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地区发展与改革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97 M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港地区发展与改革报告

在滩涂建城,使单一港口变国际都市——随着“双特30条”政策颁布、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上海向东,经过10年的城市建设和产业集聚,总面积约315平方公里的临港地区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刻,如同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描写的未来中国——“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未来临港什么样?早报记者走访众多官方人士、专家学者、临港创业者,走入这座夏季平均气温比上海中心城区低8℃的新型宜居之城,倾听他们讲述临港地区前所未有的天时、地利、人和,探访体验这里的区位、成本、体制和基础优势,发现未来的临港,将不只是像香港那样仅以港口贸易、零售贸易和金融服务业支撑,而是上海多产业共同发展的“产城合一”的国际化宜居新城。

双重利好推动临港全面升级

去年以来,上海东南角的临港地区突然间笼罩在“双特”、自贸试验区等多项政策的光环下,成为世人瞩目的中心。

2002年,上海在版图东南角划出约315平方公里的临港地区,由主城区、上海临港产业区组成,后者又包括主产业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综合区四大区域。

今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正式挂牌,包括临港地区约6平方公里的面积。临港一跃成为上海改革转型的“排头兵”。

这已不是临港首次获得“天时”。今年2月28日,上海宣布将在临港地区“建立特别机制和实施特殊政策”,被称为“双特30条”的实施细则同时公布,提出要“加快临港地区集聚高端制造业,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强化产城融合”。

今年4月17日,《临港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强调临港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通过实施特殊体制、特殊政策,优先完善城市功能、优先鼓励创新创业,更加注重集聚高端制造业、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和强化产城融合,努力成为推动上海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集合多重“优待”,未来的临港地区将是什么样?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等多位专家学者分析,自贸试验区将给临港带来行政运行模式的巨变,不再只是单纯的港口功能,而将向国际航运中心迈进;同时,临港将承接自贸区的产业衍生功能,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金融航运等现代服务业,港口、城市、产业将获得全面发展,如同香港甚至伦敦、纽约。

港与城:自贸区推动港口都市化

2012年,上海对临港地区的开发建设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合并上海临港产业区管委会和南汇新城管委会,成立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属于市政府派出机构、委托浦东新区管理。

在随后出台的“双特30条”中,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规划要“提供高效的行政服务”:管委会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到“审批时间最短、审批环节最少、审批服务最佳”。落户临港的产业项目,要在150个工作日内完成前期审批手续并开工建设。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对这一规划有了更明确的表述:“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一口受理、综合审批和高效运作的服务模式,完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不同部门的协同管理机制。”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说,上海建设自贸区中,改革的重要方向是终结审批制,逐步建立“以准入后监督为主,准入前负面清单方式许可管理为辅”的投资准入管理体制,这一政策立意又与“双特30条”不谋而合。

对此,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行政运行模式巨变、行政办事效率提高将成为未来临港的一大亮点,“可做可不做的审批将全没了,这是行政效率带来的改变”。

行政效率的提高意味着服务优化,在孙立坚看来,这一政策对港口产业的深化和发展极为有利,无疑将使港口功能发挥到极致。

一方面,自贸区给港口产业带来的巨大的变化是,此前“先进口再出口”的模式将被摒弃,最终由港口外运的货物不是简单的来料加工,而是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具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在由创新和转型所带

来的港口贸易中,百分之百中国制造的货物将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世界”。

而港口产业升级的另一典型表现在于产业链延伸。孙立坚分析:“未来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拓展业务的宽度、广度和深度,让港口的业务转向了保险、仓储、租赁、航运等等。‘港口’的概念拓宽了,不仅仅是储存、运输货物,即使只是经过港口、甚至不在港口,我们也能提供港口产业的一条龙服务。”

此外,孙立坚认为,优越的地理位置、货物往来的减税政策、完善的国家监管体系、发展成型的服务业等因素相互综合,使临港得天独厚地具备了自然的、成本的、管理的、业态的扩区优势。而相互配套、有机结合的港口、城市、产业,则更为临港地区塑造了良好的扩区条件。

产业升级:高劳工标准、总部经济

正如许多城市沿袭着从航运中心、贸易中心进而发展成为金融中心的路径,在港口产业繁荣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随之衍生。

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自贸区内金融、航运、商贸、专业、文化、社会等六大领域的相关服务业将扩大开放

“第一、第二产业不是自贸区重点扶持的对象,最大的亮点就是金融。”孙立坚设想,“国家放开政策后许多企业一拥而入,就需要购买一个类似于期货的金融产品来规避风险。”由此,金融产品业务量、业务品种都将大大增加。

与此同时,在临港新区里,“总部经济”的概念萌芽,许多跨国企业在此设立研发总部、指挥总部,彼此沟通信息、建立联系,“发挥大脑的作用”。“我们在临港新区获得的订单,可能交给区内,也可能交给全世界任何一地的企业,甚至我们只让集散的货物和资金停靠一下,收取部分服务费。临港这样的业态变化,呈现的就是高度的总部经济和密集的服务形式。”

孙立坚还指出,如果要将区内建设成总部经济的“司令部”,企业必须采用高劳工标准,“要接外单,员工薪资必须达到国际统一的标准。究竟是在自贸区外靠低劳工成本赚钱,还是提高劳工成本、升级技术,享受行政效率的提高、无需等待即马上通关的便捷,企业就需要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比较。”

孙立坚认为,今后区内不会出现传统的“用工荒”,但可能出现“大学生荒”,因为大学生才是这里的劳动主力。上海自贸区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是一次极好的机遇,这里开始靠知识创造财富,而不是靠体力。与人才相配套的是临港大学园区。该园区在2004年开工建设,最初的目标是建成以航运产业和海洋高新科技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松散型教育园区。海事大学、海洋大学、电机学院、临港科技学校和建桥学院等相继落户,与当地的海洋业、航运业、先进装备制造业一起,逐渐形成了科教与产业共生的业态。

《临港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在“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加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一项中指出,进一步引进相关高等院校智力资源,发挥海事大学、海洋大学、电机学院和建桥学院等高校优势学科的对口功能,建设临港产业区博士后流动站、工程师和技师实验室、航海和航运中心人才培养基地。

孙立坚分析:“以前大学城遭人诟病,原因是离市区过远,吸引不到好师资,教学质量堪忧。现在不一样了,人人都向往这里(临港)。要说制度红利,这确实给大学生带来了非常兴旺的机会。临港新区将来一定会成为人才高地,这个机会是给大学生的。这里不是靠把工资压下去,它有高劳工标准。这里干的活,是要靠大量的大学生们才做得了的、以制造业前端的创新和制造业后端的服务等打造高附加价值的商业活动。”

宜居之城:

高标准高质量生活空间根据产业规划,临港是国家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引领区和产业集聚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临港未来的居住定位也将因此发生巨变。

此前,临港新城被定位为满足刚性需求的普通住宅供应集中地。根据最新规划,临港将借鉴古北、碧云国际社区的成功经验,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国际化高层次生活社区,引进国际水准的商业、教育、文化和医疗等资源。事实上,曾开发碧云社区的金桥集团已规划了一个近30万平方米的综合区。

位于临港新城东南部的主城区,高端居住条件渐成气候。这里拥有40%的绿化覆盖率和5.56平方公里的景观湖滴水湖,生态环境良好。在南汇东滩湿地落脚的野生鸟类多达240余种;大面积森林绿地与河流使得主城区空气中的负离子含氧量高于市区。今夏,在市区气温一度在40℃附近徘徊时,临港主城区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