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瑞昔布用于腹腔镜手术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304.70 KB
- 文档页数:4
帕瑞昔布钠对全麻苏醒期躁动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治疗脑肿瘤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
方法100例择期行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帕瑞昔布钠组)和B组(对照组),在术毕缝头皮前A组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注射,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观察全麻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
结果 A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帕瑞昔布钠能有效减少脑肿瘤手术全麻苏醒期的躁动发生。
【关键词】帕瑞昔布钠苏醒期躁动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0例ASA I~Ⅱ级,年龄18~60岁,麻醉前意识清楚,拟行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被随机分为A组(帕瑞昔布钠组)和B组(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无慢性疼痛病史及长期服用镇痛药史。
1.2 麻醉方法与监测患者术前禁食8h,无术前用药。
入室后常规监测ECG、HR、NIBP、SpO2。
建立静脉通道,输入乳酸林格液8ml/kg。
诱导用药为咪达唑仑0.1mg/kg,丙泊酚2mg/kg、舒芬太尼0.2 μg/kg和顺阿曲库铵0.2mg/kg,气管插管后呼吸机辅助呼吸,VT为8~10ml/kg,术中维持PETCO2在30~35mmHg。
麻醉维持为1%~2%七氟醚吸入,丙泊酚10mg/kg·h静脉输注,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
手术结束前30分钟停用舒芬太尼和顺阿曲维库溴铵,头皮缝合后停用丙泊酚,七氟烷。
术毕均带气管导管送PACU。
1.3 观察方法实验用药在头皮缝合后给予。
A组瑞昔布钠40mg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观察患者在苏醒期有无躁动,另外有无高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停药至拔管的时间、苏醒的时间(停药至呼之能应答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x2检验。
P<0.05为显著性差异。
2.结果每组患者的年龄、性别。
帕瑞昔布预防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作用分析目的:对帕瑞昔布预防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方法:将140例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曲马多预防,给予观察组患者帕瑞昔布预防,对两种用药预防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帕瑞昔布预防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较好,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康复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标签:帕瑞昔布;全身麻醉术;躁动;疗效麻醉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但是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大部分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意识恢复清醒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躁动反应,对手术治疗的整体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1]。
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0例手术患者分别采用帕瑞昔布和曲马多预防全身麻醉术后躁动,并取得了较为可喜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
在取得患者和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按照140例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70例。
据统计,观察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为(43.6±5.2)岁;患者的病程在6个月至4年之间不等。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3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为(45.2±5.7)岁;患者的病程在1~5年之间不等。
据统计,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本组的140例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前30分钟,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长托宁0.5mg和安定10mg,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建立静脉通路,采用依托咪酯注射液0.2mg·kg-1,咪达唑仑0.1mg·kg-1,舒芬太尼0.5μg·kg-1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控制呼吸,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波动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帕瑞昔布钠在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刘诚;陈慧;周慧珍;陈骏萍【期刊名称】《海峡药学》【年(卷),期】2013(025)001【摘要】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C组(对照组)和P组(帕瑞昔布钠组),每组各50例,分别在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和帕瑞昔布钠40mg.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间躁动评分、拔管后10min疼痛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P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例数明显减少(P<0.01);其中C组躁动评分3分有3例,而P组无1例3分.P组疼痛分级2~3级的患者例数明显减少(P<0.01).两组均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可发挥镇痛作用,减少全麻后苏醒期躁动.【总页数】2页(P124-125)【作者】刘诚;陈慧;周慧珍;陈骏萍【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麻醉科,宁波,315010;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麻醉科,宁波,315010;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麻醉科,宁波,315010;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麻醉科,宁波,315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相关文献】1.帕瑞昔布钠联合布托啡诺预防和治疗全麻开胸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J], 田文华;高嵩;李建军;杨帆2.帕瑞昔布钠复合布托啡诺预防胸科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J], 凌敏3.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用于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J], 陈理建;梁慧英4.帕瑞昔布钠预防妇科腹腔镜全麻苏醒期躁动和寒战的临床观察 [J], 刘育晋5.应用帕瑞昔布钠治疗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J], 李瑞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疼痛及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张雅玲【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年(卷),期】2016(23)5【摘要】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疼痛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方法80例行LC 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两组均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10分钟予帕瑞昔布钠40mg 加5ml生理盐水静脉推注,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10分钟静脉推注5ml生理盐水。
比较两组治疗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T0)、拔管后5分钟(T1)、拔管后30分钟(T2)的躁动评分(RS)及镇静评分(RSS),同时观察两组术后2小时(T3)、术后4小时(T4)、术后12小时(T5)、术后24小时(T6)的疼痛评分(VAS)。
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0、T1、T2各时点RS 评分低于对照组,RSS评分高于对照组;T3、T4、T5、T6各时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LC 术后患者疼痛,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超前镇痛方式。
【总页数】2页(P16-17)【作者】张雅玲【作者单位】317605 浙江玉环县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J], 胡章彦;胡铭荣;贺昌林2.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瑞芬太尼复合全麻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 [J], 毛柏峰3.帕瑞昔布钠在丙泊酚、瑞芬太尼全麻超前镇痛及预防苏醒期躁动中的应用 [J], 张国生;王占奇;孟凡民;朱合波;赵锦芳4.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及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J], 刘晓峰;于晋健;王额尔敦;郑永顺;王歆5.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预防全麻苏醒期导尿管源性躁动的效果 [J], 杨鑫;沈荣荣;李琳;楼其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妇科医学论文:帕瑞昔布用于腹腔镜术后早期镇痛效果的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患者应用帕瑞昔布对腹腔镜下手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
方法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试验组于手术结束前20 min 静脉推注帕瑞昔布40 mg,对照组静脉推注生理盐水。
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静息时和咳嗽时的疼痛强度,并观察术后的不良反应。
结果试验组术后12 h静息时和咳嗽时的V AS 评分均小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镇痛效果显著。
结论帕瑞昔布可有效缓解腹腔镜手术的术后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帕瑞昔布;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侵袭性较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正在普及。
腹腔镜术后的疼痛程度虽不及开腹手术,但仍属中度疼痛,不可忽视。
中度疼痛可采用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但阿片类药物可导致许多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肤瘙痒等,这些不良反应均可延迟手术后的恢复。
帕瑞昔布是高选择性环氧酶2(COX2)抑制剂,可较为特异地抑制COX2活性而对环氧酶1(COX1)的影响较小,从而发挥镇痛作用,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且对胃肠道及血小板影响较少,是理想的非甾体抗炎药[1]。
在我国骨科手术和妇科开腹手术后静脉给予帕瑞昔布均可以提供满意的手术后镇痛效果[2],本研究观察术中静脉推注帕瑞昔布40 mg对腹腔镜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标准:选择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80名,年龄18~65岁,ASA I~II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患者心、肺、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凝血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既往无严重药物过敏史,尤其是皮肤反应。
无对磺胺类药物超敏者;无支气管痉挛、急性鼻炎、鼻息肉及荨麻疹病史;无对非甾体抗炎药有过敏史;无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胃肠道出血史;无炎性肠病史,术前未使用镇痛药。
帕瑞昔布钠对肝癌患者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平;李情操;胡礼宏;王静玉;叶红【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年(卷),期】2015(000)022【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arecoxib sodium on emergence agitation for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under sevoflurane anesthesia. Methods A total of 76 patients received liver cancer surgery under sevoflurane anesthesia. Among them, 38 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the parecoxib group (P group), and the other 38 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 (C group). P group and C group were given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40 mg of parecoxib and 10 μg of sevoflurane respectively 30 min before the completion of the surgery. The vital signs were observed 15 min and 30 min after the extubation, pain VAS score and agitation RS score were calculated 15 min after the extub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patients' adverse effects such as nausea and vomiting, drowsiness and respiratory depress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General data such as age, weight, height, surgery time, incision length and V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RS scores, and incidence rate of nausea, vomiting, and drowsiness in P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during emergence,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howed stable vital signs without respiratory depression. Alldrainage tubes were unobstructed without being compressed or distorted. Conclusion Parecoxib is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ag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during the emergence of sevoflurane anesthesia.%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肝癌患者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PARECOXIB PREVENTS RESTLESSNESS DURING WAKING -UP FROM SEVOFLURANE ANESTHESIA IN
CHILDREN
作者: 黎邝 潘俊佐
作者机构: 茂名农垦医院,广东高州525200
出版物刊名: 现代医院
页码: 30-32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2期
主题词: 帕瑞昔布钠 曲马多 七氟醚 躁动
摘要: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预防小儿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择期下腹部手术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三组。
A组(手术开始前给予帕瑞昔布钠0.5mg/kg)、B
组(手术开始前给予曲马多2mg/kg)和C组(手术开始前给予等容生理盐水)各30例,三组
均以8%七氟烷、维库溴铵、舒芬太尼诱导,术中以2%~5%七氟烷维持。
分别记录术毕患儿
手术时间、停药至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评分和疼痛评分。
观察患儿各种不良反应(如嗜睡、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术后24h随访。
结果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
和c组,B组低于c组(P〈0.01);拔管后15、30、45、60minVAS评分A组显著低于B组和c 组,B组低于c组(P〈0.01)。
术后24h内三组患儿均无心律失常、呼吸抑制、凝血功能异常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畏寒发热、心悸、嗜睡、倦怠等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帕瑞昔布钠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良好,起效快,作用时间长,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安全用于小儿七氟醚全麻术后躁动。
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麻醉苏醒期躁动及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时机应用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在苏醒期躁动方面及术后镇痛方面的影响。
方法按照研究要求选择200例患者,入院早的100例在麻醉诱导前10min应用帕瑞昔布钠,编制为试验组,入院晚的100例在术毕时用同样的方式应用同等剂量的帕瑞昔布钠,编制为普通组,分析效果。
结果和普通组相比,试验组术后苏醒的更快、躁动程度更低、疼痛度更小且不良反应更少(p<0.05)。
结论帕瑞昔布钠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缓解躁动的效果,但是超前给药的效果优于术毕给药。
关键词:术后疼痛;躁动;帕瑞昔布钠;苏醒期引言:传统的胆囊切除手术切口大、创伤重,术后患者恢复慢,并发症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效的减轻了这一系列问题,在临床广泛使用。
但是,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的时间短,因此术中给予患者的麻醉镇痛药剂量较小,目的是让患者在术后可以快速的苏醒,由此导致了患者容易出现麻醉苏醒期燥动[1]。
此外,此类手术的切口小,术后疼痛程度一般为轻度或者中度,不需要应用镇痛泵,临床上常应用帕瑞昔布钠行止痛治疗。
但是,对于何时给药这一问题上存在争议,本文为探究给药的合理性,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规范性的选择研究对象,经研究对象的入院时间设定在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比这个时间范围早入院或者晚入院的患者均不纳入研究。
同时,研究对象的ASA分级为Ⅰ-Ⅱ级,均需要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研究事项完全了解,自愿参与,依从性良好。
为保障研究结果的合理性,排除血液疾病、消化道溃疡、NSAIDS过敏史、重要脏器疾病、精神障碍等因素。
将符合条件的20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试验组、普通组,试验组(n=100)包含47.00%(47/100)男、53.00%(53/100)女,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30岁、65岁,平均(51.47±3.19)岁;普通组(n=100)包含46.00%(46/100)男、54.00%(54/100)女,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31岁、64岁,平均(52.16±3.25)岁。
帕瑞昔布钠用于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不同年龄小儿七氟醚全麻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七氟醚全麻术后患儿80例,根据年龄分为Ⅰ组(3-5岁)和Ⅱ组(6-12岁),每个年龄段组再随机分为2组:帕瑞希普钠组(MⅠ组、MⅡ组,n=20)和对照组(CⅠ组、CⅡ组,n=20)。
气管插管后M组静脉注帕瑞昔布钠1mg/kg,C组静脉注等容积生理盐水。
观察给药前5min(T0)、给药5min(T1)、给药后5min(T2),15min(T3),30min(T4),60min(T5)及拔管前停七氟醚时(T6)血流动力学、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和呼出七氟醚浓度变化,记录麻醉复苏室(PACU)躁动发生率和躁动程度、苏醒延迟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2h及4h 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呼吸抑制、嗜睡、恶心呕吐、寒战、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与C组相比,M组T1时点SBP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各时点MAC和呼出七氟醚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 Ramsay镇静评分增加(P<0.01);术后发生嗜睡明显较多(P<0.05)。
与C组相比,M组苏醒时间延长(P<0.05),PACU停留时间显著延长(P<0.01)。
结论:帕瑞昔布钠(1mg/kg)能安全、有效地治疗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同时能减少术中麻醉药用量。
【关键词】帕瑞昔布钠小儿全麻苏星期躁动【中图分类号】R6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059-02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于我院,择期行肾结石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输尿管结石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膀胱结石经尿道碎石术等80例,ASAⅠ、Ⅱ级,年龄3-12岁,体重11—51.6kg,根据年龄分为Ⅰ组(3-5岁)和Ⅱ组(6-12岁),每个年龄段组再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MⅠ组、MⅡ组,m=20)和对照组(CⅠ组、CⅡ组,n=20)。