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医疗机构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
- 格式:ppt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70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引言概述:医院处方点评制度是指医院通过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评价和点评,以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一种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医生的处方行为,减少滥用药物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一、处方准确性1.1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能够促使医生更加认真细致地开具处方,确保处方准确无误。
1.2 通过点评制度,医院可以对医生的处方进行定期审核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或不规范的处方。
1.3 处方准确性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点评制度可以提高处方的准确性,减少处方错误的发生。
二、用药合理性2.1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可以评估医生的用药选择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
2.2 通过点评制度,医院可以发现医生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的情况,及时制止不当用药行为。
2.3 用药合理性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点评制度可以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减少用药风险。
三、药品安全性3.1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可以评估医生开具处方中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2 通过点评制度,医院可以及时发现药品过期、变质等问题,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3.3 药品安全性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点评制度可以监督和管理药品的质量,减少患者用药风险。
四、患者满意度4.1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可以评估患者对医生处方的满意度,及时了解患者对治疗效果的反馈。
4.2 通过点评制度,医院可以发现患者对处方中药品的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3 患者满意度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点评制度可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增强医患关系。
五、医疗质量提升5.1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可以促使医生不断学习进步,提高医疗质量和治疗效果。
5.2 通过点评制度,医院可以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
5.3 医疗质量提升是医院发展的根本保障,通过点评制度可以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提升医院的声誉和竞争力。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摘要:我院应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要求,抽查门诊4600份处方,对其中约2.5%进行点评,对医生常见不合理用药习惯提出药师建议,对好的用药方案点评、推广,对近来出现不良反应多的药物其用药注意事项和药物不良反应点评,提醒医生注意。
点评处方反馈到医务科,对医生用药提出合理化建议,规范医院门诊用药。
关键词:门诊处方;处方点评;合理用药1 资料来源2007年4月份起,我院应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开始对门诊处方进行抽查点评,点评其中典型处方。
至11月共计抽查处方4600份,点评120张处方。
2 结果所点评的处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用法用量不适宜35张(占29.2%);书写不规范28张(占23.3%);选药不适宜16张(占13.3%);诊断与用药不符15张(占12.5%)无诊断13张(占10.8%);推荐合理给药方案5张(占4.2%);重复给药4张(占3.3%);提醒医生药物不良反应和给药注意事项4张(占3.3%)。
由于《处方管理办法》于2007年5月新出台,因此在处方点评早期为规范医生书写,点评部分书写不规范非常典型的处方。
3 讨论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点评中出现下列几种情况:用量过大,给药间隔不适宜,药物溶媒选择不当,抗生素用药疗程不适宜,联合用药过多。
例如:有4例患者均为75岁以上老年患者,其中2例为肺炎、1例为肾绞痛、1例无诊断。
均使用4g头孢唑肟钠针,1次/d静脉滴注,其中3例用250mL 葡萄糖做溶媒,1例以100mL,0.9%为溶酶。
头孢唑肟成人常用量为1次1~2g,2~3次/d,严重感染者1次3~4g,4例患者均为高龄患者,肝肾功能减退,应酌情减小剂量,并且头孢菌素类药物时间依赖型抗生素,1次/d给药难以保证药物疗效,此外以100mL液体为溶媒,药物浓度过高,容易导致血管痛,血栓性静脉炎,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师建议小剂量多次给药。
例如:周某,男,35岁,诊断:牙根炎。
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制度一、目的为加强处方的开具、调剂、使用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特制定《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制度》。
二、参考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年)2.《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3.《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07〕53号)4.《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三、名词定义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四、内容(一)门诊处方点评1.每月由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抽查当月门诊处方100张,对中成药、抗菌药物、精麻药品进行专项点评。
2. 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的要求,按照《处方点评工作表》,对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
3.处方点评依据处方项目填写的完整性、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剂量的准确性以及处方限量以及临床诊断,从药物的选择、用法用量、疗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相互作用、配伍禁忌、潜在的不良反应等方面,分析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及经济性。
4.要求处方合格率≥95%,每月公布处方点评结果,对于处方开具不合格的医师或未按照规定审核处方的药师,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相关办法予以处理。
(二)住院病历点评1.每月由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点评病历不少于30份。
2.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在医院处方点评专家组的指导下,对病历进行点评,并对重点患者撰写药历。
3.具体点评内容参照“门诊处方点评”。
4.病历点评结果以适当形式反馈给院领导、相关临床科室及医院职能部门。
5.经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干预后,药剂科再随机抽查该临床科室病历30份,评价合理用药干预效果,并上报药事会。
医院处方点评引言概述:医院处方点评是指对医院开具的处方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对处方的细致观察和分析,可以评估医生的诊疗水平、用药合理性以及医院的服务质量。
医院处方点评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保障患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内容:1. 处方的合理性评估1.1 评估诊断的准确性:通过对处方中的疾病诊断与患者病情的符合程度进行评估,判断医生的诊断水平。
1.2 评估用药的合理性:对处方中的药物种类、剂量、用药途径等进行评估,判断医生是否按照临床指南和药物使用规范进行用药。
1.3 评估用药时的考虑因素:分析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是否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以及是否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2. 处方的规范性评估2.1 评估处方的符合性:对处方的书写规范、格式是否符合医疗行业的标准进行评估,判断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是否严格遵守规定。
2.2 评估处方的完整性:分析处方中是否包含患者基本信息、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必要内容,以及是否有必要的签名和盖章。
2.3 评估处方的可读性:评估医生的书写是否清晰易读,以及是否能够准确传达给药师和患者。
3. 处方的经济性评估3.1 评估药物的价格合理性:对处方中的药物价格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过高的药价或者过度使用昂贵药物的情况。
3.2 评估药物的替代性:分析处方中是否存在可替代的便宜药物,以及医生是否在处方中充分考虑了药物的替代性。
3.3 评估用药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处方中药物的疗效和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估,判断医生的用药是否能够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节约患者的医疗费用。
4. 处方的用药安全评估4.1 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对处方中的药物是否存在潜在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判断医生是否在用药时充分考虑了患者的安全性。
4.2 评估药物的相互作用:分析处方中的药物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的风险,以及医生是否在用药时充分考虑了药物的相互作用。
4.3 评估用药的合理性:评估医生是否在用药时充分考虑患者的过敏史、肝肾功能等因素,以及是否避免了不适宜用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