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护理共19页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19
颅骨修补术术中护理常规一、评估和观察1.根据术前访视单填写情况,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全身情况、配合程度,术前准备情况及物品带入情况等2.评估颅骨修补手术需要准备的器械、物品将其合理放置3.按常规开颅手术准备手术房间4.按常规手术的消毒方法消毒手术间5.根据手术间安排评估手术间环境及电刀、吸引器、手术床、无影灯等仪器的情况二、操作要点1.再次进行手术患者的信息核对(手腕带及与患者交谈)和评估,并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2.常规检查手术间环境,保证所有电源、仪器、接线板、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3.准备脑科器械包、大单包、手术衣、灯套;一次性物品:20号刀片、1、4号丝线,消毒小方纱、纱布、骨蜡、头皮夹、脑科贴膜、脑棉、洗疮器、保护套、手套数双、吸引器管、吸引器头、电刀手柄、伤口敷贴等4.根据医嘱,选择下肢建立静脉通道5.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三方核查,确认患者身份及手术部位6.协助麻醉医师完成全身麻醉,随时注意给病人保暖7.根据颅骨缺损部位正确摆放手术体位,保护患者隐私,减少非手术、非消毒部位的暴露;电刀负极片安全放置8.确保静脉、尿管等各种管道的通畅,使用约束带约束,防止病人从手术床上坠落9.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安慰患者,缓解紧张情绪10.按照手术物品清点制度要求,在手术开始前、关闭切口前、关闭切口后、术毕,共同查对手术器械、缝针、敷料等的数量无误,并准确记录11.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患者不适,积极配合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做好各种手术意外,紧急情况的抢救工作12.术中注意评估患者体位摆放及皮肤受压情况(根据压疮风险评估表,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13.手术结束,再次评估,保证各种管道的正确连接、固定牢固、通畅;伤口有无渗血;包扎是否妥当;受压皮肤是否完好14.手术结束,按术后器械处理流程,正确处理手术器械三、指导要点1.对患者介绍手术间环境,简单介绍麻醉方式和手术过程2.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四、注意事项1.连接电钻等仪器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器械的污染2.冲洗时用37°温热的生理盐水3.颅骨修补材料属于体内植入物,必须植入符合规定的产品,要严格无菌技术,并做好登记。
颅骨缺损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颅骨缺损指因开放性颅脑损伤或火器穿透伤所致,部分患者是因手术减压或有病颅骨切除而残留骨缺损。
【护理常规】1.术前(1)心理护理:应耐心地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使患者消除恐惧,树立信心,以积极地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2)饮食护理: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或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治疗,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
(3)行健侧卧位,慎行患侧卧位,改变体位时勿过于剧烈,,活动时强度不宜过大,活动速度不宜过快,防止脑组织移位。
(4)安全护理:培养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外出戴帽,加强头部保护,洗头时动作轻柔;避免碰撞缺损区域,防止受压。
2.术后(1)术后体位:麻醉未清醒前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完全清醒后,抬高床头15°~30°,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2)氧气吸入:给予面罩吸氧,及时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四肢活动情况,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4)切口护理:保持患者切口处敷料清洁、干燥,枕头上铺上无菌巾,以便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果切口处不断有血液渗出,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减少探视,保持病室环境清洁,预防切口感染。
(5)管路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翻身和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并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6)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①癫痫:密切观察并发现抽搐发作的先兆症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除按医嘱有效地使用抗癫痫药物,还应做好发作前、后的护理工作,如加床栏防止外伤,用缠绕纱布的压舌板垫在上、下牙齿之间以防止舌咬伤,发作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加强基础护理,保持输液管道通畅,确保药物及时输入。
②肺部感染、压疮:定时给患者翻身、叩背,协助咳痰,必要给予雾化吸入、吸痰,预防肺部感染;经常按摩受压部位,保持患者皮肤及床单位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
颅骨修补成形术术后指导
颅骨缺损是指因开放性颅脑损伤,火器性穿透伤等造成颅骨残缺,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
是颅脑损伤病人伤后及术后较常见的后遗症,由于脑组织失去了正常颅骨的屏障作用而易受伤,且颅骨缺损能引起各种症状和影响外观,常需行颅骨修补成形术。
一、术后康复指导:
1、抬高床头30度,使病人处于头高脚低位,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2、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翻身时防止脱落、扭曲和受压。
3、如有头痛、呕吐、意识由清醒转为朦胧或昏迷,说明病情变化,应立即报告。
4,、注意保持头部敷料的干燥、清洁、防止伤口感染,若发现敷料松动、渗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并更换敷料。
5,保护好头部。
6,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用脑过度。
二、出院指导
1、头部保护
(1)拆线后3周内不能洗头,避免抓破修补部位皮肤发生感染。
(2)在未达到骨性愈合前,注意局部保护,外出时可佩带帽子保护伤口。
(3)避免头顶重物,避免碰撞头部以防骨瓣错位及骨折。
2、休息和活动
(1)避免过度用脑,保证充足睡眠、生活有规律、饮食营养
(2)合并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教会其功能锻炼的方法,回家后继续坚持锻炼。
(3)钛是一种轻金属可导热,告知患者不应在高温环境下长期工作,夏天外出应戴遮阳帽,头部不可长时间暴晒。
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因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等患者的增多,去骨瓣减压术的推广,颅骨缺损患者也在增多。
颅骨缺损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手术并发症。
颅骨缺损不仅破坏了颅内正常生理平衡,引发各种并发症也影响了患者的自我形象和心理健康。
颅骨缺损修补术采用颅骨代材料进行塑形,以达到恢复颅内平衡和美容目的。
本科收治了15例颅骨缺损患者,行颅骨修补术,疗效满意。
1. 临床材料2012年10月-2014年3月本科共收治颅骨缺损患者15例。
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在18-76岁,颅骨缺损时间为初次术后3-24个月。
缺损原因:外伤引起有9例,脑出血,脑肿瘤有6例。
缺损部位:单侧颞顶部13例,双侧颞顶部2例。
缺损面积3x3cm-12x15cm。
颅骨成形材料全部为进口钛板。
患者行颅骨修补术后,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
2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面对二次手术,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既急于通过手术改变自我形象,又害怕手术和麻醉意外。
尤其是年轻人对修补术后的外观效果和美观程度要求更高,针对不同患者和家属应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了解他们不同的要求和担忧。
合理解答问题,讲明修补材料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能最大限度恢复原貌,而且会保护脑组织,使日常生活更加方便。
并向其介绍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
消除顾虑,为术后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2.2 安全护理培养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随时观察缺损区情况,加强骨窗局部观察与护理。
防止感染。
缺损区洗头时动作轻柔,勿抓伤,伤口发痒时一定不要去抓。
避免碰撞缺损区,防止受压,行健侧卧位,改变卧位时勿过于剧烈。
活动时强度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防止脑组织移位。
外出带帽,加强头部保护,少去人群聚集地方,防止意外受伤。
2.3 术前准备术前3天,行头CT薄层扫描,了解缺损区形状、大小及部位,订购修補材料。
术前备皮时,由于缺损区皮肤凹陷,要绷紧皮肤,轻轻刮去头发,动作轻柔,用力适当,防止刮破头皮及压迫脑组织。
颅骨缺损护理常规颅骨缺损大都因开放性颅脑损伤或火器性穿透伤所致,部分患者是因手术减压或有病颅骨切除而残留骨缺损。
【临床表现】1、头痛、眩晕、记忆力下降等。
2、颅骨缺损处皮肤下陷,可随体位变化而变化。
【治疗原则】手术修补。
【护理评估】术前评估1、根据骨窗部位皮肤张力高低了解颅内压变化。
2、了解患者健康史及使颅内压增高的相关因素。
3、评估患者症状及体征,了解相关辅助检查。
4、评估患者心理及社会支持情况。
术后评估1、了解手术情况,注意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及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肢体有无瘫痪、血压情况。
2、观察伤口及引流情况,若发现有皮下积液及时通知医生,判断有无并发症发生。
3、术后观察有无癫痫发作。
【护理措施】按外科及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的变化。
观察过程中有异常发现(瞳孔大小,意识改变,肢体瘫痪,血压不稳定等)要及时通知医生。
2、观察伤口局部情况,若发现皮下积液及时通知医生。
3、手术当日应禁食,第二天酌情给流质,以后逐渐改半流质或普食。
4、癫痫的观察:术后应观察癫痫发作情况,床栏保护,禁测口温、禁止强行约束,按时按量给抗癫痫药物。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癫痫病情观察:癫痫发作的类型、频率、时间、地点,有无前驱症状。
检查患者有无因发作伴发的舌咬伤、跌伤、尿失禁等。
了解脑电图等检查结果。
评估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心理状态。
护理:1、保持环境安全,避免强光刺激。
癫痫发作时应有专人护理,使用床栏,给患者上约束带,以免坠床及碰伤,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备开口器和压舌板于床旁。
2、饮食以清淡为宜,避免过饱,戒烟酒。
癫痫持续状态时,留置胃管鼻饲。
3、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等变化。
注意发作类型、持续时间、频率以及伴随症状、体征,并记录。
4、抽搐发作时,应立即将患者平卧,取下活动性义齿,解松衣领、衣扣、裤带,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用压舌板置于患者口腔的一侧臼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和颊部。
颅骨缺损的护理一、术前护理1、护理评估(1)评估颅骨缺损区的情况,如脑组织膨出时的大小、硬度等。
(2)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及对手术的认知程度。
2、护理措施(1)向家属及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方式和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情绪。
(2)积极作好术前准备:备皮、更衣等。
3、健康指导要点(1)骨窗部会发生膨隆或塌陷,应戴防护帽,外出时有人陪伴。
(2)宜取健侧卧位,活动时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劳累。
4、注意事项(1)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解除思想顾虑。
(2)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二、术后护理1、护理评估(1)了解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
(2)监测生命体征,应特别注意血压变化,警惕颅内高压的发生。
(3)观察伤口有无肿胀、压痛、敷料有无渗血。
2、护理措施(1)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挤捏。
(2)保持出入量平衡,术后静脉补液应注意控制液体入量在2000毫升以内。
3、健康指导要点(1)指导术后进半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和坚果类的食物。
(2)指导适当床上活动,保持大便通畅。
4、注意事项(1)拆线后1周内不能洗头,避免头部碰撞。
(2)避免用脑过度,保证睡眠、生活规律。
(3)合并癫痫的患者,嘱出院后继续服用抗癫痫的药物,不可擅自停药。
(4)合并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加强肢体的功能锻炼。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