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学—11收入、费用和利润.
- 格式:ppt
- 大小:337.50 KB
- 文档页数:42
第十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第一节收入教学目的:1、掌握收入的概念2、熟练掌握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收入的确认与计量一、收入的概念及分类(一)、收入的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是利润的来源。
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情况:1、广义的收入是指企业的一切所得,即收益,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和补贴收入等。
2、狭义的收入:仅指营业收入。
本章的收入主要指营业收入。
(二)、收入的分类1、按照收入的性质分类按照收入的性质,可以分为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
(1)、商品销售收入工业企业商品销售收入主要包括销售商品、自制半成品、代制品、代修品、提供工业性作业等取得的收入。
商业企业销售商品收入主要包括销售外购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2)、提供劳务收入提供劳务收入是企业对外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收入,如旅游企业的客房收入、餐饮收入、运输服务收入等。
(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是指企业让渡资产使用权而产生的利息收入和使用费收入。
如因他人使用本企业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而取得的租金收入等。
2、按照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类按照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1)、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的基本业务收入,是指企业进行经常性业务而取得的收入,是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
不同行业其主营业务收入所包括的内容也不同,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销售商品收入,旅游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客房收入、餐饮收入等劳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一般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较大,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
(2)、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除基本业务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主要包括技术转让取得的收入、销售材料取得的收入、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的租金收入等。
营业收入中的其他业务收入,一般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较小,服务对象不太固定。
二、收入的确认企业应当根据收入的性质,按照收入确认的原则,合理地确认和计量各项收入。
知识点讲解之收入与费用和利润收入、费用和利润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将从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概念、区别及其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为获取收入而支出的成本或费用。
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是与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成本等;间接费用是与企业整体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收入减去费用后所获得的剩余部分。
利润是评价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
利润可分为毛利润和净利润。
毛利润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后,减去直接成本后所得到的利润;净利润是指企业减去所有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后所获得的利润。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收入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和动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
费用是为达到收入目标而必须支付的成本,企业通过控制费用和提高效率来增加利润。
利润是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标准,它反映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相对竞争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在企业会计中,收入与费用分别记录在收入表和费用表中,最终汇总到损益表中计算利润。
收入表记录了企业各项业务活动所产生的收入,费用表记录了企业各项业务活动所产生的费用,而损益表则通过减去费用后得到了利润。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收入、费用和利润的计量和确认需要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并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比如,在收入确认方面,一般应满足收入已经结算或可以合理预计的收入金额,且相关的经济利益将流入企业。
在费用确认方面,一般应满足费用已经发生或可以合理预计的金额,且相关的经济利益已经流出企业。
总结起来,收入、费用和利润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收入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和动力,费用是达到收入目标而必须支付的成本,利润是评价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
通过合理管理和控制费用,企业可以提高利润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Ch11 收入、费用和利润1. 引言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收入、费用和利润是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从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中获得的货币或货币等价物。
费用是企业在业务运营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工资和运营费用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从经营活动中实现的净收入,是企业经营状况的核心指标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2. 收入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收入是指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而获得的货币或货币等价物。
在财务报表中,收入通常以销售收入的形式呈现。
收入的计算通常遵循以下公式:收入 = 销售量 × 销售价格在实际计算中,可能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折扣、返利等,以准确计算收入。
3. 费用的定义和分类费用是指企业在业务运营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工资、运营费用等。
根据发生的时间和与业务活动的相关性,费用可以分为三大类:3.1. 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是指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提供直接相关的费用。
通常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等。
计算总成本费用时,需要考虑各项直接费用的累计。
3.2. 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指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提供间接相关的费用。
通常包括间接材料费用、间接人工费用、间接制造费用等。
计算间接费用时,需要考虑各项间接费用的累计。
3.3. 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是指与整个经营活动期间,而不是特定产品或服务相关的费用。
通常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计算期间费用时,需要考虑各项费用在整个经营活动期间的累计。
4. 利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从经营活动中实现的净收入。
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核心指标之一。
在财务报表中,利润通常以净利润的形式呈现。
计算净利润时,通常遵循以下公式:净利润 = 收入 - 费用其中,收入是企业从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中获得的货币或货币等价物,费用是企业在业务运营过程中发生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