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新城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知识分享
- 格式:doc
- 大小:723.50 KB
- 文档页数:6
厦门市海沧绿苑滨海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一、现状概况1.1 规划背景绿苑滨海居住区位于海沧新市区东北侧,99年版海沧总体规划将其定位为城市副商业中心和滨海居住区,2002年在海沧新城城市设计的竞标中,美国SWA 方案胜出。
其方案应用水轴将该地区作为延续商业中心区的主要轴线,并形成海沧滨海天际线的次高区,是海滨高品质的居住区。
2004年初,受海沧建设局邀请,我院参加了绿苑滨海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设计竞赛,通过专家评审,我院在竞赛胜出,并承担下一步的方案修改。
经过几轮细致的调整,统一协调把握各家开发商建筑的整体空间形态和风格,整合各建筑设计院的单项平面设计和建筑单体设计,最终形成与实际开发形态相一致的规划平面。
在此,对各设计院提供详细的资料图纸表示感谢。
(其中:上城建筑设计事务所――泉舜海湾广场、蓝湾半岛、金门海景山庄、东屿海滨花园、嘉崧、海景湖畔;厦门建筑设计院――东屿花园;福州市建筑设计院――绿苑海景;湖南化工医药设计院――滨海商住中心;上海建筑设计院厦门分院――绿苑商城)1.2 区域位置及现状概况绿苑滨海居住区具有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其东南临海沧大道和西海域,与厦门岛隔海相望,是厦门构建海湾城市的重要节点之一;西南面临北内湖和未来海沧新城的商业中心区;西北与旭日海湾和绿苑小区相邻。
本区还位于海沧新城的现代轴线上,具有决定城市空间发展的重大意义,是海沧滨海天际线的构成要素。
规划用地面积40.257公顷,区内基本为填海地块,地势平坦,以水塘为主。
二、规划依据及指导思想2.1 规划依据2.1.1海沧台商投资区建设局招标文件及附件2.1.2 国家有关法规、条例、规范规定等a)《厦门市总体规划》1996年b)《厦门海沧总体规划》1999年c)《厦门海沧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2002年d)《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e)《厦门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2 规划指导思想2.2.1 充分利用海沧“山、海、城”交融的城市形态,发挥规划用地的区位及景观优势,塑造城市的整体美感,使本区成为体现厦门海湾型城市特色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
厦门海沧新城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时间:2011-02-23 来源:中国城乡规划行业信息网作者:于立:生态城是社会、经济、环境一体化发展规划总平面及鸟瞰图大全谁该为交通拥堵埋单?世界遗产资料大集合(权威版)海南香水湾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控制轴线海沧新城鸟瞰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起止时间:1999.3-2003.6中规院2001年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项目负责人:李金卫张颖主要参加人:席继宁谢竞华刘泉董志海周冬元刘敏设计导则夜景一、项目概况海沧新城位于厦门市本岛西部,隔西海域与本岛相望。
本区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景观地位独特。
规划总面积约 9.0平方公里。
由于其现状已建用地较少,大部分为滩涂虾池、农田村庄以及刚刚填完的平地,因此为新城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规划空间。
二、总体定位海沧新城是厦门市环西海域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厦门市的副中心,是海沧台商投资区的行政、文化、金融、商业中心。
总平面三、规划构思及布局海沧新城在总体布局上以分区规划路网为基础,以内湖为中心,以“水”为主题,通过内湖、水景公园等的设置,使海沧新城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21世纪的“新水城”。
其空间结构为“一核、二区、三片、九中心”。
在设计中,通过历史、现代、自然3条主轴线和若干条副轴线的建立,将新城与厦门本岛、新城内不同片区、不同风格的建筑和空间联系起来,创造出既风格多样又和谐统一的空间景观形态及完整的开敞空间体系,体现新城“天人合一”的宏伟气势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新城内建筑高度控制是滨海地区较低,中心区较高,并布置了三个高层建筑集中区,形成“众星拱月”之势。
海沧新城由内湖周围地区和滨海绿带两部分组成。
其中滨海绿带位于海沧新城东侧,南北长约 7公里,包括海沧大桥游览码头、水景公园、体育公园、海滨休闲及会展区、自然资源与科学博物馆、四季景观雕塑园和嵩屿码头广场七个园区。
四、创新与特色1.通过内湖的设置,将防洪防潮、减少土方工程需要与营造独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观环境巧妙结合,在新城中形成山水结合,湖海共存、自然与人工景观相互融合的独特景观。
城市性质———海港、风景(1) 厦门“海港”优势突出。
厦门港位于太平洋、台湾海峡西岸,居我国东南沿海、九龙江入海口,为闽南金三角海域的核心区位。
北起晋江围头,南至龙海镇海角,蜿蜓140 多公里海岸线,环抱1000 余km2 的海域,前有金门岛为屏障,后有漳州为“堂奥”,左右以晋江、南安、石狮、龙海、漳浦为依托,港区水深、海阔、不冻、不淤,是天然良港。
厦门港开发历史悠久,自明朝开始逐渐取代了泉州后渚港、漳州月港,为闽东南第一大海港,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
1937 年最高吞吐量曾达400 万吨左右。
1999 年港口货运吞吐增至1773 万吨、86 万标箱,居全国十大港口之一。
海港规划为“一湾八区”,规划以深水泊位,大型集装箱码头为主,2000 年深水泊位达25 个以上,港口年吞吐量将达2000万吨,集装箱100 万标箱,客运吞吐量70 万人次P年,2010 年规划深水泊位达50 个以上,吞吐量达5000 万吨,200 万标箱以上,客运吞吐量180 万人次P年,远景规划港口年吞吐量达1 亿吨。
集装箱货运年超过85 %。
21 世纪是厦门海洋的世纪。
(2) 大力挖掘厦门“空港”潜力。
厦门航空港1999 年年客流量达350 万人次,居全国第六位,出入境国际航线旅客为全国第四位,规划建设高崎机场最终容量为年800~1000万人次,当该机场客流量饱和时,规划在马巷建设第二机场。
厦门航空城还包含货运、维修、航空工业,同时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规划形成一个临空综合片区的“航空城”,为对台直航创造条件,使厦门成为全国航空业重要基地。
(3)“信息港”是厦门现代化标志。
厦门自从1995 年提出加快开发信息港以来,信息港规划与建设一直居全国前矛,硬、软件建设均为全国领先地位,电话普及率居全国第二位“, 三金”工程为全国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英特网等也日趋普及千家万户。
规划近期建成三网一平台、十二个系统九个库,远期形成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的国际互联网体系。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示《厦门市海沧区分区规划新市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由厦门海沧土地储备管理有限公司委托厦门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编制完成。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特做此公示,以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期10天。
公示期间,对该规划实施过程中和实施后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及环评提出的规划减缓措施和建议等有疑问或建议的公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向委托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意见或建议:委托单位:厦门海沧土地储备管理有限公司地址:厦门市海沧区滨湖北路9号土地分局大楼5楼联系人:李旷达电话:环评单位:厦门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地址: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联系人:张树谦电话:传真:电子信箱1前言根据海沧区的实际发展,需要对2005年1月编制的《厦门市海沧区分区规划》进行修订,形成2007年上半年修订版规划。
2008年3月,厦门市海沧区土地开发服务中心正式委托厦门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承担海沧区分区规划新市区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由于2005年版规划已经做了部分调整,其中大部分规划内容已经实施,所以本次评价以2007年修订版《海沧区分区规划》中的新市区规划为依据,并以新市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主要评价对象。
经过调查与研究,提出海沧区分区规划新市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为相关的政府部门作决策参考。
2规划方案分析(1)规划范围新市区规划范围东临厦门西海域,南至海沧嵩屿港区,西至兴港路、卢澳路,与海沧物流园区、厦门出口加工区和海沧南部工业区相邻,北至海沧蔡尖尾山区域和马銮湾口。
新市区总规划面积为45.0km2。
(2)规划期限规划期限分为近远两期,近期为2004~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
(3)规划性质海沧新市区作为海沧中心城区的次中心。
主要功能以行政办公和生活居住为主。
新市区是海沧行政中心的所在地,依托行政中心,围绕东屿内湖建设商务办公中心。
同时在新市区内依托未来海岸居住区和已建成的居住区发展居住功能。
目录前言 (2)第一章市场研判 (3)一、厦门岛最亲近的后花园二、后花园之CBD商务中心区三、海沧房地产研究四、个案市调表五、市调分析第二章产品定位 (15)一、定位宗旨二、目标市场定位第三章建筑规划 (19)一、基地特色二、基地资源评析三、规划建议四、社区附属配套设施(结合酒店做规划)第四章经济测算 (22)第五章行销概念设计 (24)一、主题概念及理论依据二、居住形态及其文化载体三、西班牙居住文化掠影四、行销概念归结五、产品魅力中心六、案名参考第六章商务部分 (28)一、项目工作组结构二、服务本项目人员简介三、服务方式及收费标准结束语 (32)第一章市场研判一、厦门岛最亲近的后花园●海沧以其位于厦漳泉闽南金三角地区突出部之优势,成为中国沿海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中间连结点。
海沧大桥的建成,以及将要兴建的厦漳跨海大桥,海沧地理位置一下就突显出来,成为厦门这个国际性都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城市功能核心区。
●海沧,中国大陆最大的台商投资区。
2003年5月,海沧行政区成立,从“海沧台商投资区”到“海沧行政区”的转变,历史赋予海沧区新的使命,——建成厦门二十一世纪海湾型城市的新港区、新工业区和新市区。
●海沧作为厦门市实现现代化、国际性都市的必备城市功能区,预计用5年时间,把投资区建成厦门市重要的大型工业生产基地和国际航运物流基地,目前吸引外资已占厦门吸引外资总额的40%,一批知名的跨国企业和厦门岛内的老国有企业易地改造纷纷落户,使海沧成为最佳的工业生产基地、重要的产业结构调整基地。
●厦门由海岛城市向海湾城市转变,最易实现的是海沧区,必须实现其发展的大跨越,是政府建设大厦门现代化城市的重头戏,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小结:海沧经过近15年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配套仅次于岛内,而优于其他岛外区域;易地改造企业和外资企业成为海沧经济的支柱力量,从业人员大都为早期岛内工作的蓝白领阶层或外来务工人员等移民,这与集美区、杏林区大都为本地人员有着质的区别;即无论是从经济联系的紧密性、人员的融入性,海沧区与厦门岛内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也即无论是实际的交通距离还是人的心理距离,海沧区与厦门岛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一体。
厦门海沧新城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时间:2011-02-23 来源:中国城乡规划行业信息网作者:
于立:生态城是社会、经济、环境一体化发展规划总平面及鸟瞰图大全
谁该为交通拥堵埋单?世界遗产资料大集合(权威版)海南香水湾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
控制轴线
海沧新城鸟瞰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起止时间:1999.3-2003.6
中规院2001年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
项目负责人:李金卫张颖
主要参加人:席继宁谢竞华刘泉董志海周冬元刘敏
设计导则
夜景
一、项目概况
海沧新城位于厦门市本岛西部,隔西海域与本岛相望。
本区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景观地位独特。
规划总面积约 9.0平方公里。
由于其现状已建用地较少,大部分为滩涂虾池、农田村庄以及刚刚填完的平地,因此为新城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规划空间。
二、总体定位
海沧新城是厦门市环西海域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厦门市的副中心,是海沧台商投资区的行政、文化、金融、商业中心。
总平面
三、规划构思及布局
海沧新城在总体布局上以分区规划路网为基础,以内湖为中心,以“水”为主题,通过内湖、水景公园等的设置,使海沧新城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21世纪的“新水城”。
其空间结构为“一核、二区、三片、九中心”。
在设计中,通过历史、现代、自然3条主轴线和若干条副轴线的建立,将新城与厦门本岛、新城内不同片区、不同风格的建筑和空间联系起来,创造出既风格多样又和谐统一的空间景观形态及完整的开敞空间体系,体现新城“天人合一”的宏伟气势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新城内建筑高度控制是滨海地区较低,中心区较高,并布置了三个高层建筑集中区,形成“众星拱月”之势。
海沧新城由内湖周围地区和滨海绿带两部分组成。
其中滨海绿带位于海沧新城东侧,南北长约 7公里,包括海沧大桥游览码头、水景公园、体育公园、海滨休闲及会展区、自然资源与科学博物馆、四季景观雕塑园和嵩屿码头广场七个园区。
四、创新与特色
1.通过内湖的设置,将防洪防潮、减少土方工程需要与营造独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观环境巧妙结合,在新城中形成山水结合,湖海共存、自然与人工景观相互融合的独特景观。
2.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规同时进行,在宏观层面整体控制并保留一定弹性,在中观、微观层面上严格控制细致入微,保证城市总体设计的理念、原则能逐步实现,保证理想蓝图的最终完成。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建设用地:899.1公顷。
其中:
居住用地:261.07公顷;
公共设施用地:236.22公顷;
绿化用地:298.35公顷;
道路广场用地:102.09公顷;
市政公用用地:1.37公顷。
六、实施效果
在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下,海沧建设局已根据新的规划成果审批新建项目,调整了原已批用地。
目前,内湖周边房地产项目正有条不紊地建设中,海沧行政中心已破土动工,海沧大道将于2004年 9月全线建成通车,滨海绿带的设计及滩涂的整治也在进行中。
本区内湖核心区由美国SWA公司进行了深入规划设计,其成果获得美国当年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本次最终成果是将SWA核心区方案与原设计结合并适当补充修改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