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21
情绪曼陀罗(教学设计)通用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情绪曼陀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情绪的基本类型,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掌握基本的情绪调节方法,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情绪的基本类型和特点;(2)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3)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2)通过小组讨论,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3)通过实践演练,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情绪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情绪。
三、教学难点1. 情绪的类型及其特点;2. 情绪调节方法的掌握;3. 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情绪卡片、心情日记、情绪调节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情绪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分析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人物的情绪表现及调节方法。
4. 小组讨论:分享情绪调节的经验,总结有效的情绪管理策略。
5. 实践演练:模拟生活场景,进行情绪调节的实践演练。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设计心情日记,记录一周内情绪变化及调节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情绪曼陀罗2. 内容:(1)情绪的基本类型和特点;(2)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3)情绪调节的方法;(4)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设计心情日记,记录一周内情绪变化及调节方法;2. �搜素关于情绪管理的书籍或文章,进行阅读分享;3. 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一个情绪管理计划。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学生是否掌握了情绪的基本知识和调节方法;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演练;3. 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是否形成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4. 课后作业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是否能够认真完成。
大班美术曼陀罗教案
活动目的
1、能利用自然素材花、草、枝、叶片以及沙石、贝壳等创作曼陀罗图画。
2、认识曼陀罗图案,感受曼陀罗图案别致的排列特点。
3、能大胆地选取材料,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花、草、枝、叶片以及彩石、贝壳等自然素材、10寸纸碟、各色底纹纸。
2、曼陀罗图案ppt。
3、乳液、棉签。
活动过程
一、观看曼陀罗图案ppt,谈话导入主题。
1、欣赏曼陀罗图案,找出曼陀罗图案的特点。
2、小结:这些图案有一个名称叫曼陀罗,是围绕一个中心点、向四周扩散的、对称的、重复的圆形图案。
二、提出在纸碟上制作曼陀罗。
1、师:用一些自然材料在纸碟上制作出曼陀罗,也可以先在纸碟上贴上合适的底纹纸。
重点:画面的整体构图,注意图案的对称与完整。
三、幼儿制作,老师鼓励孩子大胆创作。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的时候,我利用一幅简单的曼陀罗图案,让孩子根据图案找出中心点,并找出扩散的图案可以分成四格,懂得每一个的图案都是一样的,从而总结出曼
陀罗图案的概念,加深了对曼陀罗图案规律的认识。
在制作过程中也就能找准规律,制作出漂亮的曼陀罗图案了。
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能围绕曼陀罗图案的规律规划怎样制作自己的曼陀罗作品;在选料上,能大胆地选取多种材料;在制作过程中,找出中心与四周重复图案的布局安排,活动气氛温馨愉悦。
由于活动的前半部分能让孩子清晰地明白曼陀罗图案特点,他们的作品都能把曼陀罗图案的规律展现出来,并配上生态自然材料的自然色彩,作品具有别致的美。
幼儿园曼陀罗花的生长特征教案实践与教学反思一、引言在幼儿园的自然科学课程中,植物生长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曼陀罗花是一种美丽而神秘的植物,其独特的生长特征和花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生长,我设计了一节关于曼陀罗花的生长特征教案,并进行了实践。
在本文中,我将共享我的教案设计、实践过程和教学反思,希望能对其他幼儿园教师有所启发。
二、教案设计1. 主题:探索曼陀罗花的生长特征2. 目标:让幼儿了解曼陀罗花的外观、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培养他们对植物的关注和热爱。
3. 内容安排:-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和问答引导,让幼儿快速了解曼陀罗花的外观和特点。
- 实践:组织幼儿观察和种植曼陀罗花,引导他们记录生长变化并进行观察报告。
- 总结:共享幼儿观察报告,深化对曼陀罗花的认识,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和思考。
三、实践过程1. 导入:我准备了曼陀罗花的图片,并向幼儿展示。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描述图片中的花朵、叶子等部分,激发他们对植物的兴趣。
2. 实践:我带领幼儿一起进行了曼陀罗花的种植实践。
我向他们介绍了土壤、水分和阳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种植,观察每天的生长变化,并用相机记录下来。
3. 总结:在实践结束后,我组织了观察报告共享。
每位幼儿都展示了他们的观察成果,并进行了讨论和思考。
通过共享和讨论,幼儿们对曼陀罗花的生长特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1. 教案设计:在导入环节,我应该更多地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提出具体的问题,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曼陀罗花的外观和特点。
2. 实践过程:种植实践的时间安排过长,导致部分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
下次我会适当减少实践时间,增加观察和记录的时间,以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充分参与。
3. 总结环节:观察报告共享的内容有些零散,缺乏系统性。
我会在下次教学中设置更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总结。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通过这次教案实践,我深刻地意识到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曼陀罗教案第一篇:曼陀罗教案课程说明神秘的曼陀罗绘画三十八岁时的荣格遭遇了生命的瓶颈期,于是他辞去教职,全心专注於内在的修持。
每一天他都将自己的梦境、思想及所绘的图加以记录,并顺著内心的冲动,在日记中描绘成圆形图。
荣格发现,他所绘的圆形图原来就叫–ManDaLa(梵语,曼陀罗,亦称轮圆)。
如他所发现的那样:原来我们每一个人的原型都是分裂的,以至于我们需要“曼陀罗”让它整合起来。
而曼陀罗的圆圈和中心的关系,暗示了一种超验的核心。
这个核心在各种智慧传承中都体现为完整自性的象征,但不是单个的自我,而是所有具有类似心理或命运、被栓在一起的自我。
“曼陀罗”〈梵语Mandala,即圆轮〉原是佛教修行密法、观想的地域,被视为是佛陀觉悟境地。
后来,曼陀罗被心理学家荣格联想为自我及整体个性的核心,他发现当一个人绘画曼陀罗时,具有暗示其潜能和独特性的力量,并将其转化发展成艺术治疗的理论和方法。
我们为什么要画曼陀罗?原来,通过这种让无意识的自发“表达”,荣格发现——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分裂的,以至于我们需要“曼陀罗”让它整合起来。
而这一神圣的“魔圈”——ManDaLa,透过精密的图腾、坛场能量、几何中的体结构奥秘,以及色彩的力量,可以连结我们内在的圆满力,创造强有力的能量圈。
而通过曼陀罗绘画,我们可以静心;可以释放不良情绪;可以学习活在当下;可以激活内在能量;更重要的,它可以教会我们释放内心的小孩,单纯、快乐地创造和玩耍!曼陀罗绘画可让内在的情绪纾解出来,进而达到转化。
透过曼陀罗的绘画与书写,把内在的皱折逐渐拉开,一旦能与深沉的自我产生良好的连结时,与别人的关系也会更顺畅!曼陀罗的能量来自圆满具足而无所欠缺的自然力。
透过精密的图腾、坛场能量、几何中的体结构奥秘,且利用色彩的力量,连结内在的圆满力,共同创造强有力的能量圈,将其导引至生命的本体。
编者简介目录第1课《认识曼陀罗》第2课《彩绘曼陀罗》第3课《彩绘曼陀罗》第4课《彩绘曼陀罗》第5课《彩绘曼陀罗》第6课《彩绘曼陀罗》第7课《彩绘曼陀罗》第8课《彩绘曼陀罗》第9课《彩绘曼陀罗》第10课《彩绘曼陀罗》第11课《彩绘曼陀罗》第12课《彩绘曼陀罗》第一课《认识曼陀罗》犹如禅宗里沉思冥想的视觉工具,它在一个圆里呈现出宇宙的秩序,表达真实的潜意识,内省的经验,特别的心灵图案,意象处处呈现于自然与人文风土之中:宇宙星球、细胞、树木年轮、矿物结晶、水波、花朵、建筑、舞蹈、绘画……。
爱的曼陀罗
活动目的:
1. 引导学生简单了解曼陀罗,感受曼陀罗的美。
2. 教育学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4.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体验到创造美的乐趣和成就感。
活动对象:全体同学
活动时间:24日
活动地点:校园里一角
活动流程:
一、发现美:
1、出示课件,欣赏图片简单介绍曼陀罗花。
是一种花,很美。
神奇的大自然中,蕴藏着许多美妙的景物,幸福的生活中,保罗着许多美好的事物。
美无处不在,我们缺少的只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2、写出你眼中的美(分享三个名额)
二、创造美:
1、欣赏图片
2、分组去摆爱的曼陀罗
3、老师温馨提示:轻声闭嘴下楼梯,分工合作共创美。
采花折枝不懂礼,齐心动脑争第一。
三、展示美:逐组展示自己的成果,每组共同为自己的曼陀罗起一个名字,并且选派一名同学介绍本组的曼陀罗创意。
让大家明白行善对于常人来说,首先应该做到善在心中。
美景,美德,在校园中“美”无处不在。
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对于进入大学的我们而言,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期,需要适当辅导建立正确的审美观。
彩绘曼陀罗优化情绪(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曼陀罗的概念和历史渊源;2. 掌握曼陀罗彩绘的技巧和方法;3. 理解曼陀罗的意义和作用;4. 进一步了解心理健康并通过曼陀罗彩绘来提升情绪,缓解压力。
【教学内容】一、概述曼陀罗源自佛教,是一种特殊的几何图形,由许多圆、三角形、正方形等组成,其中心有一个圆点或图案,又称为“中心点”或“堂心”。
曼陀罗用于静心、冥思,以及对佛法的理解和开悟。
二、历史渊源曼陀罗是印度教和佛教的一个神圣符号,其起源可以追溯到5至6世纪。
它最初代表的是一系列的神圣坐标,用于描述万物的本原和本质。
曼陀罗在佛教中的最早形式是瑜伽行派的“尘卵曼荼罗”,它被认为是神圣空性的化身,也被广泛应用于修行、冥想和静默。
三、曼陀罗彩绘的技巧和方法1、准备画画工具和画纸。
2、确定曼陀罗的形状和颜色。
3、从曼陀罗的中心着手,逐渐将颜色涂满整个图案。
4、不同的区域使用不同的颜色。
5、在涂色过程中静心,沉淀心神。
四、曼陀罗的意义和作用曼陀罗代表了生命的本质——“空性”,也就是万物本来的状态。
圆形代表完整和无限;三角形代表创造、毁灭和保护;正方形代表稳定和平衡。
曼陀罗的作用是缓解心理压力,提升情绪,帮助人们重建内心平衡,增强人的心理抵抗力,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五、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们的心理状态处于一种健康的、良好的状态,他们可以充分感知自我和周围环境,对生活中困境和挑战做出适当的应对。
曼陀罗彩绘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缓解压力,提升情绪。
【教学方法】1. 引导式教学:通过问题、引言等方式缓慢引入主题,让学生产生兴趣;2. 讲解式教学:通过课件或图表等形式,展示曼陀罗的历史、概念、技巧、意义和作用;3. 示范式教学:老师现场示范曼陀罗彩绘,并讲解画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
4. 实践式教学: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绘制曼陀罗,达到学而知行的目的。
【教学程序】一、导入(1)教师索要学生最近一次的日记、心情记录等,以了解学生的情绪状况;(2)引入曼陀罗的概念,探讨它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3)提问:“你们了解过曼陀罗吗?你们认为它和心理健康有何关系?”二、讲解曼陀罗的概念和历史渊源(1)通过图片和PPT,让学生了解曼陀罗的来源、特点、种类等信息;(2)简要介绍曼陀罗在佛教、印度教等文化中的角色和意义。
彩绘曼陀罗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曼陀罗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通过彩绘曼陀罗,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和想象力。
3.增强幼儿对色彩和形状的认知。
4.提高幼儿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概念讲解在幼儿园的美术课上,老师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向幼儿解释和展示曼陀罗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可以简单介绍曼陀罗的起源、发展和用途,从而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彩绘曼陀罗让幼儿亲身体验彩绘曼陀罗的乐趣和创造力。
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彩绘纸、彩笔、色纸、剪刀等材料,让幼儿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意,彩绘自己的曼陀罗。
3. 分享和展示让幼儿们有机会分享自己彩绘的曼陀罗,并互相欣赏和学习。
老师可以带领幼儿们进行小组展示,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体验。
这样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4. 组合和创作老师可以组织幼儿们使用彩绘曼陀罗,进行创意拼贴或绘画。
这样可以锻炼幼儿的协作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讲解曼陀罗的概念和意义(15分钟)•展示曼陀罗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感受其神秘和美丽。
•简单介绍曼陀罗的起源和用途,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彩绘曼陀罗(40分钟)•老师准备好彩绘纸、彩笔、色纸、剪刀等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自由发挥绘画创意。
•老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指导幼儿如何使用工具和材料。
•在绘画过程中,鼓励幼儿们多使用色彩和形状,同时提高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
3. 分享和展示(20分钟)•老师邀请幼儿们分享自己彩绘的曼陀罗,并欣赏和学习其他幼儿的作品。
•老师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体验,通过分享和交流,增强幼儿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4. 组合和创作(25分钟)•老师将幼儿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使用自己的彩绘曼陀罗进行创意拼贴或绘画。
•老师指导幼儿们如何进行协作和沟通,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想法和目标。
•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幼儿们自主决策和实践创新,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中班手工曼陀罗教案教案标题:中班手工曼陀罗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曼陀罗的概念和形象,并培养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2. 培养学生的手工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不同种类的曼陀罗花朵。
2. 彩色纸张、彩色铅笔、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3. 准备足够的工具和材料供学生使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曼陀罗花朵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这种花朵的兴趣。
2. 向学生解释曼陀罗是一种美丽的花朵,通常具有对称的形状和鲜艳的颜色。
3. 引导学生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和细节,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主要活动:1. 给每个学生发放彩色纸张、彩色铅笔、剪刀和胶水等制作材料。
2. 指导学生将彩色纸张折叠成半圆形,并使用剪刀剪出花瓣的形状。
3. 鼓励学生使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制作花瓣,以增加花朵的多样性。
4. 指导学生将花瓣粘贴在半圆形的纸张上,形成曼陀罗的花朵形状。
5. 鼓励学生使用彩色铅笔为花朵添加细节,如花蕊、花纹等。
6. 提供辅助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完成手工制作。
总结活动:1.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曼陀罗花朵,并与全班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体验。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曼陀罗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描述花朵的形状、颜色和细节。
3. 对学生的制作进行赞扬和鼓励,强调每个人的创作都是独特而有价值的。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课堂上观察并收集不同种类的花朵,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2. 组织一次小型的手工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曼陀罗花朵,并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级参观。
3. 利用曼陀罗花朵的形状和颜色进行数学活动,如排序、分类和图案设计等。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评估学生对曼陀罗花朵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观察学生在展示和分享中的表现和自信程度。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提供适当的工具和材料,以确保学生的安全。
幼儿园曼陀罗花的生长特征教案一、引言曼陀罗花作为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其美丽的外貌和独特的生长特征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
在幼儿园的植物教育中,曼陀罗花也是一个理想的教学对象。
通过对曼陀罗花生长特征的介绍和观察,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植物的基本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全面了解曼陀罗花的生长特征,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曼陀罗花的外貌特征,包括花瓣、叶片、茎等部位的形态和颜色。
2. 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曼陀罗花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开花和结果的全过程。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
4. 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曼陀罗花的种子、花盆、土壤和水壶等种植工具。
2. 制作图片或模型,用于展示曼陀罗花的生长特征。
3.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绘本,用于讲解和引导幼儿学习。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讲解曼陀罗花的外貌特征1. 展示图片或模型,介绍曼陀罗花的形态特征,包括花瓣的颜色、形状,叶片的大小、颜色和茎的高度等。
2. 与幼儿一起观察真实的曼陀罗花植株,让他们亲自感受和观察植物的外貌特征。
第二课:种植曼陀罗花的种子1. 向幼儿展示曼陀罗花的种子,让他们观察种子的形状和颜色。
2. 带领幼儿一起播种曼陀罗花的种子,并给予适量的水和阳光。
第三课:观察曼陀罗花的生长过程1. 组织幼儿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让他们记录每一天的观察结果。
2. 当曼陀罗花植株长出叶片和花蕾时,带领幼儿进行观察,并引导他们描述植株的变化。
第四课:欣赏曼陀罗花的开花过程1. 当曼陀罗花盛开时,带领幼儿观赏花朵的美丽,让他们用手轻触花瓣,感受花朵的细腻。
2. 引导幼儿用绘画或手工制作,表达对曼陀罗花的喜爱和赞美。
第五课:收获曼陀罗花的果实1. 当曼陀罗花的果实成熟时,让幼儿亲自采摘果实,体验植物的生命周期。
幼儿园曼陀罗花的生长特征教案《幼儿园曼陀罗花的生长特征教案》一、引言曼陀罗花作为一种美丽的花卉,其生长特征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
在幼儿园的自然科学教育中,通过对曼陀罗花的生长特征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幼儿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本文将从曼陀罗花的外部特征、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等方面展开详细的教案设计,帮助幼儿园教师们更好地进行相关教学活动。
二、曼陀罗花的外部特征1. 根部:曼陀罗花的根部较为发达,有着白色的细根,能够充分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
2. 茎叶:曼陀罗花的茎呈现直立生长,茎上密布着绿色的叶片,叶片呈椭圆形,有着细小的齿状边缘。
3. 花朵:曼陀罗花的花朵较大,呈钟型或喇叭型,花瓣色彩艳丽,种类繁多,有着深受人们喜爱的紫色、粉色、白色等。
4. 果实:曼陀罗花的果实呈圆形或椭圆形,果实成熟后会裂开,露出种子。
三、曼陀罗花的生长环境1. 土壤:曼陀罗花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
2. 光照:曼陀罗花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因此适宜种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3. 湿度:曼陀罗花喜欢湿润的环境,但要避免长时间处于过湿的状态中。
四、曼陀罗花的生长过程1. 种子播种:将曼陀罗花的种子撒在适宜的土壤中,进行适量的浇水和日常的养护管理。
2. 萌芽生长:种子发芽后,初始生长为幼苗,逐渐长出茎和叶片。
3. 花蕾生成:幼苗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开始形成花蕾,并逐渐长成完整的花朵。
4. 结实成熟:花朵凋谢后,果实逐渐成熟,种子得以收获和保存。
五、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讲解: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曼陀罗花的外部特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他们介绍曼陀罗花的生长特征。
2. 野外实践:组织幼儿们到校园或者植物园等地进行实地观察,让他们亲身感受曼陀罗花的生长环境,并观察其生长过程。
3. 制作手工:利用丝带、纸板等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曼陀罗花的模型,加深他们对曼陀罗花外部特征的认识。
课程说明神秘的曼陀罗绘画三十八岁时的荣格遭遇了生命的瓶颈期,于是他辞去教职,全心专注於内在的修持。
每一天他都将自己的梦境、思想及所绘的图加以记录,并顺着内心的冲动,在日记中描绘成圆形图。
荣格发现,他所绘的圆形图原来就叫–ManDaLa (梵语,曼陀罗,亦称轮圆)。
如他所发现的那样:原来我们每一个人的原型都是分裂的,以至于我们需要“曼陀罗”让它整合起来。
而曼陀罗的圆圈和中心的关系,暗示了一种超验的核心。
这个核心在各种智慧传承中都体现为完整自性的象征,但不是单个的自我,而是所有具有类似心理或命运、被栓在一起的自我。
“曼陀罗”〈梵语Mandala,即圆轮〉原是佛教修行密法、观想的地域,被视为是佛陀觉悟境地。
后来,曼陀罗被心理学家荣格联想为自我及整体个性的核心,他发现当一个人绘画曼陀罗时,具有暗示其潜能和独特性的力量,并将其转化发展成艺术治疗的理论和方法。
我们为什么要画曼陀罗?原来,通过这种让无意识的自发“表达”,荣格发现——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分裂的,以至于我们需要“曼陀罗”让它整合起来。
而这一神圣的“魔圈”——ManDaLa,透过精密的图腾、坛场能量、几何中的体结构奥秘,以及色彩的力量,可以连结我们内在的圆满力,创造强有力的能量圈。
而通过曼陀罗绘画,我们可以静心;可以释放不良情绪;可以学习活在当下;可以激活内在能量;更重要的,它可以教会我们释放内心的小孩,单纯、快乐地创造和玩耍!曼陀罗绘画可让内在的情绪纾解出来,进而达到转化。
透过曼陀罗的绘画与书写,把内在的皱折逐渐拉开,一旦能与深沉的自我产生良好的连结时,与别人的关系也会更顺畅!曼陀罗的能量来自圆满具足而无所欠缺的自然力。
透过精密的图腾、坛场能量、几何中的体结构奥秘,且利用色彩的力量,连结内在的圆满力,共同创造强有力的能量圈,将其导引至生命的本体。
编者简介刘婧,女,从教十二年,业余爱好非常丰富,由于社会发展迅速,我们成人压力越来越大,包括孩子们的各种压力也随之而来,通过曼陀罗绘画,我们可以静心;可以释放不良情绪;可以学习活在当下;可以激活内在能量;更重要的,它可以教会我们释放内心的小孩,单纯、快乐地创造和玩耍!希望本学期与有此爱好的学生能一起快乐成长。
目录第1课《认识曼陀罗艺术绘画》第2课《彩绘曼陀罗艺术绘画一》第3课《彩绘曼陀罗艺术绘画二》第4课《彩绘曼陀罗艺术绘画三》第5课《彩绘曼陀罗艺术绘画四》第6课《墨迹曼陀罗艺术绘画一》第7课《墨迹曼陀罗艺术绘画二》第8课《墨迹曼陀罗艺术绘画三》第9课《心情曼陀罗艺术绘画》第10课《自我曼陀罗艺术绘画》第11课《自发曼陀罗艺术绘画》第12课《梦的曼陀罗艺术绘画》第一课《认识曼陀罗艺术绘画》犹如禅宗里沉思冥想的视觉工具,它在一个圆里呈现出宇宙的秩序,表达真实的潜意识,内省的经验,特别的心灵图案,意象处处呈现于自然与人文风土之中:宇宙星球、细胞、树木年轮、矿物结晶、水波、花朵、建筑、舞蹈、绘画……。
使人能够全神贯注地观照本我。
曼陀罗是极为有趣的探索内在和回归源头的方式,在绘画的过程里,指引并支持着人们的精神意识和心灵成长,并在其中获得意义非凡的经验。
曼陀罗是一个跨文化的图腾象征,在许多文化中,它不仅被视为生命架构的图像化,也代表身心灵的完整。
藏传佛教中曼陀罗沙画的创作与毁坏仪式,提醒着我们生命的当下的无限可能以及稍纵即逝的无常变化。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Jung) 与佛洛伊德决裂后,面对自身心理危机时,也曾长期投入曼陀罗创作,进行自我分析。
他认为曼陀罗的创作是「个人对于追求内在完整,以及外在生命经验完整性的努力」,而只有当我们愿意面对自身的恐惧和阴暗面,生命才有转化的可能。
我们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和「圆」紧密的结合了。
生活环境的四周可以发现到太阳、月亮、地球、盘子、戒指、杯子和茶壶、向日葵花朵和苹果等等都是圆形的。
不论是原生或是被设计成的物品,可以发现到「圆」的魅力是相当大的。
彩绘曼陀罗是一个超越时空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古代冥想工具。
人们往往会被画中简单的几何图形及图像背后隐藏的深度深深吸引。
根据东方印度佛教徒及西方牧师与巫师的观点,这些图形可视为一种治疗工具——沉思及彩绘曼陀罗,有助于和释放混乱的心灵,并造就平静与放松的生活。
彩绘曼陀罗是远超越一般艺术。
在创造过程中,它是一趟与内在灵魂连结的旅程,换句话说,它是一个让作画者用来回归自性本源的工具。
【你不需要有美术基础,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的】曼陀罗彩绘,是指在一个「圆」里绘画。
圆心,是你的自性本质;圆周之外,将显现出你在这世界的定位。
从心向外,你将使用不同的工具与技巧,循序渐进地画出对自我甚深的探索。
曼陀罗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创作,后者是向外表现自我,能量是发泄的、是外放的;而曼陀罗的「圆」则具有强烈的收摄力,将能量往内收至自身,使人专注地回到中心,达到更高的自我整合与转化。
被视为是宇宙万物居住世界的缩图,也是宇宙之象整体征。
圆形的曼陀罗也像是种子、孕育着、隐藏着各种可能性。
绘画曼陀罗具有探索内心世界的力量,透过艺术创作绘画进行自我疗愈,从内心中涌现的图像,将反映出自身最深入的特质,以创造性的活动转化自己。
面对自身心理危机时,也曾长期投入曼陀罗创作,他发现当一个人绘画曼陀罗时,具有暗示其潜能和独特性的力量,得以整合内在的意识与潜意识,因此,曼陀罗的彩绘与着色,常运用在艺术治疗与安定身心方面。
绘制曼陀罗的过程涉及专注力、当下的存在、归于中心、放松、静心,以及其他能够有助于创造出内在状态的技巧。
透过绘制各种不同的形状与色块,让我们觉察到自己人格与本质的各个角度。
【全新的贵族式授课,音乐相伴】老师全新打造的曼陀罗彩绘课程,打破了传统授课方式,在优雅的音乐氛围,让你更轻松的进入创作状态,理解曼陀罗这一古老传承的内涵,使你轻松地在课程中从构图到上色,深入学习绘制的技巧,提升创造力的开发,并透过解读曼陀罗深度了解个人的内在过程。
教学链接:无教学成果:图片第二课《彩绘曼陀罗艺术绘画一》教学目标了解曼陀罗艺术绘画来源、作用、与生活联系等教学准备轻音乐、彩笔、曼陀罗模板。
教学过程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曼陀罗课堂。
还记得心理课堂上我们需要遵循的约定吗?一起读一读好吗?(PPT出示)你能做到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不再是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你的内心渐渐丰盈,同时,也承受着更多生命中必须承担的东西。
你的内心或许承受着学习的压力,或许承受着异性交往的困扰,亦或许承载着对前程的憧憬等等。
今天,让我们一起用彩绘曼陀罗的方式,认真关照自己的内心,开启我们的觅心之旅。
一、准备阶段师:现在,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话语,放空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用自己觉得最舒服的姿势坐着,可以做一些细微的调整,最终让自己感到尽可能的放松,尽可能的无拘无束。
现在,请慢慢地闭上眼睛,逐步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
深吸一口气,慢慢地吐出来。
想象一下,现在的你,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荡着秋千,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柔柔的。
秋千摆动的频率跟你的呼吸是一体的,前、后、前、后,跟随秋千摆动的频率,认真的感受你的呼吸。
现在,你的内心无比的平静,无比的安逸,让一切都慢下来,慢下来。
(这个地方可以不用秋千,换一个普通的放松冥想,如来到沙滩,海边,蓝天,白云等地方)好,下面,我会数三个数,数到3的时候,请你慢慢地睁开眼睛,回到这间教室里来1、秋千渐渐地慢了下来,渐渐地慢了下来,越来越慢,最后,它停了。
2、你从秋千走下来,离开了这绿油油的草地。
3、现在,你回到了我们的教室。
现在,同学们是不是感觉自己全身非常轻松,好像美美的睡过一觉呢二、绘画阶段1.简介曼陀罗同学们,看到桌子上的这些圆形图画了吗?这就是本堂课我们要用到的,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曼陀罗(PPT)。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曼陀罗。
(1)看到曼陀罗这三个字,同学们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曼陀罗又叫“曼荼罗”“曼达拉”,最早是曼陀罗花的称呼。
(PPT出示曼陀罗花的图片)我们不禁惊叹,好美丽的花朵。
由于曼陀罗花美丽动人,故而常常在佛经中被用来表示佛陀净土的神圣庄严。
也就是说,刚开始,曼陀罗是佛教的专有名词。
(2)那么,佛教中的曼陀罗和我们的心理课有什么关系呢?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心理学家卡尔·荣格(PPT出示荣格的图片)把用于宗教修炼的曼陀罗绘画应用于自我治疗并获得成功。
于是荣格也让患者尝试绘制曼陀罗,结果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经过荣格和心理分析师们的倡导和推广,曼陀罗绘画渐渐成熟。
目前,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不少心理咨询师使用曼陀罗绘画技术进行心理治疗,也有不少心理学爱好者试图用曼陀罗绘画来调节心情。
今天这堂课我们将通过彩绘曼陀罗,来倾听内心的声音,感受内心的悸动。
2.选择曼陀罗请大家认真选择自己喜欢的曼陀罗。
必须保证你拿到手的曼陀罗,是自己最喜欢的。
3.感受曼陀罗同学们,拿到之后,请认真地观看自己的曼陀罗。
伸出你常用的那只手,把手放在曼陀上,闭上眼睛,体会曼陀罗的画面所带来的感受。
请在心里默默的回答老师:你觉得它像什么?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觉或心情?4.画曼陀罗现在,请同学们睁开眼睛。
拿出你的画笔,把它们全都铺在桌子上。
挑选你觉得舒服的颜色为你的曼陀罗涂色。
涂色的时候,我们不考虑美感,只要求跟随自己的心来涂。
随着绘画的深入,你的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一些感觉、一些记忆的片段抑或是一些故事,这时,你只需关注一下就好。
好,开始吧!(音乐响起)三、完成阶段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曼陀罗。
1.观想曼陀罗请你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来欣赏自己的作品,把刚才绘画曼陀罗时的感受、联想或涌入脑海的记忆或故事写在纸的反面。
2.命名曼陀罗请为你的曼陀罗起一个名字,写在纸的右下角,并写上今天的日期。
3.分享曼陀罗(1)如果愿意的话,同学们可以在小组里交流分享一下你画曼陀罗时的感受或故事。
(2)哪位同学想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的曼陀罗?分享一下你的曼陀罗的故事?三、课堂结语非常感谢这几位同学的分享。
不知不觉,本堂课又到了尾声,非常感谢同学们的参与,我们下次再见!教学链接:无教学成果:图片第三课《彩绘曼陀罗艺术绘画二》教学目标了解曼陀罗艺术绘画来源、作用、与生活联系等教学准备轻音乐、彩笔、曼陀罗模板。
教学过程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曼陀罗课堂。
还记得心我们需要遵循的约定吗?一起读一读好吗?(PPT出示)你能做到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不再是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你的内心渐渐丰盈,同时,也承受着更多生命中必须承担的东西。
你的内心或许承受着学习的压力,或许承受着异性交往的困扰,亦或许承载着对前程的憧憬等等。
今天,让我们一起用彩绘曼陀罗的方式,认真关照自己的内心,开启我们的觅心之旅。
一、准备阶段师:现在,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话语,放空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