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限度及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全解
- 格式:ppt
- 大小:251.50 KB
- 文档页数:26
-1- -2-《必修Ⅱ第2章第3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和条件控制》 第2课时【课标要求】1、掌握反应限度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
2、了解人类如何利用和控制化学反应,了解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的方法和措施。
【重点难点】1、化学反应速率限度理解2、掌握和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形成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新课导学】思考:一个反应在实际进行时,反应物是否都能完全彻底转化为生成物?什么反应不能完全彻底地进行,这种反应进行的限度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一、化学反应的限度 1、可逆反应(1)概念:一定条件下,既能向 进行同时又能向 进行的化学反应叫可逆反应。
例如:合成氨 (N 2 + 3H 2催化剂 高温高压2NH 3),SO 2和O 2化合生成SO 3的反应(2SO 2+O 2催化剂 加热2SO 3)等等。
思考:(1) 我们还学过哪些可逆反应?(2)以下三个反应是否是可逆反应?为什么? ① 2H 2 + O 22H 2O ② CO 2 + H 2O糖③ 3Zn + 2K 2FeO 4 + 8H 2O3Zn(OH)2 + 2Fe(OH)3 + 4KOH二、 衡量化学反应的程度 1、化学平衡的建立 ①2SO 2+O 2催化剂 加热2SO 3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是怎样改变的?②刚开始时,正向反应逆向反应同时进行,反应速率是否相同?(提示:反应速率与浓度有关) ③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是怎样改变的?反应会进行到什么时候“停止”? ④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 ⑤反应真的停止了吗?给这个状态命名?⑥能否用图示表示该过程,根据上面五条问题思考完成右边图像?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 反应进行到 反应速率和 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状态特征“逆、等、动、定、变”①逆:指的是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②等:达到平衡状态时, 、 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 。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逐字稿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是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等都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化学反应的限度是指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也就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平衡状态。
当反应达到限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平衡常数来表示,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越容易进行,达到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也就越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而在环境保护中,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需要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
因此,了解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化学反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上就是我为你提供的关于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的逐字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向我提问。
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限度、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的含义,知道当一定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反应限度可能发生改变。
2.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一化学反应限度1.可逆反应(1)定义:在相同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同时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2)特征①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不能进行到底,只能进行到一定程度,反应有一定限度,即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各物质的量都大于零;②在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用“”号代替“===”号。
2.化学平衡的建立2SO3,在一定温度下,将2 mol SO2(g)和1 mol O2(g)通(1)对于可逆反应2SO2+O2催化剂△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
其化学反应速率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①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原因是反应物浓度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原因是生成物浓度为0;②反应进行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是逐渐减小,原因是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的变化是逐渐增大,原因是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③反应一段时间(t1)后,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大小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不再改变,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
(2)化学平衡状态也可从逆反应开始建立。
如图:3.化学平衡状态(1)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如果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不发生改变,当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4.影响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因素(1)决定因素:化学反应的限度首先决定于反应物的化学性质。
不同的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限度不同,反应物的最大转化率不同。
(2)外界因素:化学反应的限度受温度、浓度、压强等条件的影响。
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的限度【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2、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3、掌握常用的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要点梳理】要点一、化学反应的限度1.可逆反应:【:挑战有极限—化学反应限度ID:370203#可逆反应】(1)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要点诠释:不管反应方程式如何书写,向右方向进行的反应叫正反应,向左方向进行的反应叫逆反应。
一个可逆反应是2个反应组成的体系,含有2个反应速率:v(正)和v(逆)来表示各相应反应的快慢程度,v(正)与v(逆)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
(2)可逆反应在写化学方程式时不用“”而用“”。
如工业制硫酸时,SO2与O2的反应是可逆反(3)可逆反应的特点:①由正反应和逆反应2个反应组成,分别用v(正)和v(逆)来衡量各自反应进行的快慢。
②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共存。
③若条件保持一定,最终都会建立一个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2)特点:①逆:化学平衡适用的是可逆反应。
②等:化学平衡引起的原因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v(逆)),即同一时间内对某一物质来说,生成的量和消耗的量相等。
③定: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引起的结果是各物质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④动:平衡后,正、逆反应仍在进行,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平衡为动态平衡。
⑤变:由于速率受条件的影响,当改变外界条件时,速率发生变化,正、逆反应速率可能不再相等(即v(正)≠v(逆)),平衡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平衡移动。
综上所述,可知平衡建立的实质是速率相等,可用图像表示为:要点二、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任何情况下均可作为标志的是:①v(正)=v(逆)要点诠释:v(正)=v(逆)在一个反应中,其含义是指对某一物质而言v(生)=v(消),必须包含两个方向的速率(即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同一物质,速率相等,不同物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的限度是指一定条件下反应最终所达到的平衡状态。
当某些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反应进行速率是会变化的,但总体上反应的结果不会改变。
具体来说,反应的限度就是反应的终止点,也就是反应物之间的相对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样反应就可以达到平衡状态。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相对浓度是控制反应过程的重要因素。
如果反应物的浓度大于生成物的浓度,那么反应就会向右边方向发展,反应物的浓度会逐渐减少,而生成物的浓度会逐渐增加,直到反应物的浓度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就到达了化学反应的限度。
另外,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受到温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反应速率也会发生变化,但这些变化都不会影响反应的结果。
只有当原料浓度或者反应条件发生变化时,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相对浓度才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反应的结果。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即电离平衡反应,其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改变会影响反应的结果。
这种反应的特点是有一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其变得更加稳定。
电离平衡反应只有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发生变化时,才会影响反应的结果。
总之,化学反应的限度是指一定条件下反应最终所达到的平衡状态,普通的化学反应受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影响,而电离平衡反应则受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
只有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发生变化时,才会影响化学反应的结果,而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只会影响反应的速率,而不会影响反应的结果。
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程学习目标1.认识可逆反应、化学反应限度的含义。
2.学会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建立起化学平衡的概念。
3.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知道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方法。
4.结合提高煤的燃烧效率,认识控制化学反应条件的意义。
知识体系梳理一、可逆反应1.概念:在同一条件下,①(反应物→生成物)和②(生成物→反应物)能同时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2.特点——“四同”:同一反应;(反应处于)同一条件;(正、逆反应)同时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
3.表示:可逆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时,不用“”,而用“③”。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H2和1 mol I2发生反应:H2(g)+I2(g)2HI(g)对于以上反应:(1)反应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最大→v(正)最大,此时v(逆)为0,v(正)④v(逆)。
(2)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v(正)逐渐⑤,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v(逆)从0开始逐渐⑥。
(3)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v(正)⑦v(逆)。
2.化学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⑧反应进行到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⑨时,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⑩,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
3.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程度,即该反应进行的。
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
三、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1.目的通过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以达到:(1)促进对人类有利的化学反应: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2)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减缓反应速率,减少甚至消除有害物质的产生,控制副反应的发生。
2.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措施(1)尽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量的转化率。
关键是燃料与空气或氧气尽可能充分,且空气要适当。
6.2.2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一、化学反应限度
1.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表示方法:书写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不用“===”而用“”。
2.化学平衡状态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中,当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在改变。
达到了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我们称之为“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的或完成的最大“限度”。
特征:
(1)逆:讨论的对象是可逆反应(前提)
(2)等:同一物质v正= v逆≠0(实质)
(3)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并没有停止。
(4)定: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标志)
(5)变:化学平衡状态是有条件的,当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化学平衡就会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判断方法:
(1)v(正)=v(逆),v(正)=v(逆)是指指定某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
(2)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
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基本措施:
(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反应物的温度、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气体压强(或浓度)、固体表面积以及催化剂的合理使用等;
(2)改变可逆反应进行的限度:改变可逆反应体系的温度、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气体压强(或浓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