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腹部外伤合并小肠破裂诊治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10.21 KB
- 文档页数:1
闭合性腹外伤小肠破裂53例诊断体会目的:提高闭合性腹外伤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闭合性腹外伤小肠破裂的临床资料。
结果:7例患者未能在入院后24 h内得到明确诊断,延迟诊断率达13.2%。
结论:动态严密观察病情,合理选用辅助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标签:小肠破裂;闭合性腹外伤;诊断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7-0160-01闭合性腹外伤中小肠破裂较常见,均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已达成共识:肠破裂修补缝合术或肠切除肠吻合术。
1临床资料本组53例中,男44例,女9例。
年龄12~62岁。
撞击伤34例,坠落伤或跌伤15例,挤压伤4例。
受伤到入院时间:7例≤1 h,39例1~8 h,5例8~24 h,2例>24 h。
合并骨盆骨折、腹膜后血肿2例,脊柱骨折3例,血气胸1例,颅脑损伤3例,腹腔实质性脏器破裂7例。
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有典型腹膜炎体征者35例(66.0%)。
全组均给予诊断性腹腔穿刺及X线检查,腹穿阳性者39例(73.6%);X线检查有气腹征象者20例(37.7%)。
行B超或CT检查者48例,有不同程度腹腔积液征象29例(60.4%)。
B超引导下行诊断性腹腔穿刺11例,阳性者10例(90.9%)。
2结果入院后≤8 h得到明确诊断33例(62.3%),8~24 h得到明确诊断13例(24.5%),>24 h得到明确诊断7例(13.2%)。
全组病例均行剖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破裂1例,空肠破裂23例,回肠破裂29例;一处破裂41例,两处破裂9例,多处破裂3例。
行肠破裂修补缝合术42例,肠切除肠吻合术11例。
术后死亡2例:1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死于重型脑挫裂伤。
3讨论闭合性腹外伤小肠破裂大多数在伤后数小时内即出现腹膜炎体征,辅以腹腔穿刺、X线、B超、CT检查,早期诊断并不困难。
国内对腹部闭合伤致肠破裂的漏、误诊率报道多在10%以上,病死率可高达15%[1]。
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小肠破裂38例诊治体会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小肠破裂38例诊治体会【关键词】小肠破裂;腹部损伤;诊断;治疗[摘要]目的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导致小肠破裂的诊治经验。
方法对3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导致小肠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小肠1处破裂34例,破裂两处及以上4例,合并肝脾破裂1例,肋骨骨折2例,大肠破裂1例,骨盆骨折和腰椎骨折各1例,胰腺挫伤1例。
本组均行手术治疗,治愈35例,死亡3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8例,早期粘连性肠梗阻1例。
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重视整体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小肠破裂;腹部损伤;诊断;治疗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38 patients with small intestine rupture caused by closed abdominal injury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o the small intestine rupture caused by closed abdominal injury. 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arried in 38 patients with small intestine rupture caused by closed abdominal injury. ResultsThis group of patients was treated with operation. 35 cases were cured and 3 cases were dead. 8 cases werecomplicated with incision infection, 1 case with early adhesive intestine obstruction. Conclusion It is much key to raise the cure rate, decrease the complications and reduce the death rate by early diagnosis, prompt operation and attention to whole treatment. Keywords small intestine rupture; abdominal injury; diagnosis; treatment 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小肠及其系膜的损伤率仅次于肝脾创伤[1],如不能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常发生严重的后果。
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小肠破裂38例诊治体会一、引言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小肠破裂作为其并发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本文通过对3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小肠破裂患者的诊治经验进行总结,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损伤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二、病例资料1. 一般资料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情况。
损伤原因,如交通事故、跌落伤等。
2. 临床表现患者主诉,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体格检查发现,如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
3.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等。
影像学检查,如腹部X线、CT扫描、超声等。
三、诊断1. 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结果进行初步诊断。
2. 辅助检查诊断描述辅助检查在诊断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诊断难点与对策分析诊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误诊原因。
提出提高诊断准确性的对策。
四、治疗1. 急诊处理描述急诊处理的原则和步骤。
2. 手术治疗介绍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和技巧。
分析手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3. 术后管理术后监护和并发症的预防。
术后营养支持和康复治疗。
4. 非手术治疗讨论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方法。
五、治疗结果1. 疗效评估根据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如肠功能恢复情况等。
2. 并发症分析分析并发症的类型、发生率及处理。
3. 随访结果描述随访过程中患者的恢复情况。
六、讨论1. 损伤机制分析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小肠破裂的损伤机制。
2. 诊断要点总结诊断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3. 治疗策略探讨不同情况下的治疗策略选择。
4. 经验与教训分享诊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七、结论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小肠破裂的诊治体会,强调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对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性。
八、参考文献列出用于撰写本文的主要参考文献。
腹部闭合性外伤致小肠破裂延迟诊断的治疗体会小肠破裂的延迟诊断,临床上已有许多报道,甚至还有延迟诊断达几个月的个案[1]。
现作者就此将受伤至确诊时间超过24小时,并经受伤原因分析及手术证实排除延迟性破裂可能的小肠破裂归为延迟诊断。
我院从2005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腹部外伤致小肠破裂55例中,有17例属延迟诊断,占30.9%。
现报道其延误诊断原因与治疗体会,以提高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48例,女7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41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9例,腹部撞击伤7例,高处坠落9例,均为闭合性外伤。
受伤至确诊时间24~48小时为13例,48例小时以上1例,平均31.3小时。
损伤部位:术中发现空肠破裂25例,回肠破裂25例,空肠回肠同时破裂5例。
合并颅脑伤6例,合并后腹膜血肿1例,合并胸部外伤14例,四肢外伤11例。
确诊方法:腹穿多次证实15例,腹部立位X线检查证实5例,腹部彩超结合CT检查证实24例,结合临床体征及体温血像变化行剖腹探查证实1例。
全组病例均行手术,根据损伤程度进行单纯缝合修补35例,部分肠段切除吻合术20例。
2 讨论2.1 小肠在腹腔中占据的容积较大,在腹部受到挤压或撞击时,小肠最易受到外压而发生破裂。
一般情况下小肠破裂后会溢出多量肠内容物,因此早期会出现腹膜刺激征,大部分病人会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少部分病人因为早期临床体征不明显,不易作出早期诊断。
随着腹腔感染的逐渐加重,腹膜炎体征表现明显时,最终才作出明确诊断。
此种情况称为延迟诊断。
延迟性小肠破裂同小肠外伤后的延迟诊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伤后不易作出早期诊断,后者是伤后不能作出早期诊断。
诊断延迟原因如下:①特殊类型:,某些破口较小,粘膜外翻,渗出时纤维蛋白附着及肠壁收缩,肠袢相互靠拢堵塞破口,以及大网膜包裹破口,肠内容物外溢少,腹膜刺激不明显等。
还有就是当部分肠管穿孔直径较小或结肠内容物干燥.穿孔早期可因肠粘膜或干燥的粪便暂时阻塞.使早期表现不典型其内容物可暂时不进入腹腔而局限于腹膜后间隙,早期不表现为腹膜刺激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