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5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学设计一教案头学时: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了解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2)理解法律程序对于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3)理解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内容和意义通过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基本程序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确法律程序的内涵,理解法律程序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增强程序正义观念,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主动将程序正义意识落实在行动上,学会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遇到不法侵害时,知道遵循法定程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①了解诉讼的概念和分类(案例:展示三个不同的教学案例)②诉讼的基本程序(案例:结合刚才的教学案例)③确保司法公正(案例:视频:青少年犯罪启示录教师结合教材第94页互动在线栏目内容)④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案例:1、教材P94页案例 2、教材第95页案例)参考资料1.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参考书. 张伟.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习指导. 张伟.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职业道德与法律.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二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告知(教学内容、目的)内容:了解不同诉讼的基本程序,理解公民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内容。
目的:理解法律程序对于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讲授课件演示观看约5钟引入(创境激趣)教材P89页案例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件演示观看、发言(引思明理)项目一:了解诉讼的概念和分类了解诉讼的概念和分类案例:展示三个不同的教学案例案例分析、总结课件演示观看、讨论、发言约20分钟(引思明理)项目二:诉讼的基本程序了解诉讼基本程序,明白其重要性。
案例:结合刚才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课件演示观看、讨论、发言约20分钟(引思明理)项目三:确保司法公正了解司法公正的内容、原则和重要性。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学设计本课使用___的《职业道德与法律》作为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
前两个单元讲道德,后三个单元讲法律。
本设计的内容属于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包括“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和“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三个课程。
本课程的重点是“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旨在帮助中职生充分认识法律程序的重要性,树立尊重法律、崇尚正义的意识,并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有利于今后的生活中利用法律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调解与和解,以及明确三大诉讼的名称、受案范围和举证责任的不同。
本课程共两课时(80分钟)。
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和运用目标。
认知目标包括知道法律实现正义的两种方式、实现程序正义的基本标准和意义、公民解决纠纷的非诉讼方式、三大诉讼的名称、受案范围和举证责任的不同、法院管辖的分类以及我国诉讼程序的一般过程和民事诉讼的一审程序。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包括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以及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
运用目标包括学会比较各种诉讼的主要方式,提高辨别能力,通过参与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给予的案例或现象,提高收集分析材料、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学对象为中职二年级的学生。
在教学组织上,教师利用组间竞赛的方式,刺激学生研究动机,激发研究的好胜心和寻求答案的急迫感,积极为小组增分。
在教学方法上,从案例入手,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由浅入深,遵循感性-理性-实践运用的认知规律,结合声像动画等直观手段分析具体案例,启发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合作交流机会,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三大诉讼。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案例导入——维权的方式方法(8分钟)介绍一个肖像权被侵犯引发的纠纷案例,让学生讨论案例呈现的三种观点,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本课中,教师会通过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在实际生活中公民解决纠纷的非诉讼方式的适用。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第一课时一、崇尚程序正义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2)理解法律程序对于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基本程序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确法律程序的内涵,理解法律程序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增强程序正义观念。
3.运用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主动将程序正义意识落实在行动上,学会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遇到不法侵害时,知道遵循法定程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增强程序正义观念从理论上分析,这个问题在教材中不但处于运用层面,还是学习诉讼法律知识的主旨;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增强程序正义观念,明确打官司的法定程序,就能够做到真正有效地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有助于社会形成一种尊重法律程序和法律制度的良好法治秩序,使法律制度的实施具有较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从对学生的教育意义角度来看,帮助学生培养法律程序正义的意识,有助于青少年学会用合法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囿于中职学生认知能力,该问题理论性较强,理解起来比较抽象。
同时,学生即使懂得法定程序正义的重要性,落实到生活实践中,离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依照法律程序维权依旧有一个过程。
所以,这也是教学难点。
2.教学难点(见教学重点)3.结构线索本课时的主题是“崇尚程序正义”。
教材从了解诉讼的含义和种类入手,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理解程序正义是确保司法公正的有力保障,从而树立增强程序正义的观念。
三、学情分析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导致生活经验不足、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在受到不法侵害时某些学生往往采取不理智、不合法的方式,从而导致令人痛心的后果。
从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养成角度来看,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程序正义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案
主题: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年级:高中
学科:法律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程序正义的定义和意义。
2. 了解国家法律保障公民的权益,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3. 学会如何通过合法途径解决法律纠纷,避免采取非法手段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1. 程序正义的定义和意义。
2. 国家法律保障公民的权益。
3. 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4. 如何通过合法途径解决法律纠纷。
5. 避免采取非法手段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1. 授课讲解。
2. 放映相关视频。
3. 学生分组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授课讲解程序正义的定义和意义。
2. 放映相关视频。
3. 学生分组讨论程序正义的作用和意义,形成报告。
第二课时:
1. 授课讲解国家法律保障公民的权益和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通过合法途径解决法律纠纷,避免采取非法手段解决问题,形成报告。
3. 学生就自己曾经遇到的或者周围人遇到的类似问题进行讨论,分享经验和建议。
4. 教师点评和总结。
教学手段:
1. PPT课件。
2. 视频资料。
3. 学生分组讨论,形成报告或者PPT。
教学评估:
1. 学生讨论报告的质量和深度。
2. 学生口头自我评估。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案教案主题: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案目标:1. 了解程序正义概念及其重要性;2. 了解法律维权的基本知识和方法;3. 培养学生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教案内容:一、引入活动(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对程序正义和维权问题的思考,引导他们讨论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例子,如在校内遭受不公平对待、在社会中遭受侵权等。
二、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1. 程序正义:讲解程序正义的定义和作用,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决策和处理事务,确保公正和公平。
2. 法律维权:介绍法律维权的概念和重要性,即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案例分析(30分钟)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程序正义和维权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四、游戏活动(20分钟)设计一个游戏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景下维权的过程。
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遇到问题时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五、总结反思(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实践这些理念。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资料,以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2. 案例材料,以供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3. 游戏规则和相关道具,以进行游戏活动。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游戏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程序正义和维权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对其他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案)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刑事诉讼要解决的问题;刑事诉讼案件会涉及的司法机关及各自的职权;刑事诉讼程序的五个阶段;公民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的权利;在诉讼过程中证据的关键作用。
2.水平目标:培养学生表达、组织的水平,分析和处理材料的水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水平;参与课堂的水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增强程序正义的观点,增强证据意识,学会遵循法定程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远离犯罪,自觉与违法犯罪作斗争。
二、教材分析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是《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的内容。
从理论上分析,这个问题在教材中不但处于使用层面,还是学习诉讼法律知识的主旨;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增强程序正义观点,明确打官司的法定程序,就能够做到真正有效地使用法律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有助于社会形成一种尊重法律程序和法律制度的良好法治秩序,使法律制度的实施具有较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从对学生的教育意义角度来看,协助学生培养法律程序正义的意识,有助于青少年学会用合法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囿于中职学生认知水平,该问题理论性较强,理解起来比较抽象。
同时,学生即使懂得法定程序正义的重要性,落实到生活实践中,离学会使用法律知识、依照法律程序维权依旧有一个过程。
所以,这也是教学难点。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因为年龄原因导致生活经验不足、认知水平有待提升,在受到不法侵害时某些学生往往采取不理智、不合法的方式,从而导致令人痛心的后果。
从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养成角度来看,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协助学生树立程序正义观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此外,从理论理解的角度来看,程序法比较实体法来说要抽象,青少年对于法律程序问题的理解也需要有效提升。
四、教学重点设计:
刑事诉讼程序的五个阶段,增强程序正义观点
教学难点设计:
增强程序正义的观点
五、教学方法设计:讲授法、案例法、情景教学法(模拟法庭)、角色置换法
六、教学课时设计:1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一个词:打官司,“打官司”仅仅一个俗称,你们谁知道它的正式的表述呢?——诉讼。
在我国诉讼能够分为那几种?
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与犯罪密切相关的是什么诉讼?——刑事诉讼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刑事诉讼。
探讨(教学任务展示):
1、刑事诉讼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刑事诉讼案件会涉及哪些司法机关?它们各自的职权是什么?
3、刑事诉讼程序的五个阶段是什么?
4、公民在刑事诉讼中享有哪些权利?
5、在诉讼过程中证据起怎么样的作用?
(二)讲授新课
案件回放(小品表演):李力于2009年4月28日中午12时许,打伤初二学生丁新并劫取丁新人民币61元、手机一部及随身听一台。
问题:被害人丁新要报案,他应该去哪里?——公安机关(××派出所)
刑事诉讼的第一阶段:立案(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会根据事实材料: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立案
刑事诉讼的第二阶段:侦查(公安机关)
1、调查取证:询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
2、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拘传、取保候审、执行逮捕……
3、公安机关侦查终结以后,对侦查的案件,犯罪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理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检察院
刑事诉讼的第三阶段:起诉(检察院)
检察院收到《起诉意见书》和案卷材料、证据后
1、审阅案卷材料
2、讯问犯罪嫌疑人
3、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人的意见
4、补充侦查
5、作出决定——符合起诉条件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理应追究刑事责任)——制作《×××人民检察院起诉书》——向人民法院移送起诉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
刑事诉讼的第四阶段:审判(法院)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书和相关资料后
1、庭前审查(决定是否开庭审判)
2、庭前准备
开庭审判10日以前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告知被告人能够委托辩护人;3日前通知检察院和相关当事人、证人、辩护人等
3、法庭审判
模拟法庭:接下来,请大家欣赏本班同学为大家展示的刑事诉讼程序的第四个阶段:法庭审判程序,希望大家在观看模拟法庭的过程中了解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增强证据意识,增强程序正义的观点,学会遵循法定程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远离犯罪,自觉与违法犯罪作斗争。
模拟法庭审判流程:
一、庭前准备阶段
二、法庭调查
三、法庭辩论阶段。
四、被告人最后陈述。
五.评议和宣判
刑事诉讼的第五阶段:执行(法院、监狱、公安机关)
人民法院:死刑立即执行、罚金、没收财产或者免除刑罚
监狱: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
公安机关:余刑不足一年的有期徒刑和拘役缓刑、管制、拘役……
(三)小结:
1、刑事诉讼要解决的问题是:是否犯罪?犯什么罪?应否判刑?判什么刑?
2、刑事诉讼案件会涉及哪些司法机关?它们各自的职权是什么?
公安机关:立案权、侦查权
检察院:公诉权
法院:审判权
3、刑事诉讼程序的五个阶段是什么?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
4、公民在刑事诉讼中享有哪些权利?
公民有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公民有上诉的权利
公民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5、在诉讼过程中证据起怎么样的作用?
证据是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凭证或根据,是查明案件事实情况的唯一手段。
(四)引申拓展:以小组为单位,去法院旁听真实案例的法庭审判过程或到律师事务所了解诉讼的相关程序,体悟程序法的公正严明
八、课后作业:以小组为单位用心搜集诉讼法专题案例,制作一份有特色的法律简报,特别注意观察案例所体现的司法程序,并结合教材程序公正的内容予以适当点评。
简报完成后在班级集中展览,互相交流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