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共74页
- 格式:ppt
- 大小:6.63 MB
- 文档页数:74
学习-----好资料高等学校科学技术 学术规范指南 (征求意见稿) 2010年3月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 组编2010年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文 件 之 三 会议材料 注意保存序多年来教育部一直致力于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2)、《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2004)、《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2006)、《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2009)等一系列文件;出版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2009);成立了学风建设指导机构,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
从总体上说,高校的学风是好的,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献身科学,无私奉献,体现了良好的师德风范,维护了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声誉和良好形象。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现象仍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也时有发生,还比较严重。
对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及时纠正,决不能任其滋长蔓延。
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必须惩防并举、标本兼治,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自律:要通过教育引导,提高思想觉悟,借助道德力量,使之不愿违背学术道德。
他律:一方面要加强制度约束,规范学术管理,借助制度力量,使之不能违背学术道德;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监督,形成社会舆论,借助社会力量,使之不敢违背学术道德。
对于学术不端行为,惩治要严,使其付出极大代价,从而消除任何侥幸心理。
总之,培育优良的学风,倡导严谨规范的学术行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学者自律是根本,制度建设是保证,社会监督是基础。
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既是学术和技术思想创新的过程,也是学风建设的过程。
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净化校园文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领社会风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要大力宣传优良学风和高尚师德典型人物的优秀事迹,发挥好身边榜样的教育激励和示范引导作用。
一、单选题(题数:35,共 35.0 分)1按《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是否可以以匿名方式举报?(1.0分)1.0分∙A、可以,但应事实清楚、证据充分∙∙B、不可以∙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2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自然科学以()为基础的获取方式。
(1.0分)1.0分∙A、对比∙∙B、计算∙∙C、观察∙∙D、实验∙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3《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属于()。
(1.0分)1.0分∙A、强制性标准∙∙B、推荐性标准∙∙C、规定性标准∙∙D、基本型标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4合著者应该按()排名,且事先必须征得所有合著者的同意。
(1.0分)1.0分∙A、字顺或音序∙∙B、职称高低∙∙C、年龄长幼∙∙D、贡献大小∙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5投稿同时,论文作者要与期刊社签订一份所有作者签名的()。
(1.0分)1.0分∙A、专利申请书∙∙B、版权归属协议∙∙C、查新报告∙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6学术期刊是以广大读者为作者和读者对象、报道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的杂志。
(1.0分)1.0分∙A、定期∙∙B、不定期∙∙C、定制∙∙D、不定量∙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7在科研项目执行中,应由()全面负责课题的进度、经费、人员调配、物质管理等工作,按合同或任务书约定的项目进度完成各项任务并接受检查考核。
(1.0分)1.0分∙A、项目组全体成员∙∙B、项目出资方∙∙C、项目受益者∙∙D、项目负责人∙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8高校对学位论文进行检测一般是在论文作者()。
(1.0分)1.0分∙A、毕业后∙∙B、论文开题前∙∙C、论文答辨前∙∙D、论文答辩后∙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9刘同学的导师是否能做为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参加其学位论文的答辩?(1.0分)1.0分∙A、能∙∙B、不能∙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10《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举报人或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提出异议或者复核申请。
一基本概念(一)学术共同体(academic community)学术共同体是从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引申而来,最早出现于1942年英国科学家和哲学家坡朗依(M.Polanyi)的《科学的自治》一文中,他认为,“今天的科学家不能孤立的实践他的使命。
他必须在各种体制的结构中占据一个确定的位置。
……每一个人都属于专门化了的科学家的一个特定集团。
科学家的这些不同的集团共同形成了科学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的意见,对于每一个科学家个人的研究过程产生很深刻的影响”。
学术共同体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学者,遵守共同的道德规范,相互尊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学术的发展,从而形成的群体。
学术共同体既是学术活动的主体和承担者,担负着创造和评价学术成果的功能,也是学术规范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学术共同体成员以学术为志业,由学术把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联系在一起,强调学术研究人员所具有的共同信念、共同价值,遵守共同规范,以区别于一般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在学术共同体内,科学成为一种存在方式,一种人生态度,甚至是一种精神境界。
学术的评价、学术的标准、学术上的分歧等所有学术上的问题只有依靠学术共同体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尽管学术共同体也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但没有别的更好选择。
权威、科学、严谨、公正的学术评价,只能来自学术共同体。
学术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循学术规范,完善学术评价,坚持学术良知和学术操守。
(二)学术规范(academic norm)学术规范是从事学术活动的行为规范,是学术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循的准则,是保证学术共同体科学、高效、公正运行的条件,它从学术活动中约定俗成地产生,成为相对独立的规范系统。
就学术知识生产主体及其行为而言,规范源于学术的合作、竞争、组织和互动,它为这些相互关系提供框架,通过给每个个人施加约束,来提高整个知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学术规范化可保证知识分子知识生产活动的严肃性,提高学术共同体的社会公信力。
一基本概念(一)学术共同体(academic community)学术共同体是从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引申而来,最早出现于1942年英国科学家和哲学家坡朗依(M.Polanyi)的《科学的自治》一文中,他认为,“今天的科学家不能孤立的实践他的使命。
他必须在各种体制的结构中占据一个确定的位置。
……每一个人都属于专门化了的科学家的一个特定集团。
科学家的这些不同的集团共同形成了科学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的意见,对于每一个科学家个人的研究过程产生很深刻的影响”。
学术共同体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学者,遵守共同的道德规范,相互尊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学术的发展,从而形成的群体。
学术共同体既是学术活动的主体和承担者,担负着创造和评价学术成果的功能,也是学术规范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学术共同体成员以学术为志业,由学术把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联系在一起,强调学术研究人员所具有的共同信念、共同价值,遵守共同规范,以区别于一般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在学术共同体内,科学成为一种存在方式,一种人生态度,甚至是一种精神境界。
学术的评价、学术的标准、学术上的分歧等所有学术上的问题只有依靠学术共同体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尽管学术共同体也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但没有别的更好选择。
权威、科学、严谨、公正的学术评价,只能来自学术共同体。
学术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循学术规范,完善学术评价,坚持学术良知和学术操守。
(二)学术规范(academic norm)学术规范是从事学术活动的行为规范,是学术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循的准则,是保证学术共同体科学、高效、公正运行的条件,它从学术活动中约定俗成地产生,成为相对独立的规范系统。
就学术知识生产主体及其行为而言,规范源于学术的合作、竞争、组织和互动,它为这些相互关系提供框架,通过给每个个人施加约束,来提高整个知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学术规范化可保证知识分子知识生产活动的严肃性,提高学术共同体的社会公信力。
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
0 分)1。
()通常附在论文、图书或每章、节之后,有时也以注释(附注或脚注)形式出现在正文中。
(1.0分)正确答案: A2。
合著者应该按()排名,且事先必须征得所有合著者的同意。
(1.0分)正确答案:D3.()在正文之后,必须要有一个致谢,表达对老师、同学和其他对论文有贡献的人的感谢。
(1.0分)正确答案: B4。
高校对学位论文进行检测一般是在论文作者()。
(1。
0分)正确答案:C5.下列哪种方式不属于学术成果的呈现方式?()(1.0分)正确答案: C6.学术不端行为举报受理后,应当交由()按照相关程序组织开展调查。
(1。
0分)正确答案:C7。
()指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将他人的语言文字、图表公式或研究观点,经过编辑、拼凑、修改后加入到自己的论文、著作、项目申请书、项目结题报告、专利文件、数据文件、计算机程序代码等材料中,并当作自己的成果而不加引用的公开发表。
(1。
0分)正确答案:B8.按《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是否可以以匿名方式举报?(1.0分)正确答案: A9。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电子文献的参考文献著录项?()(1。
0分)正确答案:D10下列哪个序次语或编号后搭配的符号是错误的?()(1。
0分)正确答案: C11.()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1.0分)正确答案:C12。
()是指以法的形式,调整学术活动中的学术行业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的总和。
(1。
0分)正确答案:D13。
学生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应当给予()处分。
(1。
0分)正确答案:A14。
以下是一条什么类型文献的著录格式?() [1]秦志强。
科研成果[J]。
现代情报,2003(8):47-49。
(1。
0分)正确答案:B15。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举报人或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提出异议或者复核申请。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编)一、基本概念(一)学术共同体(二)学术规范(三)学风(四)学术成果(五)学术评价(六)学术不端二、科技工作者应遵守的学术规范(一)基本准则(二)查新和项目申请规范(三)项目实施规范(四)引文和注释规范(五)参考文献规范(六)学术成果的发表与后续工作规范(七)学术评价规范(八)学术批评规范(九)人及实验动物研究对象规范三、学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一)引用(二)注释(三)参考文献(四)综述(五)编、编著和著四、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一)抄袭和剽窃(二)伪造和篡改(三)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一、基本概念(一)学术共同体(academiccommunity)学术共同体是从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community)引申而来,最早出现于1942年英国科学家和哲学家坡朗依(M.Polanyi)的《科学的自治》文中,他认为,“今天的科学家不能孤立地实践他的使命。
他必须在各种体制的结构中占据一个确定的位置。
……每一个人都属于专门化了的科学家的一个特定集团。
科学家的这些不同的集团共同形成了科学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的意见,对于每一个科学家个人的研究过程产生很深刻的影响”。
学术共同体是一群有着共同学术旨趣的学者,他们遵守共同的道德规范,相互尊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动学术的发展,通过内部的学术活动机制(如学术争鸣、学术交锋、学术讨论)而形成的共同体。
学术共同体是学术活动的主体和承担者,担负着创造和评价学术成果的功能,也是学术规范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学术共同体成员以学术研究为职业和旨趣,由学术把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联系在一起,强调学术研究人员所具有的共同信念、共同价值,遵守共同规范,以区别于一般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必须“以学术为志业”,在这里,科学成为了一种存在方式,一种人生态度,甚至是一种精神境界。
学术的评价,学术的标准,学术上的分歧等,所有学术上的问题只有依靠学术共同体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期末考试(20)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
0 分)1.()通常附在论文、图书或每章、节之后,有时也以注释(附注或脚注)形式出现在正文中。
(1。
0分)正确答案: A2.合著者应该按()排名,且事先必须征得所有合著者的同意。
(1。
0分)正确答案:D3.()在正文之后,必须要有一个致谢,表达对老师、同学和其他对论文有贡献的人的感谢。
(1。
0分)正确答案:B4。
高校对学位论文进行检测一般是在论文作者()。
(1.0分)正确答案:C5。
下列哪种方式不属于学术成果的呈现方式?()(1。
0分)正确答案:C6.学术不端行为举报受理后,应当交由()按照相关程序组织开展调查。
(1.0分)正确答案:C7.()指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将他人的语言文字、图表公式或研究观点,经过编辑、拼凑、修改后加入到自己的论文、著作、项目申请书、项目结题报告、专利文件、数据文件、计算机程序代码等材料中,并当作自己的成果而不加引用的公开发表.(1.0分)正确答案: B8.按《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是否可以以匿名方式举报?(1。
0分)正确答案:A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电子文献的参考文献著录项?()(1.0分)正确答案:D10下列哪个序次语或编号后搭配的符号是错误的?()(1。
0分)11.()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1.0分)正确答案:C12。
()是指以法的形式,调整学术活动中的学术行业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的总和。
(1.0分)正确答案:D13。
学生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应当给予()处分。
(1。
0分)正确答案:A14.以下是一条什么类型文献的著录格式?() [1]秦志强。
科研成果[J].现代情报,2003(8):47—49。
(1.0分)正确答案:B15。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举报人或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提出异议或者复核申请.(1。
23.问:什么叫学术规范?科研人员应当遵守哪些学术规范?学术规范与学术自由是什么关系?答:学术规范(academic norm)是“从事学术活动的行为规范,是学术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循的准则,是保证学术共同体科学、高效、公正运行的条件”。
①它是以科研道德为基础,以学术共同体为主体,对科研及其相关行为作出的规制性安排。
从学术知识生产的主体角度出发,学术规范来源于各种类型的学术合作、组织、竞争和其他互动。
相反,学术规范也会为这些相互关系提供运转框架,鼓励、约束和规制学术主体,以各种动力使其提高知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一般认为,“学术规范化可以保证知识生产活动的严肃性,也会提高学术共同体的社会公信力”。
②根据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所组编的《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科技工作者应遵守的学术规范包括查新和项目申请规范、项目实施规范、引文和注释规范、参考文献规范、学术成果的发表与后续工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人及实验动物研究对象规范等。
③教育部社科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组编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则以学术研究环节为纲,列举了选题与资料规范、引用与注释规范、成果呈现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①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组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②同上。
③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组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评价规范等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规范。
①高校是学术自由的圣地,拥有学术评价的自主权。
学术自由为良性的学术规范的产生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只有学术共同体具有的自由度和宽容度,才能产生合理的学术规范,而非不公平、违反学术伦理的学术规范。
真理的获得是以自由探究为前提条件的,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应当设置不科学的规范,为科研制造不合理的障碍。
当然,学术自由并不是没有约束的自由,自由同规则相伴随而出现的。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期末考试(20)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
0 分)1.()通常附在论文、图书或每章、节之后,有时也以注释(附注或脚注)形式出现在正文中。
(1.0分)正确答案:A2。
合著者应该按()排名,且事先必须征得所有合著者的同意.(1.0分)正确答案: D3。
()在正文之后,必须要有一个致谢,表达对老师、同学和其他对论文有贡献的人的感谢。
(1。
0分)正确答案: B4。
高校对学位论文进行检测一般是在论文作者()。
(1。
0分)正确答案:C5。
下列哪种方式不属于学术成果的呈现方式?()(1.0分)正确答案:C6.学术不端行为举报受理后,应当交由()按照相关程序组织开展调查。
(1。
0分)正确答案:C7。
()指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将他人的语言文字、图表公式或研究观点,经过编辑、拼凑、修改后加入到自己的论文、著作、项目申请书、项目结题报告、专利文件、数据文件、计算机程序代码等材料中,并当作自己的成果而不加引用的公开发表。
(1.0分)正确答案:B8。
按《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是否可以以匿名方式举报?(1。
0分)正确答案: A9。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电子文献的参考文献著录项?()(1.0分)正确答案:D10下列哪个序次语或编号后搭配的符号是错误的?()(1。
0分)11.()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1。
0分)正确答案: C12.()是指以法的形式,调整学术活动中的学术行业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的总和。
(1。
0分)正确答案: D13。
学生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应当给予()处分。
(1.0分)正确答案: A14.以下是一条什么类型文献的著录格式?() [1]秦志强。
科研成果[J]。
现代情报,2003(8):47—49。
(1.0分)正确答案:B15。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举报人或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提出异议或者复核申请。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期末考试(20)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0 分)1.()通常附在论文、图书或每章、节之后,有时也以注释(附注或脚注)形式出现在正文中.(1.0分)正确答案:A2。
合著者应该按()排名,且事先必须征得所有合著者的同意.(1.0分)正确答案: D3。
()在正文之后,必须要有一个致谢,表达对老师、同学和其他对论文有贡献的人的感谢。
(1。
0分)正确答案: B4。
高校对学位论文进行检测一般是在论文作者()。
(1。
0分)正确答案:C5。
下列哪种方式不属于学术成果的呈现方式?()(1.0分)正确答案:C6。
学术不端行为举报受理后,应当交由()按照相关程序组织开展调查。
(1.0分)正确答案: C7.()指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将他人的语言文字、图表公式或研究观点,经过编辑、拼凑、修改后加入到自己的论文、著作、项目申请书、项目结题报告、专利文件、数据文件、计算机程序代码等材料中,并当作自己的成果而不加引用的公开发表。
(1。
0分)正确答案:B8.按《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是否可以以匿名方式举报?(1.0分)正确答案:A9。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电子文献的参考文献著录项?()(1。
0分)正确答案: D10下列哪个序次语或编号后搭配的符号是错误的?()(1.0分)11.()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1.0分)正确答案:C12。
()是指以法的形式,调整学术活动中的学术行业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的总和。
(1.0分)正确答案:D13.学生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应当给予()处分。
(1。
0分)正确答案:A14。
以下是一条什么类型文献的著录格式?()[1]秦志强。
科研成果[J]。
现代情报,2003(8):47—49。
(1.0分)正确答案: B15.《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举报人或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提出异议或者复核申请。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期末考试(20)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
0 分)1。
()通常附在论文、图书或每章、节之后,有时也以注释(附注或脚注)形式出现在正文中.(1.0分)正确答案:A2。
合著者应该按()排名,且事先必须征得所有合著者的同意。
(1.0分)正确答案:D3。
()在正文之后,必须要有一个致谢,表达对老师、同学和其他对论文有贡献的人的感谢。
(1。
0分)正确答案:B4。
高校对学位论文进行检测一般是在论文作者()。
(1。
0分)正确答案:C5。
下列哪种方式不属于学术成果的呈现方式?()(1。
0分)正确答案:C6.学术不端行为举报受理后,应当交由()按照相关程序组织开展调查。
(1。
0分)正确答案:C7.()指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将他人的语言文字、图表公式或研究观点,经过编辑、拼凑、修改后加入到自己的论文、著作、项目申请书、项目结题报告、专利文件、数据文件、计算机程序代码等材料中,并当作自己的成果而不加引用的公开发表。
(1。
0分)正确答案: B8。
按《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是否可以以匿名方式举报?(1。
0分)正确答案:A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电子文献的参考文献著录项?()(1。
0分)正确答案:D10下列哪个序次语或编号后搭配的符号是错误的?()(1。
0分)11。
()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1.0分)正确答案:C12.()是指以法的形式,调整学术活动中的学术行业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的总和.(1。
0分)正确答案:D13.学生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应当给予()处分。
(1.0分)正确答案: A14.以下是一条什么类型文献的著录格式?() [1]秦志强。
科研成果[J].现代情报,2003(8):47-49.(1.0分)正确答案:B15.《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举报人或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提出异议或者复核申请。
答案1.引文应以使用()和()为原则。
C2.某教授的一篇论文已在期刊A上发表,因内容新颖,期刊B要求再次发表。
该教授同意,但要求期刊B在发表时注明转载自期刊A,期刊B也做到了。
请问,这位教授的做法你认为是否属于学术失范行为?()。
A3.在申请专利前()导致有关技术内容公开的论文或进行成果鉴定。
A4.著、编著和编都是著作权法确认的创作行为,但独创性程度不同。
三者的独创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是()。
A5.有一本已经出版使用两三年的教学用书,主编更换了约1/3的参编人员,重新编写,换了一个书名又在另一家出版社出版。
除新参加编写的人员外,其余编写人员多数对其编写的各章,都原封不动或稍作修改后,照搬到“新书”中来。
对这种编书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6.有时“专著”的内容并不是著者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而是翻译或参考国外文献资料写成的,却署名某某著。
对这种著书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以人类为试验对象的科学研究,除某些研究方法的需要外(主要针对医学心理学研究),所有试验必须是在被试人或其合法代表人()的前提下进行。
B8.若论著中采纳了他人的论述,吸收和利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却有意不将其作为注释或参考文献列出,回避文献出处,使人分不清哪些是他人的已有研究成果,哪些是作者自己新的学术创造,就属于。
()。
A9.以人类为试验对象的科学研究,被试人有或试验的权利。
()。
B10.间接引用往往注入作者自身对原文的理解而为一种独特的表述,因此它也是一种活动。
()。
B11.综述具有评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综述,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
()。
A12.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过的口头报告或者以摘要、会议墙报的形式发表过的初步研究结果的完整报告()。
A13.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或以上数据的学术论文()。
A14.论文以不同或同一种文字在同一期刊的国际版本上再次发表。
()。
B15.在一种刊物上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期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