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十大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5
非主流十大特征非主流的文化,是一种追求独特、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在当今社会,非主流文化逐渐成为年轻人们追逐的潮流,其独特性和创新性备受瞩目。
那么,什么是非主流?非主流究竟有哪些特征?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非主流文化的十大特征。
第一,个性鲜明。
非主流强调个性和独特性,追求自我独立,不盲从于主流流行文化。
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受外界眼光影响,敢于做自己。
第二,独特审美。
非主流在审美观念上与主流文化有所不同,他们追求独特的审美体验,经常从艺术、音乐、时尚等方面寻找灵感,打造个性化的审美风格。
第三,反传统。
非主流思维开放、前卫,他们不拘泥于传统文化观念,敢于挑战权威与常规,追求创新和变革。
第四,自由潇洒。
非主流生活态度放荡不羁,他们崇尚自由、追求自我实现,拒绝被束缚和规范,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第五,追求真实。
非主流崇尚真实和纯粹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不受物质和功利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
第六,热爱艺术。
非主流热爱艺术,无论是绘画、音乐还是文学,他们在艺术领域追求独特性和创新,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
第七,社交广泛。
非主流群体社交广泛,在网络上频繁互动,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建立起一个开放包容的文化圈子。
第八,创作能力强。
非主流具有很强的创作能力,他们擅长运用多种媒介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第九,注重环保。
非主流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他们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积极推动绿色生活方式。
第十,不盲从。
非主流坚持独立思考,不墨守成规,不盲从权威,秉持对事物的独特见解,敢于质疑和挑战。
总的来说,非主流文化是一种追求独特与创新的生活方式,它代表了一种崭新的审美趋势和生活态度。
非主流群体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为社会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也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多样性。
希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非主流文化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与尊重,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非主流的几大特点非主流的几大特点1、脚穿仿匡威款式的无牌鞋或者假匡威2、身穿无款式无质量无品牌只有个性的五彩衣服。
3、绝对热爱网络,从开始的挂QQ热追逐到踩空间热,QQ名字和QQ空间一定搞得非常花哨。
4、05年她们喜欢叫“D调的华丽”5、 06年她们喜欢诸如这些符号、的名字、˙.& .o.灬他们感觉这有飘逸感6、07年她们喜欢叫侽孓,女子,什么贱男子,贱女子,骚男子,***子,伤男子,伤女子,此男子XXX,此女子XXX,他们就喜欢这种伪安妮宝贝笔锋下的网名。
7、她们喜欢照相,她们却不懂摄像专业,只会拿着手机摄像头和视频照自己。
8、她们照相喜欢用嘟着嘴巴,如果自己本来就肥,嘟起来显得更肥那就岷嘴!把眼睛使劲地睁大掩盖自己的脸丑。
如果实在睁不大,买隐形眼镜,如果自己还是很丑,只有用PS加两个红腮在脸上,这样就占了脸大半空间,再丑都看起来可爱9、以上是装可爱型,一般是非主流女人的最爱,下面是装B型,多半是男人的最爱。
她们是这样的、把脸转过去用侧脸来掩盖自己的脸丑,镜头从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背面……反正就是不从正面打过来。
造成自己一种空虚,寂寞的美,旁边多半还有字,什么“我的寂寞,与你无关”什么“这男子伤透了心“什么“给你的爱其实一直都在,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当然肯定是用繁体和符号错综复杂的摆放这些字。
10、她们学习简直就不可能好。
家庭肯定也不怎么好,因为好背景的家庭绝对不会调教出所谓FZL的孩子,好的家庭背景的人家,品位绝对不会如此低俗,既然她们学习不好,家庭不好,所以她们将来估计都没有出息,可以说他们一生的风光也就是在13-19岁,过了19岁她们基本都明白自己的无知,同样是人生的短暂风光,这个时间却比泰国人妖还短。
可悲的是泰国人妖收入比她们丰厚多了,更可悲的是泰国人妖是靠自己赚钱来让自己风光,而她们还是靠父母的钱。
11、她们 99%玩劲舞团12、她们喜欢听歌,劲舞团里面的歌是她们的最爱,什么?周杰伦?SHE?潘纬伯?他们觉得老啦!他们喜欢 Superjunior!喜欢杨丞琳!喜欢台湾和韩国那些不出名靠着综艺节目推销自己唱片的三流歌手!他们一般以为自己听几首劲舞团里的韩文歌就是懂音乐懂品位,就比那些听周杰伦的高尚了,其实你要问他们谁是Mariah Carey,什么是格莱美奖他们都不知道。
欧美非主流欧美非主流文化的兴起导言在当代社会,人们对个性与独特性的追求日益增加,这种追求在文化领域尤为明显。
非主流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已经在欧美地区迅速兴起,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研究欧美非主流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探讨其特点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一、欧美非主流文化的起源欧美非主流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
那个时期,年轻一代开始对传统的主流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反感,开始寻求独特的标识和表达方式。
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思潮和文化现象。
例如,朋克文化、哥特文化、摇滚文化等都是欧美非主流文化的典型代表。
二、欧美非主流文化的特点1. 特立独行的审美观念欧美非主流文化的人们通常具备敏锐的审美观念,他们倾向于以独特、鲜明的方式表达自己。
他们大胆地摒弃传统的审美标准,追求非凡的个人风格。
无论是艺术、服饰还是音乐,都能够体现出他们与众不同的审美观。
2. 内心独特的个性非主流文化中的人们通常有着独特的个性。
他们拒绝成为主流社会的一部分,追求独立、自由的生活方式。
无论是在穿着上还是在言行举止中,他们都极力展现自己的个性,不拘一格。
3. 对社会规范的挑战欧美非主流文化作为一种激进的文化现象,常常具有对社会规范的挑战精神。
他们拒绝被主流文化所束缚,追求更为宽容和包容的价值观。
他们试图打破传统的社会观念,以个人独特性和多元化来定义自己。
三、欧美非主流文化的影响1. 多元化的社会景观欧美非主流文化的兴起,为社会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景观。
人们可以在城市中看到各种风格独特的服饰、音乐和艺术作品,这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包容。
非主流文化的存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青年人精神独立性的提升非主流文化对于年轻一代的影响尤为明显。
它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和追求独立的平台。
许多年轻人通过非主流文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从而愈加自信、独立。
3. 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非主流文化的兴起也带动了创意产业的发展。
艺术家、设计师、音乐人等都能够通过非主流文化找到更多展示和发展的机会。
“非主流”中学生性格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主流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
尤其在学生中间,非主流文化越来越流行,已经成为了很多学生追求的潮流。
但是,这种文化现象也随之带来了许多问题。
非主流中学生的性格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这为学生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非主流中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教育对策。
一、非主流中学生的性格特征1.自闭很多非主流中学生都表现得非常内向和自闭。
他们不喜欢与周围环境交流,更愿意独自一人呆在角落里。
虽然他们心里可能有着一些情感,但是不愿意表达出来。
2.消极非主流中学生的情绪经常表现为消极,甚至失去信心。
这些学生觉得生活很痛苦,很多事情都让他们感到无助。
他们很难把握机会,也不愿意冒险尝试。
这些因素使他们失去了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3.自卑非主流中学生常常感到自卑。
他们觉得自己和周围的人都不一样,导致他们根本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
这些学生经常把自己和朋友分开思考,认为自己和周围的人是不一样的。
4.易受影响非主流中学生往往非常容易受到周围文化的影响。
他们喜欢跟随潮流,追逐时下流行的东西。
这使得他们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容易被不良信息所影响。
5.情感困扰非主流中学生在情感上也比较脆弱。
他们往往无法处理好自己的情感问题,从而导致内心的疲惫和受创。
这些问题常常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二、教育对策研究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管理非主流学生的关键。
教师应该学会展现出耐心和理解,以平等和公平的态度与学生沟通,在不影响学生创造性和个性发展的情况下解决问题。
教师应该积极扮演指导者的角色,给予学生鼓励、信心和支持。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应该培养非主流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该能力可以通过多方面途径进行培养,例如让学生参加讨论、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等。
同时,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鼓励学生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与能力。
3.注重减轻学生的孤独感孤独感是非主流中学生的一种常见问题。
“非主流”何以如此张扬作者:广东尹军成编写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0年第7期广东尹军成编写【话题展示概念解读】“非主流”( Non-mainstream)是相对于主流而存在的概念,指不属于主流的事物,亦代指喜欢“非主流”事物或行“非主流”之事的人。
他们主张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不盲从,喜欢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等。
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1.喜爱另类奇怪的图片,比如摆POSE时会装出痴呆、颓废的表情。
喜欢ps图片。
2.穿着另类,大多是宽大的上衣,紧腿的裤子,再加一双帆布鞋。
头发颜色各异,造型夸张。
3.喜欢劲爆、先锋、拉风等音乐。
4.不人云亦云,不追求大众化,思想叛逆激进,有创造力。
最早的80后非主流主要哈日、哈韩,追寻欧美宫廷风、吸血鬼诡异气质等元素,当今非主流多是这些元素的衍生品。
【关于“非主流”张扬的深度探究与深入思考】思考之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认为,在相当多的普通学校仍是“分数为王”,家长往往只重视“分数”,而忽略对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
“90后”的教育有没有问题?自然是有的,但肯定不是青春叛逆的问题,更不是个性张扬、难以管教的问题。
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乃是父母给他们构建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娇宠,都是以爱的名义,其实进行的是非爱教育。
在家庭,举全家之力,拔苗助长,把孩子当赌注,一心想着要超过邻居小朋友;在社会上,也以为了孩子的名义,蝇营狗苟,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滥施权力……思考之二:大众传媒的不自律,误人子弟。
“在网络世界,学生很容易找到色情、暴力的东西,精神空虚或者是现实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就容易模仿网络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抗,有些是伤害亲人,有些是伤害友人,甚至是伤害自己。
”我们知道,年轻人的这种张扬个性的行为,在主观上不是凭空产生的,是长期受某方面或观念的影响而生成的。
他们从书籍、新闻、网络等媒介获取大量知识的同时,也受到许多垃圾信息的影响,更多的是,受传媒的大量桃色新闻、明星作秀等新闻报道、电影电视剧火爆刺激情节的影响,年轻人的思想遭遇了强有力的冲击与挑战。
第1篇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自拍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最初的单反相机到如今的手持智能手机,人们对于自拍的追求和创意也在不断升级。
在这其中,非主流自拍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追捧。
本文将总结2021年度非主流自拍的流行趋势、特点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非主流自拍的流行趋势1. 滤镜化滤镜作为自拍的一大亮点,在2021年度非主流自拍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各种个性化、夸张的滤镜让自拍者可以在瞬间改变自己的形象,展现出不同的风格。
此外,一些滤镜还具有增强真实感的功效,使自拍更具魅力。
2. 搞怪化2021年度非主流自拍中,搞怪化趋势愈发明显。
年轻人通过各种搞笑的姿势、表情和道具,营造出幽默、轻松的氛围。
这种自拍方式不仅能够展现个人的幽默感,还能拉近与朋友的距离。
3. 创意化创意是衡量非主流自拍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2021年度,许多年轻人通过独特的拍摄手法、场景布置、道具搭配等,将自拍推向了新的高度。
例如,一些网友利用VR技术拍摄出立体感十足的“全息自拍”,让人眼前一亮。
4. 情感化在2021年度非主流自拍中,情感化趋势逐渐显现。
自拍者不再局限于展现自己的美貌或帅气,而是通过自拍表达内心的情感。
如: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悟、对未来的憧憬等。
二、非主流自拍的特点1. 独特性非主流自拍强调个性化,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点,打造独一无二的风格。
这种独特性使非主流自拍在众多自拍形式中脱颖而出。
2. 创意性非主流自拍注重创意,善于运用各种拍摄技巧和道具,让自拍更具趣味性。
这种创意性不仅体现了年轻人的才华,也丰富了自拍的表现形式。
3. 搞笑性搞笑是非主流自拍的一大特点。
通过夸张的表情、搞笑的姿势和道具,让自拍充满幽默感,给观众带来欢乐。
4. 情感表达非主流自拍不仅仅是展示自己的美貌,更是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
自拍者通过自拍照传递自己的心情,与朋友、家人分享生活中的点滴。
非主流造型在当今社会,个性化和独特化成为了年轻人追逐的时尚潮流。
年轻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外表来展示自己的个性,不愿被社会所限制。
因此,非主流造型应运而生。
非主流造型是一种与主流审美相背离的形象表达方式。
它注重打破传统规范,突破传统审美观念,体现个性与独特。
这种造型风格常常以夸张、奇特、前卫为特点,让人对其望而生畏又充满好奇。
在非主流造型中,发型是最为突出的元素之一。
蓬松、霸气的发型是非主流造型中很常见的一种,使人看起来既独特又有个性。
或者将头发染成鲜艳的颜色,如红色、粉色等,来表达自己的独特个性。
发型的设计可以通过加入发夹、发卡、发绳等发饰来进行装饰,使发型更加个性化。
穿搭也是非主流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主流穿搭通常不拘泥于传统的时尚潮流,穿出自己的个性。
它可能会将不同风格的服饰混搭在一起,比如把运动装搭配高跟鞋,袜子外穿等等。
同时,非主流穿搭也可以选择一些不常见的服饰配件,如大型耳环、奇特的项链、手套等,来突出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
在非主流造型中,化妆也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非主流妆容常常追求夸张和奇特效果,如深邃的眼妆、夸张的假睫毛、绚丽的唇彩等等。
通过这些化妆技巧,可以制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让人们对你产生深刻的印象。
此外,身体的表达也是非主流造型的一种重要方式。
如纹身、刺青可以成为体现个性的重要元素。
通过纹身,可以将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思想刻画在身上,传达出对生活的独特态度。
非主流造型是一种追求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
它突破了传统的审美观念,让人们看到了个性的力量。
年轻人们通过非主流造型,传达了对传统规范的反叛和对自由的追求。
在这个充满创意和个性的时代,非主流造型成为了传达个人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方式。
无论是在发型、穿搭、妆容还是身体装饰方面,非主流造型都能让人们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
非主流话语引言在当代社会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言论表达多样化,非主流话语作为其中一种特殊形式,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关注与喜爱。
非主流话语通常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创意的词汇和不同寻常的句式组成,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预想之外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非主流话语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当代社会中的流行原因。
1. 非主流话语的定义非主流话语,顾名思义,是与主流话语相对立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
在通常情况下,主流话语是指广泛接受并使用的普通语言表达方式,而非主流话语则是那些被特定群体所关注和使用的与主流相异的表达方式。
非主流话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1 创意的词汇和短语非主流话语的关键特点之一就是使用了创意的词汇和短语,通常是有一定年代感或特殊意义的词汇,以期达到表达者希望传递的特定效果。
这些词汇和短语往往需要在特定的群体中流传并被理解,从而形成非主流话语的一部分。
1.2 特殊的语言风格非主流话语通常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可以是经典或时尚、暧昧或直接、幽默或讽刺等等。
这种语言风格可以在日常对话、社交媒体平台和互联网上看到,成为一种特定社区或群体之间的交流方式。
1.3 引用和扭曲主流文化非主流话语经常涉及对主流文化的引用和扭曲,通过对主流文化元素进行变形、恶搞或歪曲,达到表达自我个性、调侃主流观念或吸引他人注意的效果。
2. 非主流话语的特点2.1 独特性非主流话语通过创新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表达方式,给人留下了独一无二的印象。
它们往往是非常新颖的,不同于普通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惯常语言。
2.2 多样性非主流话语有着极大的多样性,因为它们没有受到传统语言规则的限制。
这也为创造更多的非主流话语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让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3 反叛性非主流话语往往具有反叛的特点。
它们挑战和逆反主流文化和规范,试图以与众不同的方式表达自我,并取得与众不同的效果。
这种反叛性让非主流话语更具吸引力,因为年轻人们通常喜欢追求不同寻常的事物。
非主流“十大特征”“非主流”,目前互联网上最热门的词汇之一,似乎正成为90后新生代张扬个性、追求另类的标签。
究竟什么是“非主流”?它有何特征?为何在它盛行之时,“反非主流”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本期为你一一道来。
非主流起源:据研究,非主流的老祖宗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朋克文化,其中以哥特摇滚风和视觉摇滚风为代表。
上世纪90年代末,由Punk文化衍生出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融合了Pop流行元素,在视觉的表现手法上更加多元化,并且开始表达一些忧郁、悲伤的主题,于是便产生了Emo 文化,Emo即是Emotional的缩写。
“非主流”的典型表现走路是吧唧吧唧内八字的裤子是哗啦哗啦鸡腿样的手镯最好8个一起带再缠上绳绳链链写的是亚非拉都看不懂的火星文想的是生呀死啊血肉模糊的伤心文身上打的洞是不好少于5个的不被人甩过3次以上是不好意思出来混的……嚷嚷要去日本追miyavi非主流“十大特征”喜欢使用火星文这是非主流的识别标志之一。
“火星文”就是由符号、繁体字、日文、韩文、冷僻字等非正规化文字符号组合而成,比如“莪们⑨●后哋怎庅孒”(我们90后的怎么了)。
喜欢使用奇怪符号和句号用类似“&.o.灬”这样的符号,来点缀自己的名字。
常见的是“火星文+符号”,比如“ヤ男魜```{簡簞蹴恏﹖-.﹎_.”。
喜欢称呼自己“X男(女)子”这个“X”一般是不太好或雷人的词,以显示自己的个性。
喜欢自拍他们喜欢用手机、摄像头自拍。
在自拍的过程中,他们会不断扭动自己的脸,以变化出不同的造型。
照片拍出来后会进行PS,让它变得很好看。
也有一些人喜欢用头发等营造寂寞诡异的感觉。
喜欢自拍时嘟嘴鼓腮加红脸蛋自拍的时候喜欢把嘴嘟成一个小筒子的形状,或鼓起腮帮子,这是非主流眼中典型的可爱pose。
女生穿泡泡袜,男生烫鸟窝头泡泡袜子是从日本传过来的。
至于男生,头发不是爆炸型的就是杂草型的,一般配个长袖横条T恤,身形呈现佝偻状。
喜欢把QQ空间弄得很花哨非主流人群的QQ空间基本上是以无数代码、小装饰图案、阴郁的照片和少许火星文构成,异常花哨。
他们不仅热衷于装饰自己的空间,还热衷于“互踩”。
QQ签名更换的速度很快,但换来换去都是一种感觉,颓废+伤感。
比如“我爱你,与你无关。
”、“如此。
而已。
”喜欢绚丽的颜色和炫目的闪图非主流在穿着打扮上对于颜色的使用和搭配是非常大胆而富有创造力的,可能要令每一位时装大师都汗颜不已。
头发像彩虹,穿着像圣诞树,颜色绚丽鲜明。
而各大非主流网站上推出的各种各样的闪图也令人目不暇接。
喜欢走内八字走内八字据说是从日本流行过来的,在非主流人群中,内八字的姿势是可爱的pose。
容易伤感,情感丰富容易莫名其妙地发呆,伤春悲秋。
情感丰富表现在不论见谁都是“亲嗳哒”,有的到处献吻,尤其喜欢献给同性。
非主流人群:与众不同的普通人——专访非主流网站“雅皮士”创始人“深蓝大叔”记者:对非主流的最初认识是怎样的?经过两年的发展,非主流有了哪些变化?“深蓝大叔”:非主流有几个特点:1.无确切的定义。
至少到目前为止,对非主流的解释,都还没有非常清晰的概念。
2.正在迅速发展变化中。
非主流萌芽于几年前,目前仍是初级发展阶段。
它最初的表现形式主要为个人装扮,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style),后来慢慢地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图片、文字、娱乐、游戏、空间装扮等。
3.颇具争议性。
经过几年的发展,非主流逐渐形成规模,也慢慢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同时,也引起了许多争议。
支持的群体主要是90后,反对的群体主要是70后和80后。
记者:你有没有接触过非主流人群,有什么深刻印象的人或事?“深蓝大叔”:非主流在内地可能还比较新鲜,但是在广州、深圳随处可见非主流的影子,非主流早期代表性人物小凡,就出在深圳东门。
其实他们和普通人没有太多不一样:1.他们是普通人,很正常,很大众;2.他们分得清虚幻与现实,知道自己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3.他们不会过分扭曲自己,而是让人觉得舒服,给人一种新鲜、有个性、有味道的视觉美观;4.他们会打扮得夸张,但是非常注意搭配;5.他们不会与朋克在一起厮混,更不是色情血腥的暴力分子;6.他们懂得自尊自爱,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喜欢一夜情;7.他们喜欢shopping,但是不会肆意挥霍,他们追求的是非主流装扮,而不是昂贵或奢侈的装扮;8.他们的思想富有创新能力,能够摆脱传统观念束缚;9.他们厌恶被群体排斥,希望融入社会,而非被人看作是叛逆的象征。
文化学者:人们对“非主流”的认识还流于表面特约嘉宾:香港中文大学讲师、潮流文化学者何故道可道,非常道;流可流,非主流。
“非主流”既属于“主流”,却有别于“主流”;“非主流”是一种变化的状况;“非主流”跟“主流”可谓亦敌亦友、相生相克、却又唇齿相依。
没有“主流”,又何来“非主流”?但当今天的“非主流”进化成为明天的“主流”,今天的“主流”也许就是明天的“非主流”了!研究“非主流”,某程度上,就是在研究“潮流”吧!对于“非主流新生代十大特征”,笔者以为当中的观察较流于表面。
“喜欢使用火星文”和“喜欢使用各种符号和句号”两项,乃是在此数码时代,年轻一代习惯了使用QQ/MSN 等实时通话系列来沟通的反射行为表现,却也是创意的表达!“喜欢自拍”乃是受惠于科技进步,手机和数码相机的普及,让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轻易拍照,“喜欢自拍时嘟嘴巴添加红脸蛋”,则是受到日本潮流影响,但背后的共通点,正是人类爱美的天性。
“女生喜欢穿泡泡袜,男生喜欢烫鸟窝头”,根本就是“潮流”的问题,但如果有一个女生在2009年夏天仍穿泡泡袜的话,她真的“非主流”了,因为早已流行穿颜色绚丽的legging!“喜欢称呼自己为‘X男(女)子’,以及“喜欢把QQ空间弄得很花哨并且频繁更换QQ签名”,则是新一代喜欢突出自我的代表,对比中国人传统上的含蓄和内敛,也可算是一种“非主流”的代表,但在词汇贫乏的同时,来来去去都是同类型的形容词,却已成为另一种“主流”。
“容易伤感,情感泛滥”的特性,会否是父母过于宠爱的副产品?以“潮流”来看待“非主流”,当然可以由不同的意见领袖作出导引,但新一代的“意见领袖”会否仍是熟悉的旧面孔呢?“非主流”既是创意的表现,也是必须尊重的不同声音,更是跟“主流”互相补足的动力,绝对有其积极性,甚至是市场价值;但若然处理不好,则是一种难以估计的潜在破坏力!反非主流旗手:非主流或将消亡正当非主流之风在青少年中盛行之际,2008年2月,网络上出现第一个“反非”网站:“中国反非主流论坛”,它旗帜鲜明地“反伪非”、“反脑残”,并发起一个声势浩大的“反非主流万人签名”行动。
为此,记者联系了在北京的“中国反非主流论坛”站长“游戏毁我半生”。
令记者惊讶的是,他并不是70后或80后,而是一个未满18岁的90后年轻人。
非主流只模仿表面“游戏毁我半生”说,非主流本来是一个中性的词和概念,是一种个性、时尚的产物,但由于近些年很多人盲目追风,这个词已经被用得超级俗化,成为肤浅、盲目追求新事物的代名词。
在不少年轻人当中,对非主流的追求甚至是非理性的。
“中国的非主流只模仿表面,而且模仿得不成功。
”“游戏毁我半生”说。
他介绍,非主流现在模仿的有国外的“朋克(punk)”、视觉系,还有玛丽莲·曼森这样的个性人物,但只是模仿一些服饰等外在的东西。
他曾到过不少非主流人群的QQ空间看过,他们只知道玛丽莲·曼森是歌手,但连玛丽莲·曼森唱的什么都不知道。
非主流正在过时在非主流开始流行之时,反对的声音就不绝于耳,反对者把一些过火的非主流人群戏称为“脑残”。
反非主流网建立后,在网友中引起的反响超出预期的想象。
“游戏毁我半生”介绍,反非主流的会员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从内心不喜欢非主流,有的是看看热闹,还有小部分是盲目跟风。
会员中也有喜欢非主流的人,持不同观点的会员在论坛中展开激烈辩论。
“如今,在不少论坛,网友都开始不太喜欢非主流,觉得它变得俗气了,所以非主流现在基本是自己在玩,没有什么更大发展。
而我在网站发起的‘反非主流万人签名’活动,目前大约有5000人响应,当签名达到1万个时,我觉得反非主流和非主流或许会一起结束。
”“游戏毁我半生”说。
七嘴八舌“非主流”小艾(80后,广告业):有人喜欢非主流,我们即使不理解,至少要尊重。
当然,如果他们的行为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或对他人造成危害,那就需要学校和家长进行引导。
但这种引导必须是温和的说服方式。
现在不少父母没有时间去了解孩子的想法,潜意识就觉得非主流太坏太差,硬性进行禁止、打骂,对他们的教育反而适得其反。
尼小康(80后大学生):虽然我只差一年半就是90后,但我不太能接受非主流。
我曾接触过一些喜欢非主流的中学生,他们把鼓腮嘟嘴当可爱,这是十分稚嫩的表现。
另外,他们总喜欢非主流的黑白图片,配上阴郁的文字,有点无病呻吟,我觉得年轻人还是要做明朗又阳光的少男少女。
一个严肃对待“非主流”文化的“非主流”族(网友):大部分人都是说在90后中流行非主流,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如果说非主流玩得最好的一群人应该是1985年到1989年出生的这一个年龄段的人群,很多90后们只不过是在模仿他们。
但现在“非主流”人群在80后当中很少很少,而在90后中,这都快叫做主流了,也没什么新鲜感。
建议90后能够发展出一个新的派别,发展出一个真正能代表90后这代人的一种风格。
男性健康专家在线咨询做紧窄女人老公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