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医疗机构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
- 格式:ppt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70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引言概述:医院处方点评制度是指医院通过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评价和点评,以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一种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医生的处方行为,减少滥用药物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一、处方准确性1.1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能够促使医生更加认真细致地开具处方,确保处方准确无误。
1.2 通过点评制度,医院可以对医生的处方进行定期审核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或不规范的处方。
1.3 处方准确性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点评制度可以提高处方的准确性,减少处方错误的发生。
二、用药合理性2.1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可以评估医生的用药选择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
2.2 通过点评制度,医院可以发现医生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的情况,及时制止不当用药行为。
2.3 用药合理性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点评制度可以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减少用药风险。
三、药品安全性3.1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可以评估医生开具处方中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2 通过点评制度,医院可以及时发现药品过期、变质等问题,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3.3 药品安全性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点评制度可以监督和管理药品的质量,减少患者用药风险。
四、患者满意度4.1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可以评估患者对医生处方的满意度,及时了解患者对治疗效果的反馈。
4.2 通过点评制度,医院可以发现患者对处方中药品的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3 患者满意度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点评制度可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增强医患关系。
五、医疗质量提升5.1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可以促使医生不断学习进步,提高医疗质量和治疗效果。
5.2 通过点评制度,医院可以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
5.3 医疗质量提升是医院发展的根本保障,通过点评制度可以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提升医院的声誉和竞争力。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摘要:我院应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要求,抽查门诊4600份处方,对其中约2.5%进行点评,对医生常见不合理用药习惯提出药师建议,对好的用药方案点评、推广,对近来出现不良反应多的药物其用药注意事项和药物不良反应点评,提醒医生注意。
点评处方反馈到医务科,对医生用药提出合理化建议,规范医院门诊用药。
关键词:门诊处方;处方点评;合理用药1 资料来源2007年4月份起,我院应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开始对门诊处方进行抽查点评,点评其中典型处方。
至11月共计抽查处方4600份,点评120张处方。
2 结果所点评的处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用法用量不适宜35张(占29.2%);书写不规范28张(占23.3%);选药不适宜16张(占13.3%);诊断与用药不符15张(占12.5%)无诊断13张(占10.8%);推荐合理给药方案5张(占4.2%);重复给药4张(占3.3%);提醒医生药物不良反应和给药注意事项4张(占3.3%)。
由于《处方管理办法》于2007年5月新出台,因此在处方点评早期为规范医生书写,点评部分书写不规范非常典型的处方。
3 讨论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点评中出现下列几种情况:用量过大,给药间隔不适宜,药物溶媒选择不当,抗生素用药疗程不适宜,联合用药过多。
例如:有4例患者均为75岁以上老年患者,其中2例为肺炎、1例为肾绞痛、1例无诊断。
均使用4g头孢唑肟钠针,1次/d静脉滴注,其中3例用250mL 葡萄糖做溶媒,1例以100mL,0.9%为溶酶。
头孢唑肟成人常用量为1次1~2g,2~3次/d,严重感染者1次3~4g,4例患者均为高龄患者,肝肾功能减退,应酌情减小剂量,并且头孢菌素类药物时间依赖型抗生素,1次/d给药难以保证药物疗效,此外以100mL液体为溶媒,药物浓度过高,容易导致血管痛,血栓性静脉炎,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师建议小剂量多次给药。
例如:周某,男,35岁,诊断:牙根炎。
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制度一、目的为加强处方的开具、调剂、使用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特制定《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制度》。
二、参考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年)2.《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3.《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07〕53号)4.《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三、名词定义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四、内容(一)门诊处方点评1.每月由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抽查当月门诊处方100张,对中成药、抗菌药物、精麻药品进行专项点评。
2. 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的要求,按照《处方点评工作表》,对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
3.处方点评依据处方项目填写的完整性、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剂量的准确性以及处方限量以及临床诊断,从药物的选择、用法用量、疗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相互作用、配伍禁忌、潜在的不良反应等方面,分析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及经济性。
4.要求处方合格率≥95%,每月公布处方点评结果,对于处方开具不合格的医师或未按照规定审核处方的药师,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相关办法予以处理。
(二)住院病历点评1.每月由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点评病历不少于30份。
2.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在医院处方点评专家组的指导下,对病历进行点评,并对重点患者撰写药历。
3.具体点评内容参照“门诊处方点评”。
4.病历点评结果以适当形式反馈给院领导、相关临床科室及医院职能部门。
5.经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干预后,药剂科再随机抽查该临床科室病历30份,评价合理用药干预效果,并上报药事会。
医院处方点评引言概述:医院处方点评是指对医院开具的处方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对处方的细致观察和分析,可以评估医生的诊疗水平、用药合理性以及医院的服务质量。
医院处方点评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保障患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内容:1. 处方的合理性评估1.1 评估诊断的准确性:通过对处方中的疾病诊断与患者病情的符合程度进行评估,判断医生的诊断水平。
1.2 评估用药的合理性:对处方中的药物种类、剂量、用药途径等进行评估,判断医生是否按照临床指南和药物使用规范进行用药。
1.3 评估用药时的考虑因素:分析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是否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以及是否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2. 处方的规范性评估2.1 评估处方的符合性:对处方的书写规范、格式是否符合医疗行业的标准进行评估,判断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是否严格遵守规定。
2.2 评估处方的完整性:分析处方中是否包含患者基本信息、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必要内容,以及是否有必要的签名和盖章。
2.3 评估处方的可读性:评估医生的书写是否清晰易读,以及是否能够准确传达给药师和患者。
3. 处方的经济性评估3.1 评估药物的价格合理性:对处方中的药物价格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过高的药价或者过度使用昂贵药物的情况。
3.2 评估药物的替代性:分析处方中是否存在可替代的便宜药物,以及医生是否在处方中充分考虑了药物的替代性。
3.3 评估用药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处方中药物的疗效和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估,判断医生的用药是否能够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节约患者的医疗费用。
4. 处方的用药安全评估4.1 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对处方中的药物是否存在潜在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判断医生是否在用药时充分考虑了患者的安全性。
4.2 评估药物的相互作用:分析处方中的药物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的风险,以及医生是否在用药时充分考虑了药物的相互作用。
4.3 评估用药的合理性:评估医生是否在用药时充分考虑患者的过敏史、肝肾功能等因素,以及是否避免了不适宜用药的情况。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行业规范)一、概述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规范处方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
该制度旨在通过对处方的点评,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评估和指导,从而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降低医疗风险。
二、处方点评的组织与管理1.组织架构:医疗机构应成立处方点评组织,由医院领导、医务部门、药学部门、临床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
处方点评组织负责制定处方点评管理制度,组织处方点评活动,对处方点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反馈。
2.职责分工:处方点评组织成员应明确各自职责,确保处方点评工作的顺利进行。
医院领导负责对处方点评工作的支持和协调;医务部门负责组织处方点评活动;药学部门负责提供药学技术支持;临床科室负责参与处方点评并提供临床意见。
3.处方点评流程:处方点评应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包括处方收集、处方审核、处方评估、处方反馈等环节。
处方收集应涵盖不同科室、不同病种和不同医生的处方;处方审核应对处方的合法性、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核;处方评估应对处方用药的适宜性、安全性进行评估;处方反馈应将处方点评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指导其改进处方行为。
三、处方点评的标准与指标1.合法性审核:处方点评应对处方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包括处方的开具是否符合医疗法规、药品管理法规等要求。
2.合理性审核:处方点评应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包括处方的开具是否符合患者的病情、药物的选择是否适宜、用药剂量是否合适等。
3.规范性审核:处方点评应对处方的规范性进行审核,包括处方的书写是否规范、用药途径是否正确、用药时间是否合理等。
4.安全性评估:处方点评应对处方用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
四、处方点评的培训与考核1.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处方点评培训,提高医生、药师等相关人员的处方点评能力。
培训内容应包括处方点评的基本知识、技巧和方法等。
2.考核:医疗机构应对处方点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处方点评的效果和医生、药师等相关人员的处方点评能力。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环境的不断变化,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成为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过去,门诊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往往无法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和用药安全性,导致患者存在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而如何提高门诊处方的质量,合理用药,是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本文将对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一、门诊处方点评的现状分析门诊处方点评是指医院药剂科或者临床药师对门诊处方的审核和点评工作。
目前,门诊处方点评存在以下问题:1. 人员短缺:目前医院药剂科或者临床药师的人员普遍短缺,导致门诊处方点评的力量不足。
2. 审核标准不一:由于缺乏统一的审核标准,导致不同的药剂科或者临床药师对同一处方的审核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3. 审核流程不畅:目前一些医院的审核流程不够畅通,导致处方审核工作无法及时进行,影响了处方的质量。
二、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合理用药是指通过合理的药物选择,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尽可能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费用的消耗。
目前,合理用药存在以下问题:1. 临床指南未得到充分实施: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未能完全遵循给定的临床指南,导致患者存在用药不合理情况。
2. 患者用药依从性低:一些患者由于对药物的不了解或者对治疗缺乏信心,导致用药依从性比较低,影响了治疗效果。
3. 药物滥用和不合理用药:一些医生在处方中滥用抗菌药物等高风险药物,同时一些患者在自行用药时也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三、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方案鉴于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现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1. 加强药师队伍的建设:医院需要加大对药剂科和临床药师的人员的培训和招聘力度,确保门诊处方点评的力量充足。
2. 制定统一的审核标准:医院需要制定统一的门诊处方审核标准,确保不同的审核人员对处方的审核结果一致。
4. 加强医生的临床指南培训:医院需要加强对医生临床指南的培训,确保医生在开具处方时能够充分遵循临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