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RP辐射防护体系修订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 格式:pdf
- 大小:131.32 KB
- 文档页数:4
核辐射预防措施的国际标准化核辐射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辐射形式,可能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和污染。
为了应对核辐射带来的潜在威胁,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制定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确保人类和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核辐射预防措施的国际标准化。
一、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简称IAEA)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负责协调和推动核能技术的安全和合理应用。
IAEA在核辐射预防措施的国际标准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制定标准和指导文件:IAEA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辐射预防和核安全的标准和指导文件,如《辐射防护和安全基本安全标准》、《医疗辐射防护》等。
这些文件为各国在核能技术应用和核辐射管理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指导,确保核设施的运营安全。
2. 提供培训和技术援助:IAEA通过培训和技术援助的方式,向会员国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术支持,帮助各国建立和完善核辐射预防措施。
这些培训和技术援助活动促进了国际标准化的推广和应用。
二、国际标准组织(ISO)国际标准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的国际标准制定机构。
ISO致力于制定标准以促进各个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1. ISO 27001:ISO 27001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其中包含了对核能设施的信息安全要求。
通过遵守ISO 27001标准,核能设施可以确保核辐射监测和预防措施的信息安全,防止核材料失窃和滥用。
2. ISO 9001:ISO 9001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可以通过实施ISO 9001标准来确保核辐射预防措施的质量和可靠性。
这将有助于提高核设施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减小核辐射事故的发生概率。
三、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简称ICRP)是一个独立的国际组织,致力于提供关于核辐射防护的科学指导和建议。
当前我国核电站辐射防护需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摘要】核电站辐射防护是保障核电站运行安全的重要环节。
当前我国核电站辐射防护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监测技术水平不高、设备更新不及时、人员培训不足、事故应急预案不完善以及环境监测评估不到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提高核电站辐射监测技术水平、加强设备更新、加强人员培训、强化事故应急预案并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
当前我国核电站辐射防护需要整体提升,重点加强技术和设备更新、加强人员培训和事故应急准备。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提升我国核电站辐射防护水平,确保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和辐射防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核电站、辐射防护、监测技术、设备更新、工作人员培训、事故应急预案、环境监测、评估、整体提升、技术更新、事故应急准备。
1. 引言1.1 核电站辐射防护的重要性核电站辐射防护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变得越发重要。
随着核能在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核电站辐射防护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甚至涉及到国家的安全稳定。
核电站辐射防护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核电站辐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核辐射会对人体细胞结构造成损害,引起各种疾病,包括癌症、遗传异常等。
如果核电站的辐射防护不到位,辐射泄漏事故发生后,可能导致大范围的辐射污染,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核电站辐射防护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稳定。
核电站是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一旦核辐射泄漏事故发生,不仅会对周围地区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挑战。
加强核电站辐射防护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之一。
核电站辐射防护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只有加强核电站辐射防护工作,提高监测技术水平,更新设备设施,加强人员培训和应急准备,才能有效减少核辐射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的安全稳定。
1.2 当前我国核电站辐射防护存在的问题我国核电站辐射监测技术水平相对滞后,部分核电站存在监测设备老化、监测数据不及时传输等问题,导致对核电站辐射情况的监控不够全面、及时。
第19卷第6期(总第114期)辐射防护通讯1999年12月·介 绍·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的工作现状与未来计划Recent and Future Activities of the ICN IRP1 概况随着非电离辐射(下称NIR)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工作中的应用日渐增加,人们有必要了解N IR照射可能造成的健康后果。
1977年,国际辐射防护协会(IRPA)的巴黎大会上决定设置专门机构以从事N IR领域的工作。
因此,在IRPA内建立的国际非电离辐射委员会(IN IRC/IRPA)负责起草N IR防护导则。
1992年,IN IRC/IRPA成为独立的国际机构,称作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 IRP,下称委员会)。
委员会在NIR领域的工作情况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在电离辐射领域的工作方式极为相似。
委员会的宗旨是为了更好地进行N IR防护,有益于人类健康和保护环境。
委员会依据现有研究成果,推荐可供各国参考的N IR照射限值并为制订适合国际的与各国的N IR防护提供导则。
W HO与国际劳工局(ILO)已正式承认委员会为N IR领域的非政府组织。
委员会也与其它相关相组织在这一领域保持密切关系,并与IRPA及其成员国学会密切合作以期在世界范围内反映防护专家们的观点。
委员会成员以个人身份参与,不代表所属单位,也不代表所属国家。
1997~2000届的成员为:主 席:J.H.Bernha rdt教授(德国)副主席:R.M c Kinlay博士(英国)成 员(按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A.Ahlbom教授(第一分委员会主席) (瑞典) U.Bergquvist博士(瑞典) J.P.Cesarini博士(法国) M.Gra ndo lfo教授(第三分委员会主席) (意大利) F.de Gruijl博士(荷兰) M.H ietanen博士(芬兰) D.H.Sliney博士(美国) J.A.J.Stolw ijk教授(美国) L.D.Szabo博士(匈牙利) M.Taki博士(日本) T.S.Tenfo rde博士(第二分委员会主席) (美国)荣誉主席:M.H.Repacholi博士(瑞士)科学秘书:R.Ma tthes(德国)委员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W HO合作出版了下列因素的环境卫生准则(E HC):超声、激光与光辐射、紫外辐射、射频与微波、超低频(ELF)与磁场。
医疗照射的防护--ICRP 103号出版物第七章内容简介及讨论马吉增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275信箱24分箱 102413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2007年建议书(ICRP103号出版物)第七章的主要内容,并对医疗照射所涉及的范围、有效剂量以及潜在照射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医疗照射,ICRP103号出版物,正当性,有效剂量,潜在照射1. 第七章的主要内容[1]ICRP103号报告第七章论述的是医疗照射的防护,该章的题目为“患者、抚育者、慰问者及生物医学研究志愿者的医疗照射”。
该章共包括8个部分:引言;医疗程序的正当性;医疗照射防护的最优化;医疗照射中的有效剂量;妊娠患者的医疗照射;外部射线束治疗和近距离治疗中的事故预防;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志愿者。
本章对医疗照射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对辐射防护原则在医疗照射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述,并对有效剂量的使用、放射治疗中事故的预防以及特殊人员的医疗照射问题提出了建议。
1.1 引言部分1.1.1 医疗照射的范围引言部分首先对医疗照射所涉及的范围进行了界定。
明确医疗照射实施的主要对象是接受放射诊断检查、介入程序或放射治疗的人员(患者)。
患者的抚育者或照顾者在照顾或者慰问探视患者的人员也会受到照射。
这些人员包括患者的父母和其他有关人员,通常包括其家庭成员和亲密朋友,这些人员可能在诊断过程中帮扶儿童,或在患者接受放射性药物后、或在近距离治疗期间可能接近患者。
此外,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志愿者往往经历与患者相似的涉及辐射的医学程序。
医疗照射包括上述这些所有类型的照射。
1.1.2 医疗照射的特点医疗照射的防护防护方法有别于与其他计划照射情形下的防护方法。
其特点是这种照射是为了患者的直接利益而有意施加的。
在诊断和介入程序中要避免不必要的照射,而在放射治疗中要求将需要的剂量授予待治疗的靶体积中,同时还要避免健康组织受到不必要的照射。
医疗程序的正当性和防护的最优化要符合医疗目的。
X射线探伤辐射防护问题的探讨及改进摘要:在对x射线探伤的实际监测中,发现有些固定探伤室的辐射防护存在若干辐射防护的缺陷,其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辐射影响。
根据工作经验,提出几种对探伤室辐射防护的建议及改进意见,通过对辐射防护存在缺陷探伤室的改进,证明工作场所辐射环境得到改善,其辐射剂量率满足相关标准限值的要求。
关键词: x射线;探伤;辐射防护中图分类号:o4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314-020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x射线探伤在铸造部件、焊接部件、压力容器和特殊板材的无损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无损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使现场检测从外观目视提升到了内部探伤微观检测,是产品品质提高的先进检测手段。
x射线的应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如放射诊断、工业探伤等),但是在应用中如果不注意防护或使用不当,就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如个体受到损伤或人群中癌症发病率增高等)。
目前由于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对x射线探伤的辐射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1 x射线探伤原理x射线探伤是基于x射线透过一定厚度的制品[1],其不同的内部组织结构对x射线有不同的吸收,从而引起射线透过制品后的强度差异,使缺陷能在射线底片上显示出来。
x射线衰减系数μm随其波长增加和透照材料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由于衰减不同而形成透射x射线强度的差异。
入射强度为i0的x射线通过厚度为d、密度为ρ的物体,输出的x射线强度i与该物体衰减系数μm符合下列关系:i=i0e■x射线探伤机利用射线穿过物质时的减弱规律,在胶片上成像,通过显影和定影处理后形成底片,接收射线越多的部位底片黑化程度越高,据此,可采用射线照相将焊接件、铸件等被检物中的缺陷显现出来,从而确定产品缺陷的位置、大小、形状和种类,确保产品的质量。
2 辐射污染因素及危害固定式x射线探伤的主要污染因素为探伤机工作过程产生的x射线,其污染途径主要是由于探伤室的屏蔽墙和防护门的屏蔽缺陷而导致x射线外泄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辐射防护通讯㊀2021年4月第41卷第2期‘ICRP放射防护体系第4届国际研讨会文集“简介㊀㊀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放射防护体系第4届国际研讨会于2017年10月在法国举行,会议由法国核安全与辐射防护研究所主办㊂此前已经举办了三届:分别是2011年于美国,2013年于阿联酋, 2015年于韩国㊂每次会议既考虑到会议的国际性,又兼顾到地域性㊂本次会议第一次与另一个重大的国际事件联合举办,即第二届欧洲放射防护研究周(ERPW)㊂本次会议与5个欧洲研究平台合作,他们分别是ALLIANCE㊁EURADOS㊁EURAMED㊁MELODI和NERIS,会议吸引了来自42个国家的500多名代表参加㊂ICRP2017会议包括涉及放射防护关键问题的5个专题会议,分别是剂量系数的进展(与EURA-DOS合作),低剂量和低剂量率下的效应㊁风险和危害(与MELODI合作),先进的放射治疗(与EU-RAMED合作),事故后恢复(与NERIS合作),人与环境的综合防护(与ALLIANCE合作)㊂本次会议继2015年会议之后,继续将会议的报告材料和演讲视频在ICRP网站向读者开放㊂会议的文摘㊁参加人员和支持单位的名单㊁以及主委会和各分委员会的会议总结可见(www. )网址㊂本次会议的文集包括了所有报告的全文,个别没有全文的提供了文摘㊂这些报告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工作,不是ICRP的建议,也未必代表ICRP的观点㊂关于文中几个英文缩写的注释:EURADOS的英文全名是The European Radiation Dosimetry Group㊂是一个拥有50多个欧洲研究机构和250位科学家的网络,目的是推动电离辐射剂量学的研发和欧洲合作㊂涉及内照射和外照射个人监测㊁环境辐射监测㊁诊断和介入放射学㊁核医学㊁放射治疗和计算剂量学㊂MELODI是一个致力于低剂量辐射风险研究的欧洲平台,英文全称Multidisciplinary European Low Dose Initiative㊂目的是在其能力范围内提出欧洲优先研发项目 欧洲2020战略;寻求利益相关者对于优先研发项目的观点,不断提供进展信息,致力于知识传播,与WHO和IAEA等国际伙伴开展合作㊂EUDAMED的英文名称为European Database on Medical Devices㊂是一个交流法律信息的平台,旨在落实欧洲联盟医疗装械指令,帮助欧洲主管部门通过信息交流对医学器械进行市场监管㊂医疗器械的市场监管是法律框架的主要组成部分㊂NERIS的英文全名是European Platform on Preparedness for Nuclear and Radiological Emergency Re-sponse and Recovery㊂它的任务是向所有参与核和辐射应急和恢复的欧洲组织和协会提供对话和方法开发平台㊂ALLIANCE的英文全称是The European Radioecology Alliance㊂目的是将所有联盟成员各自的研究和开发项目综合成一个项目,以便保持和强化放射生态学能力和实验基础设施,解决人与环境放射性物质影响评价中面临的科学和教育挑战㊂84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19卷 第6期辐射防护Vo l.19 N o.6 1999年 11月Radiation Protection N ov. 1999 辐射防护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宋文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 本文结合现场辐射防护实践经验讨论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辐射防护 个人剂量限值 几个问题在几十年的现场辐射防护工作经历中,有一些问题经常碰到。
解决这些问题不单纯是学术上的事情,也有思想方法上的、认识上的问题。
现场辐射防护工作者的工作对象也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还有人的思想问题。
因此,现场辐射防护工作者既是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又是防护知识的宣传员。
“放射防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人类提供一个适宜的防护标准而不致过分地限制产生辐射照射的有益的实践。
”从小范围、近期目标来看,是保护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从大范围、长远目的来看,是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子孙后代的健康与安全。
“这个目标不能单独依靠科学概念来实现。
所有从事于放射防护的人员,必须对各种危险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危险与利益之间的权衡作出价值判断。
”[1]在实际工作中,单从学术水平的提高、技术手段的改进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到使所有被保护对象(放射性工作人员)也能提高辐射防护水平,变“被保护”为自觉遵守管理,“自己保护自己”。
而辐射防护工作者则负有保护从事放射性工作的辐射工作人员和居民安全的责任,这就需要管理和宣传。
本文结合现场辐射防护实践经验讨论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
1 现场辐射防护人员应培养几种意识一般来说,辐射防护人员由于隶属于不同的机构或单位,工作状况也有区别。
辐射防护专门研究机构的防护人员,以研究辐射防护的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或者是从实践中提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为主。
他们在本单位一般“唱主角”,在人员配备、技术装备和经费支持方面都较好。
而在非辐射防护专门研究机构的某一特定单位,如生产、科研、教学和医疗单位,它们或者有核设施或射线装置,或者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源,这里的辐射防护人员则不同,他们在本单位不是主角,而是处于从属地位的配角,往往受重视程度也较差,他们不仅人员数量少,结构不够合理,经费不足、设备落后也在意料之中。
放射治疗中时间剂量因子(TDF)已经困扰了放射治疗将近一个世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形成的立体定向治疗(SRS、SRT)和正在发展的调强适形治疗(IlVIRT)取得的临床经验,以及放射敏感性检测技术的进展,有可能给放射治疗学界提供关于最佳TDF方案的有益的启示。
医用辐射防护中的热点及新问题张良安(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300192)目前的医用辐射防护研究已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职业人员和病人的防护范畴,而是将其与新的放射治疗技术融合在一起,它不但深化了辐射防护研究,而且成为了推动新治疗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成为了目前医用辐射防护中的热点及新问题。
在这方面的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导向治疗、腔内和间质放射治疗中的辐射防护研究。
这里将综合目前国际上和我们的一些研究结果列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1、导向治疗中的剂量学新问题1.1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不均匀分布在核素治疗中,一般是假设核素在器官内的分布是均匀的,从而用MIRD模式对其病人的剂量进行估算。
但在导向靶向治疗中,由于核素及其载体、器官、细胞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均匀分布这一假设难以满足。
这时需要对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微剂量进行研究,通过微剂量分布研究,可以发现放射性药物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非均匀分布。
口导向载体不同引起的非均匀分布有人用1251标记的TNT一1和Lym.1两种单克隆抗体,注射到荷有人淋巴瘤或ME一180宫颈癌的裸鼠体内,分别于不同的时间作光镜放射自显影,发现1251.TNT一1最后主要集中分布在瘤中心的坏死细胞及其周围。
而1251一Lym.1则主要分布在肿瘤周围及瘤内血管周围的瘤细胞上。
口随注入抗体时间不同引起的非均匀分布有人运用光镜放射自显影,观察1251—17—1一A在鼠荷有的人类MAWI移植瘤内的分布情况,发现注入抗体24小时,主要分布在瘤内的维管组织核心及瘤基底膜周围;而72小时,除分布在基底膜上外,还分布在肿瘤细胞表面及腺腔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