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语文-高一-《张衡传》素材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语文中的作文素材:《张衡传》●素材开发张衡 (78--139)东汉著名科学家和文学家。
其作品《二京赋》、《四碧诗》等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特别是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更为出色,他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
他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早一千七百多年。
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
地理学方面,曾就研究心得绘出一幅地形图。
绘画方面,张衡为东汉六名名画家之一,据说他有用脚趾作画的本领。
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
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说: “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 角度点拨适用于全面发展、刚正不阿、超凡脱俗、不慕名利、创新精神、谦让、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等话题●示例运用●话题一、全面发展张衡,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
在文学、艺术、地震学、天文学、地理学、数学、气象学、机械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
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时说:“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话题二、术业精神地动仪的横空出世震惊了四方,使历史长河中的天文星宿更加璀璨夺目,张衡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天文学家又引起了世人的沉思:要在怎样的环境下研制,使用怎样的仪器,又怎样进行那烦琐的计算。
种种猜测虽然包含着世人的惊羡钦佩,但最让世人铭记的是他那刻苦勤勉的术业精神。
古有“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应是对张衡的最好诠释,也是留给后人最具魅力的财富。
话题三、创新东汉时期,地震频繁,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张衡凭着在天文阴阳方面的优势,敢想敢做,经多次测试,终于在阳嘉元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能够精确测验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这一伟大科学成果的诞生与张衡的创新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颁奖词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他淡泊了功名利禄,远去了你争我斗,以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勤政为民的高尚品质和“约己博艺,无坚不钻”的科研精神向我们展示了一代奇才的风范。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张衡传》知识归纳统编高中语文课本《张衡传》,节选自南北朝时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范晔的《后汉书·张衡传》,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张衡传》知识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张衡传》1. 词类活用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2.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bì①<名>刑法;法律。
《左传•昭公六年》:“制参辟,铸刑书。
”②<名>君主。
《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③<动>征召。
《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④<动>通“避”。
《殽之战》:“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pì①<动>开;打开。
《促织》:“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②<动>开辟;开垦;开设。
《齐桓晋文之事》:“欲辟土地,朝秦楚。
”《治平篇》:“隙地未尽辟,闭廛未尽居也。
”《病梅馆记》:“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③<动>排斥;驳斥。
《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任人,不为拒谏。
”④<形>偏僻;僻远。
《汉书•萧何传》:“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
”⑤<动>比喻,打比方。
《孟子•尽心上》:“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辟谷】古代一种养生之术.不吃五谷,专靠服气长生。
《史记•留侯世家》:“乃学辟,道引轻身。
”【辟易】1. bì惊退。
《史记•项羽本纪》:“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数里。
”2. pì整治。
《吕氏春秋•上农》:“地未辟,不操床,不出粪。
”3、公车特征拜郎中zhēng①<动>出征;远行。
王昌龄《出塞》:“万里长征人未还。
”②<动>征伐;征讨。
《赤壁之战》:“挟天子以征四方。
”③<动>征收;争夺。
《促织》:“宣德间,宫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 《答司马谏议书》:“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张衡传作文素材(3篇)【高中作文例题举例】以下是编辑整理归纳的高中作文常见例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达目的不罢休语言大师侯只上过三年小学。
由于他的勤奋和努力,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完美,他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语言专家。
有一次,为了买阿明王朝的笑话书《惊涛骇浪》,他去了北京所有的旧书摊,没能如愿。
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
冬天,他冒着大风大雪,跑到图书馆抄了18天书。
一本十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了。
正是凭借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毅力,侯成了相声艺术大师。
分析:语言大师侯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努力学习,持之以恒。
题目:“成功来自勤奋”“学习成就天才”无腿飞行将军苏联卫国战争期间,阿列克谢·梅莱西耶夫的飞机被击落。
他双腿受伤冻僵爬了18天18夜,终于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双腿截肢后,他再次进行锻炼,并在战斗机上战斗。
他非常重视人们的体育热情,这是健康和精神状态不可或缺的。
他从小就喜欢运动、划船、踢足球和当守门员。
他停止飞行后,每天早上努力工作,每天早上洗冷水澡,预防感冒。
分析:对于一个截肢后回到驾驶室的男人来说,绝对是个奇迹。
奇迹需要一个支撑点,那就是毅力。
题目:“真正的残疾”“毅力”一次成功就足够了以下是一个人的生活简历:5岁时,父亲去世;14岁辍学,开始流浪生活;16岁,谎报年龄参军,军旅生活处处不如意;18岁时,他娶了媳妇,但仅仅过了几个月,媳妇就变卖了他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家;他通过函授学习法律,但很快就放弃了;后来他卖保险,卖轮胎,卖渡船,卖加油站,都失败了。
到了中年,他成了一家餐馆的厨师和洗瓶工,但餐馆因为政府修路而被拆除,他又失业了;时光飞逝,仿佛过了一辈子,他还是一无所有。
65岁的时候,邮递员送来了他的第一张社会保险支票,他用105美元的保险金开始了一项全新的事业。
88岁时,他的事业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就是肯德基的创始人——哈兰桑德斯!分析:我一生都在追求,只要我有一次机会,你就会成功;如果你放弃了你的追求,无论你有多少机会,你都不会成功。
《张衡传》字词等文言知识综合整理一、重点文言实词。
1公连辟公府不就(名词,指三公。
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名词,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一。
此指鲁庄公。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名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
)便可白公姥(名词,称丈夫的父亲。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公车特征拜郎中(形容词,公家的。
)公然抱茅入竹去(副词,公开。
)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脚着谢公屐(对人的尊称)2辟连辟公府不就(征召)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唇吻翕辟(开,打开)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辟邪说(排除,驳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3征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名词,证据,征验。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动词,表现。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动词,出征。
)旁征博引(动词,寻求,搜集。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动词,征收,征取。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岁征民间(征收)4制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5精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形容词,精心。
)以精铜铸成(形容词,精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名词,本义是精舂过的上等白米。
)齐楚之精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精粹的宝器。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形容词,精锐。
)三打白骨精(名词,精怪。
)殚精竭虑(名词,精力,精神。
)6、施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动词,设置。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动词,施行,实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动词,施加,强加。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动词作名词,给予、赠送的东西。
)靡计不施,迄无济(动词,使用。
)未报秦施(动词作名词,恩惠。
)何施之为(动词,报答。
)7关施关发机(名词,枢纽,关键。
《张衡传》公元100年,张衡23岁,南阳郡太守鲍德邀请张衡出任主簿。
主簿的职责是起草、办理往来文书,依他的才干胜任此职绰绰有余,因此,使他得以集中精力进行文学创作,写下了《同声歌》《南都赋》《西京赋》和《东京赋》等诗、文、赋、书。
张衡在南阳担任主簿期间,曾多次被推荐作孝廉,他都不屑一顾,连多次被招聘到公府做官也都谢绝了。
公元108年,张衡辞去主簿之职,回到南阳西鄂家乡专心钻研学问,开始由文学转向天文、历法的研究。
公元109年,大将军邓骘看重张衡的才学,屡次派人邀请他做官。
他因研究学问、因不愿依附权贵为外戚充实门庭而坚辞不受。
公元111年,安帝刘祜对张衡的学识早有所闻,特地公车征召他入朝并拜为郎中。
公元114年,张衡按制迁升尚书侍郎。
次年,从尚书侍郎特别调任作太史令,对天文、历算的研究更加深入。
张衡步入仕途后,虽备受黑暗势力的迫害和官僚奸宦的嘲讽,坎坷备至,但他忧国恤民、刚直不阿、坚贞不屈的人格始终不曾弱减和转移。
他的兴利除弊的政治主张,未得到昏庸顺帝的理睬,反遭佞宦的极力排挤和打击。
张衡就通过《思玄赋》表达决心,勉励自己。
【多向解读】1.高尚的节操。
张衡对为官作宦,“从容淡定”,不慕世俗的虚荣。
有的人把学问作为沽名之具,钓利之饵,登官之梯,而张衡参透人生,洁身自守,他辞谢了多次的举荐与征召。
2.不畏权贵。
张衡有着敏锐的政治眼光,清醒的政治头脑,高明的政治手腕。
他对贪官酷吏嫉恶如仇,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
3.潜心于学。
张衡正是由于潜心于学才达到“通五经,贯六艺”的境界,才使他具有了“善机巧”的知识与才干,也使他具有了“不慕当世”的胸襟。
高考语文《张衡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张衡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填空范晔,字蔚宗,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主要记述了从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间共195年的史事。
二十四史之一。
二、注音西鄂( ) 属(zhǔ)文辟(b )公府逾侈(chǐ)邓骘(zh ) 累(lěi)召不应璇(xu n)机浑(h n)天仪算罔(wǎng)论篆(zhu n)文都(dū)柱伺(s )者合契(q ) 陇(lǒng)西帷幄(w i)(w ) 阉(yān)竖倚(yǐ)伏骸(h i)骨三、通假字1、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通樽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通擒3、员径八尺:通圆四、古今异义词1、举孝廉不行:古:不去(应荐);今:不可以。
2、覆盖周密无际:古:四周严密;今:周到细致。
3、寻其方面:古:方向;今: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4、衡下车,治威严: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下来。
五、重点词语1、衡少善属文:连缀,写2、连辟公府不就:(被)征召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素常4、累召不应:多次5、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都6、举孝廉不行:(被)推举六、一词多义1、因:因入京师:因而因以讽谏:就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2、观:观太学:观摩学习大王见臣列观:殿堂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启窗而观:看3、卒: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终于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去世七、词类活用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意动,以为奇2、妙尽璇机之正:作动词,研究透了;作名词,道理3、皆共目之:名作动,递眼色4、又多豪右:形作动,有很多5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意动,认为怪八、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句子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判断句2、游于三辅:介后3、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4、权移于下:介后5、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介后6、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后7、验之以事,合契若神:介后8、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9、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省略于。
第4课《张衡传》教案一、教材地位和作用《张衡传》是必修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它与《论无性造人》共同组成“探索科学奥秘”这一模块。
作者范晔以质朴通俗的语言,粗线条地勾勒了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的一生,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并着重强调了他在科学上的重大贡献。
本文不仅是学生进行文言文学习、传记文体学习的重要载体,还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情感。
因此其作用与地位十分重要的。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重点难点文言文,首先是“文”,学习实词、虚词(于、乃)、特殊句式以及人物传记写法,还有承载的人文精神是重点,文章中涉及大量的古代专有名词、文化常识,会对学生的理解文章造成一定难度,不仅是本课时的难点。
四、教法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针对本文特点,本人设计一方面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通过自主阅读、合作学习,疏通文意,利用学案导学实现对文言知识梳理和巩固;另一方面,通过讨论分析,文章结构及人物形象分析。
五、学法我设计了自学整理法,完成对文言知识掌握;用朗读法、讨论法、提问法等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内容、结构,总结传主精神,探究本文写法。
依据是新课标在必修课“阅读与鉴赏”方面,建议“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在中国古代,有一位智者的名字与西方的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齐名并提,他就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科学家张衡。
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月球上的环形山为张衡山;1977年又将太阳系中一颗编号为1802的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素材激活科圣着千秋一篇二京赋映照热心热肠;一部算罔论挥洒智者灵光;一曲思玄赋吟唱宦海命达;一台地动仪震动央央华夏..你用文人的气质诠释了科学的严谨;你用科学的光芒照亮了文人的情怀;温婉;严谨;机巧一切都因你的承载而合理;喜看科技千重浪;最是风流张圣公..精仪揭天地;科圣着千秋;是张老为我们的科技启了蒙..开了光;让我们在以后的科技发展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坦荡;让我们再次向这位用谦虚和智慧为我们书写科技华章的老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千古奇人——张衡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令人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一是人们高尚的心灵..显然;这两样你已然具备..当所有人都唯唯诺诺地匍匐于地跪祈天恩浩荡时;你已挺直腰板;昂然而立观察着万点星光的细微变化;当那些整日埋首于故纸堆的穷酸腐儒用“怪力乱神”来回应人们对于自然的恐惧时; 你更希冀于用“浑天”“地动”来把握天地跳动的脉搏;当人们死守着眼前近在咫尺的黄土故宅不放时;你却登风雷之台;摘星;指月..立于天地之前;你以赋凭吊;感受着自我的渺小..你将仰望星空所看到的一切记进泛黄的纸页;洞悉着天地的变化..你的一部二京赋几令整座洛阳城墨砚金贵;纸笔难求..当天地万物浩荡荡、沛然然浸润于你的每个毛孔须发时;你便将其倾注于那时常用来经天纬地的笔端;笔起笔落之间;隐隐然有山岳雄立;江河直下..墨深墨浅之处;恍恍乎若鸟鸣兽走;日升月落……纵览漫漫千古、历朝历代;从来不缺吟咏风物、感时伤怀的文人墨客;却难觅神机妙算、放眼太古的能工奇士..独你用划过天际的流星光弧书写自己的人生;于千百年前的夜幕下绽放华夏先人的智慧..写作运用张衡博学多才;做官政绩突出;进行科学研究更是硕果累;就是文学创作甚至绘画;都有很深的造诣;或许有天赋的原因;但更重要或许是那份淡定让他能够排除内外的干扰;潜心做事..上述素材可以应用在“执着”“梦想”“严谨”“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宁静”“淡泊”“从容”“渊博”“专注”“执着”“诱惑”“探索”“创造”“能力”“价值”“财富”“科学的力量”“等话题作文中..1、这浩瀚而又广袤的星空;是那么遥不可及;但却又隐隐显出她的美丽与神秘;让人感到她的美丽与神秘;让人感到心旷神古今中外多少伟人尽被这一切所折服;不由地感慨宇宙的奇妙;便引思绪万千..我突然想起张衡小时候看星星的故事..正是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张衡;因为有梦想;才成为了东汉时期着名的天文学家..星空给了张衡巨大的动力;使他成为了一代名家..而如今;我仰望着星空:夜幕;深邃依旧;群星;明亮依旧..在世间;有许多的人又何尝不是像张衡一样呢他们也在脚踏实地地付出着;他们的心中;也拥有着一颗颗那闪耀着它们特有光芒的“明星”..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探索——通向成功的秘诀..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细细的研究和艰辛的探索..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他在用料上慢慢探索;最终成果了;居里夫人日日生活在具有放射性元素的实验室里;经过不断的探索;终于发现了镭;张衡不满足于一张地动仪的图纸;他注重从实践中学习提高;一方面不断地翻阅前人留下的资料;一方面又注意总结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苦苦探索了六年;终于发明了地动仪;蔡伦敢于探索;发明了造纸术..探索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只要勇敢的向前;那么就会获得成功..生活之中;我们处处都需要探索..3、没有掌声;没有喝彩;生活在风雨中;生活在挫折里.. 这;就是成功了的英雄;在逆境中走过的人;才经受得住挫折的考验;才懂得尊重一丝一缕的劳苦;才懂得去奉献;他们是伟大的..张衡的背后是什么成功只要说起张衡;人们就会想起他发明的比欧洲还早1700多年的地动仪..可你是否知道;张衡是天文学家的同时还是一位文学家、画家;真可谓是饱学多识;才华横溢..那么张衡成功的背后又是什么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没有逆境;就没有成功他“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这固然是他成功的因素之一..但最主要的是他具有严谨的学习方法和顽强的毅力..他呕心沥血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这种严肃认真的态度也表现在他以后的科学研究上..在他开始制作候风地动仪时;曾遭到一些人的讽刺;但他毫不动摇;终于制成了地动仪;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赢得了骄傲..其实;纵观古今中外;诸多成功;哪一项不是在逆境中奋发;哪一项不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奋斗的结晶呢我们面临的是一场战斗;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也是一张人生的答卷..不过;我们这一代是幸运的..我们迎着阳光;披着雨露;沐浴着春风;只要奋斗;便可绘出美丽的图画;就能把生命的答卷填写得圆满优秀..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要想取得成功;那么应该从点点滴滴做起;严谨的态度是成功的基础;而坚韧的意志;则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桥梁.. 成功永远只属于坚忍不拔的强者..现在;我们知道张衡成功的秘诀;明天;勤勉而顽强的钻研;将使我们更进一步阅读完你的一腔热忱;遥想你的短暂一生苦难经历;我一直相信你是用诗章来抒写自己奋斗的人生诗章中那严谨、奋发的态度;不正寄寓了你成功的血汗吗每日在嘈杂喧嚣的生活中静下心来;祖国的呼声就萦绕于耳畔;回响于心际;我们都会不自觉地以此来对照自己..在这个被言情武侠以及各种光怪陆离书籍杂志充斥着的社会;是你在时时提醒我们;记着要积极向上4、或是明亮的早晨;或是恬静的黄昏;或是静谧的子夜;随手拿起一本张衡传;静坐默读;恬淡如水的心境;带着丝丝凉意;如薄雾般朦胧;微风般清爽;仿佛走在小雨访亲南阳;与主人谈南阳名胜..主人道:“我们小右桥就是东汉张衡故里;至今存有张衡墓..”出于对一代科学巨匠的仰慕;第二天;我便由主人的孙女、一个叫丹丹的十三岁女孩儿带领;骑车直奔张衡墓..院内空寂;抛却了浮世的喧嚣;十分幽静..拜殿前的石像;把我带回了东汉..一个静静的夜晚;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那是一个多梦的夜晚;孩子们在父母的怀里好梦连连..而这个孩子却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寂寞的苍穹下;他孤独地寻觅着;他看清了;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这晚;这个孩子也做了一个梦..为了这个梦;他追寻了一辈子..这孩子就是张衡..他观测了中原地区能看到的2 500颗星;绘制了我国第一幅比较完备的星座图..张衡多才;在天文、地震、文学、机械制造、历法、绘画、地图绘制、数学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全面发展之人物”..他曾任太史令、尚书等职..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计里鼓车、指南车等等..他一生献身科学;不追求名利..正因如此;张衡走上了寂寞的人生路..东汉时期;经过“光武中兴”;社会治安、经济状况明显好转..繁荣兴旺的背后;却掩盖了豪强地主的骄奢淫逸;强征豪夺..张衡冷眼看世态;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铺写京都景象;规模宏大;讽谏当时王侯的奢侈..十年磨剑;只为正义一呼这就是张衡他有高尚的人格和异乎常人的深度思考..光武帝刘秀称帝初期;奉“谶纬”为国典..张衡奋起展开了反对谶纬神学的斗争..汉顺帝阳嘉二年133张衡上书驳图谶疏;直接要求汉顺帝用行政命令禁绝图谶..在当时;为了科学和真理;孤身奋争的张衡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走过耀眼夺目的浑天仪、地动仪模型;眼前的张衡墓可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除去新中国成立后多次的修建;墓园仅存一丘荒冢与几块古碑了;墓冢苍苍;松柏萎萎;残碑横立..肃穆中;凭吊的我形单影只..微风徐徐;我似乎听到您与谗臣面红耳赤的争论;荒草深处;我看到一双双慌乱的眼睛..汉顺帝曾在帷幄中让您讽谏“左右”;宦官恐怕危及自己;都在给您使眼色..虽然您巧妙地回避了汉顺帝的垂问;却无意中树了敌..那些宦官一起诋毁您;于是;您的命运便在诋毁中沉落..虽然您的地动仪在公元138年准确无误地测出500公里以外的陇西的地震;但您还是为“光武中兴”后的衰落而郁郁寡欢……。
13 张衡传他是科学家,在科学上成就非凡,有地动仪、浑天仪,研究过阴阳历算;他是文学家,在文学上著作等身,有《西京赋》《东京赋》等二十余部作品;他是政治家,在政治上令行禁止,很有建树。
郭沫若先生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学习《张衡传》,一要积累文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二要学习本文记人叙事的方法。
本文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和科学家张衡的传记。
张衡,字平子,河南南阳人。
曾任南阳郡主簿,郎中、尚书侍郎、太史令。
著有《灵宪》《浑天仪注》《算网论》等天文和数学著作,是浑天说的代表人物,其著作常被浑天说家引用。
117年左右制成水运浑象和候风地动仪,还制作过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可飞行的木鸢。
他对月光成因、月食的道理、行星运动的快慢等都有精辟独到的见解,记述了常见亮星有124颗。
他也是一个文学家,著名作品有《二京赋》等。
他的《思玄赋》以浪漫的笔法写出了遨游星空的遐想,现在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月球背面环形山和小行星。
这篇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
而且详略突出,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省淅川)人,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他自幼好学,博通经史,善于写文章。
先后担任过司徒从事中郎、尚书吏部郎、宣城太守等官职。
因参加拥立彭城王刘义康为帝的政变活动,事泄被杀。
范晔广泛搜集几十种关于后汉(亦称东汉)史事的著作,删繁补略,撰写《后汉书》。
因突遭杀害,只写就帝纪10卷,列传80卷。
后来梁刘昭将晋朝人司马彪所著《续汉书》的志8篇,分为30卷,以补范著所缺,合计120卷。
到北宋时,始将两书合刻,成为今本《后汉书》。
★四史: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陈寿的《三国志》、班固的《汉书》合称“四史”,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1.注字音加点字 读音加点字 读音 逾侈. 傅.会 算罔.论 璇玑.. 蟾蜍.. 篆.文 阉.竖 属属.文 伺伺.者眷属. 辟辟.公府 伺.候辟.谣2.识通假员径八尺(“员”通“______”) 形似酒尊(“尊”通“______”) 3.解多义公⎩⎪⎨⎪⎧连辟公.府不就(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便可白公.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公.然抱茅入竹去( )关⎩⎪⎨⎪⎧施关.发机(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 )距关.,毋内诸侯( )嬴乃夷门抱关.者( )征⎩⎪⎨⎪⎧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 )挟天子以征.四方( )乃⎩⎪⎨⎪⎧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今君乃.亡赵走燕( )于⎩⎪⎨⎪⎧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虽才高于.世(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 4.辨活用妙尽.璇机之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____________) 皆共目.之(____________) 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古今6.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张衡传》有关资料山东省淄博第七中学常爱森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
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少游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通五经”,“贯六艺”,永初五年(111)徵拜郎中。
自元初二年(115)至永建初,两次为太史令。
精通天文、历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
在天文学理论方面,张衡是“浑天派”的主要代表。
关于天地之起源,他认为天地未分之前,乃是一片混沌,既分之后,轻者上升为天,重者凝聚为地,阴阳相荡,产生万物。
他还第一次正确地解释了月蚀形成的原因,认为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蚀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
他依据当时的天文学知识,肯定了宇宙的物质性和无限性。
张衡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哲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著作收集在清严可均所编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后世称张衡为木圣(科圣)。
天文学张衡在天文学方面有两项最重要的工作——著《灵宪》,作浑天仪。
此外,在历法方面也有所研究。
张衡传原文: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译文: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并不骄傲自大。
(他)总是举止稳重、神态淡泊、宁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
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
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
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
(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原文: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译文: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
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
两次迁升为太史令。
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原文: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译文:(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
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原文: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张衡传》导学案(二)每日一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第一课时课前自主学习导学案一、知人论世(5分钟)1.介绍范晔。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
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
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
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
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
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
2.介绍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
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
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
《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
《张衡传》有关资料
山东省淄博第七中学常爱森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
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少游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通五经”,“贯六艺”,永初五年(111)徵拜郎中。
自元初二年(115)至永建初,两次为太史令。
精通天文、历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
在天文学理论方面,张衡是“浑天派”的主要代表。
关于天地之起源,他认为天地未分之前,乃是一片混沌,既分之后,轻者上升为天,重者凝聚为地,阴阳相荡,产生万物。
他还第一次正确地解释了月蚀形成的原因,认为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蚀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
他依据当时的天文学知识,肯定了宇宙的物质性和无限性。
张衡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哲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著作收集在清严可均所编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
后世称张衡为木圣(科圣)。
天文学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有两项最重要的工作——著《灵宪》,作浑天仪。
此外,在历法方面也有所研究。
关于《灵宪》
《灵宪》是张衡有关天文学的一篇代表作,全面体现了张衡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和发展。
原文被《后汉书·天文志》刘昭注所征引而传世。
文中介绍的天文学
在宇宙的起源方面。
《灵宪》认为,宇宙最初是一派无形无色的阴的精气,幽清寂寞。
这是一个很长的阶段,称为“溟滓”。
这一阶段乃是道之根。
从道根产生道干,气也有了颜色。
但是,“浑沌不分”,看不出任何形状,也量不出它的运动速度。
这种气叫做“太素”。
这又是个很长的阶段,称为“庞鸿”。
有了道干以后,开始产生物体。
这时,“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
天地配合,产生万物。
这一阶段叫做“太玄”,也就是道之实。
《灵宪》把宇宙演化三阶段称之为道根、道干、道实。
在解释有浑沌不分的太素气时引了《道德经》里的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这些都说明了《灵宪》的宇宙起源思想,其渊源是老子的道家哲学。
《灵宪》的宇宙起源学说和《淮南子•天文训》的思想十分相像,不过《淮南子》认为在气分清浊之后“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天上地下,
这是盖天说。
而《灵宪》主张清气所成的天在外,浊气所成的地在内,这是浑天说。
总之,张衡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认为宇宙并非生来就是如此,而是有个产生和演化的过程。
张衡所代表的思想传统与西方古代认为宇宙结构亘古不变的思想传统大异其趣,却和现代宇宙演化学说的精神有所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