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鉴赏-诗词大全
- 格式:docx
- 大小:19.16 KB
- 文档页数:13
诗歌欣赏唐诗宋词鉴赏大全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历史中,唐诗和宋词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
这两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们用丰富的艺术语言,抒发了情感、描绘了风景、抨击了社会不公,并创造了许多经典之作。
在本文中,我们将带您欣赏唐诗宋词的精选作品,一同感受古人的才华与情感。
一、唐诗欣赏1.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中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作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进取精神的赞美。
王之涣通过富有想象力的词藻和独特的写景方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壮丽的景色和无限的向上之意。
2.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静夜思》以极简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
通过用意象丰富的表达方式,作者将自己的思乡之情与明月、夜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悠远的遐想。
二、宋词鉴赏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苏轼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绿草萋萋红叶稀。
满目青山无处话,凄凉楚客何时归?苏轼是宋代文坛的巨擘,他的《浣溪沙》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对人生变幻的无奈之情。
通过对景物和主人公的描绘,苏轼巧妙地运用音韵和意象,营造出浓厚的意境,让读者在音乐般的语言中,感受到生活的无常和人生的追问。
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累累白骨新翻雁塔底。
纵使千帆过尽,归来仍是少年风姿。
斜阳初到眉头镇,楚腰几许才人惜。
豪情壮志,只付与一江春水。
辛弃疾的《西江月》以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为主题,以征战中的英雄人物和历史背景为蓝本,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惋惜和对未来的期许。
辛弃疾运用独特的写意手法和饱含深情的词句,让读者领略到那个充满英雄气概和热血壮志的时代。
三、结语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欣赏这些经典之作,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聪慧和才华,也能够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
唐宋著名古诗词赏析_唐代古诗大全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是用汉字码成的文本中审美价值最高的一类作品。
新诗人艾青说过,诗就是文学中的文学。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唐宋著名古诗词赏析,供大家参考。
唐宋著名古诗词1渡湘江·赏析·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唐中宗时杜审言被流放到南方偏远的峰州。
他在渡湘江南下时,正是万物复苏的春季,诗人触景生情,悲从心来,写下了这首诗。
“迟日园林悲昔游”,写诗人看到眼前的春景回想起曾经在此春游的情景。
当年,诗人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游历园林,当时心旷神怡,然而今非昔比,现在重来此地,自己的处境已经是一落千丈,今昔对比,使诗人本来就悲伤的心情,更添一层愁绪。
“今春花鸟作边愁”,诗人从过去的追忆转到现实。
春天里鸟语花香自当是让人心情舒畅,然而,大好春光,诗人是无暇欣赏了,因为此时的诗人正在流放边地的途中。
这美景使诗人更加伤心。
“花鸟”和“边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花鸟的热闹氛围反衬了诗人流放途中的凄苦心境。
“独怜京国人南窜”,这句话起承上启下作用。
上两句,追忆和写景都是悲愁,悲愁的原因就是这句话。
下一句诗人为江水北流而感叹,也是因为这一句引发的。
这一句是诗的中心。
“不似湘江水北流”,最后一句扣题,用“水北流”反衬上一句的“人南窜”,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哀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的思念之情。
诗人绵绵的愁绪就像是湘江水一样源源不断而来。
结尾意蕴悠远,耐人寻味。
这首七言绝句,成功地运用了反衬和对比的手法。
通过层层的对比反衬,把诗人内心的愁苦表达得真切生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后人点评】明人胡应麟:初唐七绝“初变梁、陈,音律未谐,韵度尚乏。
惟杜审言《渡湘江》、《赠苏绾》二首,结皆作对,而工致天然,风味可掬”。
(《诗薮·内编》)唐宋著名古诗词2独不见·赏析·沈佺期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它们以其深邃、含蓄的意境、优美的诗歌语言,影响着世代文化的传承。
百花齐放的唐代,有很多杰出的诗人,他们创作的诗歌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精神和情感的魔力。
而宋代的词则更加注重曲调的优美和曲式的华丽,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无尽的意境和感动。
下面就是本人精选的唐诗宋词100首及其赏析,让我们一起欣赏:【唐诗】1.《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李白以写饮酒来发表自己的个人独立精神,传达了“出门如此,亦何足挂心”的态度。
文章笔力雄健,雄浑有力,豪气干云,充满了对生命的欣赏和追求。
2.《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描绘了山川壮丽景致,表达了诗人的境遇和境况。
杜甫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开篇,抒发自己的苦痛之情,表达了人生的颠沛流离。
同时,此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水、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追求。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曲未成,笔下诗先谗。
杞梓悲黄鹤,湘灵病白翎。
谁知青山外,天寒有人行。
诗中所赞美的是一位异乡游士的归来。
琅琊王昌龄被贬为远方,但他在那里仍然热爱祖国,忠于尽职的责任。
杜甫以诗歌的方式,传递了对王昌龄的敬仰和对他远行的祝福。
同时也表达了“天寒有人行”这句话,在诗中的意义,展现了对那些勇敢追求理想和幸福的人们的赞美和敬仰。
4.《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人月。
喜看稻菽当窗长,思飞散鸟急如射。
这首诗以渔舟泊在牛渚上,沐浴在秋月的晚风之中,描写了极其美丽的田园风光,唯美、清新,时而又让人倍感怀古思今。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中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这之中,有很多经典唐诗宋词不仅成为了文学的经典之作,而且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精神寄托。
本文将为您精选100首经典唐诗宋词,希望通过这些诗词欣赏,能够带给您一些灵感和启发。
唐诗1.《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赏析:杜甫的这首《登高》写的是他登高观景的情景,写到的是大自然的雄浑和神秘,此诗句势恢宏,气势如虹,融入了杜甫的宏大思想,心潮澎湃。
2.《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杜甫的这首《春望》描绘了一个飘摇不定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疾苦,此诗语境苍凉,悲壮感人,引起人们对战火带来的苦难的深思,在表达疾苦和悲愤的同时,满怀温情与鼓舞向前的力量。
3.《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是一首流传最广的古诗之一,诗三句短小,词句优美,发人深思,其写述了对乡愁的怀念,对故园的思念,充满深情,引人咀嚼。
4.《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赏析:李白的《将进酒》句句富有激情,充满豪情,用词豪放,气势磅礴,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为之振奋。
此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属于辞格豪放体,表现了他豁达奔放的胸怀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5.《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王之涣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离别之情,在诗写内容上深入触及了人生的忧艰和主人公的意志力,同时顺应变幻空气,揭示一个人自觉的非常态,内容妙趣横生,深刻人心。
唐宋诗词名篇欣赏大全
唐宋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包含了许多经典名篇。
以下是一些值得欣赏的唐宋诗词名篇。
1.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是一首以亲情为主题的哀怨之作。
诗人在月夜中怀念已故的弟弟,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2. 李白的《静夜思》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通过描绘一个人在深夜思考家乡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
3.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离别之作。
他通过描绘大草原的景色和表达对离别的伤感,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4.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描写了长城壮丽景色的诗。
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风景,表达了对祖国壮丽景色的赞美和自豪。
5.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一首抒发不满情绪的作品。
他通过梦境来表达对功名利禄的不屑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6.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一首怀古抒怀之作。
他以北固亭为背景,展现了对过去荣光和对现实的失望之情。
7.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一首写自然景物的诗。
他以秋夜为背景,描绘了凉爽的夜晚和对自然的赞美。
8. 苏轼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一首赞美建康城的诗。
他通过描绘城市的美景,表达了对建康城的热爱和向往。
这些名篇不仅展现了唐宋时期诗人们的才华,也传承了他们对家国、亲情、人生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无论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这些诗词都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文化价值。
通过欣赏这些唐宋诗词名篇,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也能够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唐诗宋词鉴赏精选
一、唐诗鉴赏
1.1 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唐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简洁清新的语言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明月的景仰。
通过描绘床前明月光和低头思念故乡,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忧郁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1.2 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唐诗写了登高远眺时的壮丽景色。
通过描述风声、天空、倒映在水面上的画面等细节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并暗示了社会动荡带来的忧伤情绪。
二、宋词鉴赏
2.1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宋词以婉约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对明月的追问和对时间的思考。
通过描绘夜晚饮酒时凝望明月的场景,传递出作者对生命短暂和人生之无常的感慨。
2.2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开。
这首宋词描绘了元宵节之夜的喜庆景象。
通过具体描写花卉盛开、繁星闪烁、仪仗来往等场景,表达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节日气氛。
结语
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以上所列举的部分作品只是其中一个极小的片段,但足以展示唐诗宋词在韵味、意境上给人带来迷人之处。
我们应当珍视这些文化遗产,通过欣赏和鉴赏带来的美学享受,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千年文明。
唐宋的古诗词经典鉴赏_意境最美的诗词多读唐宋诗词,对于我们的写作,对于我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唐宋的古诗词经典鉴赏,供大家参考。
唐宋的古诗词1望月怀远·赏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一首羁旅诗,写的是诗人客居他乡,望月思念远方亲人,表达其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开始两句诗人用朴素自然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壮丽的月亮初升的景象。
海面上冉冉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诗人此时想,与自己远隔天涯的亲人们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
诗人由景入情,自然过渡联想到家中的亲人。
在这里本应该是诗人非常想念亲人,而诗人却对面着墨,想到亲人在此时也在思念他的情形,可见诗人构思之巧妙,同时,亲人思念他的情形写得越清晰,表明诗人自己对家人的思念越深切。
其中一个“生”字,运用得非常生动恰当,动感十足。
这和前面我们讲到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一样的精妙。
“天涯共此时”暗用了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句意,这句话之前的“海上”、“天涯”勾勒出的壮丽画面,使这一句“天涯共此时”展现的境界更为辽阔明朗。
第一句写的是望月实景,第二句是诗人自己想到的,诗文在开始便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定格了整首诗的环境背景,总揽全诗,而之后的抒情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这是诗人由前面的想象又转到现实生活,写诗人望月回来想要就寝却无法安眠的心理。
这两句的意思是,多情人抱怨这漫漫长夜,一整夜对月相思,无法入眠。
诗人因为思念而无法入睡,因为无法入睡所以抱怨夜晚太长。
这一系列的动作体现了诗人内心烦躁,苦思无法安宁。
一个“怨”字饱含了诗人内心因为思念而产生的深深的痛。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诗人思念远方的亲人,彻夜难眠,吹灭烛灯后,更喜爱月光的皎洁圆满,于是披衣走出屋外,望月凝思,就这样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才从思念情绪中醒悟过来。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唐诗宋词鉴赏大全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
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参考意义和价值。
下面是唐诗宋词鉴赏大全,请参考!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整体赏析这是一首饯别抒怀诗。
在诗中,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豪迈情怀。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
“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昨日”和接踵而至“今日”。
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
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政治现实感受。
他“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
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一个艺术概括。
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愈趋困窘。
理想与现实尖锐矛盾所引起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表现形式。
破空而来发端,重叠复沓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感情状态。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豪情逸兴。
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胸襟。
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
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
•••••••••••••••••唐宋诗词鉴赏唐宋诗词鉴赏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是用汉字码成的文本中审美价值最高的一类作品。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唐宋诗词鉴赏,希望大家喜欢。
菩萨蛮① 【唐】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王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作者】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今属四川江油)人。
唐玄宗时供奉翰林。
后赐金放还,漫游各地。
安史乱中,曾入永王磷府,因磷败而以“附逆”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其诗与杜甫并为唐一代之冠,享誉甚隆。
宋本《李太白集》不载其词。
《尊前集》收录“李白词”十二首,然颇多伪托。
【注释】①近水杨宁益《零墨新笺》考证《菩萨蛮》为古缅甸曲调,唐玄宗时传入中国,列于教坊曲。
变调,四十四字,两仄韵,两平韵。
【品评】宋初《尊前集》及稍后的文学《湘山野录》、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都载有传为李白所作的这首《菩萨蛮》。
黄^誑《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且将此词推为“百代词典之祖”。
然自明胡应麟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它是晚唐五代人作而托李白的。
这场争议至今仍继续。
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
开头两句为远景。
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
“烟如织”是说暮烟浓密,“伤心碧”是说山色转深。
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薛涛《题竹郎庙》诗:“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
”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参看。
这两句全从登楼望远的思妇眼中写出,主观色彩很重,而行人之远与伫望之深,尽在其中。
“暝色”两句为近景,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
下片玉阶伫立仰见飞鸟,与上片登楼远望俯眺平楚,所见不同,思念之情则一。
“宿鸟归飞急”还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
唐宋古诗词名篇大全精选_唐诗宋词鉴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所以我认为唐宋诗词虽然距离我们有八百年、一千四百年的距离,但实际上它始终是活在现代读者心头的活的文本,这是它最大的现实意义。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唐宋古诗词名篇大全精选,供大家参考。
唐宋古诗词1月夜·赏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沦陷的时候,天宝十五年(756)秋,诗人被叛军俘虏到长安,诗人借此诗抒发了自己思念家人的感情。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人开篇没有写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是直接就写到了亲人避难的鄜州,可见诗人急切想要见到家人,心情焦躁不安。
因为自己深困长安,今夜,就只能有妻子一个人看月了。
那么,家中还有儿女们呢,可以和妻子一同赏月啊。
接着在第二联诗人写到“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这句点明,妻子不是单单看月,而是看月怀念诗人,此时,儿女都很小,还不知道思念父亲,孩子不能分担母亲的思念,这反衬了妻子更加孤单。
一个“忆”字饱含了辛酸之情。
曾经和妻子在一起赏月、共渡难关的日子,可能在诗人的脑海里不断地闪现吧。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一句诗人想到了妻子独自赏月时的情景。
秋雾打湿了妻子的云鬟,月亮发出寒冷的清光,照耀在妻子的玉臂上。
这两句表现了妻子独自思念之深,甚至雾打湿衣服,天气渐渐寒冷,还不知道,只想着在远方丈夫的安危。
这些完全是诗人想象到的,诗人想象得这样真切,实际也反衬了诗人思念之切。
诗人思念之情达到了极点,不免感伤落泪,于是写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达了诗人迫切想要结束这种思念之苦的心情。
“双照”两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平定和家人团聚的渴望之情。
这首五律用词委婉贴切、简洁自然,结构严密,想象丰富,笔触细腻真切,感情深沉真挚。
用设问、对比等机构全篇,构思巧妙。
这首诗虽然借望月抒发离别之情,但内容反映了社会现实和诗人内心的担忧之情。
唐宋诗词鉴赏-诗词大全【篇一:唐宋诗词鉴赏-诗词大全】| | | | | | | | | | | | | | > > [经典]唐宋诗词鉴赏大全(五)【1】时间:2015-10-13 来源:网络综合【提要】本篇《[经典]唐宋诗词鉴赏大全(五)【1】》由66test小编特别为需要经典古诗古文的朋友收集整理的,仅供参阅。
内容如下: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1]数:几枝。
意思:墙角有数枝梅花。
[2]凌,冒着。
意思:在寒冷的冬天独自开放。
[3]遥,远。
意思:远远看去好像是雪。
[4]为,因为。
暗香,幽香。
意思:幽香飘来才知道那是梅花。
【简析】:这首诗通过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
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1]黯:形容心情忧郁。
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
[2]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
旅思:羁旅之思。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
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
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此词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名。
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简析】: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
不言而喻,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其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不相同。
此词慷慨悲凉,同样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
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
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登快阁黄庭坚(诗)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1]痴儿:指作者自己。
[2]朱弦已为佳人绝:引伯牙摔琴之典。
[3]青眼:引阮籍青眼之典。
诗风雄浑而苍凉。
寄黄几复黄庭坚(诗)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注释】:颈联写黄几复的为人,上句形容其清廉(语出司马相如家居徒四壁之典),下句写其才干(语出《左传》三折肱,之为良医)。
清平乐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注释】:①问取:问。
②因风:趁着风势。
这首词写的是惜春之情。
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
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
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全词俏丽、新警、宛转、含蓄,表现了山谷词的风格。
鹧鸪天黄庭坚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
身健在,且加餐。
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释】:饮酒把盏,轻歌曼舞,怎奈人全无兴致?英雄寂寞,几人能知?字里行间,七分豪气、三分洒脱,酒韵浓浓,尽显作者达观磊落之气质!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释】:[1]明代杨慎编《词林万选》首标此词为李清照作,而明代杨金刊本《草堂诗余》又题作苏轼词,明代陈耀文编《花草粹编》等又作无名氏作品。
[2]蹴(cu4):踏。
[3]慵整:懒整。
[4]见有人来:一作见客入来。
[5]袜刬(chan3):穿袜行走。
添字采桑子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1]数:几枝。
意思:墙角有数枝梅花。
[2]凌,冒着。
意思:在寒冷的冬天独自开放。
[3]遥,远。
意思:远远看去好像是雪。
[4]为,因为。
暗香,幽香。
意思:幽香飘来才知道那是梅花。
【简析】:这首诗通过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
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1]黯:形容心情忧郁。
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
[2]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
旅思:羁旅之思。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
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
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此词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名。
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简析】: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
不言而喻,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其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不相同。
此词慷慨悲凉,同样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
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
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释】:贺铸的美称贺梅子就是由这首词的末句引来的。
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见发端,下片则承上片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
作者妙笔一点,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登快阁黄庭坚(诗)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1]痴儿:指作者自己。
[2]朱弦已为佳人绝:引伯牙摔琴之典。
[3]青眼:引阮籍青眼之典。
诗风雄浑而苍凉。
黄庭坚(诗)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注释】:颈联写黄几复的为人,上句形容其清廉(语出司马相如家居徒四壁之典),下句写其才干(语出《左传》三折肱,之为良医)。
清平乐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注释】:①问取:问。
②因风:趁着风势。
这首词写的是惜春之情。
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
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
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全词俏丽、新警、宛转、含蓄,表现了山谷词的风格。
鹧鸪天黄庭坚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
身健在,且加餐。
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释】:饮酒把盏,轻歌曼舞,怎奈人全无兴致?英雄寂寞,几人能知?字里行间,七分豪气、三分洒脱,酒韵浓浓,尽显作者达观磊落之气质!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释】:[1]明代杨慎编《词林万选》首标此词为李清照作,而明代杨金刊本《草堂诗余》又题作苏轼词,明代陈耀文编《花草粹编》等又作无名氏作品。
[2]蹴(cu4):踏。
[3]慵整:懒整。
[4]见有人来:一作见客入来。
[5]袜刬(chan3):穿袜行走。
添字采桑子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赏析】这是李清照南渡之初的作品,借吟咏芭蕉抒发了怀恋故国、故土之幽情。
蕉心卷缩着,蕉叶舒展着,这一卷一舒,象是含情脉脉,相依相恋,情意无限深挚绵长。
芭蕉有余情,自然是由于词人有情;词人将自己的情注入芭蕉的形象之中,创造了情景相融的艺术境界。
一剪梅李清照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评解】这是首抒写离情别绪的词,重在写别后的相思之情。
上片虽没有一个离情别绪的字眼,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
下片则是直抒相思与别愁。
词以浅近明白语言,表达深思挚爱之情,缠绵感人。
全词轻柔自然,歇拍三句尤为行家称赏。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
词中着意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
以景衬情,委曲精工。
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
极尽传神之妙。
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委婉纤曲巧说愁。
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
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
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
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
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
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
构思新颖,想象丰富。
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
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浣溪沙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