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稳态触发器
- 格式:doc
- 大小:478.50 KB
- 文档页数:14
单稳态触发器有哪些_单稳态触发器工作原理介绍
单稳态触发器工作特点①电路在没有触发信号作用时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②在外来触发信号作用下,电路由稳态翻转到暂稳态;
③由于电路中RC延时环节的作用,暂稳态不能长保持,经过一段时间后,电路会自动返回到稳态。
暂稳态的持续时间仅取与RC参数值有关。
单稳态触发器分类按电路形式不同:
1、门电路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2、MSI集成单稳态触发器
3、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工作特点划分:
1、不可重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
2、可重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电
单稳态触发器工作原理当输入Vi保持高电平时,Ci相当于断开。
输入Vi‘由于Ri的存在而为高电平Vcc。
此时,①若定时器原始状态为0,则集电极输出(7脚)导通接地,使电容C放电、Vc=0,即输入6脚的信号低于2/3Vcc,此时定时器维持0不变。
②若定时器原始状态为1,则集电极输出(7脚)对地断开,Vcc经R向C充电,使Vc 电位升高,待Vc值高于2/3Vcc时,定时器翻转为0态。
结论:单稳态触发器正常工作时,若未加输入负脉冲,即Vi保持高电平,则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V o一定是低电平。
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过程分为下面三个阶段来分析,图为其工作波形图:
①触发翻转阶段:
输入负脉冲Vi到来时,下降沿经RiCi微分环节在Vi’端产生下跳负向尖脉冲,其值低于负向阀值(1/3Vcc)。
由于稳态时Vc低于正向阀值(2/3Vcc),固定时器翻转为1,输出V o为高电平,集电极输出对地断开,此时单稳态触发器进入暂稳状态。
②暂态维持阶段:。
单稳态触发器的基本原理
单稳态触发器是一种具有两个稳态的电子电路,输入一个触发信号时,输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一个稳态,然后恢复到另一个稳态。
基本原理如下:
1. 单稳态触发器由至少一个双稳态器和一个触发器组成。
双稳态器具有两个稳态,分别为Set(置位)和Reset(复位)。
2. 当输入触发信号为高电平时,触发器处于Set稳态,输出为高电平。
当输入信号回到低电平,触发器的状态不会改变。
3. 当输入触发信号为低电平时,触发器处于Reset稳态,输出为低电平。
当输入信号回到高电平,触发器的状态不会改变。
4. 通过根据上述两个稳态的状态转移规则,输入信号的变化会导致触发器状态的切换,从而改变输出信号的状态。
5. 单稳态触发器可以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间延迟,当输入触发信号改变时,触发器会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后恢复到另一个稳态。
6. 单稳态触发器的具体实现方式有很多,比如基于门电路的实现(如SR触发器、D触发器等)和基于集成电路的实现(如555定时器等)。
总之,单稳态触发器通过输入信号的变化从一个稳态切换到另一个稳态,以实现一段固定的时间延迟,并输出变化后的信号状态。
单稳态触发器概述单稳态触发器(Monostable Multivibrator),又称单谐振触发器或单稳态多谐振器,是一种基本的数字电路元件。
它在输入触发信号的边沿出现时,会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产生一个输出脉冲。
单稳态触发器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数字电路中的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和控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工作原理单稳态触发器由一个RS触发器加上一个RC电路组成。
当输入端的触发信号进行边沿触发时,RS触发器的状态发生改变,导致输出信号产生脉冲。
而RC电路则决定了脉冲的宽度。
触发信号在上升沿或下降沿时,通过一个比较器来将信号转换为高电平或低电平。
触发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引起比较器输出瞬时反转,导致RS触发器的状态发生改变。
RS触发器的状态改变会导致输出脉冲的产生。
在输出脉冲的持续时间方面,RC电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RC电路由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组成,当输入端的触发信号引起RS触发器状态改变时,电容开始充电,通过选择合适的电阻和电容值,可以控制电容充电的时间,从而控制输出脉冲的持续时间。
应用单稳态触发器在数字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应用包括: 1. 脉冲生成器:单稳态触发器能够生成一定宽度的脉冲信号,可以用于时序控制和时序检测。
2. 边沿检测器:单稳态触发器可以检测输入信号的边沿,用于时序检测。
3. 延时器:通过调整RC电路的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的延时效果,在单片机、微控制器等系统中常用于延时应用。
4. 脉宽测量器:利用单稳态触发器的特性,可以对输入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测量。
优点和缺点单稳态触发器具有以下优点: - 可靠性高:由于是基于硅片制造的集成电路,因此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 可控性强:通过调整RC电路的参数,可以灵活控制输出脉冲的宽度和时间间隔。
- 适用范围广: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数字电路设计中,满足不同的需求。
然而,单稳态触发器也存在一些缺点: - 成本较高:由于是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复杂,因此成本相对较高。
单稳态触发器(双击自动滚屏)我们知道,因为触发器有两个稳定的状态,即0和1,所以触发器也被称为双稳态电路。
与双稳态电路不同,单稳态触发器只有一个稳定的状态。
这个稳定状态要么是0,要么是1。
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特点是:(1)在没有受到外界触发脉冲作用的情况下,单稳态触发器保持在稳态;(2)在受到外界触发脉冲作用的情况下,单稳态触发器翻转,进入“暂稳态”。
假设稳态为0,则暂稳态为1。
(3)经过一段时间,单稳态触发器从暂稳态返回稳态。
单稳态触发器在暂稳态停留的时间仅仅取决于电路本身的参数。
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图6.3.1]包含阻容元件构成的微分电路。
因为CMOS门电路的输入电阻很高,所以其输入端可以认为开路。
电容和电阻构成一个时间常数很小的微分电路,它能将较宽的矩形触发脉冲变成较窄的尖触发脉冲。
稳态时,等于0,等于0,等于,等于0,等于,电容两端的电压等于0。
触发脉冲到达时,大于,大于,等于0,等于0,等于,电容开始充电,电路进入暂稳态。
当电容两端的电压上升到时,即上升到时,等于0,电路退出暂稳态,电路的输出恢复到稳态。
显然,输出脉冲宽度等于暂稳态持续时间。
电路退出暂稳态时,已经回到0(这是电容和电阻构成的微分电路决定的),所以等于,等于,电容通过输入端的保护电路迅速放电。
当下降到时,电路内部也恢复到稳态。
图6.3.1 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图6.3.5 积分型单稳态触发器积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图6.3.5]包含阻容元件构成的积分电路。
稳态时,等于0,、和等于。
触发脉冲到达时,等于,等于,仍等于,等于,电容开始通过电阻放电,电路进入暂稳态。
当电容两端的电压下降到时,即下降到时,等于,电路退出暂稳态,电容的放电过程要持续到触发脉冲消失。
回到后,又变成,电容转为充电。
当上升到后,电路内部也恢复到稳态。
图6.3.8 集成单稳态触发器74121的逻辑图在普通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输入控制电路和一个输出缓冲电路就可以构成集成单稳态触发器[图6.3.8]。
单稳态触发器特点:电路有一个稳态、一个暂稳态。
在外来触发信号作用下,电路由稳态翻转到暂稳态。
暂稳态不能长久保持,由于电路中RC延时环节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电路会自动返回到稳态。
暂稳态的持续时间取决于RC电路的参数值。
单稳态触发器的这些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脉冲波形的变换与延时中。
一、门电路组成的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1. 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可由与非门或或非门电路构成,如下图。
与基本RS触发器不同,(a)由与非门构成的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 (b)由或非门构成的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图6.7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的两个逻辑门是由RC耦合的,由于RC电路为微分电路的形式,故称为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
下面以CMOS或非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为例,来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⑴ 没有触发信号时,电路处于一种稳态没有触发信号时,为低电平。
由于门输入端经电阻R接至,因此为低电平; 的两个输入均为0,故输出为高电平,电容两端的电压接近0V,这是电路的“稳态”。
在触发信号到来之前,电路一直处于这个状态:, 。
⑵ 外加触发信号,电路由稳态翻转到暂稳态当时,的输出由1 0,经电容C耦合,使,于是的输出v02 =1, 的高电平接至门的输入端,从而再次瞬间导致如下反馈过程:这样导通截至在瞬间完成。
此时,即使触发信号撤除(),由于的作用,仍维持低电平。
然而,电路的这种状态是不能长久保持的,故称之为暂稳态。
暂稳态时,,。
⑶ 电容充电,电路由暂稳态自动返回至稳态在暂稳态期间,电源经电阻R和门的导通工作管对电容C充电,随着充电时间的增加增加,升高,使时,电路发生下述正反馈过程(设此时触发器脉冲已消失):迅速截止,很快导通,电路从暂稳态返回稳态。
, 。
暂稳态结束后,电容将通过电阻R放电,使C上的电压恢复到稳定状态时的初始值。
在整个过程中,电路各点工作波形如图6.8所示。
图6.8 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各点工作波形2. 主要参数的计算(1) 输出脉冲宽度暂稳态的维持时间即输出脉冲宽度,可根据的波形进行计算。
为了计算方便,对于图6.8的波形,将触发脉冲作用的起始时刻作为时间起点,于是有根据RC电路瞬态过程分析,可得到当时,,代入上式可求得RC ln当= /2,则»0.7RC(2)恢复时间暂稳态结束后,还需要一段恢复时间,以便电容C在暂稳态期间所充的电荷释放完,使电路恢复到初始状态。
一般要经过3 ( 为放电时间常数)的时间,放电才基本结束,故约为3 。
(3)最高工作频率设触发信号的时间间隔为T,为使单稳电路能正常工作,应满足T> + 的条件,即最小时间间隔+ 。
因此,单稳态触发器的最高工作频率为<上述关系式是在作了某些近似值后得到的(例如,忽略了导通管的漏源电阻等),因而只能作为选择参数的初步依据,准确的参数还要通过实验调整得到。
3. 讨论(1)如图6.8所示,在暂稳态结束( )瞬间,的输入电压+ 。
为避免高的输入电压损坏CMOS门,在CMOS器件内部设有保护二极管D,如图6.7(b)中的虚线所示。
在电容C充电期间,二极管D开路。
而当时,D 导通,于是被钳制在+0.6V的电位上(见图6.8中的虚线)。
同时,在恢复期间,电容C放电的时间常数=( ║ )C(为二极管D的正向电阻),由于« ,因此电容放电的时间很短。
(2)当输入的脉冲宽度> 时,则在变为低电平后,没有响应,不能形成前述的正反馈过程,使的输出边沿变缓。
因此,当输入脉冲宽度很宽时,可在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入端加入、组成的微分电路。
同时为了改善输出波形,可在图6.7中的输出端再加一级反相器,如图6.9所示。
图6.9宽脉冲触发的单稳电路(3)若采用TTL与非门构成如图6.7(a)所示的单稳电路时,由于TTL门存在输入电流,因此,为了保证稳态时的输入为低电平,电阻R要小于0.7kΩ。
如果输入端采用, 微分电路时,的数值应大于2kΩ,使得稳态时大于门的开门电平( ),而CMOS门由于不存在输入电流,故不受此限制。
二、集成单稳态触发器用门电路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虽然电路简单,但输出脉宽的稳定性差,调节范围小,且触发方式单一。
为适应数字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现已生产出单片集成单稳态触发器。
可重复触发集成单稳态触发器不可重复触发两种不同触发特性的单稳态触发器的主要区别是:不可重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在进入暂稳态期间,如有触发脉冲作用,电路的工作过程不受其影响,只有当电路的暂稳态结束后,输入触发脉冲才会影响电路状态。
电路输出脉宽由R、C参数确定。
可重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在暂稳态期间,如有触发脉冲作用,电路会重新被触发,使暂稳态继续延迟一个时间,直至触发脉冲的间隔超过单稳输出脉宽,电路才返回稳态。
两种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波形分别如图6.10所示。
(a)不可重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工作波形 (b) 可重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工作波形图6.10 两种单稳电路工作波形1.不可重复触发的集成单稳态触发器图6.11 74121逻辑图74121引脚图74121是一种不可重复触发集成单稳态触发器,其逻辑图和引脚图分别如上图所示。
(1) 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电路由触发信号控制电路、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及输出缓冲电路组成。
将具有迟滞特性的非门与门合起来看成是一个或非门,它与门及外接电阻(或)、电容即组成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其电路工作原理与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基本相同。
电路只有一个稳态, 。
当图中a点有正脉冲触发时,电路进入暂稳态, 。
为低电平后是触发信号控制电路中RC触发器的门输出低电平,将门封锁,这样即使有触发信号输入,在a点也不会产生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的触发信号,只有等电路返回稳态后,电路才会在输入触发信号作用下被再次触发,根据上述分析,电路属于不可重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
(2)触发与定时Ø 触发方式74121集成单稳态触发器有3个触发输入端,由触发信号控制电路分析可知,在下述情况下,电路可由稳态翻转到暂稳态:l 若、两个输入中有一个或两个为低电平,B发生由0到1的正跳变。
l 若B和、中的一个为高电平,输入中有一个或两个产生由1到0的负跳变。
74121的功能如表1所示。
表1 74121功能表Ø 定时单稳电路的定时取决于定时电阻和定时电容的数值。
74121的定时电容连接在芯片的10、11引脚之间。
若输出脉冲宽度较宽,而采用电解电容时,电容C的正极接在输入端(10脚)。
对于定时电阻,使用者可以有两种选择:l 利用内部定时电阻(2kΩ),此时将9号引脚( )接至电源(14脚) 。
l 采用外接定时电阻(阻值在1.4~40kΩ之间),此时9脚应悬空,电阻接在11、14脚之间。
74121的输出脉冲宽度通常R的数值取在KΩ之间,C的数值取在pF µF之间,得到的取值范围可达到ns ms。
上式中的R可以是外接电组,也可以是芯片内部电阻(约2kΩ),如希望得到较宽的输出脉冲,一般使用外接电阻。
2.可重复触发集成单稳态触发器以常用CMOS集成器件MC14528为例,介绍可重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工作原理。
该器件的逻辑图和引脚图分别如图6.12所示。
由图可见,电路主要有三态门,积分电路、控制电路组成的积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及输出缓冲电路组成。
(a)逻辑图(b)引脚图图6.12 集成单稳态触发器MC14528(1) 稳态令´,无触发信号时1,´,设接通电源后电容还未充电,=0V,此时输出一定为高电平。
若为低电平,则在与= 的共同作用下,输出低电平并使输出高电平,输出低电平,于是v04 被置为高电平,这样图中, , 、同时截止,经向充电,当大于时,Q=0, =1,电路处于稳态。
同样,当´,输入信号´,0时,门输出低电平,使、门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的v07 为低电平,经反相后使v 处于高电平。
电路维持稳态不变。
(2)触发与定时以,,端加正触发脉冲情况为例说明电路触发工作情况。
在端上升沿到来时,由于,于是输出= ,导通,开始放电,当下降至门的阈值电压时,电路进入暂态。
此暂态不能持续下去,当进一步下降至门的阈值电压时,门输出低电平,经使、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的输出高电平,输出为低电平,这样又截止,C又重新开始充电,当值大于门的阈值电压时,电路自动返回到稳态,即的状态,继续充电至以后电路又恢复为稳态。
MC14528功能表如下表所示。
电路工作波形如图6.13所示。
图6.13 MC14528工作波形MC14528功能表由图6.13可见,输出脉宽等于由下降至的时间与由充电至两个时间之和。
为获得较宽的输出脉冲,一般都将设计得较高而将设计得较低。
为说明MC14528的可重复特性,分析图中时的工作情况。
如前所述,在时刻电路被触发进入暂态,电容很快放电后,又进入充电状态。
当尚未充至时,时刻电路被再次触发,门的低电平使,门输出高电平,管导通,电容C又放电,当放电使<< 时,门输出低电平,管截止,电容又充电,一直充到且在无触发信号作用时,电路才返回至稳态。
显然,在这两个重复脉冲触发下,输出脉冲宽度。
这种可重复触发单稳态可利用在暂稳态加触发脉冲的方法增加输出脉宽。
三、单稳态触发器的应用单稳态触发器是数字电路中常用的基本单元电路,典型应用介绍如下:u 定时由于单稳态触发器能生产一定宽度的矩形输出脉冲,如利用这个矩形脉冲作为定时信号去控制某电路,可使其在时间内动作(或不动作)。
例如,利用单稳输出的矩形脉冲作为与门输入的控制信号(见下图),则只有这个矩形波的时间内,信号才有可能通过与门。
图6.14 单稳态触发器作定时电路的应用(a) 逻辑图 (b)波形图u 延时单稳态触发器的延时作用不难从图6.8所示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波形可看出。
图中输出端的上升沿相对输入信号的上升沿延迟了一段时间。
单稳态的延时作用常被应用于时序控制。
u 多谐振荡器利用两个单稳态触发器可以构成多谐振荡器。
有两片74121集成单稳态触发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如图6.15所示,图中开关S为振荡器控制开关。
设当电路处于Q =0,Q =0 时,将开关S打开,电路开始振荡,其工作过程如下:在起始时,单稳态触发器I的A 为低电平,开关S打开瞬间,B端产生正跳变,单稳I被触发,输出正脉冲,其脉冲宽度0.7R C ,当单稳I暂稳态结束时,的下跳沿触发单稳Ⅱ,端输出正脉冲,此后,的下跳沿又触发单稳I,如此周而复始地产生振荡,其振荡周期为图6.15 由单稳态触发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u 噪声消除电路利用单稳态触发器可以构成噪声消除电路(或称脉宽鉴别电路)。
通常噪声多表现为尖脉冲,宽度较窄,而有用的信号都具有一定的宽度。
利用单稳电路,将输出脉宽调节到大于噪声宽度而小于信号脉宽,即可消除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