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机的发展历程资料
- 格式:pdf
- 大小:3.99 MB
- 文档页数:21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舆论工具,是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传播工具,也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群众的主要渠道之一。
广播电视事业几十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一、创始阶段:(1940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广播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最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加拿大出生的费森登和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美国杰出发明家德福雷斯特,1906年圣诞节前夕费森登主持播出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
1920年,威斯汀纽豪斯公司在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正式广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试播。
当时它是新华社的口语广播组织,故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943年被迫停止播音,到1945年,经多方努力才恢复播音,1947年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1948年迁到河北平山县继续播音。
1949年,北平解放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3月25日随党中央迁到北平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1949年9月27日,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改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5月1日,我国大陆上建立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开播,10月1日上海电视台建成,1978年,北京电视台改名中央电视台。
从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诞生,1958年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建国后我国有计划地在中央及各省创建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挫折。
这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主要体现党和政府宣传喉舌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虽然50年代中国电视事业便已起步,但很长的时间里,它距离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很遥远。
直到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审判林彪、“四人帮”集团的实况,中国百姓在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政治春风的同时,才不知不觉迈入了名副其实的“电视时代”。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舆论工具,是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传播工具,也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群众的主要渠道之一。
广播电视事业几十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一、创始阶段:(1940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广播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最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加拿大出生的费森登和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美国杰出发明家德福雷斯特,1906年圣诞节前夕费森登主持播出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
1920年,威斯汀纽豪斯公司在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正式广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试播。
当时它是新华社的口语广播组织,故称新华广播电台。
1943年被迫停止播音,到1945年,经多方努力才恢复播音,1947年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1948年迁到平山县继续播音。
1949年,北平解放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3月25日随党中央迁到北平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1949年9月27日,改名为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改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5月1日,我国大陆上建立的第一座电视台——电视台,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开播,10月1日电视台建成,1978年,电视台改名中央电视台。
从1940年新华广播电台诞生,1958年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建国后我国有计划地在中央及各省创建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挫折。
这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主要体现党和政府宣传喉舌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虽然50年代中国电视事业便已起步,但很长的时间里,它距离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很遥远。
直到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审判林彪、“四人帮”集团的实况,中国百姓在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政治春风的同时,才不知不觉迈入了名副其实的“电视时代”。
中国电视的发展历程中国电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
在那个时代,中国电视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文化媒体,并在国内迅速普及。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政府开始关注电视的发展,将其视为宣传思想的重要工具。
1958年,中国成立了第一代中央电视台(CCTV),播出了全国范围的电视节目。
起初,电视节目的制作条件有限且落后,只能播出一些简单粗糙的节目,但人们对电视的热情依然如此高涨。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的不断改善,中国电视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
这是电视技术的一次巨大飞跃,打破了以前的技术限制。
同时,电视节目的多样性和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除了政治宣传节目,电视剧、新闻报道和娱乐节目也开始涌现出来。
然而,中国电视的发展进程并不一帆风顺,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电视行业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
电视节目的质量大幅下降,很多经典作品受到查禁,电视行业一度陷入低谷。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电视行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电视技术进一步升级,画质更加清晰,色彩更加丰富。
各类电视节目开始出现,包括电视剧、综艺节目、体育赛事等。
通过电视媒体,人们可以感知到全球各地不同的文化和信息。
2000年代以后,中国电视进一步发展壮大。
CCTV已经成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电视媒体之一,并向世界播送了大量的中国文化。
同时,各地方电视台的崛起也推动了中国电视行业的繁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中国电视行业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机等各种终端,随时随地观看电视节目。
同时,中国的视频平台如爱奇艺、腾讯视频等也成为了人们获取电视节目的重要渠道。
在当前,中国电视行业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碎片化观看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使得电视节目的制作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同时,随着流媒体服务的崛起,传统电视行业需要面对互联网公司的竞争。
总体来说,中国电视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追寻技术进步和节目创新的过程。
中国彩电的成长历程1978年,国家批准上海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该生产线1982年10月份正式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彩电工业已经跨越过自行摸索的漫长前奏,开始直接和国外先进技术对接。
不久,国内第一个彩色显像管生产厂———咸阳彩虹显像管厂成立,彩电得以在国内大规模生产。
经历了以下成长过程:雨后春笋(1982—1985年)彩电业在80年代初获得迅速增长,并向规模化发展,几年间全国共引进大小彩电生产线100多条,各地电视机制造企业纷纷涌现,一批国产名牌如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开始被消费者熟知。
1985年前后,我国电视机年产量已达1663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名列世界第二。
但是,此时国内的电视机普及率还相当低。
市场受结构、价格、消费能力等各种条件的限制,还有极大的空间和潜力无法得到释放。
到1987年,我国电视机产量达到1934万台,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
这一地位一直保持至今。
日货风行(1986—1992年)日本彩电业从70年代开始高速发展,到80年代后期已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国内的彩电生产线大多从日本引进。
虽然国产彩电的数量和规模已经有了空前发展,但国内企业引进的生产线在技术上仍然落后,品种、功能、质量、价格等诸多方面仍无法和进口彩电相比。
在国内市场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不但新增市场空间被拥有技术和资金优势的外国彩电企业争夺,就连在原有的市场上,国产彩电产销量的增长势头也受国外品牌威胁。
在这一轮抢滩战役中,外资品牌拿下了近八成的市场占有率,而其中松下、东芝、日立等日本品牌占据绝对优胜地位。
国货自强(1993—1998年)1989年8月,长虹彩电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降价,发起了彩电史上第一次价格战。
50天后,国家出台了彩电降价政策。
从此国产彩电摆脱了计划经济的阴影,企业取得了对自己产品营销的主动权。
这也是国产品牌寻找自身价格定位,形成市场区隔的起步。
此后,国产彩电不断降价,在获得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使彩电在中国实现普及。
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一、起源与初步发展阶段在中国电视的发展初期,电视剧主要以舞台戏剧的形式呈现。
1958年,中国第一部正式的音乐舞台剧《白毛女》在电视上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剧的诞生。
接着,一系列道德教育片、历史剧、现实主义题材的剧集相继问世,如《武大郎与潘金莲》、《红灯记》等。
二、改革开放与市场化发展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视剧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引进外国影视片成为了一种新趋势,中国的电视剧开始受到国际影视产业的影响。
同时,中国电视剧在题材、创作手法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加注重现实主义的风格,呈现出社会、经济、政治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三、荧屏黄金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电视剧进入了一个繁荣的阶段,被誉为荧屏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众多经典的电视剧问世,如《还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访记》等。
这些电视剧在剧情、角色设定、服装等方面都具备了高水准的制作,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爱与追捧。
四、多元化与优质剧目崛起随着市场化的发展,中国电视剧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各种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电视剧纷纷涌现,涵盖了历史、都市、农村、武侠、军事等各个领域。
同时,电视剧的制作水平也逐渐提升,不仅在剧本创作上注重深度与内涵,还在拍摄技术、视觉效果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
五、网络影视的兴起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影视逐渐成为了人们获得电视剧内容的主要途径之一。
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开始在网络上首播,各大视频平台竞相推出自制剧集。
网络影视的兴起不仅为电视剧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创作人员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
附件:本文附有相关的图片、图表和统计数据,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历程。
法律名词及注释:1:第一个法律名词:版权法注释:版权法是保护原创作品的法律,对电视剧的著作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2:第二个法律名词:广播电视法注释:广播电视法主要规定了对广播电视行为的管理和监督,对电视剧的播放、制作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历程
1958年,中国成立了第一家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
这标志着中国电视行业的起步,电视节目开始在中国传播。
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国电视行业发展缓慢,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电视节目的数量和内容受到极大限制,只能宣传政府的意识形态和宣传内容。
1978年,随着开放的开始,中国电视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开始引进海外的电视节目、技术和设备,并与国外电视台进行合作。
这一时期,中国的电视剧开始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展,引起了大量观众的追捧。
1995年,中国推出了全国性的有线电视网络,并开始向更多的家庭提供电视节目。
这一举措大大推动了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并使更多的观众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电视节目。
21世纪初,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的电视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电视节目的种类和数量开始大幅增加,电视剧、综艺节目、纪录片等成为观众喜爱的节目类型。
同时,电视台开始积极开展跨界合作,将电视剧、电影、小说等内容进行跨媒体发展。
如今,中国的电视行业已经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
中国拥有众多的电视台和电视频道,电视节目的质量和内容得到了极大改善。
并且中国的电视节目也开始走向国际,一些优秀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被引进到国际市场。
总的来说,中国电视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最初的电视台成立到现在的百花齐放,中国电视行业已经成为中国文化
传播的重要渠道,为观众提供了多样化、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变化,中国电视行业将继续朝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电视机发展历程电视机作为现代社会必备的家庭用电器之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视机的发展历程却并不长久,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电视机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电气工程师们开始对电子图像传输进行研究,最早的电视机是通过光电效应来捕获和传输图像。
然而,当时的电视机只能显示黑白图像,画质较差。
直到1926年,英国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机。
通过使用陶瓷管电子扫描技术,这台电视机可以传输和显示黑白图像。
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和高昂的制造成本,电视机在当时并未得到大规模普及。
随着技术的进步,20世纪30年代,电视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德国工程师马尔科姆·鲍尔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立体图像传感器,使得电视机能够显示立体图像。
不久之后,美国发明家菲洛·福尼斯提出了分色显示技术,使得电视机能够显示彩色图像。
这两项技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电视机的发展。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影响,电视机的发展进一步受到了限制。
然而,战后的电视机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1950年代,电视机开始普及到普通家庭中。
彩电的出现使得电视机的画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人们可以在家里观看逼真的彩色图像。
此时的电视机已经不再是一个奢侈品,而是成为了家庭娱乐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世纪7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电视机开始变得更加精简和轻巧。
同时,有线电视的发展也使得电视节目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
取而代之的是,大屏幕电视开始流行起来,人们可以在家中享受更加宽广的视野。
到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电视机的进一步发展集中在图像的显示和音频的传输上。
宽屏和高清电视开始普及,人们可以在家中观看更加清晰、逼真的画面,这将电视机的观赏体验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如今,电视机的发展正朝着更加智能化和互联网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电视的出现使得电视机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图像显示工具,而成为了一个具备多媒体功能的综合娱乐平台。
我国彩色电视机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1. 我国彩色电视机的初期发展我国彩色电视机的发展可以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
当时,我国政府开始重视电视产业的发展,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国家投资兴建了一批彩色电视机生产线。
这标志着我国彩色电视机行业的初步起步,也奠定了我国成为世界电视机制造大国的基础。
2. 彩色电视机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彩色电视机行业逐渐实现了从技术跟跑到技术领跑的转变。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同时也不断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如LED背光技术、高清显示技术等。
这些技术突破为我国彩色电视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 我国彩色电视机的市场发展和竞争格局我国彩色电视机市场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市场。
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彩色电视机行业也面临着来自国际品牌和国内竞争对手的挑战。
然而,我国彩色电视机企业依靠自身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成功打开了国内市场,并不断拓展国际市场,成为了国际彩电行业中的重要力量。
4. 彩色电视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我国彩色电视机行业也发生了持续的改变。
未来,我国彩色电视机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 智能化:彩色电视机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显示设备,而是智能家居的中心控制终端,实现与其他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
2) 电视+互联网:彩色电视机将融合互联网和传统电视,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和更便捷的服务。
3) 超高清:随着4K和8K技术的成熟,彩色电视机将呈现出更高清、更逼真的画面,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4) 定制化服务:彩色电视机生产企业将更加重视用户需求,推出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个性化定制。
5. 个人观点和总结我国彩色电视机行业在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国际竞争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展现出活力和潜力。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我国彩色电视机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