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教案第一课强烈推荐.doc
- 格式:doc
- 大小:98.00 KB
- 文档页数:18
蛙泳教案(共5篇)第一篇:蛙泳教案蛙泳教案第一次课内容:一、呼吸;二、站立;三、漂浮;四、滑行;五、模仿蛙泳腿。
一、呼吸(《游泳教学手册》P3 2、3、)1、原地练习呼吸“啪”。
2、双手伸直扶墙,头夹在两臂之间,头后仰用力吐气。
10次×3~5组。
3、水中双手扶池练呼吸,肩膀要没在水中。
10次× 3~5组。
二、站立(《游泳速成》P22)1、水中站立,下蹲起立,蹲至与下颌齐平。
2、水中向前、向后走。
3、水中跳跃,单脚跳,双脚跳,向前、后、左、右跳,转着跳。
三、漂浮(《游泳速成》P24~27)1、抱膝团身漂浮。
2、俯身漂浮。
3、牵引漂浮。
4、推拉漂浮。
四、滑行(《游泳速成》P27~29)1、蹬池底滑行。
2、蹬池壁滑行。
五、模仿蛙泳腿(《游泳教学手册》P3~5)1、坐在地上练蛙泳腿,讲解示范,“定格”讲。
2、翻脚的练习,双腿并拢,脚勾起。
3、坐在池边,双腿放在水中做蛙泳腿。
4、俯卧在凳子上和池边做蛙泳腿。
※ 考核:会憋气,换气,能把头放入水中。
(每次课结束时2/3的学生应该达到考核标准。
)第二次课内容:一、呼吸;二、漂浮;三、滑行;四、模仿蛙泳腿;五、池边腿。
五、池边腿1、憋气做蛙泳腿。
2、加呼吸的蛙泳腿。
3次腿1呼吸3口气12次腿×3组;2次腿1呼吸5口气12次腿×3组;1次腿1呼吸10口气10次腿×3组。
※ 考核:正确的陆上模仿动作和池边蛙泳腿,漂浮及连续呼吸。
第三次课内容:一、呼吸;二、滑行;三、池边腿;四、扶板腿。
四、扶板腿1、憋气做扶板腿。
25米×1。
站起来呼吸。
2、加呼吸的扶板腿。
25米×8。
※ 考核:连续蹬腿25米,总量200~300米。
第四次课内容:一、呼吸;二、池边腿;三、扶板腿加呼吸。
三、扶板腿加呼吸要求:1、肘关节伸直,肩膀放松。
2、慢收腿。
※ 考核:一次腿一次呼吸,总量400~500米,呼吸动作熟练自如。
第五次课同第四堂课。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蛙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培养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蛙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水感训练。
教学难点:1. 蛙泳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2. 水感训练的适应性。
教学准备:1. 游泳池、救生圈、救生衣等。
2. 教学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状态。
2. 向学生介绍蛙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动作教学1. 教师示范蛙泳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2.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三、水感训练1. 学生戴上救生圈,在水中自由漂浮,感受水的浮力。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呼吸练习,提高学生的水感。
四、连贯动作练习1. 教师示范蛙泳连贯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2.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蛙泳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游泳水平。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成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2. 学会蛙泳的腿部动作和呼吸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增强体质。
教学重点:1. 蛙泳的基本姿势。
2. 蛙泳的腿部动作。
3. 蛙泳的呼吸技巧。
教学难点:1. 腿部动作的协调性。
2. 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教学内容:1. 蛙泳的基本姿势讲解与示范。
2. 蛙泳腿部动作的练习。
3. 蛙泳呼吸技巧的讲解与练习。
教学过程:一、课堂常规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2. 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包括慢跑、关节活动等。
二、蛙泳基本姿势讲解与示范1. 教师讲解蛙泳的基本姿势,包括头部位置、身体姿势、腿部姿势等。
2. 教师进行蛙泳动作的示范,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动作要领。
三、蛙泳腿部动作练习1. 教师讲解蛙泳腿部动作的步骤和要点,如收腿、翻脚、蹬夹、滑行等。
2. 学生在水中进行腿部动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重点指导学生注意腿部动作的协调性和力量。
四、蛙泳呼吸技巧讲解与练习1. 教师讲解蛙泳呼吸的时机和方式,强调在蹬夹动作后的滑行阶段进行呼吸。
2. 学生在水中进行呼吸技巧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五、完整蛙泳动作练习1. 教师引导学生将腿部动作与呼吸技巧相结合,进行完整的蛙泳动作练习。
2. 学生在水中进行完整蛙泳动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蛙泳的基本姿势、腿部动作和呼吸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蛙泳的基本姿势和腿部动作。
2. 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练习呼吸技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评价学生在蛙泳基本姿势、腿部动作和呼吸技巧方面的掌握程度。
3. 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课后练习情况。
教学资源:1. 游泳池2. 教学视频3. 游泳教材。
课程名称:游泳初级班授课对象:大学生授课时间:1课时授课地点:游泳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2. 使学生初步掌握蛙泳的呼吸和腿、臂动作。
3.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2. 蛙泳的呼吸技巧。
3. 蛙泳腿、臂动作的配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蛙泳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提高身体适应游泳的能力。
二、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1. 教师示范蛙泳的基本姿势,包括身体姿势、头部位置、腿部和臂部动作。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三、呼吸技巧1. 教师讲解蛙泳呼吸的时机和技巧。
2. 学生练习呼吸,教师指导。
四、腿、臂动作配合1. 教师分别示范蛙泳的腿部和臂部动作。
2. 学生练习腿部和臂部动作,教师指导。
3. 练习腿部和臂部动作的配合。
五、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蛙泳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交流心得,教师点评。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蛙泳的基本要领。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参与到蛙泳的学习中来,说明教学内容和方法较为合适。
2. 部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存在动作不规范、呼吸不协调等问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3.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了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 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蛙泳的呼吸技巧掌握得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呼吸训练。
5.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游泳技能。
改进措施:1. 针对学生在呼吸技巧上的不足,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呼吸练习的课时,让学生熟练掌握呼吸时机和技巧。
2. 加强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动作不规范问题进行纠正,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蛙泳动作。
蛙泳教案(12次课)初级蛙泳教学教案练习的目的是体会水的阻力、压力和浮力,学会水中行走、跳跃时维持平衡的方法,消除怕水心里。
练习方法:(1)扶边行走,手扶池边向前、后、左右行走(2)拉手行走:集体拉手向前、后、两侧行走(3)水中走、跑比赛或游戏(4)手扶池壁跳跃(5)单独进行各种方向的走、跑、跳练习B:呼吸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游泳呼吸技术,防止喝水、呛水和克服怕谁心理练习方法:(1)闭气练习:手扶池边或拉同伴的手,在水面上用口深吸气后闭气,下蹲并将脸没入水中,停留片刻,脸部出水,逐渐加大在水下的时间,如下图。
(2)呼气练习:同上练习,头部没水稍闭气后用口鼻同时缓慢、均匀地呼气,呼气的后段应边呼气边抬头,当口将出水面时应用力将气呼完,如下图。
(3)连续呼吸练习:方法同上,增加练习次数20~30次,如下图。
注意事项:呼吸练习是对初学者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应从第一次课抓起,并贯穿教学的始终;强调用口呼吸。
C:水中睁眼:(1)闭气睁眼(2)睁眼呼气(3)睁眼沉体D:浮体与站立:练习方法:(1)抱膝浮体:并腿站立,深吸气后,低头含胸,同时两脚轻蹬池底,提膝、收复、团身、抱腿,呈抱膝姿势自然漂浮于水中,站立时,两手松开,两臂前伸,手掌向下压水并抬头,同时两腿下伸,脚触池底后站立,两臂在体侧拨水维持身体平衡,如下图。
(2)站体浮体:两脚站立,两臂放松前伸,深吸气后,身体前倾并低头,屈膝下蹲,两脚轻蹬池底,两腿放松上浮成俯卧展体姿势漂浮于水中,站立同上,如下图所示。
3)熟悉水性游戏(1)水中赛跑(2)水中追逐(3)水中钻洞(4)水中钻圈6、本节课小结1、整队集合,清点人数,师生问好,处理见习生。
2、进一步强调游泳课的安全与卫生注意事项。
3、准备活动4、蛙泳腿部动作示范讲解1)教师先示范:坐在地面上做反蛙泳腿的动作,2)讲解蛙泳腿动作方法(1)动作要领:两腿从并拢伸直开始,大腿带动小腿向前收,边收边分,当大腿收到与躯干约成120°~140°角时,两膝与髋同宽,两脚紧靠臀部外侧,小腿与水面垂直,脚掌底向上。
课时:2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蛙泳的基本动作要领,能够独立完成蛙泳动作。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不怕困难的品质。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1. 蛙泳腿部动作的练习。
2. 蛙泳呼吸节奏的掌握。
教学难点:1. 蛙泳腿部动作的连贯性。
2. 蛙泳呼吸节奏的掌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常规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常规,包括集合、点名、报数等。
2. 教师讲解课堂纪律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准备活动1. 学生进行慢跑,热身身体。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拉伸运动,活动各个关节。
三、基本技术教学1. 教师讲解蛙泳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腿部、手臂、呼吸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
四、实践练习1. 学生进行蛙泳腿部动作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进行蛙泳呼吸节奏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蛙泳动作要领。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第二课时:一、课堂常规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常规,包括集合、点名、报数等。
2. 教师讲解课堂纪律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准备活动1. 学生进行慢跑,热身身体。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拉伸运动,活动各个关节。
三、基本技术教学1. 教师讲解蛙泳腿部动作的连贯性,强调动作的节奏。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
四、实践练习1. 学生进行蛙泳腿部动作的连贯性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进行蛙泳呼吸节奏的连贯性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综合练习1. 学生进行蛙泳完整动作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六、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蛙泳动作要领。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及时纠正错误。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勇敢尝试。
蛙泳第一节课的教案教案标题:蛙泳第一节课的教案目标学生:中学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蛙泳的基本姿势和技术要领。
2. 能够正确掌握蛙泳的呼吸方法。
3. 能够熟练进行简单的蛙泳动作。
教材和资源:1. 蛙泳教学视频或动画。
2. 游泳池或游泳训练场地。
3. 游泳救生圈和救生员(确保安全)。
4. 合适的泳衣和泳帽。
教学步骤:导入活动:1. 引发兴趣:与学生们分享蛙泳的好处和有趣之处。
例如,蛙泳是一种能够全身运动的水上项目,可以有效锻炼身体各部位的肌肉。
2. 回顾预习:对学生们进行简要回顾,询问他们之前是否了解过蛙泳的一些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和活动:1. 介绍蛙泳的基本姿势和技术要领:a. 解释蛙泳的基本动作,包括蛙泳姿势、手臂划水、腿部蹬水等。
b. 使用课件或视频演示,让学生们观看蛙泳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
2. 练习蛙泳的呼吸方法:a. 指导学生们正确的呼吸方法,即在手臂划水时往前伸臂,扬头吸气,腿部蹬水时呼气。
b. 让学生们进行简单的呼吸练习,例如站在浅水区或边缘,进行踢腿动作,同时练习扬头呼吸。
3. 熟练进行简单的蛙泳动作:a. 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在教练或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蛙泳动作练习。
b. 提供个别指导,确保学生们的动作正确。
c.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们有机会在水中自由练习蛙泳动作。
d. 提供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总结活动:1. 进行简要总结,回顾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和动作要领。
2. 学生分享感想:鼓励学生们分享他们在学习蛙泳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3. 下次课的展望:介绍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们对蛙泳的兴趣和期待。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们继续练习蛙泳,并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游泳比赛或活动。
2. 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例如图书、网上教学视频等,以便学生们深入学习蛙泳技巧。
3. 定期组织蛙泳实践课,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蛙泳技能。
备注: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确保学生的安全,提供必要的救生设备和监督。
蛙泳教案3节课教案标题:蛙泳教案3节课教案目标:1. 学习正确的蛙泳姿势和动作;2. 提高学生的蛙泳技能和水性;3. 培养学生的水上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学习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2. 熟练掌握蛙泳的划水和蹬腿动作;3. 培养学生的蛙泳协调性和水中平衡能力。
教学准备:1. 游泳池和教学用具(浮板、泳帽、泳镜等);2.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等);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音响等);4. 安全设施和救生员。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 导入(5分钟):-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引导学生回顾蛙泳的基本知识。
2. 理论讲解(10分钟):- 使用图片或视频讲解蛙泳的正确姿势和动作;- 强调蛙泳的呼吸技巧和节奏。
3. 示范演示(10分钟):- 教师进行蛙泳姿势和动作的示范;- 强调正确的手臂划水和腿部蹬腿动作。
4. 练习指导(20分钟):- 学生在浅水区使用浮板进行手臂划水和腿部蹬腿练习; - 教师逐个指导学生的姿势和动作,纠正错误。
5. 游戏活动(15分钟):- 设计游戏活动,如蛙泳接力赛或蛙泳比赛;- 强调团队合作和比赛的规则。
第二节课:1. 复习(5分钟):-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蛙泳姿势和动作;- 复习蛙泳的呼吸技巧和节奏。
2. 热身活动(10分钟):- 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或伸展运动。
3. 练习指导(25分钟):- 学生在浅水区进行蛙泳的练习;- 教师逐个指导学生的姿势和动作,关注细节。
4. 水中技能训练(15分钟):- 学生在较深的水域进行蛙泳技能训练;- 强调水中平衡和协调性的重要性。
5. 游戏活动(15分钟):- 设计游戏活动,如蛙泳比赛或蛙泳队列;- 鼓励学生展示所学的蛙泳技能。
第三节课:1. 复习(5分钟):- 回顾前两节课学习的蛙泳姿势和动作;- 复习蛙泳的呼吸技巧和节奏。
2. 热身活动(10分钟):- 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或伸展运动。
3. 练习指导(25分钟):- 学生在深水区进行蛙泳的练习;- 教师逐个指导学生的姿势和动作,提供个性化指导。
小朋友第一节蛙泳课教案一、课程目标:1. 让小朋友了解蛙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 帮助小朋友建立正确的水性和游泳姿势;3. 激发小朋友对游泳的兴趣,培养其游泳的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1. 游泳池,确保游泳池水质清洁,水温适宜;2. 游泳教具,蛙泳教学板、蛙泳蛙鞋、泳镜等;3. 教练,具备教授蛙泳的经验和技能;4. 安全设施,救生员、急救箱等。
三、教学内容: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小朋友在岸边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如扭腰、摆臂等,以准备好身体。
2. 游泳姿势介绍(10分钟):教练向小朋友介绍蛙泳的基本姿势,包括蛙泳的起始姿势、蛙泳的划水姿势、蛙泳的呼吸姿势等。
3. 蛙泳动作练习(30分钟):教练示范蛙泳的动作,并分步骤教导小朋友,让他们在水中练习。
首先,教练教授小朋友如何做蛙泳的起始姿势,然后教授小朋友如何划水,最后教授小朋友如何呼吸。
4. 游戏活动(15分钟):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如比赛谁能游得更快、谁能游得更远等,让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习和提高。
5. 结束活动(5分钟):让小朋友在岸边做一些放松活动,如深呼吸、摆动等,以减轻身体的疲劳。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教练先示范蛙泳的动作,然后让小朋友模仿练习;2. 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习和提高;3. 个别辅导法,针对每个小朋友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的辅导和指导。
五、注意事项:1. 保证小朋友的安全,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小朋友的安全,确保他们都有救生员的照看;2. 鼓励和赞扬,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给小朋友鼓励和赞扬,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3. 尊重个体差异,每个小朋友的身体条件和学习情况都不同,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的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小朋友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以及他们在游泳中的实际效果,来评估教学效果。
同时,也可以通过小朋友的家长或监护人来了解教学效果。
七、课后作业:让小朋友在家中练习蛙泳的动作,巩固和提高他们的游泳技能。
蛙泳第一节课的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游泳教材》第二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蛙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具体涉及蛙泳的腿部动作、手臂动作、呼吸配合以及整体动作的连贯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蛙泳的基本动作,如腿部动作、手臂动作和呼吸配合。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协作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3.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加强水中自救和互救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蛙泳腿部动作、手臂动作和呼吸配合的技巧。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游泳教学视频、蛙泳动作图解、教学示范器材。
2. 学具:泳镜、泳帽、泳衣、泳圈、浮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游泳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蛙泳的整体动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蛙泳腿部动作教学(15分钟)a. 教师示范蛙泳腿部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b. 学生模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c. 学生进行腿部动作的连贯性练习,教师点评。
3. 蛙泳手臂动作教学(15分钟)a. 教师示范蛙泳手臂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b. 学生模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c. 学生进行手臂动作的连贯性练习,教师点评。
4. 呼吸配合教学(10分钟)a. 教师讲解蛙泳呼吸的配合方法。
b. 学生在水中练习呼吸配合,教师指导。
5. 整体动作连贯性练习(15分钟)a. 教师示范整体动作,强调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
b.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观摩,教师巡回指导。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蛙泳整体动作的练习,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蛙泳腿部动作要领2. 蛙泳手臂动作要领3. 呼吸配合方法4. 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蛙泳整体动作练习。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进行蛙泳整体动作的练习,录制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课后加强蛙泳练习,提高动作的熟练度和协调性。
蛙泳教案第一课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蛙泳姿势和动作要领。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蛙泳的呼吸技巧。
3. 学生能够熟练游出一定距离的蛙泳。
二、教学重点1. 蛙泳的姿势和动作要领。
2. 蛙泳的呼吸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游泳池或适合游泳的场地。
2. 游泳教具:泳镜、泳帽、蛙泳专用蛙鞋等。
3. 教学辅助材料:教学PPT、蛙泳示范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准备a. 让学生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或拉伸运动,以准备身体。
b. 强调热身活动的重要性,可以预防运动伤害。
2. 介绍蛙泳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a. 使用教学PPT或示范视频,向学生介绍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包括身体的平衡、手臂的划水动作、腿部的蹬腿动作等。
b. 强调正确的姿势和动作要领对于游泳的效果和速度的重要性。
3. 示范和实践a. 教师进行蛙泳姿势和动作的示范,让学生观察和模仿。
b.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逐个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姿势和动作。
c. 鼓励学生多次练习,以提高他们的技巧和自信心。
4. 呼吸技巧的讲解和练习a. 向学生介绍蛙泳的呼吸技巧,包括什么时候吸气和呼气。
b. 让学生进行呼吸技巧的练习,可以在浅水区进行,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5. 游泳距离的逐步增加a. 从浅水区开始,让学生游出一定距离的蛙泳。
b. 随着学生的进步,逐渐增加游泳的距离和难度。
6. 游泳技巧的巩固和总结a. 教师对学生进行游泳技巧的巩固训练,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b.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如在家练习蛙泳的姿势和动作要领。
2. 鼓励学生参加游泳俱乐部或比赛,提高他们的游泳水平。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姿势、动作的正确与否,呼吸技巧的掌握等。
2.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蛙泳腿的技术要领,初步掌握蛙泳腿的技术动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了解收腿、外翻及弧形蹬夹技术,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及协调性,培养学生观察模仿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蛙泳腿的收腿、外翻、弧形蹬夹技术。
2. 难点:蛙泳腿的外翻技术。
教学准备:1. 场地:游泳池2. 器材:录像机、浮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常规1. 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人数,要求“快、静、齐”。
2. 师生问好后,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及要求,向学生讲解游泳对身体锻炼的意义。
3. 教师布置安全措施并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1. 两列横队散点列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徒手操热身运动:头部运动、绕肩运动、膝关节运动、压脚尖、拍腿、跪坐蛙泳腿。
2. 热身运动过程中,教师讲解动作名称要点等关键环节,领做并示范。
三、基本技术教学1. 教师讲解蛙泳腿的技术要领,重点讲解收腿、外翻、弧形蹬夹技术。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陆地模仿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
四、水中练习1. 学生在水中进行蛙泳腿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帮助、纠正动作。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第二课时:一、课堂常规1. 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人数,要求“快、静、齐”。
2. 师生问好后,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及要求,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准备活动1. 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
2. 教师讲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三、基本技术教学1. 教师讲解蛙泳腿的技术要领,重点讲解外翻技术。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陆地模仿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
四、水中练习1. 学生在水中进行蛙泳腿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帮助、纠正动作。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蛙泳第一节课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蛙泳的动作要领和基本技术要点;2. 学生能够掌握蛙泳的基本动作,包括蛙泳的划水、蹬腿和呼吸技巧;3. 学生能够初步体验蛙泳的乐趣,增强对水的适应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蛙泳的划水技巧;2. 蛙泳的蹬腿技巧;3. 蛙泳的呼吸技巧。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掌握蛙泳的呼吸技巧;2. 学生掌握蛙泳的蹬腿和划水协调性。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在开始正式教学之前,首先进行一些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让学生做好准备。
2. 示范讲解。
教师首先对蛙泳的划水、蹬腿和呼吸技巧进行示范讲解,重点讲解蛙泳的姿势要领和动作要点,让学生对蛙泳的基本动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 练习蹬腿。
让学生在浅水区进行蹬腿练习,教师可以在水中引导学生正确蹬腿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蛙泳蹬腿的力量和节奏。
4. 练习划水。
让学生在浅水区进行划水练习,教师可以在水中引导学生正确划水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蛙泳划水的力量和技巧。
5. 练习呼吸。
让学生在浅水区进行呼吸练习,教师可以在水中引导学生正确呼吸的动作,让学生掌握蛙泳的呼吸技巧。
6. 整合练习。
让学生在深水区进行整合练习,教师可以在水中引导学生整合蛙泳的划水、蹬腿和呼吸技巧,让学生感受到蛙泳的整体动作。
7. 游戏活动。
在教学结束前,可以进行一些蛙泳游戏活动,增加学生对蛙泳的兴趣和乐趣。
五、教学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蛙泳的基本动作要领和技术要点,鼓励学生在课下多加练习,提高蛙泳的水平。
六、作业布置。
布置蛙泳的相关练习作业,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蛙泳的练习,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七、教学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在第一节蛙泳课上能够初步掌握蛙泳的基本动作要领和技术要点,为以后的蛙泳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3. 提高学生蛙泳的推进力和节奏感。
4. 增强学生的水性和水感技巧。
5.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2. 正确的呼吸方法。
3. 蛙泳的推进力和节奏感。
4. 水性和水感技巧。
5. 团队合作与安全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游泳池和游泳器材。
2. 教学视频和教学图片。
3. 教学示范和练习器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理论教学1. 教师讲解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结合教学图片和视频进行示范。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蛙泳动作,进行初步的模仿练习。
3. 教师强调呼吸方法的正确性,指导学生进行呼吸练习。
第二课时:实践教学1. 学生分组进行蛙泳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重点练习腿部动作、手臂动作和呼吸配合。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蛙泳推进力和节奏感的练习。
第三课时:水性和水感技巧1. 教师讲解水性和水感技巧的重要性,结合示范进行教学。
2. 学生进行水性和水感技巧的练习,如水下憋气、水下漂浮等。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蛙泳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第四课时:团队合作与安全意识1. 教师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
2. 教师讲解游泳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学生进行蛙泳比赛,检验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蛙泳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呼吸方法的正确性。
3. 学生蛙泳的推进力和节奏感。
4. 学生的水性和水感技巧。
5.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安全意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注重安全意识教育,确保学生的安全。
七、总结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蛙泳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和竞技水平。
课次第一次课的任务: 熟悉水性训练(水中行走、呼吸、漂浮、直体滑、团身站立)三、水中呼吸练习1、扶池边(水线等固定物体)呼吸练习2、徒手(或抓板)下蹲式呼吸练习3、水中行走呼吸练习四;漂浮练习1、扶固定物体(池边)漂浮2、扶打水板漂浮3、蹬边徒手漂浮(直体滑)·要求:水中行走、跳跃式,身体应保持直立,以免发生侧滑。
以防身体向侧、后倾斜。
·组织:会员双手抓池边进行练习。
·讲解动作要领:1在深吸气低头作闭气练习的同时睁开眼睛,看清池壁。
2在口鼻均匀、缓慢呼气的同时用鼻腔发出“嗯”的声音。
3在水中不要急于将气呼完。
当脸部离开水面才需将气呼尽,并在露出水的时候喊出“啪。
·要求:用口深吸气后闭气下蹲,但将口露出水面时,应用力将气呼完。
为下一次能够更好的完成吸气做准备。
·讲解动作要领:练习时,可按“快吸”“稍闭”“慢呼”“轻吐”的要领。
·要求:吸气要快,呼气要慢而均匀,并逐渐加大呼气量,口离水面前快速用力将气呼完,紧接着在水面上快而深地吸气。
·组织:教练先做示范动作,学员分成两组,一组先做另一组观摩、帮助,交替进行。
·讲解动作要领:(1)原地漂浮:两脚开立,两臂放松前伸,深吸气后,屈膝下蹲,身体前倾并低头,两脚轻蹬池底,两腿放松上浮成俯卧展体姿势漂浮于水中。
保持体位高平,找到自身在水中的静态平衡点。
结束部分5分钟五、团身站立:在水中浮体与站立,体会水的浮力,初步掌握控制身体在水中平衡的能力和在水中站立的方法,增强学习游泳的信心。
1、教练总结(多积极鼓励)2、介绍下次课学习要点,引导会员按时参加学习(2)双臂放体侧,单臂前伸,双臂紧紧压住头的直体滑,在水中阻力依次减小。
·要求:在漂浮过程中要尽量的放松身体,如肩部、腰部。
双臂前伸加紧头部,低头含胸收腹,臀部加紧,双腿及脚跟脚趾自然并拢,让身体在水中能够充分的展开。
·组织:教练先做示范动作,学员分成两组,一组先做另一组观摩、辅助,然后交替进行。
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蛙泳的基本动作,包括呼吸、腿部动作和手臂动作。
2. 培养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教学重点:1. 蛙泳呼吸的时机和方法。
2. 腿部动作的节奏和力度。
3. 手臂动作的配合。
教学难点:1. 蛙泳呼吸的时机和手臂动作的配合。
2. 腿部动作的节奏和力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常规1. 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和要求。
2. 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包括跑步、跳绳等。
二、技术教学1. 教师讲解蛙泳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呼吸、腿部动作和手臂动作。
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练习。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在水中进行蛙泳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游泳经验。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第二课时:一、课堂常规1. 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和要求。
2. 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包括跑步、跳绳等。
二、技术巩固1. 学生在水中进行蛙泳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三、团队协作训练1. 学生分组进行蛙泳接力比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师观察比赛过程,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对蛙泳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蛙泳接力比赛,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身体素质。
3.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1. 分析学生在蛙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蛙泳的基本概念和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掌握蛙泳的基本动作,提高游泳技能。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1. 蛙泳的基本动作要领。
2. 蛙泳的呼吸技巧。
教学难点:1. 蛙泳的呼吸时机和节奏。
2. 蛙泳的腿部动作与手臂动作的协调配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蛙泳的历史和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进行热身运动,为游泳做好准备。
二、基本动作讲解1. 教师示范蛙泳的基本动作,包括腿部动作、手臂动作和呼吸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模仿,教师逐一纠正错误动作。
三、分组练习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行蛙泳基本动作的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
四、巩固练习1. 学生进行蛙泳的连贯动作练习,提高动作的熟练度。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蛙泳的基本动作要领。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游泳技能。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蛙泳的基本动作要领。
2. 进行热身运动,为游泳做好准备。
二、分组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蛙泳的连贯动作练习,提高动作的熟练度。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
三、提高练习1. 学生进行蛙泳的快速游进练习,提高游泳速度。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拓展练习1. 学生进行蛙泳的变换练习,如蛙泳加潜水、蛙泳加转身等。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蛙泳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游泳技能。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动作规范程度。
2. 练习效果:通过学生的连贯动作练习和拓展练习,评估学生的蛙泳技能水平。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以便改进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