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教案第一课
- 格式:pdf
- 大小:171.37 KB
- 文档页数:18
蛙泳教案(共5篇)第一篇:蛙泳教案蛙泳教案第一次课内容:一、呼吸;二、站立;三、漂浮;四、滑行;五、模仿蛙泳腿。
一、呼吸(《游泳教学手册》P3 2、3、)1、原地练习呼吸“啪”。
2、双手伸直扶墙,头夹在两臂之间,头后仰用力吐气。
10次×3~5组。
3、水中双手扶池练呼吸,肩膀要没在水中。
10次× 3~5组。
二、站立(《游泳速成》P22)1、水中站立,下蹲起立,蹲至与下颌齐平。
2、水中向前、向后走。
3、水中跳跃,单脚跳,双脚跳,向前、后、左、右跳,转着跳。
三、漂浮(《游泳速成》P24~27)1、抱膝团身漂浮。
2、俯身漂浮。
3、牵引漂浮。
4、推拉漂浮。
四、滑行(《游泳速成》P27~29)1、蹬池底滑行。
2、蹬池壁滑行。
五、模仿蛙泳腿(《游泳教学手册》P3~5)1、坐在地上练蛙泳腿,讲解示范,“定格”讲。
2、翻脚的练习,双腿并拢,脚勾起。
3、坐在池边,双腿放在水中做蛙泳腿。
4、俯卧在凳子上和池边做蛙泳腿。
※ 考核:会憋气,换气,能把头放入水中。
(每次课结束时2/3的学生应该达到考核标准。
)第二次课内容:一、呼吸;二、漂浮;三、滑行;四、模仿蛙泳腿;五、池边腿。
五、池边腿1、憋气做蛙泳腿。
2、加呼吸的蛙泳腿。
3次腿1呼吸3口气12次腿×3组;2次腿1呼吸5口气12次腿×3组;1次腿1呼吸10口气10次腿×3组。
※ 考核:正确的陆上模仿动作和池边蛙泳腿,漂浮及连续呼吸。
第三次课内容:一、呼吸;二、滑行;三、池边腿;四、扶板腿。
四、扶板腿1、憋气做扶板腿。
25米×1。
站起来呼吸。
2、加呼吸的扶板腿。
25米×8。
※ 考核:连续蹬腿25米,总量200~300米。
第四次课内容:一、呼吸;二、池边腿;三、扶板腿加呼吸。
三、扶板腿加呼吸要求:1、肘关节伸直,肩膀放松。
2、慢收腿。
※ 考核:一次腿一次呼吸,总量400~500米,呼吸动作熟练自如。
第五次课同第四堂课。
课程名称:蛙泳基础技能训练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蛙泳的基本动作要领。
2. 提高学生的蛙泳速度和耐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游泳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适用对象:初学者或蛙泳技能提升者课时安排:4课时(每课时60分钟)教学器材:- 游泳池- 救生圈- 水中救生设备- 计时器- 水性测试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蛙泳基本知识及安全意识培养一、课堂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蛙泳的历史和发展。
2. 引导学生关注蛙泳的特点和技巧。
二、理论学习(15分钟)1. 讲解蛙泳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腿部动作、手臂动作和呼吸技巧。
2. 强调蛙泳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碰撞、保持身体平衡等。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学生在救生员的帮助下,尝试佩戴救生圈进行水中练习。
2. 教师示范蛙泳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第二课时:蛙泳腿部动作训练一、课堂导入(10分钟)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蛙泳腿部动作训练。
二、理论学习(10分钟)1. 详细讲解蛙泳腿部动作的分解步骤。
2. 分析腿部动作的关键点和常见错误。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学生在水中进行腿部动作的分解练习。
2. 教师示范并纠正学生的动作。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第三课时:蛙泳手臂动作及呼吸配合训练一、课堂导入(10分钟)1. 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蛙泳手臂动作及呼吸配合训练。
二、理论学习(10分钟)1. 讲解蛙泳手臂动作的技巧和呼吸的时机。
2. 分析手臂和呼吸配合的重要性。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学生在水中进行手臂动作和呼吸配合的练习。
2. 教师示范并纠正学生的动作。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蛙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培养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蛙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水感训练。
教学难点:1. 蛙泳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2. 水感训练的适应性。
教学准备:1. 游泳池、救生圈、救生衣等。
2. 教学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状态。
2. 向学生介绍蛙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动作教学1. 教师示范蛙泳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2.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三、水感训练1. 学生戴上救生圈,在水中自由漂浮,感受水的浮力。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呼吸练习,提高学生的水感。
四、连贯动作练习1. 教师示范蛙泳连贯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2.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蛙泳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游泳水平。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成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2. 学会蛙泳的腿部动作和呼吸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增强体质。
教学重点:1. 蛙泳的基本姿势。
2. 蛙泳的腿部动作。
3. 蛙泳的呼吸技巧。
教学难点:1. 腿部动作的协调性。
2. 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教学内容:1. 蛙泳的基本姿势讲解与示范。
2. 蛙泳腿部动作的练习。
3. 蛙泳呼吸技巧的讲解与练习。
教学过程:一、课堂常规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2. 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包括慢跑、关节活动等。
二、蛙泳基本姿势讲解与示范1. 教师讲解蛙泳的基本姿势,包括头部位置、身体姿势、腿部姿势等。
2. 教师进行蛙泳动作的示范,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动作要领。
三、蛙泳腿部动作练习1. 教师讲解蛙泳腿部动作的步骤和要点,如收腿、翻脚、蹬夹、滑行等。
2. 学生在水中进行腿部动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重点指导学生注意腿部动作的协调性和力量。
四、蛙泳呼吸技巧讲解与练习1. 教师讲解蛙泳呼吸的时机和方式,强调在蹬夹动作后的滑行阶段进行呼吸。
2. 学生在水中进行呼吸技巧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五、完整蛙泳动作练习1. 教师引导学生将腿部动作与呼吸技巧相结合,进行完整的蛙泳动作练习。
2. 学生在水中进行完整蛙泳动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蛙泳的基本姿势、腿部动作和呼吸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蛙泳的基本姿势和腿部动作。
2. 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练习呼吸技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评价学生在蛙泳基本姿势、腿部动作和呼吸技巧方面的掌握程度。
3. 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课后练习情况。
教学资源:1. 游泳池2. 教学视频3. 游泳教材。
课程名称:游泳初级班授课对象:大学生授课时间:1课时授课地点:游泳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2. 使学生初步掌握蛙泳的呼吸和腿、臂动作。
3.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2. 蛙泳的呼吸技巧。
3. 蛙泳腿、臂动作的配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蛙泳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提高身体适应游泳的能力。
二、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1. 教师示范蛙泳的基本姿势,包括身体姿势、头部位置、腿部和臂部动作。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三、呼吸技巧1. 教师讲解蛙泳呼吸的时机和技巧。
2. 学生练习呼吸,教师指导。
四、腿、臂动作配合1. 教师分别示范蛙泳的腿部和臂部动作。
2. 学生练习腿部和臂部动作,教师指导。
3. 练习腿部和臂部动作的配合。
五、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蛙泳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交流心得,教师点评。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蛙泳的基本要领。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参与到蛙泳的学习中来,说明教学内容和方法较为合适。
2. 部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存在动作不规范、呼吸不协调等问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3.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了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 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蛙泳的呼吸技巧掌握得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呼吸训练。
5.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游泳技能。
改进措施:1. 针对学生在呼吸技巧上的不足,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呼吸练习的课时,让学生熟练掌握呼吸时机和技巧。
2. 加强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动作不规范问题进行纠正,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蛙泳动作。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蛙泳的基本动作要领,了解蛙泳的呼吸方法。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游泳习惯,提高游泳技能。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教学内容:1. 蛙泳动作要领讲解2. 蛙泳呼吸方法讲解3. 蛙泳练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 学生集合,教练讲解本节课内容。
2. 学生跟随教练进行热身活动,包括跑步、跳绳、关节活动等。
二、蛙泳动作要领讲解1. 教练讲解蛙泳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腿部、手臂、呼吸等。
2. 学生跟随教练模仿动作,教练逐一纠正错误。
三、蛙泳呼吸方法讲解1. 教练讲解蛙泳的呼吸方法,包括呼吸时机、呼吸深度等。
2. 学生跟随教练进行呼吸练习,教练逐一纠正错误。
四、蛙泳练习1. 学生按照教练的要求,进行蛙泳练习。
2. 教练观察学生练习情况,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教练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回答。
2. 学生进行蛙泳动作练习,教练观察并纠正错误。
二、蛙泳练习1. 学生进行蛙泳练习,教练观察学生动作,针对错误进行纠正。
2. 学生进行蛙泳接力比赛,提高练习兴趣。
三、总结与反思1. 教练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蛙泳动作要领和呼吸方法。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蛙泳练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蛙泳动作的准确性、呼吸的协调性。
2. 通过蛙泳接力比赛,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游泳技能的提高程度。
教学注意事项:1. 课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教学设备齐全。
2.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安全,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3. 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确保教学效果。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游泳兴趣。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蛙泳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腿部、手臂和呼吸的配合。
2. 学生能够在水中独立完成蛙泳动作,并保持一定的速度和稳定性。
3. 培养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水上自救能力。
教学重点:1. 蛙泳腿部动作的节奏和力度。
2. 蛙泳手臂动作的配合和呼吸时机。
3. 腿部、手臂和呼吸的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1. 腿部动作的节奏和力度控制。
2. 手臂和呼吸的配合时机。
3. 腿部、手臂和呼吸的协调配合。
教学准备:1. 游泳池及救生设备。
2. 游泳教学用道具(如救生圈、浮板等)。
3. 教学视频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蛙泳腿部动作教学一、课堂导入1. 通过观看蛙泳视频,让学生了解蛙泳的基本动作。
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跑步、跳绳等。
二、基本动作讲解与示范1. 讲解蛙泳腿部动作的要点:双腿并拢,脚跟靠拢,脚尖张开,向下压水。
2. 示范蛙泳腿部动作,强调动作的节奏和力度。
三、学生练习1. 学生在水中模仿蛙泳腿部动作,教师个别指导。
2. 使用浮板辅助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腿部动作的节奏和力度。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腿部动作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动作。
第二课时:蛙泳手臂动作教学一、课堂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腿部动作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进行热身运动。
二、基本动作讲解与示范1. 讲解蛙泳手臂动作的要点:手臂划水,掌心向下,手肘内收,手掌交替推动。
2. 示范蛙泳手臂动作,强调动作的配合和呼吸时机。
三、学生练习1. 学生在水中模仿蛙泳手臂动作,教师个别指导。
2. 使用浮板辅助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手臂动作的配合和呼吸时机。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手臂动作的配合和呼吸时机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动作。
第三课时:蛙泳呼吸与配合教学一、课堂导入1. 复习前两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腿部和手臂动作掌握情况。
蛙泳教案3节课教案标题:蛙泳教案3节课教案目标:1. 学习正确的蛙泳姿势和动作;2. 提高学生的蛙泳技能和水性;3. 培养学生的水上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学习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2. 熟练掌握蛙泳的划水和蹬腿动作;3. 培养学生的蛙泳协调性和水中平衡能力。
教学准备:1. 游泳池和教学用具(浮板、泳帽、泳镜等);2.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等);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音响等);4. 安全设施和救生员。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 导入(5分钟):-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引导学生回顾蛙泳的基本知识。
2. 理论讲解(10分钟):- 使用图片或视频讲解蛙泳的正确姿势和动作;- 强调蛙泳的呼吸技巧和节奏。
3. 示范演示(10分钟):- 教师进行蛙泳姿势和动作的示范;- 强调正确的手臂划水和腿部蹬腿动作。
4. 练习指导(20分钟):- 学生在浅水区使用浮板进行手臂划水和腿部蹬腿练习; - 教师逐个指导学生的姿势和动作,纠正错误。
5. 游戏活动(15分钟):- 设计游戏活动,如蛙泳接力赛或蛙泳比赛;- 强调团队合作和比赛的规则。
第二节课:1. 复习(5分钟):-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蛙泳姿势和动作;- 复习蛙泳的呼吸技巧和节奏。
2. 热身活动(10分钟):- 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或伸展运动。
3. 练习指导(25分钟):- 学生在浅水区进行蛙泳的练习;- 教师逐个指导学生的姿势和动作,关注细节。
4. 水中技能训练(15分钟):- 学生在较深的水域进行蛙泳技能训练;- 强调水中平衡和协调性的重要性。
5. 游戏活动(15分钟):- 设计游戏活动,如蛙泳比赛或蛙泳队列;- 鼓励学生展示所学的蛙泳技能。
第三节课:1. 复习(5分钟):- 回顾前两节课学习的蛙泳姿势和动作;- 复习蛙泳的呼吸技巧和节奏。
2. 热身活动(10分钟):- 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或伸展运动。
3. 练习指导(25分钟):- 学生在深水区进行蛙泳的练习;- 教师逐个指导学生的姿势和动作,提供个性化指导。
15课学会自由泳蛙泳教案第一课,自由泳蛙泳基本姿势。
自由泳和蛙泳是游泳中最基本的两种泳姿,也是最容易学习的两种泳姿。
在学习这两种泳姿之前,首先要学会正确的基本姿势。
在自由泳中,正确的姿势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的阻力,提高游泳速度。
在蛙泳中,正确的姿势可以使游泳者更加轻松地游泳,减少疲劳。
在学习自由泳和蛙泳的基本姿势时,首先要保持身体的水平,头部要与身体保持一条直线。
双臂要做出正确的划水动作,保持手臂与水面平行。
双腿要做出正确的踢水动作,保持身体的平衡。
在学习自由泳和蛙泳的基本姿势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放松,不要过于紧张,以免影响游泳的效果。
第二课,自由泳蛙泳划水动作。
自由泳和蛙泳的划水动作是学习这两种泳姿的重点。
在学习自由泳的划水动作时,要注意双臂的配合和力度的掌握。
双臂的划水动作要保持一定的频率和幅度,以保持游泳的速度。
在学习蛙泳的划水动作时,要注意双臂的协调和力度的控制。
双臂的划水动作要保持一定的频率和幅度,以保持游泳的速度。
在学习自由泳和蛙泳的划水动作时,要注意手部的动作和姿势。
手部要保持正确的姿势,以减少水的阻力。
在学习自由泳和蛙泳的划水动作时,要注意手部的力度和频率。
手部的力度和频率要保持一定的节奏,以保持游泳的速度。
第三课,自由泳蛙泳踢水动作。
自由泳和蛙泳的踢水动作是学习这两种泳姿的重点。
在学习自由泳的踢水动作时,要注意双腿的协调和力度的控制。
双腿的踢水动作要保持一定的频率和幅度,以保持游泳的速度。
在学习蛙泳的踢水动作时,要注意双腿的协调和力度的控制。
双腿的踢水动作要保持一定的频率和幅度,以保持游泳的速度。
在学习自由泳和蛙泳的踢水动作时,要注意脚部的动作和姿势。
脚部要保持正确的姿势,以减少水的阻力。
在学习自由泳和蛙泳的踢水动作时,要注意脚部的力度和频率。
脚部的力度和频率要保持一定的节奏,以保持游泳的速度。
第四课,自由泳蛙泳呼吸技巧。
自由泳和蛙泳的呼吸技巧是学习这两种泳姿的关键。
蛙泳教案12节课标题:蛙泳教案12节课教案目标:1.使学生了解蛙泳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
2.提高学生的蛙泳技能,使其能够在水中自如地游泳。
3.培养学生的水性和水安全意识。
4.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教学资源:1.游泳池2.浮球3.教练员示范视频4.游泳眼镜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第一节课:认识蛙泳1.介绍蛙泳的起源、特点和重要性。
2.让学生观看教练员示范视频,了解正确的蛙泳动作。
3.向学生介绍和讲解蛙泳姿势:面对水面,双臂伸直,腿和脚自然张开,脚尖内八。
第二节课:练习身体平衡1.指导学生进入浅水区,保证水深合适。
2.教授学生身体平衡练习:双脚并拢,双臂自然下垂,将脸埋入水中维持数秒钟。
3.要求学生重复练习,逐渐增加身体平衡时间。
第三节课:背浮练习1.教授学生正确的背浮姿势,包括:俯卧水面,双臂伸直向两侧展开,腿和脚自然放松。
2.让学生在浅水区练习背浮,并引导他们逐步学会保持平衡的技巧。
3.鼓励学生逐渐延长背浮的时间,培养对水的信心。
第四节课:握浮球练习蛙泳动作1.给每位学生配发浮球,确保腰部以上能够浮在水面上。
2.指导学生蛙泳动作练习:踢动双腿,同时将双臂伸直向前方推动浮球。
3.通过浮球的帮助,让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蛙泳动作,增加腿部的力量和协调性。
第五节课:继续练习蛙泳动作1.让学生不再使用浮球,以自身力量练习蛙泳。
2.指导学生继续练习踢动双腿和推动双臂的协调动作,强调动作的连贯性。
3.给予学生适当的教练员示范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纠正姿势和动作中的错误。
第六节课:深水区练习1.引导学生进入深水区,确保水深安全。
2.让学生尝试在深水中进行蛙泳练习,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水上安全意识。
3.提醒学生随时可以使用游泳眼镜和浮球进行辅助训练,保证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七节课:强化蛙泳技巧1.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技巧强化训练。
2.进行小组练习,学生之间互相观摩和交流经验,相互帮助改进技术。
蛙泳第一节课的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游泳教材》第二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蛙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具体涉及蛙泳的腿部动作、手臂动作、呼吸配合以及整体动作的连贯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蛙泳的基本动作,如腿部动作、手臂动作和呼吸配合。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协作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3.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加强水中自救和互救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蛙泳腿部动作、手臂动作和呼吸配合的技巧。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游泳教学视频、蛙泳动作图解、教学示范器材。
2. 学具:泳镜、泳帽、泳衣、泳圈、浮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游泳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蛙泳的整体动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蛙泳腿部动作教学(15分钟)a. 教师示范蛙泳腿部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b. 学生模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c. 学生进行腿部动作的连贯性练习,教师点评。
3. 蛙泳手臂动作教学(15分钟)a. 教师示范蛙泳手臂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b. 学生模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c. 学生进行手臂动作的连贯性练习,教师点评。
4. 呼吸配合教学(10分钟)a. 教师讲解蛙泳呼吸的配合方法。
b. 学生在水中练习呼吸配合,教师指导。
5. 整体动作连贯性练习(15分钟)a. 教师示范整体动作,强调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
b.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观摩,教师巡回指导。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蛙泳整体动作的练习,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蛙泳腿部动作要领2. 蛙泳手臂动作要领3. 呼吸配合方法4. 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蛙泳整体动作练习。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进行蛙泳整体动作的练习,录制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课后加强蛙泳练习,提高动作的熟练度和协调性。
10节课蛙泳速成教案教案标题:10节课蛙泳速成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蛙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蛙泳姿势和呼吸技巧。
3.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蛙泳,并能够游出一定距离。
教学时间:10节课教学准备:1. 游泳池或适合进行蛙泳教学的水域。
2. 游泳教具(如浮板、鼻夹、护目镜等)。
3. 教学辅助工具(如投影仪、白板等)。
4. 学生个人装备(泳衣、泳帽等)。
教学步骤:第一课:蛙泳入门1. 引入:介绍蛙泳的基本概念和动作。
2. 示范: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蛙泳动作。
3. 练习:让学生在浅水区内模仿示范动作进行练习。
第二课:蛙泳姿势和呼吸技巧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蛙泳动作。
2. 讲解:介绍正确的蛙泳姿势和呼吸技巧。
3. 练习:让学生在浅水区内练习正确的姿势和呼吸。
第三课:蛙泳手臂动作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姿势和呼吸技巧。
2. 讲解:介绍蛙泳手臂动作的要领。
3. 练习:让学生在浅水区内练习正确的手臂动作。
第四课:蛙泳腿部动作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手臂动作。
2. 讲解:介绍蛙泳腿部动作的要领。
3. 练习:让学生在浅水区内练习正确的腿部动作。
第五课:蛙泳协调练习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腿部动作。
2. 讲解:介绍蛙泳的协调练习方法。
3. 练习:让学生在浅水区内进行蛙泳协调练习。
第六课:蛙泳转身技巧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协调练习。
2. 讲解:介绍蛙泳转身技巧的基本方法。
3. 练习:让学生在浅水区内进行蛙泳转身练习。
第七课:蛙泳起跳和翻滚练习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转身技巧。
2. 讲解:介绍蛙泳起跳和翻滚技巧的基本方法。
3. 练习:让学生在浅水区内进行蛙泳起跳和翻滚练习。
第八课:蛙泳的速度控制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起跳和翻滚技巧。
2. 讲解:介绍蛙泳速度控制的基本方法。
3. 练习:让学生在深水区内进行蛙泳速度控制练习。
第九课:蛙泳的转向技巧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速度控制。
蛙泳教案第一课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蛙泳姿势和动作要领。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蛙泳的呼吸技巧。
3. 学生能够熟练游出一定距离的蛙泳。
二、教学重点1. 蛙泳的姿势和动作要领。
2. 蛙泳的呼吸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游泳池或适合游泳的场地。
2. 游泳教具:泳镜、泳帽、蛙泳专用蛙鞋等。
3. 教学辅助材料:教学PPT、蛙泳示范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准备a. 让学生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或拉伸运动,以准备身体。
b. 强调热身活动的重要性,可以预防运动伤害。
2. 介绍蛙泳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a. 使用教学PPT或示范视频,向学生介绍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包括身体的平衡、手臂的划水动作、腿部的蹬腿动作等。
b. 强调正确的姿势和动作要领对于游泳的效果和速度的重要性。
3. 示范和实践a. 教师进行蛙泳姿势和动作的示范,让学生观察和模仿。
b.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逐个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姿势和动作。
c. 鼓励学生多次练习,以提高他们的技巧和自信心。
4. 呼吸技巧的讲解和练习a. 向学生介绍蛙泳的呼吸技巧,包括什么时候吸气和呼气。
b. 让学生进行呼吸技巧的练习,可以在浅水区进行,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5. 游泳距离的逐步增加a. 从浅水区开始,让学生游出一定距离的蛙泳。
b. 随着学生的进步,逐渐增加游泳的距离和难度。
6. 游泳技巧的巩固和总结a. 教师对学生进行游泳技巧的巩固训练,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b.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如在家练习蛙泳的姿势和动作要领。
2. 鼓励学生参加游泳俱乐部或比赛,提高他们的游泳水平。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姿势、动作的正确与否,呼吸技巧的掌握等。
2.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蛙泳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蛙泳的基本技巧和动作,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水上运动”的第二节“蛙泳技巧”。
详细内容包括蛙泳的基本身体姿势、腿部动作、手臂动作以及呼吸配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蛙泳的基本身体姿势,能在水中保持平衡。
2. 使学生学会蛙泳的腿部动作,能够协调地进行连续踢腿。
3.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蛙泳手臂动作,并与腿部动作配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蛙泳的腿部动作和手臂动作的协调配合。
重点:蛙泳的基本身体姿势、腿部动作和手臂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蛙泳教学视频、泳池、救生衣、浮板。
2. 学具:泳镜、泳帽、泳衣、泳裤、泳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解蛙泳的起源和在我国的发展,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泳池中的蛙泳爱好者,了解蛙泳的实用价值。
2. 蛙泳基本身体姿势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蛙泳的基本身体姿势,讲解动作要领。
学生跟随教师模仿练习,相互纠正动作。
3. 蛙泳腿部动作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蛙泳腿部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蛙泳手臂动作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蛙泳手臂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 呼吸配合练习(10分钟)教师示范蛙泳呼吸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学生在泳池边练习,逐渐过渡到水中练习。
6.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个蛙泳动作,分析动作要点和易错点。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模仿练习。
7.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蛙泳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蛙泳基本身体姿势2. 蛙泳腿部动作3. 蛙泳手臂动作4. 呼吸配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蛙泳的腿部动作和手臂动作,每个动作各5组,每组10次。
2. 答案:完成作业后,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蛙泳的腿部动作和手臂动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是否合适。
蛙泳第一节课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蛙泳的动作要领和基本技术要点;2. 学生能够掌握蛙泳的基本动作,包括蛙泳的划水、蹬腿和呼吸技巧;3. 学生能够初步体验蛙泳的乐趣,增强对水的适应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蛙泳的划水技巧;2. 蛙泳的蹬腿技巧;3. 蛙泳的呼吸技巧。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掌握蛙泳的呼吸技巧;2. 学生掌握蛙泳的蹬腿和划水协调性。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在开始正式教学之前,首先进行一些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让学生做好准备。
2. 示范讲解。
教师首先对蛙泳的划水、蹬腿和呼吸技巧进行示范讲解,重点讲解蛙泳的姿势要领和动作要点,让学生对蛙泳的基本动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 练习蹬腿。
让学生在浅水区进行蹬腿练习,教师可以在水中引导学生正确蹬腿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蛙泳蹬腿的力量和节奏。
4. 练习划水。
让学生在浅水区进行划水练习,教师可以在水中引导学生正确划水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蛙泳划水的力量和技巧。
5. 练习呼吸。
让学生在浅水区进行呼吸练习,教师可以在水中引导学生正确呼吸的动作,让学生掌握蛙泳的呼吸技巧。
6. 整合练习。
让学生在深水区进行整合练习,教师可以在水中引导学生整合蛙泳的划水、蹬腿和呼吸技巧,让学生感受到蛙泳的整体动作。
7. 游戏活动。
在教学结束前,可以进行一些蛙泳游戏活动,增加学生对蛙泳的兴趣和乐趣。
五、教学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蛙泳的基本动作要领和技术要点,鼓励学生在课下多加练习,提高蛙泳的水平。
六、作业布置。
布置蛙泳的相关练习作业,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蛙泳的练习,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七、教学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在第一节蛙泳课上能够初步掌握蛙泳的基本动作要领和技术要点,为以后的蛙泳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3. 提高学生蛙泳的推进力和节奏感。
4. 增强学生的水性和水感技巧。
5.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2. 正确的呼吸方法。
3. 蛙泳的推进力和节奏感。
4. 水性和水感技巧。
5. 团队合作与安全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游泳池和游泳器材。
2. 教学视频和教学图片。
3. 教学示范和练习器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理论教学1. 教师讲解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结合教学图片和视频进行示范。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蛙泳动作,进行初步的模仿练习。
3. 教师强调呼吸方法的正确性,指导学生进行呼吸练习。
第二课时:实践教学1. 学生分组进行蛙泳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重点练习腿部动作、手臂动作和呼吸配合。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蛙泳推进力和节奏感的练习。
第三课时:水性和水感技巧1. 教师讲解水性和水感技巧的重要性,结合示范进行教学。
2. 学生进行水性和水感技巧的练习,如水下憋气、水下漂浮等。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蛙泳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第四课时:团队合作与安全意识1. 教师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
2. 教师讲解游泳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学生进行蛙泳比赛,检验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蛙泳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呼吸方法的正确性。
3. 学生蛙泳的推进力和节奏感。
4. 学生的水性和水感技巧。
5.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安全意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注重安全意识教育,确保学生的安全。
七、总结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和竞技水平。
课次第一次课的任务: 熟悉水性训练(水中行走、呼吸、漂浮、直体滑、团身站立)三、水中呼吸练习1、扶池边(水线等固定物体)呼吸练习2、徒手(或抓板)下蹲式呼吸练习3、水中行走呼吸练习四;漂浮练习1、扶固定物体(池边)漂浮2、扶打水板漂浮3、蹬边徒手漂浮(直体滑)·要求:水中行走、跳跃式,身体应保持直立,以免发生侧滑。
以防身体向侧、后倾斜。
·组织:会员双手抓池边进行练习。
·讲解动作要领:1在深吸气低头作闭气练习的同时睁开眼睛,看清池壁。
2在口鼻均匀、缓慢呼气的同时用鼻腔发出“嗯”的声音。
3在水中不要急于将气呼完。
当脸部离开水面才需将气呼尽,并在露出水的时候喊出“啪。
·要求:用口深吸气后闭气下蹲,但将口露出水面时,应用力将气呼完。
为下一次能够更好的完成吸气做准备。
·讲解动作要领:练习时,可按“快吸”“稍闭”“慢呼”“轻吐”的要领。
·要求:吸气要快,呼气要慢而均匀,并逐渐加大呼气量,口离水面前快速用力将气呼完,紧接着在水面上快而深地吸气。
·组织:教练先做示范动作,学员分成两组,一组先做另一组观摩、帮助,交替进行。
·讲解动作要领:(1)原地漂浮:两脚开立,两臂放松前伸,深吸气后,屈膝下蹲,身体前倾并低头,两脚轻蹬池底,两腿放松上浮成俯卧展体姿势漂浮于水中。
保持体位高平,找到自身在水中的静态平衡点。
结束部分5分钟五、团身站立:在水中浮体与站立,体会水的浮力,初步掌握控制身体在水中平衡的能力和在水中站立的方法,增强学习游泳的信心。
1、教练总结(多积极鼓励)2、介绍下次课学习要点,引导会员按时参加学习(2)双臂放体侧,单臂前伸,双臂紧紧压住头的直体滑,在水中阻力依次减小。
·要求:在漂浮过程中要尽量的放松身体,如肩部、腰部。
双臂前伸加紧头部,低头含胸收腹,臀部加紧,双腿及脚跟脚趾自然并拢,让身体在水中能够充分的展开。
·组织:教练先做示范动作,学员分成两组,一组先做另一组观摩、辅助,然后交替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