,在颗粒饲料中可减少直接添加油脂的用量,有利于获得品质较佳的粒状料。
(一)全脂大豆 大豆原产于我国东北,根据种皮颜色可分成黄、青、黑、褐等色,以黄种最多而得名黄豆,其次为黑豆。
1.营养特性 大豆籽实属于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都高的蛋白质饲料,如黄豆和黑豆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7%和36.1%(表),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6.2%和14.5%。
而且大豆的蛋白质品质较好,主要表现在植物蛋白质中,最缺的限制因子之一的赖氨酸含量较高,如黄豆和黑豆的赖氨酸含量分别为2.30%和2.18%,唯一的缺点是蛋氨酸一类的含硫氨基酸不足。
大豆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甚多,其中必需脂肪酸一亚油酸可占55%,因属不饱和脂肪酸,故易氧化,应注意温度、湿度等贮存条件。
脂肪中还含有1%的不皂化物,由植物固醇、色素、维生素等组成。
另外还含有1.8%—3.2%的磷脂类,具有乳化作用。
碳水化合物含量不高,其中蔗糖占27%,水苏糖16%,阿戊糖18%,半乳糖22%,纤维素18%。
其中阿聚糖、半乳聚糖和半乳糖酸相结合而形成粘性的半纤维素,存在于大豆细胞膜中,有碍消化。
淀粉在大豆中含量甚微,约为0.4%~O.9%。
畜牧养殖户常用蛋白质饲料介绍在养殖业低迷时期,广大养殖户如何在夹缝中渡过危机求得生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需要科技的支持。
蛋白质饲料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含量高于20%的豆类、饼粹粕类及动物性饲料。
蛋白质饲料可分为动物性蛋白饲料和植物性蛋白饲料。
1.植物性蛋白饲料(l)豆粕(饼):以大豆为原料取油后的副产品。
其过程为大豆压碎,在70~75℃下加热20-30秒,以滚筒压成薄片,而后在萃取机内用有机溶剂(一般为正己烷)萃取油脂,至大豆薄片含油脂量为1%为止,进人脱溶剂烘炉内110℃烘干,最后经滚筒干燥机冷却、破碎即得豆粕(饼)。
通常将用浸提法或经预压后再浸提取油后的副产品称为大豆粕;将用压榨法或夯榨法取油后的副产品称为大豆饼。
一般大豆的出粕率约为88%。
由于原料、加工过程中温度、压力、水分及作用时间很难统一,因此,饼(粕)的质量也干差万别。
如温度高、时间过长,赖氨酸会与碳水化合物发生梅拉德反应,蛋白质发生变性,引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降低。
反之,如果加温不足又难以消除大豆中的抗胰蛋白酶的活性,同样地影响大豆粕(饼)的蛋白质利用效率。
豆粕(饼)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饲料原料,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其作为最重要的饲料蛋白来源。
一般的豆粕(饼)粗蛋白含量,在40%-45%,氨基酸的比例是常用饼粕原料中最好的,赖氨酸达2. 5%- 2. 8%,且赖氨酸与精氨酸比例好,约为1:1.3。
其他如组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等含量也都在畜禽营养需要量以上,所以大豆粕(饼)多年来一直作为平衡配合饲料氨基酸需要量的蛋白质饲料被广泛采用。
经济发达国家将其作为配合饲料中蛋白质饲料的当家品种。
但要注意豆粕(饼)中蛋氨酸含量较低。
现代榨油工艺上为了提高出油率,常在大豆榨油前将豆皮分离,这样生产出的豆粕为去皮豆粕。
由?豆皮约占大豆的4%,所以去皮豆粕与普通豆粕相比在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有所提高。
表18 -9是美国油籽加工协会(NOPA,1997)制定的普通豆粕和去皮豆粕的质量标准。
常见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使用和注意事项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及维持生命都需要大量蛋白质,通过饲料来供给。
若蛋白质供应不能满足需要,就会使猪消瘦,生长停滞,生产性能下降,容易发病,甚至死亡。
蛋白质营养的必须决不能性和不可代替性,使蛋白质饲料在养猪生产中话语权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我国养猪生产中主要用作蛋白质饲料的有: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单细胞蛋白质饲料糖类三大类。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主要饲料选矿工业的副产品和叶蛋白质来源于,如豆粕(饼)、花生粕(饼)、棉籽粕(饼)、亚麻仁饼、玉米胚芽饼、芝麻饼等。
1、豆科籽实豆科籽实常用作饲料的有、豌豆和蚕豆(胡豆)。
在油菜籽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较大,总产量比豌豆、蚕豆多,用作饲料的30%。
这类饲料除具有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素漾一般营养特点外,最大的其优点是蛋白质品质好,赖氨酸含量按近2%,与能量饲料配合取用,可弥补部分赖氨酸缺乏的缺点。
但该类饲料含硫氨基酸受限。
另一特点是脂溶性维生素A、D较缺。
豌豆、蚕豆的维生素A比大豆稍多,B族幌向维生素也仅高于谷实类。
豆科籽实所含抗胰蛋白酶、皂素、血球凝集素和产生甲状腺肿的物质,它们影响该类饲料的适口性、消化率以及动物的一些生理演化过程。
这些一般性物质经适当热处理即会失去关键作用。
因此,这类饲料应当捻喂,且喂量不宜过高,一般在饲粮中配给10%~20%。
否则,会使肉质变软,影响胴体品质。
2、大豆饼(粕)螺纹钢和制油豆饼是制油工业不同加工方式的副产品。
豆粕是浸提法或预压浸提法取副产品油后的副产物。
粗蛋白质含量在43%~46%,棉花的加工工艺是经机械压榨浸油,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在40%以上。
豆粕(饼)是最优质的植物性蛋白质化肥饲料,铁质赖氨酸和胆碱,消化水平高,适口性好,易消化等,但蛋氨酸不足,含胡萝卜素、硫胺素和核黄素较少。
豆粕(饼)的质量与加工生产工艺条件有关。
品质良好的天胶颜色应为淡黄色至淡褐色。
太深透露加热过度,蛋白质品质变差。
质饲料2023-11-08CATALOGUE目录•引言•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种类•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在鸡饲养中的应用•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营养价值•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添加与使用•结论01引言饲料提供了鸡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对鸡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饲料在鸡生长中的重要性促进鸡的生长发育合理配制饲料可以显著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如产蛋量、增重速度、繁殖性能等。
提高生产性能通过合理配制饲料,可以改善鸡肉和鸡蛋的品质,包括口感、营养价值和外观等。
改善肉质和蛋品质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是指以植物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或提取后得到的饲料,其中富含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
常见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豆粕、菜粕、棉粕、花生粕等,这些饲料富含蛋白质,同时还有其他营养素如脂肪、纤维等。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定义02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种类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约为40%-48%。
营养特点豆粕豆粕是鸡的常用饲料之一,可直接用于配合饲料的生产,或作为蛋白强化剂添加到饲料中。
用途豆粕的氨基酸含量不平衡,尤其是赖氨酸含量较高,因此在配合饲料时应注意与其他蛋白质饲料搭配使用。
注意事项菜粕营养特点菜粕是油菜、芥菜等蔬菜提取油后的副产品,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约为36%-40%。
用途菜粕也是一种常用的鸡饲料,可直接用于配合饲料的生产,或作为蛋白强化剂添加到饲料中。
注意事项菜粕的适口性较差,可能会影响鸡的食欲,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适量添加。
棉粕用途棉粕也是一种常用的鸡饲料,可直接用于配合饲料的生产,或作为蛋白强化剂添加到饲料中。
注意事项棉粕中纤维含量较高,可能会影响鸡的消化吸收,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适量添加。
营养特点棉粕是棉籽提取油后的副产品,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约为40%-48%。
蛋⽩质饲料可以分为哪⼏类蛋⽩质饲料概念:是指⼲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于18%、粗蛋⽩质含量⼤于或等于20%的饲料。
分类:植物性蛋⽩质饲料、动物性蛋⽩质饲料、单细胞蛋⽩质饲料和⾮蛋⽩氮饲料。
植物性蛋⽩饲料包括⾖类籽实、饼粕类和其他植物性蛋⽩饲料。
是动物⽣产中使⽤量最多、最常⽤的蛋⽩质饲料。
营养共性:蛋⽩质含量⾼。
粗脂肪:含量⾼,不同种类作物,含量变化⼤。
粗纤维:⼀般不⾼,与⾕类籽实近似,故能值与中等能量饲料相似。
矿物质:与⾕类近似,钙质少磷多,磷主要是植酸磷。
维⽣素含量也与⾕类相似,B族维⽣素较丰富,⽽维⽣素A、D较缺乏。
⼤多含有⼀些抗营养因⼦,影响饲喂价值。
动物性蛋⽩饲料主要是指⽔产、畜禽加⼯、乳品业等加⼯副产品。
如鱼粉、⾁粉和⾁⾻粉、⽻⽑粉等。
营养特点:蛋⽩质含量⾼(40%-85%),氨基酸组成⽐较平衡。
⽣物学价值较⾼。
碳⽔化合物含量低,不含粗纤维。
消化利⽤率⾼。
矿物元素丰富,⽐例适宜。
维⽣素含量丰富(特别维⽣素B2和维⽣素B12)。
脂肪含量较⾼,虽然能值含量⾼,但脂肪易氧化酸败,不宜长时间贮藏。
含有未知⽣长因⼦,促进动物⽣长的动物性蛋⽩因⼦。
第三节⾮蛋⽩氮(NPN)⼀.NPN种类:包括酰胺、尿素、缩⼆脲等,最常⽤的是尿素。
1.尿素:⽩⾊结晶,⽆臭,有苦味,易溶于⽔,吸湿性强,⽔解后释放出刺⿐的氨2.缩⼆脲⼜叫双缩脲,系将尿素缓慢加热后产⽣的。
⾁⾻粉3.脂肪酸尿素是尿素和脂肪酸的化合物,4.尿素磷酸盐:含N17.7%,P19.6%。
⼆.合理利⽤NPN的技术1.满⾜微⽣物⽣长所需的各种条件1)能量2)饲粮蛋⽩质⽔平3)矿物元素2.延缓NPN的分解3.正确的⽤量和⽤法正确的尿素⽤量为:1)最⾼不得超过饲粮总N的1/3。
2)最⾼不得超过饲粮总DM的1%。
3)最⾼不得超过浓缩饲料的3%。
正确的NPN⽤法:1)不要将尿素等放在饮⽔中饲喂;2)避免将NPN与含脲酶活性⾼的饲料搭配使⽤,如⽣⼤⾖粕;⾁⾻粉3)让动物逐渐适应含尿素饲料(5~7天以上)第四节微⽣物饲料单细胞⽣物: 微⽣物种类有细菌、酵母、真菌、藻类。
鸡的常用饲料:植物性蛋白质饲料(1)豆饼(豆粕):大豆因榨油方法不同,其副产物可分为豆饼和豆粕两种类型。
用压榨法加工的副产品叫豆饼,用浸提法加工的副产品叫豆粕。
豆饼(粕)中含粗蛋白质40%~45%,含代谢能10.04~10.88兆焦/千克。
矿物质、维生素的营养水平与谷实类大致相似,且适口性好,经加热处理的豆饼(粕)是鸡最好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一般在饲粮中用量可占10%~30%。
虽然豆饼中赖氨酸含量比较高,但缺乏蛋氨酸,故与其他饼粕类或鱼粉配合使用,或在以豆饼为主要蛋白质饲料的无鱼粉饲粮中加入一定量合成氨基酸,试验效果更好。
在大豆中含有抗胰蛋白酶、红细胞凝集素和皂角素等,前者阻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后者是有害物质。
大豆榨油前,其豆胚经130~150℃蒸气加热,可将有害酶类破坏,除去毒性。
用生豆饼(用生榨压成的豆饼)喂鸡是十分有害的,生产中应加以避免。
(2)花生饼:花生饼中粗蛋白质含量略高于豆饼,为42%~48%,精氨酸含量高,赖氨酸含量低,其他营养成分与豆饼相差不大,但适口性好于豆饼,与豆饼配合使用效果较好,一般在饲粮中用量可占15%~20%。
生花生仁和生大豆一样,含有抗胰蛋白酸,不宜生喂,用浸提法制成的花生饼(生花生饼)应进行加热处理。
此外,花生饼脂肪含量高,不耐贮藏,易染上黄曲霉菌而产生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对鸡危害严重。
所以,生长黄曲霉的花生饼不能喂鸡。
(3)葵花籽饼(粕):葵花籽饼的营养价值随含壳量多少而定。
优质的脱壳葵花籽饼粗蛋白质含量可达40%以上,蛋氨酸含量比豆饼多2倍,粗纤维含量在10%以下,粗脂肪含量在5%以下,钙、磷含量比同类饲料高,B族维生素含量也比豆饼丰富,且容易消化。
但目前完全脱壳的葵花籽饼很少,绝大部分是含一定量的籽壳,从而使其粗纤维含量较高,消化率降低。
目前常见的葵花籽饼的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2%,粗纤维含量为18.6%;葵花籽粕含粗蛋白质24.5%,含粗纤维19.9%,按国际饲料分类原则应属于粗饲料。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油料作物榨油后的饼粕类(5-10-0000)、豆科籽实类(5-09-0000)、农副产品类5-06-0000和糟渣类(5-11-0000)。
这类饲料的营养特点为:蛋白质含量较高,赖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较低。
粗脂肪含量变化大,粗纤维含量一般不高,基本上与谷类籽实近似,饼粕类要高些。
故能值与中等能量饲料相似。
矿物质含量与谷类近似,钙少磷多,且主要是植酸磷。
维生素含量与谷类近似,B族维生素较丰富,而维生素A、D较缺乏。
其营养价值随原料的种类、加工工艺有很大差异。
一些豆科籽实、饼粕类饲料中还含有抗营养因子,影响其饲喂价值。
一、大豆饼粕大豆饼粕是大豆提取油后的副产品。
经压榨提油后的饼状副产品称作豆饼;经浸提脱脂后的碎片或粉状副产品称豆粕。
大豆饼粕是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多、范围最广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
其粗蛋白质含量比大豆高,一般为40%以上,必需氨基酸含量也相应提高,脂肪含量大大减少,有效能值降低,其他成分含量略有增加。
此外,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
主产区为北方地区,以黑龙江、吉林产量最高。
1.营养成分及特点(1)大豆饼粕的粗纤维含量不高,主要来自大豆皮。
粗纤维分别为4.8%、4.0%~5.2%,无氮浸出物分别为30.7%、31.296~31.8%,无氮浸出物主要是蔗糖、棉籽糖、水苏糖及多糖类,淀粉含量低,故所含可利用能量较低,这也是其他饼粕类饲料的共同点。
大豆饼粕依加工方式不同,脂肪含量也不同。
一般来说,压榨饼残留脂肪较多,故能值较高,浸提粕残留脂肪少,比饼类能值低。
(2)大豆饼粕粗蛋白质含量高,消化率也高。
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1.8%、44.0%~47.9%,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组成合理。
赖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是所有饼粕类饲料中含量最高者,赖氨酸含量是棉籽饼、菜籽饼、花生饼的2倍左右。
赖氨酸与精氨酸以及异亮氨酸与亮氨酸的比值恰当。
此外,色氨酸和苏氨酸含量也很高,与玉米等谷实类饲料配伍可起到互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