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个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化典故上课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16
1.咏絮才《世说新语》载,东晋谢道韫以“未若柳絮因风起” 之句来比拟雪花飞舞,叔父谢安大为赞赏。
后以“咏絮” 或“咏絮才”称赞女子善于吟咏。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曹雪芹《红楼梦》2.比翼鸟、连理枝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
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喻恩爱夫妻。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3.莼鲈指家乡风味,典出《晋书》:“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蔬菜、莼羹、鲈鱼脍,……” 后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写作莼鲈之思。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4.采薇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
周朝建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后以此比喻隐居不仕。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5.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 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6.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代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踏莎行》7.请缨汉武帝派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归顺,终军说:“请给我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比喻杀敌报国。
汉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8.东山高卧《晋书· 谢安传》载,谢安早年曾辞官隐居会稽之东山,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东山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东晋重臣,后泛指隐居。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李白《梁园吟》9.柳营指军营,《史记》记载,汉文帝时,细柳营主将周亚夫纪律严明,军容整齐,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鲍溶《赠李黯将军》10.烂柯出自任昉《述异记》。
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几个童子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发现斧头全烂了,同时代的人已经都不在世了,比喻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古诗词常用典故和意象意象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明月、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诗词中常用手法。
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
蝉: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伤春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南浦、柳岸、长亭:送别地的代名词。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松柏:人们常用松柏耐寒象征孤直坚强有生命力的品格。
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如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梅花:梅花是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拥有傲雪、逆境中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
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菊花:象征清高、隐逸、高洁、脱俗。
落花:伤春桃花:象征美人。
杨花:表飘零或离情之意。
莲花:“怜”谐音双关,借以表达爱情;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古诗词中常用典故
1.投笔:源自《后汉书》,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的“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源自《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源自《汉书》,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如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4.折腰:源自《宋书·隐逸传》,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
5.化碧:源自《庄子外物》,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
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以上是古诗词中常用到的典故及含义的一些例子,通过了解这些典故的含义和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的思想和情感表达。
古诗词中常见文学典故全汇总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
1、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典故】
归雁:源自“雁足传书”的故事。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朝廷据此通过外交途径把他接了回来。
【赏析】
作者见空中大雁北飞,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表达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精品文档-可编辑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作者: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XXX、XXX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XXX《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长城:南宋将领XXX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XXX《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XXX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如:如:XXX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XXX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XXX 《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XXX:《庄子外物》载,XXX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酿成了碧玉。
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XXX中正的工钱正义奇迹而蒙冤受屈。
佳构文档-可编辑XXX《露青竹杖歌》:“XXX犹沾XXX,碧鲜似染XXX 血。
”XXX《马嵬诗》:“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成碧草愁。
”6、鸿雁:《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XXX 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XXX写的。
XXX只好放了XXX。
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如XXX 《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红雁在XXX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XXX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80个文化典故如果说,诗文是一匹锦缎,那么典故就是华美的刺绣,一道水波,一片禽羽,都有很深的“讲究”。
精致的文笔,可寻诗文的来路;恰到好处的典故,可寻诗文的归处。
今天为大家介绍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80个文化典故,全都记住之后,纵使不能赌书泼茶,也可更深层次地了解诗书中华!1、斑竹湘妃竹。
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上生了斑痕。
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2、比翼鸟、连理枝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
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如恩爱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破镜重圆乐昌公主与丈夫失散后凭借每人一半的镜子重聚,比喻夫妻失散后重新相会。
唐罗虬《比红儿诗》之五十八:“红儿若向隋朝见,破镜无因更重寻。
”4、烂柯任昉《述异记》讲述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
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
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5、长城南朝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
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6、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
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
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7、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
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8、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为书信代称。
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70个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化典故70个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化典故1.斑竹湘妃竹。
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酒在竹子上,竹上生了斑痕。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技-----唐刘禹锡《泰娘歌》2.比翼鸟、连理枝传说中鹣鹅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
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喻恩爱夫妻。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技。
----唐白居易《长恨歌》3.烂柯出自任昉《述异记》。
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几个童子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发现斧头柄全烂了回到家,同时代的人都不在世了。
比喻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采薇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
周朝建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
后以此比喻隐居不仕。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ー【唐】王绩《野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
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寒蝉淒切。
对长亭晚,骤兩初歇。
-----宋柳永《雨霖铃》6.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为书信代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宋秦观《踏莎行》7.登高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ー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8.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
后泛指隐居。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唐李白《梁园吟》9.杜康传说杜康发明了酒。
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两汉曹操《短歌行》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表现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情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宋】李清照《醉花阴》11.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
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禁火,只吃冷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韩朝《寒食》12.汗青古时写字用的竹简,需先用火烧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
后指书稿、史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样《过零丁洋》13.红豆植物,又叫“相思子”,古人常以其象征爱情或相思。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唐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14.画眉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
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传说太阳里有三足鸟。
后以“金乌”代称太阳。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唐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16.楼兰汉代,楼兰国经常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
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17.梦蝶也称“化蝶”。
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到自已变成了蝴蝶。
后比喻做梦、梦幻,亦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18.青鸟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殿中,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
后以此为传信的使者。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19.三径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
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 [东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0.桑榆《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日西垂,景(影)在树端,谓之桑榆。
”后比喻人的晚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一[唐]刘禹锡《酬乐天味老见示》21.双鲤古人寄信,将书信扎在两片竹木简中,简多刻成鱼形,后代指书信。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唐]李商隐《寄令狐郎中》22.黍离语出(诗经.王风.黍离》。
诗人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
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一[唐] 许浑《故洛城》23.商女语出唐代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代指歌女。
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24.阳关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5.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官府抄写公文为生。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
后指弃文从武。
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
----[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26.折腰陶渊明不愿为五斗薪俸,去向比他官位高的人献殷勤,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7.哀鸿悲鸣的鸿雁,比喻悲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三更忽检哀鸿思,九月无福淮水湄。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232》28.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
借指鄙俗之作,谦辞,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
----[唐] 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29.白云苍狗亦叫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如苍狗。
-[唐]杜甫《可叹》30. 献芹也说“芹献”,出自(列子.杨朱》。
从前有一个人在豪绅面前吹嘘芹菜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
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唐]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九》31. 抱柱相传尾生同一女子相约桥下,未等到女子来。
河水猛涨,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
后比喻坚守信约。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唐] 李白《长干行,其一》32.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一-[唐]杜甫《蜀相》33.婵娟原指姿态美好,多用来形容女子。
因人们常以美女喻月,故也称月亮为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宋]苏轼《永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4.柳营指军营。
《史记》记载,汉文帝时,细柳营主将周亚夫纪律严明,军容整齐。
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唐] 鲍溶《赠李黯将军》35.楚歌《史记》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日:‘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喻抓军被围或处境窘迫。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是帐夜闻歌。
---[唐]李商隐《泪》36.雕虫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桂玉弓。
---[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其六》37.豆蔻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婷娉袅袅十三余,豆蔻稍头二月初。
----[唐] 独牧《赠别二首》38.风骚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39.红叶代指传情之物。
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
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元]高明《二邮神》40.鸿鹄据《史记.陈涉世家》,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少时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
后来就以“鸿鹄”比喻远大志向。
矫首看鸿鵠,远举高飞。
---[宋]吴潜《八声甘州》41.化碧比喻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而死或忠心不泯。
化碧海西头。
剑履问谁收。
---[宋]朱敦儒《木兰花慢》42.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
春夏季节,杜鹃彻店啼鸣。
暗声清脸短促,唤起人们名种情思。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唐]李白《闻王昌岭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3. 还珠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比喻官吏为政清廉。
今日还珠中,何年执戟郎,----[唐]杜牧《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44. 怀橘指孝顺双亲。
典故出自(三国志》“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下马入门怀橘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宋]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奉祠养亲》45.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唐]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46. 梨园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圈,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唐]白居易《长恨歌》47. 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惯,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48.南浦指在水边送别。
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代指送别地。
南浦春来绿一用,石桥朱塔两依然。
----[宋]范成大《横塘》49.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
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
后泛称囚犯或战俘。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唐]骆宾王《在狱味蝉》50.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唐]李白《长干行,其一》51.青眼相传三国魏名仕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憎恶的人,向上或向旁边看: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
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
仲宣楼头春色深,清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唐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52请缨汉武帝派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归顺。
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
”后比喻杀敌报国。
叹江山如故,干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宋]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53. 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联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今日幸为秦普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唐]卢储《催妆》54.琴瑟,多用于比喻夫妻感情和谐。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一-[先奉]佚名《诗经,国风,关睢》55.五柳代指隐者。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56.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南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7.执牛耳春秋时代,诸侯国之间订立盟约要主盟割下牛耳,以盘盛之,再取牛血以容器盛之。
此即所谓执牛耳。
后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的人。
“诸侯盟,谁执牛耳?”---《左传》58.北辰原指北极星。
《尔雅》有“北极谓之北辰”。
后指国君或受尊崇的人,也指帝都。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